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黎明的时刻

  等待黎明的时刻

  修德法师编述
  自序一
  自序二
  十分钟解读本书纲要
  架构简述
  总论
  苦
  业
  惑
  普劝
  附录
  珍爱您我.关怀自杀
  为您点盏心灯
  至诚感恩—会公抱病(已病到只要看一页就头疼的地步了)将此书一页一页地用影印机放大,连夜只要看得下就一直看地校正全书。蒙 公斧正三处之失,救此书知见于万一者,这是我所不敢奢求的妄想,但却苦了老人家,只能说‘不胜感恩’;又李医师及二位道友,于百忙之中,拨冗校正文义,也都提供了不少的宝贵建议,护念之情,不是这支笔、这张口所能表达。
  恳祷回向—一切自杀、他杀,乃至与烦恼作‘困兽之斗’的所有苦难众生,都能福慧增长,身心安稳,究竟离苦得乐。

  自序一

  愚受学上会下性长老《楞严》法带至第一五一卷(经文第九卷—五十阴魔中之受蕴第五), 会公于中言及众生颠倒自杀者多,虽先后有民国廿年出版于上海-台中莲社七十六年印行流通之《自杀以后的真相》,及之后天华出版社将此书部份予以白话并增补印行之《认清自杀的真相》,二书内容虽很好,但文字过繁,希望有人发心作此功德,将之节录成简要本流通云云。当时,已埋伏十多年的前尘影事(见内文第151页),浮掠于心头,便于心中大胆地承诺此事。
  请道友代向 会公请《自杀以后的真相》一书,后来 会公除寄上仅有的一本,又附三张参考资料,及一笺亲笔简函,内有‘有人发心要作此功德,至为欣慰!’二句,当道友转交时,顿体老人为法为人之悲心,虽不敢以‘邀功德’之心来做此事,但此二句却是此书完成从始至终的推动力。(九月底, 会公再次关心此事,又主动寄来一份参考资料,接到手,甚为感念。)
  然接书仔细阅后,并请道友从网路中下载目前的自杀问题有关资料,才发觉时代背景、众生业力乃至遣词用句等,与七十多年前已大有变异,要完全但依此书节录出版,似无法应付目下社会的需要;故斗胆重拟架构—根本解决理论与实事公案结合,使此书更有完整性(请参见架构表)。此举虽非 公之本意,但望能不负会公之托也。
  古德云:‘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今出家佛子,虽不若古德不问世事一生精勤苦修,但若仅将自己封闭于庵门→心内之门,不曾一念以众生(自己亦是众生之一)之若为修行的策发动力,则连一点学佛的功能都没有—如道证法师(《毛毛虫》第一集)所说:‘当知道人家心情不好,不肯发心去给他快乐,就是没有慈悲。别人有痛苦时,不知如何帮助他,甚至连说一句体谅的话也不会,就是没有智慧。学佛学得没有慈悲,又没有智慧,真不知是在学什么?可以说一点功能都没有!’愚是一介凡夫,虽学不上佛的悲智德能,但拨点时间,找些资料,尚是能力所及。曾听闻一位居士的友人,近从美国回来,右手上戴著金黄色的棉布条,上面印著:‘Pray until something happen’(祈祷直到某些事发生—心想事成),问及原因:美近来发起流行,一传十、十传百地以此为癌症的病患祈祷—直到所祈祷的癌症病患痊愈为止。(令时见此无情境界,而提起自己的善心;即如见念珠想到念佛往生一样。)纵然不能事事如意、心想事成,然此一善念,若摒去私我,正与佛法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相应耳。
  愚尚不足称‘泥菩萨’,况是真耶?故不敢说以此能济救苦难众生于万一,(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苦不暇自之心力及佛力二不思议力,岂能转之?)但为度有缘,乃至为其种下善根而已;尽管不敌业力,但为种下佛法正知见的种子,在佛力加被下,必于往后成为得度的因缘。愚只是把佛的悲智德能传下去耳!
  若诸见闻仁人君子,也愿再传承这件悲智,望舍无情之财,成仁慈之举,乃至无钱出力、劝化流通,能得救人一命,正合天心佛怀,其功德岂思议哉?!
  至诚感谢成就此书的每一因缘,他们都是具有菩萨心肠的行者。有净因必有‘净报’—不求来生;但回西方,愿同出苦轮,同预莲池耳。敬述缘起、本怀以为序。
  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岁次甲申仲秋前夕修德敬笔于耕心小居

