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总说四部宗派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总说四部宗派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总说四部宗派

  前面说过,这个表中列出的他生十五种因、缘、果,实际包含了我们大致对佛教所理解的因、缘、果的十五种法要。这些理解的形成,是怎样的过程呢?我们要从法义上了解下佛教发展史。不要只数历史事件或看故事,我们要看,从释迦牟尼佛到我们现在,这些法义有怎样的演化过程。

  首先是四部宗派的形成。

  第一个派别是有部,全称是“根本说一切有部”。《异部宗轮论》谓说一切有部是佛灭三百年分出:“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 佛教分成大众部和上座部根本二部之后,约佛灭后三百年间,从上座部又分出说一切有部等十一个部派。

  有部这个宗派为什么会形成呢?只因当时大德们为了维护佛教最为纯净的传承教义,为了与一些想改变佛教教义的人作斗争。

  第二个派别是经量部。

  经量部是比较有新思想的一个派别。他们在原始的佛教教义基础上,融合大量大乘佛教的知识和智慧,发展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把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一些禁忌逐渐地放开,把他们的教义作了相应的修改。

  经量部的发展是逐渐走向大乘的,可说它是到大乘的过渡宗派。很明显,它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拉开了距离,但这个拉开距离,并非毫无根据,而是佛教发展中一个必然结果。

  为什么说必然?后面一步步了解教义的发展史,我们就知道了。

  第三个派别是唯识宗。

  唯识宗还可分得更细。我们的中观学习,涉及的唯识宗大概有两种。

  第一种唯识宗,顺应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叫做“随理唯识”,它是顺应最为严格的小乘的唯识宗。

  第二种唯识宗,叫做“顺经部派唯识”,顺应比较倾向大乘的小乘的唯识宗。

  也可说,两个唯识宗是踏着两个小乘宗派的肩膀发展出来的,所以叫“随理派的唯识”和“顺经部派的唯识”。

  第四个派别就是中观。

  中观派其实也分成了内、外:清辨论师、静命论师等属自续派;龙树菩萨、月称论师、佛护论师等属应成派。敦珠仁波切《中观宗宗义》云:“中观宗分二:外宗、内宗。外宗说无体性,属粗品;内宗说了义大中观,属细品。外宗复分为二:中观自续派(Svatantrika madhyamaka)、中观应成派(Prasangika madhyamaka)。”

  中观分成内中观和外中观,外中观又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这点我们以后会具体讲。

  现在的学习不要分那么细,只要知道大致有四部:第一是有部,第二是经量部,第三是唯识,第四是中观。从这四部分学习,我们将很快了解到中观的方法和本体论到底是怎样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