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后来的经典结集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后来的经典结集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后来的经典结集

  第二次经典结集实际是一次大辩论会,用现代话说,就是一次大论坛。这次也是帝王作功德主,出钱做这个论坛。根据原始记载,这次来的大人物有七百个,比前一次还多。这次大辩论没有选举论坛主席,谁辩论赢了谁就是主席。

  辩论的问题有“角盐净”、“二指净”等十个问题。

  佛灭后一百年,吠舍离城的比丘放松了某些戒律,他们提出十项革新。

  第一,可以用角器保存盐等,以备日后使用。第二,日中以后,日晷的影子移动两指宽,仍可以进食。不详细列举。第十项,是可以接受居士的金银布施

  对当时最保守的长老来说,这是“十事非法”(这十件事情是非法的),一定要灭除。但若辩论不过,经论依据不足,还不能灭除。

  所以围绕“十事非法”进行的第二次大辩论会,就是第二次经典结集。

  第三次经典结集在佛灭后二百三十六年。护法是阿育王,他讨论的是假僧人该不该供养的问题。现在佛教界条件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勇气讨论这个问题,但那时已讨论了。

  有人借佛教名义挣钱,有人借佛教名义混饭,这种人跟僧团一起进出时,也无法调查他们的原始身份。因为大家都是外来的,都是敞开的,想来住就住;而且僧团间彼此独立,这边赶走了,到那边还能接着骗。对这种人,应该采取什么方式通报?居士该不该供养他们?供养他们有没有功德?

  这就成为第三次论坛的主题。

  本想通过第三次论坛,把第二次结集没解决完善的“十事非法”问题也解决,然后把第一次结集时富兰那尊者的问题也解决完善。结果这一辩论,不仅该不该供养假僧人的问题没解决,前面所有的问题都叠加起来了,变成了一次巨大的辩论会。对于供养问题,形成了五百条主张供养的意见,五百条反对供养的意见,共一千条意见。

  本来只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上座长老,与经量部年轻僧人之间的辩论,这一下就裂成了十四部。没有新的经典经论结集出来,但十四部的宗派已形成了。

  实在没办法,伏笔都留下了,一千条意见都做好记录,留待下次解决。

  过了很久,大约在佛灭后四百年,进行了第四次结集。迦腻色迦王作护持,汇集迦湿弥罗国的五百阿罗汉,结集三藏,并且解释。

  以昙无德上座为主进行辩论,结果也没有总结意见。没有大的收获也就罢了,但这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后果:十四个部派后来发展而变成二十个部派,部派数量有增无减,所争论的问题也有增无减。

  这是四次经典结集。

  四次经典结集,逐渐地完成了小乘的经量部和根本说一切有部独立论典依据的成型。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