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明月 7.休闲与品味

  休闲与品味

  序言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讲休闲,也在谈品味,但什么才是真正的休闲与品味呢?尤其这时代,大家都很忙,不只是工商界在忙、政治界在忙,甚至到庙里,还是一样忙,为什么忙?在忙些什么?人可能悠闲吗?这是我们第一个要探讨的问题。第二、我们说要提升人的品质;而品质跟品味是有连带关系的,因此,我也顺便从悠闲的角度,来谈怎样提升人的品质。最后我讲此题目的动机,是因为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以这一学派的理论,不只受到专业心理学家的重视,且受到整个社会大众的认同。但我依佛法所见,这个学派还是有些不足与偏差,所以今天我也籍着这个因缘,先把他们的理论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用佛法的观点,给予某种程度的评价与修正。

  身心的闲劳

  现在首先讲:「何谓悠闲?」一般人很容易想到的悠闲,就是坐在这里无所是事。但事实上,悠闲略可从身悠闲与心悠闲去分析:

  很多人因工作忙,所以心里也连带的放不下,这身心劳累的状况,是最不悠闲的典型。而反过来说,身体既悠闲无事,心里也就跟着悠闲轻松,这似乎是悠闲的典型。其第三种曰身体虽然很闲,可是心里还是很烦忙,譬如一个人失业了,身虽没事做,可是心里忙得要死;忙着什么呢?忙着找事做!身闲而心劳。第四为身劳而心闲:虽然身体是在工作、在活动,可是心里并没有什么罣碍。以上所说四种悠闲是大部份人都能了解的。

  从动机看悠闲

  但以下就要用心理学的定义来谈:「何谓悠闲?」悠闲是「从驱动性及匮乏性的动机,转换成表现性、随意性的动机。」驱动性跟匮乏性的动机,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看驱动性:一个人如被父母或顶头上司压迫,而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当然是不得悠闲。或者因遇上风、雨、天灾、地祸,必须逃避,这当然也是不得悠闲。所以,外来的驱动,因于心理的不愿意,便不可能悠闲。

  需求与驱动

  但外面的驱动之所以成效,其实是因它跟我们内在的需求相应。如果内在里没有任何需求,则外面虽有驱策,身心未必能动。在佛法里把烦恼叫做「使」,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有烦恼,都是被另一种力量所驱使,而不得不如此。那被什么所驱使呢?主要是被我们内在的需求、内在的匮乏所驱动。在心理学上,把内驱力分做五种,现在我且按顺序说明:

  生理的需要

  第一种驱动是属于生理上的匮乏:譬如人就是需要呼吸空气,你憋一分钟气还没关系;但两分钟、三分钟或五分钟,就受不了了,就可能要死掉了,所以空气是人最迫切需要的。其次是水,人可以一个早上不喝水,甚至一天不喝水;可是不能三天、五天不喝水。除空气、饮食外,人也需要保暖、需要睡眠。以上种种生理的需要,是人活着首先必须满足的,所以人经常为了生理的需要,而去做一些他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在极端匮乏下,或将变得不知廉耻。甚至在极度的饥饿下,他其余的记忆力都可能丧失掉,而只剩下一种要吃饭、要喝水的强迫意念。对于久处沙漠的人,他理想中的天国,一定是到处充满泉水的地方。对于一向生活在崎呕不平山区里的人,他们想象到的极乐世界一定是非常平坦舒适的。这些都是由于生理上的匮乏,所产生的身心反应。

  安全的保障

  人必需在安全的范围里才能自在,所以必用种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但当自己力量不够时,便设法去寻求一个保护者。小孩子需要父母来保护他。而年纪大一点的,可能去寻求一个帮会、一个领袖,甚至一个神,一个上帝来保护他。

  心理学家对当代父母的建议是:对于儿童的管教,应有适度的赏罚;并不是不能处罚小孩子,如果他真犯规是可以处罚的,但要让他明白为什么受处罚?如在高兴的时候,即使小孩犯错了也不管,任他胡为乱做,没有事;而反过来心里一不高兴,就算小孩子乖乖的,也常常找他来当出气筒,那这小孩子就要整天生活在不安定、不明理的状态下,这对小孩子的心理将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甚至离婚,也会对小孩子的安全感产生很大的挫折。