  自序二

  《了凡四训.积善》云:‘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ㄆㄨˇ)。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逝,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当反吾智。’说来惭愧,愚是没有足够的智慧可为此书的,当看到时下精神科学对自杀全面性的探讨时,称了称自己的斤两后,愚曾试问自己—能为众生效劳些什么事?当中也曾二次想搁下笔,但已承 会公的慈意,及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并在道友的鼓励下,终于在走笔最后‘自诩’—做个我自己认为已尽力的‘圆满结束’。
  不过这件事永速不可能‘圆满’,也无法‘结束’。如果其要度尽众生才成佛,那永远没有成佛的可能;只是佛已彻底从无明大梦中醒来,自然也度了梦中的无量无边众生,所谓‘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种唯证方知的不可思议智慧,相信佛也会说:‘噫!可为知(ㄓˋ)(通智)者道(说也),难与俗人(谓庸俗无智之辈)言也。’而当满腔地以为‘写这本书可以有扭转乾坤之势,而度尽这些想自杀的苦难众生’—就是为了这个‘妄想’,而让愚患得患失,诚如《破坏性情绪管理》一书中所云:‘一个人可能自以为恨自已,那是因为他希望比现在的自已更好,或是对自已的表现失望或成就太慢而感到不耐。所谓自厌其实包含强烈的我执,即便自杀的人也并非出于自厌,而是认为可逃避更大的痛苦。然然死亡并无法逃避什么,因为死只是转换另一种生命。(案:须再继续酬偿尚未完全消化的业力。)因此避免痛苦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在现世里解决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则要尝试改变面对问题的态度。’
  再者,连一个精神病学的博士,以自己曾自杀的痛苦经验及学术成就,在《夜,骤然而降—了解自杀》一书中也诚恳的表示:‘科学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而且还以快速的脚步继续前进,藉著一个又一个像素,一个又一个基因,复杂的大脑拼图愈来愈清楚了。心理学家解读自杀的动机,拼凑出危险而引爆脆弱大脑的最终因素:生活环境。从斯堪地那维亚到澳洲,全世界的公共卫生机构,都拟定清楚合理的策略,希望降低自杀率。
  可是,努力似乎仍然不够,在美国,每十七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大众的关怀和义愤在哪里呢?我写这本书时愈来愈觉得心焦,也愈来愈清楚横亘在降低自杀之路的问题为何。我无法不去想到那些自杀者的父母、子女、朋友和同事所面临的不安、混乱和内疚,我也无法掩面不看死者在我心中留下的影像,那也许是个十二岁孩子的尸体解剖照片,也可能是个青少年参加舞会的相片,却将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把枪口放入自己的嘴巴,或是从大学学生宿舍顶楼纵身跳下。仔细看看自杀问题,直线上升的数目、导致自杀的痛苦、留给生者的不幸,真其是令人痛心。不管科学的研究再怎么丰富,政府的成就是如何成功,我们还是不断看见自杀死亡本身的可怕现实:年轻、激烈、没有必要的死亡。我就像其他研究自杀的同事一样,一再看见科学的极限。’、‘我们知道许多预防自杀的才法,可是还不够;就我们已知的部份而言,也还没有尽可能地付诸实行。’后来,愚自己想通了—好比我想送您一个电灯泡,但偏偏与灯座不合,电压也不符,乃至更离谱的是家里没电;等到一一都顺利解决了,您却跟我说:‘我不想要了。’原来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自己除了自己去化解外,任何人也帮忙不了的根本问题—众生的不可思议业力,这是西方精神学说很少论及(最多也只谈到遗传基因等),而正是此书努力要传达的理念。
  所以,父亲泼愚冷水:‘这是不可能的事’(本书第79页);更有一位热心的长者(执业中西医)以为‘自杀所涉及的范围太复杂了,没有自己的知见,不要写。’确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愚也不想将所有的资料‘烩成罗汉菜’而变成一个‘四不像’—毫无系统主题的书而已;因此我很‘识相’的避开一些病理科学上属专业领域的知识,而用延伸阅读的引介方式,乃至为要令此书与目前台湾精神临床搭上线,我也‘学著谦虚’地向执业均有一、二十多年的李医师(任职医院精神科主任)和范医师(专精针灸的中医师,也提供中医在忧、躁郁症目前的治疗趋势)请教,再看看手上一叠厚厚(有十多本)的相关书籍资料;当终结此书之际,愚才发觉—先救的人是我而不是别人;而要救自己,便要真正的用智慧去观察、体验众生(自己也是要度的众生之一)的苦,而引发同理侧隐之心,(即佛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恒常地策发对众生的责任感(愿力)—菩提心,唯有在此心妙用下,用智慧‘看破’,同慈悲‘提起’,才能如实的解决自己的生死大问题,况只是小小心理情绪的冲动而已。
  李医师告诉我,待百年后的将来,势必西方的精神科学与佛法的谛理一定会结合的;听到这句话,我一点也不感到讶异,因为世间的幻有,岂能离开佛法而独立存在?!我如同往昔写书,写完便放下的态度,每日祈求佛菩萨加被此书—如果知见正确可以利益众生,就请加被流通;不尔,请护法龙天予以绝版。此书没有名利的牵绊(不曾化缘—任人发心随喜助印流通)、也没有销售数字的压力,所以写本书的苦与乐,都算是‘自作自受’;而在现世当中,只要因本书而得一人自救或救他,乃至一人种下日后得度的善很,这本书在流通上便已‘值回票价’;至于‘百年后的将来’,希望一切助、受益于此书的人,乃至随喜见闻者,都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宝树— ‘电视墙’上(见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之四十)看现场实况转播吧!
  再次感谢一切的助缘,及佛菩萨的加被;更感恩父亲及热心长者的另一种护念,并体谅愚的智慧不足、文笔粗涩;‘尽管如此,相信每一个人都同意—必须针对自杀的问题做点事才对’—杰米森博士在书中这么鼓励您我。如果,当中有错误知见足以贻害众生者,别忘了—慈悲教我、正我,此更是最深的感恩。
  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岁次甲申秋分修德竟笔再序于耕心小居

