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明月 4.真情无限
真情无限
首先说明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在住山时,我经常思考着:以目前的社会或多数的众生,其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想了又想,最后肯定他们迫切需要的有两种:第一是真理,第二是真情。
如果不明真理,我们就会很迷惑,不知道何去何从?又如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情的话,就会彼此有很多瓜葛、有很多烦恼。关于真理的部份,以前已说了不少,故以下单就「真情」作发挥:
烦恼的根源
现在我们的社会由于经济繁荣,每个人都可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人的烦恼并没有因此减少。这烦恼中,来自于「理」上面的迷惑,固然是有;但是对大部份的人而言,主要的烦恼还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有些人在家里时,常觉得父母很唠叨!讲!讲!讲!讲那么多,还在讲;父母却也觉得现在的儿女很难管教!跟他讲了老半天,他还是不听。或者在公司、在学校,我们也经常有很多烦恼,而这些烦恼也大部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沟通不一良。
目前很多人在处理沟通问题时,常着重于沟通技术的改良,而事实上,很多时候问题倒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你到底要沟通什么」?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要沟通的、所要表达的意见,自己都弄不清楚。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清楚,那么,话说来说去,别人更不可能了解你,所以沟通的问题,依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了解自己。
那人又为什么不能了解自己呢?很多时候是因为造作和压抑的关系。而造作与压抑者,即非真情也。世间人以为什么是「真情」呢?我喜欢一个人,从现在到未来都一直喜欢着他,以为永远不变才叫做真情。但若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诸行无常」,那有什么不变的情。甚至以世间法来看,即使你每天都同样爱着一个人,但每天对于爱的感觉当然也会不一样哩!那如何能有永远不变、定质定量的情呢?不可能的!因此,以下我们要从另外的观点来论「真情」。
当下现起者为真
何谓「真」?真是「当下现起者」称为真。当下我看到一个杯子,「觉」得杯子好看,这是真。当下我看到一个人,大概前辈子彼此没结什么善缘吧!觉得很不顺眼!这个不顺眼也是真。当下现起的任何感觉、任何情绪都是真的。
如果当下现起的是贪心、瞋心、慢心,那又如何呢?很多人学佛之后,会直接地认定贪、瞋、痴都是假;但我要说的假,那还不是这个!因为如果当下现起的明明是贪、瞋、痴,那还是真的!假,主要来自于造作和压抑。
非造作
造作与压抑是所谓的假,而人为什么又要造作呢?主要为一种自以为是或先入为主的形象,而造作出与当下不合的感受。譬如来了一个人,他或者是有钱、或者是有势,可能对我们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当下即使觉得这个人其貌不扬,没什么可爱处。可是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还是逢迎他、巴结他,而作出喜欢的样子,这当然是造作。同样,有另外一些情况,我们喜欢一个人,但是人家都说:「那个人是坏人!」于是我也只好表现出不喜欢他的样子!这个也是造作。
从土地里、花圃里长出的花,我们称它作真花,因为它有源头。但若从人工刻意制造出来的形象,虽跟花的模样相同,但因它没有真实的质感、没有源头,故称为假花。假山、假发……等都是一样。为什么说它是假呢?因为它没有「根源」。同样,造作的情也没有它的根源──没有它内在真实的觉受,故称为假。