  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有体制、有次序。因为必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才能感受到安全的保障。另者,人也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和学问,因为如对外界不暸解,那也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一个社会如果慢慢趋向于安定,则人们会希望政府或国家给与更多的自由;但如果社会慢慢产生脱序的现象,则人们便希望政府用极权或重刑来控制这个社会。因为这时候,自由对他们来讲已不是最重要的,自由的需求是第三层次以上的问题,而现在最迫切的是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认同

  人既希望被别人所接受,也希望被社会所认同。故一方面需要朋友,一方面又需要在团体中担任某个角色。人经常要给自己定位,多经由团体所赋于的职责中取得某种标签。喔!我是班长、工程师、顾问、董事。除了以角色、标签来取得别人的认同外,另外又有以建立自己的形象风格,而取得大众的认同的。以上皆称为「归属的需要」。

  在军队里有一种处罚叫「关禁闭」,把人关在一个小暗室里,这算是处分吗?如果你迫切需要跟别人认识、跟别人相处的话,这便是处分了,对不对?但如果你说,把我关起来最好了,我才懒得理他们!这反而是一种奖赏哩!但关禁闭对大部份人来讲都是很重的处分,这因为他们归属感的需要被剥夺了。在佛教也有一种处分称为「默摈」,就是所有的人联合起来,都不跟他讲话、都不理他,就当作没这个人一样。就因为人都有归属的需要、有被认同的需要,故才相对的有这种处罚方式。

  尊敬与成就感

  人通常藉种种的成就来取得别人的尊敬,从而也得到自己的肯定。以上所讲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敬的需要,都是从外而内的动机,人时时刻刻都忙于满足这些需要。

  满足与悠闲

  刚才说到如果外面虽有驱动,但内在没有与它相应的需求,则那就不成为驱动。譬如,父母虽要你去工作,而你为什么也要去呢?也许不去就没饭吃了,也许不去他们就不理你了。那没饭吃,是第一种生理的需要;怕不理你了,是第二种、第三种的需要。以我们内在有种种的需求,故常叫我们在人事境界里去寻求满足。因此,在还未满足之前,人就不可能是悠闲的。肚子饿了,一定要去找东西吃;觉得孤单寂寞,赶快去找朋友;觉得没有成就感,便努力去建立自己的事业。现在人都在忙,忙些什么呢?就以上分析,不出这四种驱动。忙在表面上好象是别人逼迫你的,但事实上,还是你逼迫你自己的呀!这以上皆称为驱动性的动机、或匮乏性的动机。

  表现性的动机

  其次再讲表现性的动机。有时候我们做事,并不是为了满足以上的需求。譬如对知识的探索,有些人天生对周围的现象有兴趣,他想去多了解。科学家之所以研究科学,不一定是为了谋生,或为了让别人认识他;也不见得不知道的话,就对他会有什么危险性。求知的欲望很多人都有。或者说审美的兴致,人为什么要画画?为什么要创作一些他认为美的艺术品?诗人作诗、音乐家谱音符,未必是因为匮乏,而是因为被某种情势所逼,必需去这么做的。单为自己所愿意,这叫表现性的动机。

  随意性的动机

  再者,随意性的动机是:今天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没有现实的目的。一般人赚钱是为了谋饮食、谋衣服,或是为了让人家知道你有钱而尊敬你。此赚钱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但随意性的动机,却没有它现实的目的。只是当下想到了,觉得有趣就去做了!今天想画画,拿起笔来就画一画;想看书,便去看了。他不需要想到这本书看了会有那些好处?将得到那些满足?随兴而取这叫「随意性的动机」。