  十分钟解读本书纲要

  ‘若说有千百个理由可自杀,归纳起来只是“妄想”而已。’
  ‘经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我们自己想想这是不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一般有精神疾病如忧郁、躁症、躁郁混合症、精神分裂者,都把‘我’逼上了死胡同,钻上了牛角尖,认为“全世界只有我最不幸、最苦,没有人了解我……”千百个理由都是绕著『我”在转,当我们猛一回头,不是阳光依旧灿烂地平等照耀一切,而是自己躲藏在黑暗的房角吗?明朝憨山大师曾说:“目容天地,纤尘能失其明;心包太虚,一念能塞其广。是知,一念者—生死之根、祸患之本也;故知几知微圣人存戒。”想想看,心可包容多少的东西(念头),但自己却把焦点放在最不幸的那一个点罢了!何不想想利用有限的生命去饶益一切苦难的众生呢!’
  ‘一个人可能自以为恨自己,那是因为他希望比现在的自己更好,或是对自己的表现失望或成就太慢而感到不耐。所谓自厌其实包含强烈的我执,即使自杀的人也并非出于自厌,而是认为可逃避更大的痛苦。然而死亡并无法逃避什么,因为死只是转换另一种生命。(案:须再继续酬偿尚未完全消化的业力。)因此避免痛苦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在现世里解决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则要尝试改变面对问题的态度。’
  ‘“人身难得—是万古一瞬的因缘,佛法难闻—是历劫不遇的际会;错过了,没人能承担这份过失。”尽管,这辈子的身心不是令您百分之百的满意,但请您务必要尊重珍惜。’
  ‘为了防止自杀事件发生,专家学者们应以正确的认知,多方宣导生命的真相,否则不管以何方法,都很难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因为一般人往往克服不了内心的冲动,禁不起外界的诱惑。定要使他内心真正觉悟,对人生的价值观彻底转变,才会产生力量。’(第23页)
  ‘如果愿意将认识因果的正确生命观,订定一套合情合理的教育模式好好扎根,即使遇到种种负面的逆境(如失业、暴力等)时,也会“反求诸已”地思惟“如是因如是果”,进而能安分守己,不致造成压力、挫折、焦虑、冲动乃至自杀;如果真能花小小钱扎根,日后不是可省下庞大的健保费,乃至人力资源?!’
  ‘因缘果报并没有任何的主宰者,一切的苦乐、轮回解脱,都是在于个人自己的身上,问题是—我们是否具有洞悉因果、掌握改造自己命运的智慧?!’
  ‘在无数次的挫败轮回中,当您觉悟到—要放下自我,而去改过向善、慈悲仁爱、喜舍助人,这才是消减宿业、积功累德最宽广的正道。’
  ‘利用因果的道理,把自己从‘小我’的焦点,放到‘大我’的苦难众生中去焠练,从中去开启智慧与慈悲;这时在解放自己苦难的同时,您会更懂得珍惜自己→关爱众生。’
  ‘我想要传达的是—佛法的全体大用,正为解决众生的一切苦难,帮助众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进而从中得到解脱;所以“自杀”—只要确立了正当的生命观,便可适时的解决一部份的困境,而达到我关怀此一社会问题的目的吧!’
  本书没有唯美虚伪的文字堆砌,只有忠(尽己谓之忠)诚(诚恳无欺)的传述和平实的一贯风格。

