天心明月 3.照顾脚下
照顾脚下
「照顾脚下」,这是禅宗常常用来提醒行者的一句话。这和「安于当下」似有些类似,但意义上还是有所不同。首先,照顾脚下,并不是指安坐在座位上的脚下,而是指正行动中的脚下,故它是动态的;而安于当下的「当下」,虽就无常而言,也是动态变化的。但我们要走那一条路,大致是自己选择的,所以主动的成份多;而安于当下,乃外在环境怎么变化,我们就怎么去随顺它,故主动的气氛就没那么浓厚。
人生路滑
其次,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大致都已看准,它所能到达的目标;而安于当下,却没有先设定的目标。所以在本质上,照顾脚下比安于当下,更积极、更适于一般众生的生命型态。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走过崎呕凹凸的山路,或涉过湍急滑溜河水的经验。这时每走一步路,都得非常小心,先一步步踩穏后,再慢慢往前挺进。这时没有人喧嚷,没有人左顾右盼,更没有人还边听「随身听」,皆一心一意地照顾着我们的脚下。而人生的路,其实比这更崎呕、更滑溜,却很少人如此用心于照顾脚下,因此摔倒受伤者,大有人在。
走在人生的路上,很多人因太用心于巴望遥远的目标,而忘了照顾脚下,因此摔跤。我讲这题目的动机,主要为看了一套书,名为《情绪管理手册》──原是美国著作,台湾翻译。内容大致说,人的身体与情绪是相关互动的,很多疼痛、疾病,其实是情绪失调所引发出来的;譬如高血压、偏头痛、心脏病、关节炎等,都与情绪大有关系。这些观点,基本上我都非常认同;但书中却也花了相当的篇幅,教现代人怎么吃饭、睡觉,和放松自己,这就教我看了啼笑皆非。
文明症候羣
我迷惑道:人类是太聪明了!还是太愚笨了!婴儿刚生下来,什么都不会,但至少会吃饭、睡觉;但长大了,反而需要专家来教我们如何吃饭、睡觉。现代人能乘火箭上月球,能制造原子弹,能运用电脑,科技何其发达;如从这方面看,现代人确实太聪明了!但若想到竟不会吃饭、睡觉,就未免太笨了!比野蛮人、比小孩子,甚至比动物还不如。各位曾听过有那种动物,需吃安眠药才能人眠的?至少我没听说过!但现代人,尤其愈都市化的文明人,就愈有这种问题。
曾听过这样的故事:古希腊有位天文学家,他懂得每一星座的名称和特征。有一天,他正振振有辞地向人解说时,一个不小心,竟摔到坑洞里。于是有人便调侃他:「你明视于天上的星座;却无睹于地下的坑洞!」我深觉得现代人,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当今的教育多偏重于知识技术的传授,尤其在分工专业的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急急于钻入某行中,也具备了颇专业的知识水准;但对自己切身的问题,反而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本末之间
我们甚至听说:有些「沟通协调」的专家,经常为别人处理婚姻问题;但回到家后,却由于无法与自己的配偶,好好沟通协调,而不得不宣告离婚。现代人都努力于枝末的发展,然根本却是萎缩的;如所谓最尖端、最热门的知识、行业,其实离我们生命也最远。
过去我也曾经在中学教过书──教的是数学,个人对数学满有兴趣,可自玩得很开心;可是整天教XYZ,竟有什么意思?于是教了半年,便教不下去!后来又改到水泥厂上班,成天在噪音下的机器房里钻来钻去;本来我对机械设计也挺有兴趣的,但想到一离开工厂,这些便与我的生命毫不相干;甚至拿去和别人交谈,也没几个能和你回应的。因此,我深切的感慨道:这些专业技能,确实离我们生命的本质太遥远了。于是为了追溯生命的本体,我坚决辞去一切工作,且到农禅寺常住学禅。后来竟还有人问我:「学了四年的专业,一旦撒手放弃,不是太可惜了吗?」各位!你们说可惜不可惜?
倒金字塔
我觉得现代人的生命型态,就像金字塔──但是颠倒的,上重下轻。在专业的领域,发展得很高很远;但对自己生命切关的问题,却或漠视或无能。这又如夏天的树,虽枝叶茂盛,然而却多榨取根部的营养;因此,一阵大风吹过,往往被连根拔起。所以最尖端的行业,其实也是最没安全感的;当经济景气一变动,或风俗习尚稍转向,便马上受波及。而最原始的行业,譬如说种地吧!景气、习尚对它的影响,便若有若无;因为不管如何,总得先把肚子填饱再说,所以絶对安全。
又如现代人要作学术研究,都将另辟新领域,以求独领风骚;故对别人已研究发表的主题,都兴趣缺缺──锋头已被抢光,轮不到我的。然而「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往才是重点之所在。根本萎缩,枝末繁荣,这种倒金字塔的生命型态,怎可能安稳落实呢?
现代很多人已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能安定落实,故也费心于学佛参禅;但多仍生活在原始社会的架构中,于是更形成两极化的张力:一端是出世解脱,一切放下;一端是恋世逢迎,到处攀缘。于是手忙脚乱,两边落空,真是可怜啊!
安身立命
该照顾脚下,返回根本!然而何者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呢?如把人分成身与心两大部份。那身之本,就是你的命;苟或此命不在,则一切免谈!而命之本,就是身体的健康。今天很多人忙着应酬、忙着事业,经常以透支身体的健康为代价;这真是赔本生意啊!但很多人都乐此不疲──不见棺材不掉泪。要照顾身体的健康,当如何照顾呢?却不过是正常地吃饭、睡觉而已!
同样要照顾心的根本,心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心虽很抽象,但以实际应用而言,就是你的观念──从观念而有一切感受与情绪。很多人都活在错综复杂、冲突矛盾的观念中;则我敢保证,他再怎么辛勤奋门,都不可能快乐的。因此,如何疏通已纠结的观念,如何架构正在发展的理念,这便是根本之所在。
善根所在
至于学佛参禅亦然,很多人都自谓是正信的佛教徒,对「三宝」已具足信愿。然若审之曰:「那你信念的基础又是什么?」则膛目结舌,莫能以对。若信心只建立在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建立在师长的殷勤、同参之眷顾下,则又如何能安定落实呢?即使说真信心,该建立在正知见的基础上,那什么又才是正知见呢?若知见已建立,那什么又当是最后的目标呢?
今天对这题目,我并不开示出具体的答案来!只是将问题剖析得更露骨而已,但还希望各位听过之后,好自检讨一番:何谓倒金字塔的生命型态?有否两极化的张力?如何照顾身心的根本?及确认学佛修行的信愿?愿诸位善思惟之!
民国八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讲于龙善寺禅五,丘玲钏整理
- 上一篇: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 下一篇:天心明月 4.真情无限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