非压抑
其次,谈压抑的情况,刚好与造作相反o造作是本来没有的,而硬要表现出有的样子。而压抑是本来有的,却抑止它的浮现。譬如说我们起了贪心、起了瞋心、起了慢心,起了这些一般人以为不好的念头,所以见到他们就像见到鬼一般,赶快把它堵起来,不让它出现,这个称为压抑。
所以本来没有的,要把它造作成有,这是假。本来有的,要把它抑制成无,这也是假。而当下现起的,不管是那一类都称为真。
有情众生与无心道人
佛法常说众生就是有情,有情就是有情感的变化。人心对着外境,必会产生情绪的变化。所以人只要还活着,还面对着境界,就不能逃避于情感的问题。很多学佛的人,都极力避免于情感的问题,常讲些空泛不着边际的空理,以为天下就太平了。但如果我们不能用理来协调情感,则在学佛与生活上就不可能落实。
也许有人会说:「禅宗常称修行者为『无心道人』,既是无心就应该没有情感的变化!」但是这个「无心」是不能用「断灭」的思想来错解的,本来有的因缘,到最后却变成什么都没有,这称为断灭。所以修行是可以修成无心道人,但绝不是抑制成石头、木头般的无知无觉。
「无心」,根据我的了解,略有两种:第一就是上次讲到修行的大原则「内摄与外延」,内摄如修定的时候,心很专注在一个方法上,或数息、或念佛。这时心既不对外境,当然就不起情感的变化。所以这时候的无心,是因心不对境才不起情绪的变化。但是上次也谈到「内摄」的方法,其实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内摄之后一定会有外延的对应,而外延之中,心还是必与境界接触的。
我们人,不管怎么打坐,总有下座的时候;不管怎么专心修行,总有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所以心终究会在境界里,跟「境」交涉,跟「境」产生变化。而心既与境界产生关系,就会相映有情绪的波动。因此,怎样从外延的关系,而暸解「无心」的境界呢?无心,依我理会是从「有限」的情,到「无限」的情。或者说由极端偏颇的情,到合乎中道、相近于平淡的情。
从有限到无限
首先,讲怎么由有限的情到无限的情?佛法里常讲到,我们的世界是在缘起之中。缘起像网一样,所以每一样东西对我的关系而言,绝不是一条单独的直线关系。在直接、间接、无穷尽的网里,就会产生无穷尽的情感波动。譬如说这个杯子,你初看时,只觉得它好看或不好看,这是直映于眼睛中的感觉。其次你会联想到,这杯子乃是买来的(或者朋友送的),如果它太贵了,则我们就会增些不喜欢的情感因素。如果还便宜的话,则又变得喜欢一点。或者说,虽然贵些,但是很实用,而这实用也是另一种情感成份。或者我个人虽不太喜欢,但是却有很多人,都还喜欢它,则我的不喜欢,也会被冲掉一些。
这也是说,任何物体和我们的关系,它既是无穷尽的!则在此无穷的关系里,就像有千万根弦一般,每一根弦都会发出它的波动、发出它的频率、发出与它相应的情感光谱。所以事实上,我们的情感本来就应是无限的!
然众生因为自己的眼界有限,都用很狭隘的观念,去看一个东西的存在,或看一样东西的变化。由于看的角度太有限了,因此,所产生的情感成份,也就少了,也因此才会变成极端、偏颇的情。如果以为它单纯的好,你当然会喜欢它,甚至非要不可。如果以为是极端的坏,那我们也得要逃避它,甚至非破坏不可。
从极端偏颇到中道平淡
人之所以会有极端的贪、极端的瞋、慢等,都因我们的眼界太窄的缘故;如能从无尽的缘起里,去看任一事相的存在变化,则在无穷的变化里,我们的情感,就将趋向于平淡。这是因为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里,有正亦有反,有顺亦有逆,一个东西在你很喜欢它的同时,一定也会有不喜欢它的理由存在。所以若心中同时容纳这么多不同的情感因素,则每种情感的比重,必相对的减少,每种情感都变成没有单独决定的力量,因此,便将趋向于平淡,甚至说,近似于不动!此不动不是说完全不动,而是说它所产生的波动,虽波形愈来愈多,但相对的,每个波纹的振幅却愈来愈小,而趋近于不动的状态。
于是从无尽的缘起里,去看我们的感情生化,既然任何一种感情都没有绝对的力量,因此,不需要刻意去造作出什么,同时也不需要去压抑,因为它们终究只是一小部份而已。那就随它去吧!