  架构简述

  相应的对象

  为缩短我—‘能说’,与您—‘能看’的距离,所以全文用第一、二、三人称—我、您、我们;希望您能包涵,不要介意—因佛法的修持正要去‘我’,而我却不得已仍选用此字,来贯穿整本书,让全书更有亲切感些。
  我所拟此架构的相应对象,设定范围是较全面性的,不单单只设定给有自杀念头及曾自杀而未遂的人看,(毕竟已自杀成功者,也没有机会看了,痛心!)而是扩及到与此人息息相关者,都含括在内,故—
  一、有自杀念头者必看—当自己的善知识、救命恩人。
  二、曾自杀而未遂者必读—猛回头,才知自己曾经的傻。
  三、为人父母、兄弟姊妹者必看—因为儿女是自己的,除非您不爱他(她)。
  四、站在辅导立场者(如老师、社工、医师)必读—多一佛法方面的辅导知能。
  五、专家学者当看—从自己所知外,了解生命的真相,并予以宣导。
  六、制造恶知见、工具等助杀者必看—了解因缘果报丝毫不差。
  七、在佛法门外,而欲一窥佛法生命观者必看—可粗解佛法的梗概。
  八、政府内员、教育行政人员必看—因为您们都是负有政治、教育理想,敬诺牺牲自我为人民服务者,此时子民有苦,岂可坐视不管?
  然佛法度生不外折伏、摄受二门,此二皆以慈悲为怀;只是在相上,‘摄受’偏于爱、慈悲、宽恕等,而‘折伏’便以一些善巧的方便来调伏众生的烦恼,这是须要观机才能逗教的。所以,若已有严重心理疾病到不能自我调适的话,可能须要专业医师所用的慈悲摄受手段;若尚可自我调适—只是暂时性的冲动,有足够的理性可调整自我者,此帖药或可一试;乃至,有时须二药互相泻、补,才能见效,唯见机善用耳。即使没病,吃了也可‘增强免疫能力’的。因为,我想要传达的是—佛法的全体大用,正为解决众生的一切苦难,帮助众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进而从中得到解脱;所以‘自杀’—只要确立了正当的生命观,便可适时的解决一部份的困境,而逢到我关怀此一社会问题的目的吧!

  架构的刚骨

  这本是以佛法为主,世间法为辅来架构的书。我以一个出家的佛弟子来探讨诫劝自杀一事,当然是以为‘只有’从佛法下手,才能根本解决其核心问题—理论是如此;至于事实上,因众生的业方各各不同,所以想要从事相上‘个个击破’是不可能的,即如台北市立疗养院网页《生命的惊叹号—自杀》所云:‘研究显示,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单纯一样理由去自杀的,而是多重重要因素混杂在一起,最后在一个引爆点上发作。’因此,此书但承 会公的嘱咐而做一‘抛砖引玉’之举,也更希望各各正派的宗教,也有相关的资讯提供因应之道,济拔相应有缘的苦难众生。即如有心理辅导专长,及自杀个案辅导实务经验的王警官,于其讲演中云:‘为了防止自杀事件发生,专家争者们应以正确的认知.多方宣导生命的真相,否则不管以何方法,都很难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因为一般人往往克服不了内心的冲动,禁不起外界的诱惑。定要使他内心真正觉悟,对人生的价观彻底转变,才会产生力量。’唐.韩愈曾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不敢希望此书有扭转乾坤的作用,毕竟这非单纯一时、此世的因果业力;但望能以正知正见展转化导人心,因为这才是恒常的治本药方。