  悠闲生趣味

  因此,前面所定义的悠闲,要从驱动性的动机升华到随意性的动机,这才叫做悠闲。事情可能还是一样在傲,可是因为动机不一样,他所感受到的,就有很大的差别。吃东西如因为饿了,则属于驱动性的动机;尤其饿得愈厉害,那只有狼吞虎咽的份!反过来说,吃东西是为了喜欢才吃,则能悠雅惬意。喝茶,若只为了口渴,那必咕噜、咕噜大口灌进去,何有茶艺可言?同样,就求知识而言,有些人求知识是为了谋生,从小学念到大学,大学念完再念研究所,念来念去就为了将来谋得一份比较好的职业。这求知识对他来讲,便不可能是悠闲的。也有的人求知识是为了名誉,希望成为一位学者、专家,希望成为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这样即使读到博士,都不可能悠闲的。反过来说,一个人有兴趣,研究花、研究草、研究天上的云在飘、地上的虫在爬,一切为了兴趣使然;这样即使他只有小学毕业、中学毕业,知识的探讨对他而言,是悠闲而有味的。

  艺术家与画匠

  在艺术界上有些被称为画家,也有些被评为画匠。从动机的角度看,如果是以驱动性的动机而画出来的,一切都叫画匠。于是即使人家再怎么说,艺术可以陶冶性情,但对他而言,没有这回事!因为他的动机就已不是悠闲的。因此,如一个人的动机始终停留在驱动性的层次,那即使他的技巧再好,终究只是个画匠而已!

  同样讲到宗教,很多宗教徒不免成为狂热燥进的典型,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宗教能满足他某种层次的需要,可能是安全感的需要,也可能是归属感的需要──既有一宗教团体能认同他的存在,他也以此得到某种自我认同的成就感。于是乎不管是努力于阅藏,还是专精于禅定,他终究是个世俗的宗教徒。

  如前面讲到,有的人是身悠闲而心不悠闲,如果他内在的动机还没有满足之前,他就是身体上无所是事,心理也是不可能悠闲的。而反过来说,当内在的驱动力已经被降伏了,或者已经满足了,那他在做任何事,即使做得满头大汗,还是悠闲的。

  迫切的需要

  在诸动机中如属愈基本的需要,则愈不得悠闲。如没有空气,则在三分钟、五分钟内就要翘辫子了,那空气对他来讲便是最迫切的需求。水也许可挨一天、两天,食物更可以挨一、两个礼拜。如果是安全的需要、尊敬的需要,那等个三年、五年、十年都没关系。

  满足的渐次

  以下我们将讨论满足的渐次。马斯洛的心理学基本上是认定:人的满足必从下往上,一定要先满足生理的需要,然后才能进一步去满足安全的需要、满足归属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在衣食匮乏下,你叫他写诗,叫他欣赏艺术是不可能的。必下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能往上提升。但这其中又有几种变化,譬如一个小孩子从小就在贫困的家庭中长大,他可能从小就没有吃得饱、没有穿得暖过;那即使过了十年、二十年后,他事业发达了,可是心态还维持在迫切需要衣食的状态中。此因为当初被压抑得太久了,所以虽外在的环境已改变了,他还是没有调适过来。

  或有些人在战乱的世界中过久了,他就很怕这个社会再失去安定、失去秩序,所以对他来讲,宁可牺牲某种程度的自由,以换取社会的安定。他也许要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才有办法爬过那个渐次而往上提升。这是第一种变化。

  另也有一种变化,有些人基础的需要很快就满足了,他一下子便提升到第三个、第四个层次。因此,他觉得被人家尊敬才是最重要的,他再也不可能为了一点钱,为了挣一顿饭吃,而舍下被尊敬的需要。俗云:「不食嗟来食!」即此也。也有些人能够舍生取义,因为生对他来讲已不是最缺憾的了,而「义」之所在,才是最该极力争取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宗教家的典型、是哲学家的风范,为什么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呢?用佛法来说,可能他上辈子就已提升到第三、第四个层次了,所以这一生只要不受到太大的挫折,便可能一直保留在第四、第五的状态中。

  人性本善

  满足其实牵涉到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外境的状况,一是内心的层次。而马斯洛这一学派之所以被很多现代人接受,正因为他们主张「要去满足人的需要」,你不能用压抑的方式来克制本能的需要。他们绝不赞成所谓禁欲的生活;人天生就是有这种需要,你为什么要去克制它呢?如果因克制而不得满足,那反失却提升的机会。只要满足他第一个需要,那他自然会往上提升到第二个层次;若第二个层次又满足的话,就更会往第三层次去提升。人性是本善的,你只要满足他,他就不会作怪了。