升官发财之例
我们可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无穷情感的交织变化。譬如说「升官发财」,一般人的直觉,必以为升官就是好事!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它,升官并没有那么单纯。也许工作压力变大了,本来还可以喝喝茶、聊聊天的!现在却没有时间了。有时升官后是会多一些人来尊敬你,可是亦会多一些人来嫉妒你。如碰到工作压力太大,而能力有所不足时,又将会产生更多的烦恼。所以升官并不是那么好哩!同样,发财亦然,多得到一些钱财,虽然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开销,但有时候,也因为你有这些机会,反而造就了更多的妄想及业障。所以升官发财,最初我们单纯地认为它好,似是值得大家拚命去争取的,但经过比较广泛的探讨后,才知并不是那么的好。
失恋失业之例
或者说一般人认为失恋不好、失业不好。其实也不一定。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跑掉了,也许将来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或者能于失业期间,努力去充实自己的知识,去发展一些本来没有的技能。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将找到更满意、更能发挥潜能的来。
不净观与慈悲观
所以佛法常讲到「对治贪心用不净观」,这意思并不是要我们用不净观来压抑贪心的现形,如就我所了解的,它只是要使本来的贪念变成平淡一些。所谓「不净观」是认定一切事相绝不会是单纯的对我有利,它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因素!一般人很容易于看到一点好处后就起贪心,但我们要进一步去观察,好处虽是有的,但究竟是利多弊少?还是利少弊多?或是利弊参半?这不但要透过比较深入的分析,甚至要掌握更多的资料,要有更多的知识,才有办法作判断的。
如经过比较深刻的分析后,觉得对我虽有些利益,但弊端也不少。因此,我们对它的贪心,当然就会减少。或者分析之后,对我有利是没错,但是对别人却是有害的,人终究还是会有恻隐之心的啊!虽然有的人比较明显些,有的人比较隠晦些,但总还是有的。所以当我们发觉到这事情会对别人形成伤害,那贪心也自然会减少,而变成不那么贪。或者我们认定这个事情,虽对我、对别人都有利,但只是目前有利,而过了三年、十年、百年后,那可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于是贪心也自然减少了!这也是说,修不净观并不是把本来的好处全抹杀掉,然后才能叫我不起贪心,本来的好处,在因缘法里还是存在的!但是当透过更多的角度去看时,它被冲淡掉了。
瞋心用慈悲观也是一样,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另外一面,因此,可以看到本来我们没有发现的好处,于是瞋心也被冲淡掉了。总之,对治的观法不是用压抑、用断灭。而是用更广大的角度,去看境界、人事,则我们的情感便将趋向于平淡。
人为什么会用造作和压抑的方式,来反映他的情感呢?这主要源自于:一是社会的价值观,二是自我形象。
社会习尚的制约
我们从小接受社会给我们的暗示,它不断地告诉我们:「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这个值得喜欢,那个应该唾弃。」于是便形成我们繁复的情感应对模式,譬如说我们应该喜欢干净,不应该形成脏乱。「男生应该勇敢、强壮,而女生应娴静和优雅。」于是在社会的暗示下,便形成刻板的情感模式。
甚至说,社会更经常透过赏和罚的学习方式,以教育我们形成模式,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制约」,譬如说有些事情你做了,不管你的父母,还是这个社会,都会给你惩罚,于是惩罚多了,我们便只想到要逃避那情境,甚至忘了最初你还是喜欢它的,这便是制约──以外在的力量,形成一种机械反应。同样有些事情做了,父母便给我们鼓励,社会也给我们嘉勉,于是我们就不断地去做,做到最后,也成为机械反应。而这种机械反应,很多都和我们内在的感受起冲突。很多人自己内心里,也有他自己的感受,但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暗示、社会的认同,故形成制约的心理状态,因此,总是不离于造作的情感。
自我形象的格局
第二种我们称为自我形象,每个人从小,一方面接受社会的暗示,一方面也慢慢揣摩,而建立起自我的形象。或认为我是聪明的人,我是漂亮的人,我是负责任的人;或认为我是医生、我是工程师、我是宗教家、我是修行人。每个人各建立有他的自我意象,而且常把自我意象,建立在很单纯的观点里。医生不可能只是医生,他还是有他广大的生活面,医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已。同样,宗教、修行、聪明、负责任也都只是广大生活面的一部份而已。可是人在建立其自我形象时,往往把这一部份特别凸显、强调,且用这凸显强调后的形象,来处理自己的情感世界。所以若当下现起的感情,与自己预设的形象相符合,则我们就会去加强它,如果与自己的形象不相合,则会去压抑它。于是源自于社会的制约,或自我形象的取舍,就会产生种种情感的造作和压抑。
于是因为太多时候我们是在造作,太多时候我们又是在压抑,时间久了,我们便慢慢不暸解自己。外在的意识和内心的感受是不相应的!所以不要说别人不了解你,甚至说我们也不暸解自己啊!有时候我们觉得心理闷闷的,但又不知道为什么闷?有时候觉得:今天不太安和!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安和?这些都是被压抑久了,才形成身心畸形变态。
从自我疏离到精神分裂
如果我们一向用压抑、造作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情感世界,就会产生自我疏离。所谓自我疏离,就是内在与外在慢慢失去了它的统一协调。内外不统一,自己不但不认识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人,都希望被别人所了解,被别人所喜爱。但是,如当下的你,是既不了解自己,也不喜欢自己。则又如何能让他人喜欢或了解呢?