  内容简述

  为避免冗长的文字铺述而抓不到纲领,所以我一向喜欢采取有脉络可寻的架构表来统摄全文,令阅读者可一目了然地了解本书所要传达的大意。以下仅就大科略加分析:
  自序、架构简述,可比为序分(初善);而总轮与别述可喻为正宗分(中善);至于普劝、延伸阅读、求助电话及机构可说是流通分(后书)。在总论中,除引用目前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自杀的外在相状外,并约略探究一些隐藏性的内在因素。
  于别述中,虽以佛法的专有名相—惑、业、苦,来总摄提纲此科,但却是一切众生,(不论有无信仰,或是信仰任何宗教者。)所要面对的实际现况;我以苦乐相较对比的说明方式,让读者抉择自己要走的路。值得一提的是,借一位老者的发心,竟意外地成了本书未出版前的小小感应,不禁感叹‘因缘’的不可思议。
  由普劝一科,藉由一位专科医生(是虔诚的佛弟子)的专业领域知识,提供目前台湾的精神临床问题、现象。另外,以佛法理论的角度上,希望帮助读者认清世间物质科学文明及爱情背后的真实相。之后,以一个已走出自杀阴影的家庭实际案例,及我观看二部影片的启示,乃至在自心的善巧运用上加被自己,而于实质上提出恳切的供养与劝导。
  最末,在道友建议下,又将本书总结归纳,作眉目的勾勒。
  碍于我在佛法上的学养陋劣、智德浅薄,在解释佛法深妙的谛理时,恐辞不达义,无法深入浅出的表达,故演其义理外,并注明所出,须者可披寻对照,更可向正知见的法师、大德们请教。若我于文中有错解经议处,(可做根机而谈深说浅,但决不能错说。)尚祈贤达不吝斧正。之后,在延伸阅订附录一科,凡于本书中无法一一引述之佳作,一并于此料中列示,以资读者延伸本书外的阅读空间,使令于自他的身心认识、调伏更为增上。最后一份附录,是希望在求救无门之下,能让这通电话发挥一线光明的作用。

  总论

  数据会说话

  据《夜,骤然而降—了解自杀》杰米森博士,引用一九八八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该年全世界有5400万人死亡,而其中自杀死亡的有97万人;一九八八到今天已距近六年之久,其自杀统计人数不知已攀升到什么惊人的数字了。
  又来自一份中国大陆的网页《自杀与心理危机调节》中首云:‘今九月十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街生和社会问题。在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大死因……
  至于台湾的自杀状况—(1)、据九十二年的统计,主要死亡原因,自杀是占第九位。(2)、而且年年升高其死亡率,至今每十万人口死亡率是14.16(共3195人)。(3)、20~24岁的死亡人口自杀是第一大死因:15~19岁死亡为第二大死因,可见在这年龄层中死亡是个严重的问题。壮年(25~44岁)列第四,中年(45~64岁)则列第七。虽然自杀的人不都是精神病患,但精神病患的自杀比率为20%比一般人(0.01%)高二千倍。(4)、据中研院生医所研究员郑泰安教授报告:在台湾从事自杀研究十多年发现,有98%的成人自杀死亡者,在自杀之前罹患一种或多种精神疾病,而最常见的是重郁症、酒瘾、药瘾与情绪不稳性人格障碍,这些发现与西方同类研究结果相似。(5)、有宗教信仰者,比没有宗教信仰者低。而一般的学者普遍认为,其实在卫生统计上所呈现的数字基本上是低估的,由于国人的文化观念基于家丑不外扬,或是保险给付的关系,很多自杀死亡的案例,在法医的死亡证明书常常并未纪录自杀的事实,所以实际的数字是高于这个数字的。
  那里出了问题!?
  中山医学院精神科张家铭主治医师表示:‘当然以上所提及的数字都是所谓自杀死亡的案例。很多人在最后真正采取成功的自杀行为之前,往往有很多次的重复自杀获救、或持续的自杀想法。基本上而言,曾经有自杀想法的人很多,但并非皆有勇气尝试自杀行为。’须知,除非想要自杀的人,已失去自我调适的能力,否则预防胜于治疗,须积极地改变当事人的思考模式著手,此是刻不容缓,且是根治的办法。
  又据郑泰安教授表示:‘自杀行为的形成,包含某些程度的遗传因素和特殊的性格特质,加上后天环境因素与罹患精神疾病,再受到某种生活事件的刺激之下,就很容易发生。所以,基本上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是造成自杀行为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生活环境中发生的生活事件扮演者催化作用,尤其是造成重大失落的生活事件。依据上述台湾自杀研究的结果,“失落的生活事件”是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1)、健康的失落,如罹患绝症、久病不愈或是身体残障。(2)、财产或工作的失落。(3)、人的失落:即亲友、家人的离开或死人。(4)、珍惜的愿望之失落,譬如骤然得知配偶有外遇或是爱人移情别恋。在台湾,自杀死亡者遭遇失落的生活事件占了84%,而最常见的是“珍惜的愿望之失落”,占66%。’
  至于青少年自杀也渐渐频繁,《天下杂志》第117期中引用《读者文摘》针对两岸三地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台北青少年有27.7%曾动过轻生念头,比香港(11.2%)、上海(11.3%)高出不止一倍;而造成轻生的念头,家庭因素高居第二位。
  节录了以上的数据,心是非常地沉痛,在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最璀璨的金色时光,何以变得那么承受不了压力和挫折感呢?我们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曾有谁告诉我们生命的真实相呢?(即如我在十多年前进入佛门才了解一些皮毛,进而释怀十多年前的‘伤痛’,正是今天以‘人饥己饥、推己及人’的心情,来承接这份‘使命’。)我们不必以‘踢皮球’的心态,要将责任推给谁,这是一个厘不清的问题;因为,因缘果报并没有任何的主宰者,一切的苦乐、轮回解脱,都是在于个人自己的身上,问题是—我们是否具有洞悉因果、掌握改造自已命运的智慧?!从网路资料中,很显然地,大家并没有就问题的根本核心来论,(如同治病,但治标而未治本一般,治标虽可暂时缓解一时或一世,但若能标本同治不是更好?)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也是不信因果的因果,您相信吗?不相信的话—精采的在后面,请放下自己的成见往下看,次科正是本书的纲领,余者正依此而发挥推广,如果您能深究熟虑而生起决定的信解,相信您已救自已一半了。