  很多人的精神变态,都是由于社会压抑他,不让他有满足的机会;于是因为经常不得满足而产生怨恨,以至于有暴力的倾向。所以他们主张从满足中去提升人的品质。

  满足没限量

  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满足根本是没有限量的!人到底要吃多少才算饱呢?这可能还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你或吃两、三碗,顶多四碗!就非饱不可了。然而对安全感的需要,怎样才叫满足呢?一百万就能保障安全吗?或者是一千万、一亿元也不可能保证你的安全。同样,就被认同的需要,在一个国家里要当厅长、部长还是当总统才算满足呢?如果一定要把下面的层次满足了,才能往上提升,那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提升的。满足没有限量,这是第一个问题。

  满足不容易

  第二、当今的社会在求满足上,有更大的困难。虽在衣食上,我们已比过去好得很多了,可是在二、三层次以上的需求,却反比从前困难。譬如说安全感,现在社会变动太快了,在我们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它又变了!我们必不断地调整脚步以适应它,所以永远不得安宁、不得悠闲。尤其现代社会又变得很畸形、变得很复杂,我们常说社会已脱序了。脱序的社会没有人会对它有安全感,因此,就安全感的满足,我们已比过去困难多了。

  其次,再看归属的需要。中国古代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故既生在这个家庭,这家庭就赋予你某个位置、某种认定,于是安全与归属的需要都能得到先天的满足。但是现在家庭已慢慢崩溃了,大家庭既不可能存在,甚至小家庭也不容易维持。有时候虽说父母俱存,可是因工作的关系,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甚至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现已没有一个好家庭,来照顾我们的身心了。

  同样在工作里,职业变动也太快了。现在都市里有另一种游牧民族,为了找工作不断在东奔西走。好不容易公司里的人稍为认识了,也寻到几位比较亲近的朋友,但往往又因职务的调动而分开了,很不容易得到长久的认同与归属。

  现在的家,又都住在公寓里;而公寓就像一个一个的格子,左邻不能认识右舍,每天都见到很多人,但没有一个你认识的,也没有一个愿意跟你说话。每个人都一样陌生,都一样缺乏归属感。

  在这个时代你即使是个核子专家,但别人还不知道核子是什么东西螺!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彼此因为分工,所以隔阂就比以前更深更远。即使你好不容易才为这圈子里的人所认同、所尊敬,但对于广大的圈外人而言,还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从上以启下

  既借着满足下面的需要而来提升上面的层次,事实上非常困难。则我们必须用第二种方式来提升心灵的层次,来降低对境界的需求。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心灵的层次已提升的话,那贫苦就不是问题了。在佛家也常讲:「少欲知足,无求安乐。」如果需求太多,只可能造成更大的不满足,所以当提升的是心灵的层次。

  定慧的修为

  要怎样才能提升心灵的层次呢?依佛法而言,只有定、慧的工夫才行。首先讲慧,前面所谓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这依心理学家来看是天生的本能,所有的人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以佛法来看,没有所谓的本能,只有习气和业障而已──那不过是我们生生世世所延续下来的驱动力,非必须是这个样子的。用佛法的知见,「一切法本是空无自性的」,即使它很有力量,但还是可用修行的方法去改变的。所以认为必须满足下面,才能往上提升,这就佛法来看是没有根据的。尤其用无我的观点看,众生本就是无我的。我们因认定有一个我,才有生理的需要,才有安全、认同、归属的需要。如能从佛法去体认到无我的本质,则那些需要至少可降得非常的低。因此,必须用空慧来灭除对本能的误解,以搪塞业力驱动之泉源。

  然后再谈定,定是什么呢?定就是降伏因业习而有的妄想。前面所说有种种的需要,但需要其实只是一种妄想而已!若心不动,何有需要可言?我曾见到有对夫妻在辩论,先生说:「我晚上肚子饿了要吃宵夜,叫她做点心;她却说:『干嘛!想吃点心,你好好念佛就不饿了!』」这位先生听了很不是味道。就问说:「师父!师父!你说念佛就能饱吗?」我不能说念佛就能饱,但至少要告诉他:「念佛可以叫你不会那么饿。」人到底是因为想吃,所以饿了;还是因饿了,所以想吃!很多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需要其实是从这些妄想变现出来的,我们必须用打坐的方式把妄想降伏。一旦能很专心的打坐,还会想到饿吗?还会想到什么安全感吗?当然不会!