用造作和压抑的方式,更严重的,会形成精神分裂,因为内外太不和谐了,所以情感就像钟摆一般,今天摆到这边,明天又摆到那边,总是在极端里转过来转过去。有时候自己也知道,有时候自己还不知道。如果这样的话,怎可能让自己或别人了解你呢?
人际关系的南辕北辙
我们都希望在人际关系中,让别人喜欢,希望在人际关系中,能得统一和谐。但往往还是用造作、用压抑的方法去求取。以为别人喜欢听的话,我就拚命去讲,
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你了!结果你却反而不喜欢自己了!我们以为别人不喜欢听的话,就不敢讲,以为这样他也会喜欢你!结果他还是不喜欢你。所以用压抑、用造作的方法,想要得到人际关系的和谐,那只是「南辕北辙」而已。
所以讲到真情,必曰:当下现起的情感,如果更透过无尽的缘起去看,绝不会是一种单纯的贪心、瞋心、慢心。透过无尽的缘起去看,一定是广大无边的!所以无限的情,也必然是中道的情。因为每种成分都被冲淡了!
接纳
这也是说,坦然无碍的情感世界。首先要从接纳开始,如当下现起的情感是贪心、瞋心、慢心,是嫉妒、是悔恨,都要加以接纳,不要怕说这种想法,社会不能接受,或与我的形象不合,就去排除它、去压抑它。压抑只会造成更大的偏颇、更大的极端,所以已经现起的,要去接受它,这是第一点。
澄清
其次,还不清楚的要去澄清。刚才说到,有时候我会起一些情绪,或觉得心里闷闷的,但是并不清楚那是怎么回事?或觉得今天心情很不开朗,不了解这不开朗是从那里来的?故对不清楚的要去澄清。一、要清楚你当下的感觉是什么?是嫉妒?还是痛恨?二、要清楚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成的?如果是嫉妒,是嫉妒什么?如果是痛恨,是痛恨什么?都要去澄清。
发掘
已有的要去接纳,不清楚的要加以澄清。然后才是还没有现形的,要去发掘。为什么还没有现形的要去发掘呢?一般人所能用来看事物的角度,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就只能反应出较偏颇的情感。而事实上,现象和我们的关系是无限的!在无限的关系里,就必有无限的情感存在,所以要去发掘那些你还未触及到的情感。这样从接纳、澄清到发掘,则我们的情感就能慢慢趋向于开放、趋于明朗、趋向于平淡。这样身心既不会紧张,情感也绝不会走极端。
理性的开通
这也是说,真情是要透过「真理」才能完成。真理,我们已说过是缘起,只有透过缘起,才能使我们的眼光寛大无限,只有透过缘起淡化我们本来极端的情,而得到内外的统一,身心的自在。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常觉得人和人之间不能够坦然无碍。我们不敢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既喜欢他,又为什么不敢表现呢?你怕他受伤,也怕自己受伤。我们担心如果只是我喜欢他,但他却不喜欢我,于是我就受伤了!或者我虽很喜欢他,但他不敢让我喜欢,于是他也受伤了!恨也是一样,如果很直截了当地告诉一个人说:「我讨厌你!我恨你!」也许你讲完之后,明天就等着他来报复了!或者你讲了,他当下受不了了!我们总以为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会使自己受伤,也会使别人受伤!但那又是什么样的情感,才会让自己受伤呢?其实是为极端的情感。极端的贪、极端的瞋、极端的爱、极端的恨,这都会让自己受伤,也会让别人受伤。如果透过缘起的观察,而使我们本来很有限、很极端、很偏颇的情能够变成广大、无限、平淡,而合乎中道,则这样的情就能够让别人接受,至少不会让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所以真正的情是理性的,透过理性的分析,这样的情才是真情。
非理性的逆流
人为什么会有非理性的反应呢?非理性的情是从压抑而有的!最初不断地把本有的情克制下来、压抑下来,结果它不可能就此变成没有,过一段时间后,它莫明其妙地蹦出来了!这就变成非理性的反应。