  三世因果—整治爱河喻

  古德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欲免轮回苦,大众念弥陀(脚踏实地修)。’此爱河、苦海正指生死的业海,而今以数年前高雄市政府整治‘爱河’为喻:
  (1)、今从一滔滔不绝的驶流中,截取一大段,于中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比喻自己生命流程中的一个三世。
  (2)、假设过去世中,我们有造了三个善业(0),也有三个恶业(△),如果都没有增减,应该流到下一世也仍保持原有的数目才对。然而,谁在一生中没有起一念贪、嗔、痴、慢等烦恼,而造杀、盗、淫等恶业呢?反之,谁又念兹在兹,无时不以修善为人生的目的呢?《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正指我们所居住的世界),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今若没有一个智者告诉我们爱河已发臭了,垃圾横流造成原有的生机已渐渐枯竭,再不整治,将造成污染而遗害自已乃至子孙(喻未来世)的居住环境。所以,如果我们都不愿改变,而时时警策自己的话,当从上游(喻过去世)流到未来此世者,只有恶增善减了。
  (3)、既要整治,光靠在岸边喊口号,就如隔靴搔痒一般,没有一点效果的,最多也只能捡捡岸边的垃圾而已;所以要靠各种善缘—如善知识的教导,并利用各种工具—如用竹竿挂网来捞取,或力量更大、效果更好的就是坐船随处去清除捞取,乃至河底的污泥更是非假有力的工具不可;而这些工具就好比各种管道,如选择契机的宗教,如法依教而修行一般;那么多的宗教,虽似皆劝人为善,但方法、智慧、究竟目标等,仍有其差异之处,就如各种工具都有其不同的功用一般。
  (4)、如果我们有心想要‘明天更好’,是必要有智慧地去选择、善用各种工具等助道方法;而且不仅努力清除染污之源(断恶)外,更要积极地投下更多的生机(修善);如此有善因加上胜缘,并持之以恒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是可以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苦乐相较.自由抉择