  因此,所谓的悠闲,以佛法来讲,就是已消除你的业障。必业障消除了,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悠闲。刚才讲到所谓的「使」,被一种力量驱动,不得不去忙碌,不得不去攀缘。此「使」必须用定去缚,用慧去除。因此不能用定慧的修为,去观去化,人是不可能悠闲的。这是先讲到悠闲的部份。

  品味的关键

  第二部份我们再谈品味。现在人常论品味,这个东西的形状颜色,嗯!很典雅、有品味。以家俱而言,用木头做的,或用竹子、藤条、塑胶、金属做的,不同的材质,当然有不同的品味。颜色中红的、黄的、绿的,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觉受。一般人所想到的品味,多限于物的品味。

  其次,有曰:「人的品味。」这个人就是喜欢喝茶,所以说到他就联想到茶。那个人就是喜欢蓝色,所以吃的、穿的、用的,一律是蓝色系列。在食、衣、住、行上,每个人都可有他一套格式,我们就说这是他的品味。但我今天所要讲的品味却不是这些。

  现在我们先定义:「何谓品味?」品味就是品出当下境界的趣味。在眼睛所看到的视界里,在耳朵所听到的音域里,你能不能品出它的妙味,这才是品味关键之所在!有的人很没趣,他什么东西都觉得乏味,这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呢?那玩意又有什么好听的呢?若真的一切乏味,那你又有什么好活的呢?自己不会品,还怪世界无味!

  至于能不能品出它的味?这牵涉到心灵的层次,如果心灵只停留于驱动性的动机,那品味一定很低。对一个饿得要死的人,东西还管它有没有味道?先吃下去再说吧!口渴得要命,有水便先灌下去吧,只要没毒就好了。一个饥渴过甚的人是不可能有品味的。因此品味与否,不在于东西的本身,而在于你的心是不是悠闲?是不是有雅兴去品出它的味?

  缘起出妙味

  从佛法因缘观来看,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既含无穷的因素,便有无穷的味道,问题只在于我们能不能去品它。如果一个人心眼小,只能看到他现在所需要的钱,所以看来看去,想来想去就不出钱的影像,于是跟钱不相关的都没味道啦!看诗、看电影能赚钱吗?不行,去它的吧!

  如果我们的心量被内在的业障所束缚,那你既不可能悠闲,也不可能品味。程颢〈秋日〉诗曰:「万物静观皆自得。」静观,不必是坐着、躺着,而是要悠悠闲的心,用无所谓、无所求的心去观照万物。自得,得些什么呢?得到它的生机和趣味。这世界就佛法来看,物有千般,缘有万般,本蕴含了无尽的生机与妙味,可是人经常被自己的无明业障所覆蔽;因此,只能看到有限、单调、枯板、乏味的生命,太没品味了,苦哉!

  从定慧入门

  总之,悠闲与品味都是要从定、慧的修持中得,现代心理学家再怎么强调要从满足中去提升,事实上是辛苦而无益的。现代人再怎么追求悠闲与品味,但因不明本末终始,结果还只是自讨苦吃而已。

  反过来说,也有很多自以为精进修行的人,却是以一种狂热燥进的心态,一心想要求得什么?这种人再怎么修行,到最后也只是使自己了无生机、断尽趣味而已!这样的修行,跟世间人的播弄,其实是差不多的。

  定慧的修持是内摄法门,必从内摄中才能悠闲。因此,就修行的角度而言,应以悠闲的心来修行,而愈修行当愈悠闲才是。而悠闲后,也才能外延,去品人生的味,去品万物的味。

  民国八十一年五月十日,讲于农禅寺般若禅坐会,林淑华整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