我们最初以为不断地用克制的方法,用压抑的方法,便能让自己生活得比较合乎自己的形象,合乎社会的形象,结果到最后失控了,反而变成非理性的表现。所以我还是要强调,人活着必然活在感情之中,因此,对人、对事、对境必会起心意识的变化,欲使情感不起烦恼,那唯有透过缘起,透过更多的角度去看这个世间,既不要用一厢情愿的自我形象,也不要用单一的社会模式来处理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再作压抑,就不会自我束缚,也不会滋生无谓的烦恼。
默照
最后再谈坦然无碍的情感世界。我们要一方面能察觉到自己情感的变化,一方面又要用比较冷静超然的心,来看这些情感的起起落落。这情况就像天空广大无边,所以能够任云起雾散,云雾虽不断地在变化,但天空还是天空。或者说情感像大海里乍起的波涛,波涛此起彼落,交涉变化,但是从古到今,大海还是一样。如果经常用这种超然的心,来看待情感的变化,那情感就不会变成烦恼的根源。这方法类似于禅宗所谓的默照禅。
参话头
有时,我们的烦恼太重,而无法起默照的功夫,则可改用「参」的方法。因若产生极端的情感,必然是在思想上钻牛角尖,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套牢了!所以才钻不出来。所谓用「参话头」的方法,就是去反问:「这极端的情感是从那里来?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贪爱?」我们不断地去反问自己,问到最后,我们于剎那间释怀了:我知道了!我原是被此虚妄的观念所束缚。这样能知道成见的虚妄,便已从虚妄中跳出来了,于是那横梗极端的情感就立刻烟消雾散了。
理悟与实修
总之,坦然无碍的情感世界,怎样才能坦然呢?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充实我们的知识作起。如果我们的知识很有限,我们用以看人、看物的角度,也因此受到局限。那由此反映的情感,必然也是偏颇的,如果在一个很狭小的世界里,你还要硬把自己的情感摆平说:「我心是不动的!我是个有修行的人!我不会起贪心,不会起瞋心。」那只是骗人骗自己的妄言而已。情感的平淡,不是心中想平淡就能平淡得了。其必要透过更广泛的观察,才得以平淡下来,反过来说,如果平淡不下来,那一定是被某种成见所束缚,要用「参」的方法,去参破虚妄而归于真正的坦然无碍。
今天为何要讲这个的题目呢?此因有很多修行的人不了解真正的修行方法。以为我们既信仰一个宗教,而宗教里又常常告诉我们,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于是人往往就会用造作的方法来修行,误以为把自己塑造成一副很合乎标准的样子,这便是修行,但造作并不是修行呀!同样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这事情不该做,那事情不能做。」所以就尽力地压抑当下的感情,以为这样努力就能使贪、瞋、痴减少,就能使心趋向不动和圆满,但这样只会使我们的情感产生畸形的变化。很多修行人给人家的印象是怪异、是死板,甚至是身心在很紧张的状态下,这样子的修行不但自己得不到真正的受用,也会让别人看了,退失信心。
所以今天所谈「真情无限」,重点还是一句话,要透过对真理的了解,才使得我们的心胸宽大无限,才使得我们的情感──广大涵容而趋向于平淡、不动。以这种方式才能化假情而回到真情。
众生之中,未切实修的人,必然都是假情相待。即使如前所说:当下现起者是真,但如果你当下现起的,还是偏狭的贪心、瞋心,这个还是假的,因为这还是经过造作压抑而有的。既当下现起者为真,故真情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但是对众生而言,其都还在假情的世界里打滚。只有透过对理上的觉悟,透过对事上的实修后,才得使我们慢慢由假情而趋向于真情。
民国八十年十一月十日,讲于农禅寺,般若禅坐会
- 上一篇:天心明月 3.照顾脚下
- 下一篇:天心明月 5.坦诚团体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