  您想要让‘自己的爱河’,继续恶化(一世不如一世)—在此世便已要承受这么多的苦了,(请记住!这些苦并不是忽然冒出的,若仔细谛思,都是有其宿因的—或是过去,或者只是前一念的错失所结的苦果。)更何况带著这些苦重新再来—‘不只’一次的恶性循环呢?或者,您愿意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让自己重新寻回生命的春天呢?请与我继续往下一起学习:
  佛法中有一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往生圆成菩萨道。’此正可解释别述一科中的要义—
  此惑、业、苦的展转相生,正显示众生轮回生死,即如旋火轮一样没有止息,正不间断地虚妄受轮回之苦,(亦方可开合用十二因缘来诠释众生受生的生命观,亦是佛初转四谛*轮的苦、集二谛;但名相多,道理相对较深,若能请教法师大德,则更可增加信解之力。)您想想,配合刚刚所说的三世因果喻—过去由烦恼之因,而造了恶业,由此业障而感召较陋劣的身心世界,(如贫穷、多战乱等);但于受此苦劣的报障时,因业障障住智慧不开,身体多病或六根不具,内心多苦恼等。)及依住的环境(如贫穷或过去生不与人结善缘,此时得不到善友的开导,因此由苦而再生颠倒烦恼,又再造业、受苦……(如因过去不曾造布施的善业,故感此世贫穷的苦果;但没有明了因果的智慧,又起贪而抢劫,继而被判刑坐牢……)如此,苦当于何时能了?而所造自杀之业,何尝不是依此模式而演出呢?在此,我们至少可归纳出t一个重点:(一)、妄想.烦恼是一切苦难的开始、根本祸源。(二)、如果不幸已造了因,若不善用因缘来化解,它将让您一再地重蹈覆彻。据研究统计,一般自杀成功者,皆一再受‘自杀念头’的纠缠,乃至有多次自杀未遂的纪录,若当中没有善缘的扭转,最后是会‘壮烈成仁’的。因此,只要在对方尚有理性、可自我调适下,若能明白因果的道理,了知自杀并非是逃避痛苦的选择,况会比现世的苦更苦的话,有时是可及时挽救的;否则,若一直固执于自杀的念头,虽劝、阻止得了一时,但势必会发生不幸的。(详述于下别述一科)
  世间那个人不希望趋吉避凶呢?(连蚂蚁也知道;甚至将糖和砂子混合,您想—蚂蚁会笨到去搬砂子而弃舍糖吗?)谁不希望发财、升官、健康、家庭和乐呢?虽说外求,也要‘求之有道’—与其‘求地理’(含相命、卜卦等)而希趋吉避凶,何不‘循天理’而断恶修善,来得更为踏实?!此即《了九四训.立命》中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开示改造命运的真理,云:‘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即心也),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即反观自心,努力断恶修善。),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简单说—您若想得快乐的果报,但须努力造断恶修善的善业;而一个常造善业的人,也必定具有相当的智慧。(此亦即四谛当中的灭、道二谛,及十二因缘观当中的涅槃还灭门。)
  佛法论三世因果皆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来警策勉励要—以前世戒今生,用今生修来生;毕竟今生已在承受果报—不管是善(诫贪)是恶(诫憎),对一个明因识果的修行人而言,面对顺境是当警戒于中迷失,而于逆境也能欢喜承受,不至怨天尤人;因此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当下的一念,因为现下的每一念都是造就未来的因子。(故说惑业苦、智善乐,大者—可从三世推及无始劫来的轮回,小者—乃至一念间皆如此,您可细思推论。)再者,佛法若说来世更好,那只是一时权巧接引初机的人,佛的出世本怀,不单单只是教导众生在人天福报上努力而已,而是希望一切众生在佛门中的努力修持,终能解脱三界的轮回,得到究竟的安乐;这是根本论点不能不知。故上净下空老法师于《因果的理论与事实》中说:‘命运不是定数。如果您是善念、善行、利益众生,那么您的智慧、能力、福报会增长;如果是恶念、邪行,那么智慧、能力、福报就会减少。智慧、德能、相好,天天都有加减乘除。明白道个道理与事实真相,就要彻底改过自新。’(《了九四训》文理俱佳,皆是佛法注脚,不可不读。”清朝名臣曾国藩有一首诗:‘小院西风向晚晴,人生随处有乘除;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这一念是关键处)沧波感不平。’既如有加减乘除—命决非定数,正可利用佛法之‘无常’—是可改变的,而改变正操控在自己手上,(即如自杀,愿不愿被救,绝大数是操之在己。)故佛法是‘努力论’而非‘宿命论’。
  尽管现世是多苦,若将眼光放远些,这些上面所谈的因果道理,是可以鼓舞和激励人心的,诚如《向自杀Say No!》一书的作者苏珊(—一九六五年生于纽约,十四岁时就自认活不过廿一岁。自杀的意念纠缠了她十八年,她曾自杀三次,多次进出精神病房,先后接受十位治疗师专业协助。一九八八年,她仍以优异成绩获得艺术学士学位。走出一心寻死的生命低潮后,她积极推动自杀防治工作至今。)曾认同有来世—这是目前我发现在防治自杀的资料当中,除佛教徒所撰者之外,唯一以一个非佛教徒身份的西方人士,用亲身经历行文劝人,而于文中涉及因果者,虽非是其主论,但她所说(第二五二页):‘这些信念,确保我安全地度过许多致命的重大危机。我经常视它们为思想的粮食,而不是非信不可的理念。(如果您于此书能得到受用之处,请务必相信才好。)’又云:‘让我们进一步阐明这个理论,并将它运用在自杀方面。如果我们自杀,岂不是加快转世投胎的时间,(案:抱歉!若参见后面—‘自杀后的真相’一科中所举的事证,应该要知道—自杀后要再轮回于人道受生,恐怕要经过‘数不清’的时空呢?!若‘廿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岂不是让自杀者,于因果上占了大便宜?录此段文,正见‘无知’的可怕。)以至去重新面对同样的问题,因此徒然增长了自己在人世间的年日,不是吗?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转世投胎,我们就得从婴儿期开始重新经历每一个人生阶段—想像您又要再次回到青春期叛逆的样子!如果我们转世投胎成了一只小蚂蚁,则我们很可能惨死在人的鞋子底下。何不继续留在人间,善尽所能,好让我们来世的问题减少一点?’
  总论已告一个段落,您能有个大概的观念吗?准备好,将继续往下别述的科目—先说自杀后的苦果,而后再叙其业因,让您更加明白,自杀—决非明智之举。

  苦

  人生是苦

  李炳南老居士在《两个世界的味道》一文中,举出在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中有三类的苦:(一)、生来已定的苦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上道下源长老称之为‘健康苦’,有的人不感觉上述之苦,反因身心太健康而‘不正常’—受了心理烦恼的支配,生理上的冲动,坐卧不安无事生非,故造下许多恶业。)等八苦。(二)、随时增加的辣味:大水、大火、地震、刀兵等天灾人祸之苦。(三)、永久不断的苦辣味:六道生死轮回苦。殊不知活著受苦,死后更加痛苦,这真是死不得、活不得,当如何是好?
  又是不是真的‘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呢?活著的人,写死人的境界,乃至有亲身自杀未遂经验而明白地道出,恐怕读者也难以领会当中的滋味吧?!好比是柠檬酸或梅子酸?若说柠檬酸,是多酸?可否说出?纵然我已口水直流,但也只能凭想像去领略一二而已。尽管如此,我也须节录一些文字上记载,(除特别注明出处外,余皆节录《自杀以后的真相》,若欲了解自杀的苦及公案,此书堪称完备。)以警策读者—自杀未遂及死亡等的痛苦。

  未死前的悔恨

  自杀方式很多,所感的痛苦也各各不同,兹分为四类,一一的讨论:(一)、窒息而死,(二)、麻醉而死,(三)、中毒而死,(四)、其他死。

  (一)、窒息而死

  (1)、投河 投河的情形,我有一个朋友,曾经亲历过的。他平时极镇定,喜怒不形于色的。因营业失败,潦倒沪上,竟投浦图尽。幸被旁人救起,送往医院。我得了信,立刻去看他。他一见我,两泪交流,悲楚不胜。我就问他水中的痛苦,他连连道:利害利害。说时长叹变色,显出那时的痛苦,有非可以言语形容的样子。我接著问道:究竟痛苦怎样利害呢?他道:江水急进,肺气外逼,内外交攻的时间,所成痛苦,最为难堪。(报载因内外交冲过激,耳鼻等处往往流血。)但一霎时,就闷绝过去了。我道:既已闷绝,痛苦应该可不觉得了。他连连摇首道:不然!不然!胸部闷塞的痛苦,依然觉知。试想他是一个不动声色的人,在医院中,和我谈话的时候,变色欷歔,泣下沾襟。水中苦痛的利害,就可想而知了。
  (2)、自缢 自缢与投水,虽同为窒息而死,然此则喉管被切,血流顿阻,自然更加一层痛苦。从前某僧,述其自缢的经过情形云:‘一经投缳,气管闭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既而浑身麻痹,痛苦万状。’然而以上所述的一僧一俗,都是顷刻遇救,还没有经过全部的真相。请再看外国人,关于窒息而死的情形,如何说法
  据西国医学家考验,窒息的时候,意识稍不完全,因血液不十分酸化的缘故。然血液常甚流动,以致血色黯黑,肺脏起小斑点,发现充血的状态。又当人被绞,或自缢的时候,咽喉骤被压迫,气路不通,血流阻滞,自然是非常痛苦。从二十秒到三十秒的时间,外观似颇稳静,稍后呼吸运动,频频繁促,发生呼息及吸息的痉挛运动。(恐系肺部反动作用,并非真有空气出入。)那时的痛苦,就不可说了。末后,体已虚惫,呼吸运动,不依常规,徐徐以至于绝息。死后颜色苍白,两眼突出,舌吐于外,两手紧握,可怖异常。
  又言窒息而死的人,始于肺脏受病,继起筋肉麻痹,终至虚惫而死。自始至终,唯意识昏乱,可是肉体所起的变化,和种种的痛苦,无不了了在心。(证者吾友,确然知确然知胸部悉塞,足见非无意识。然被救情形完全不知,是意识虽有,而不活动的缘故)到了将死的一刹那间,意识忽然转清,(案:可参见后《生命不息》第一点的说明。)而在水中尤甚。所有过去和现在的一切景象,分明地并现于心眼之上。死者此时,往往悲从中来,深悔孟浪;然而到了这个地步,虽悔恨亦来不及了。那么自杀的人,在未死将死之际,不独身体上感受无穷痛苦,就是心灵上,也受尽了不少的痛苦,才可达到死的地步呢!
  《铁胆佛心—杨日松法医》第四四页中,杨日松先生以它的‘勘验经验’表示:‘上吊更是最痛苦的一种死法。人在上吊停止呼吸后,脑部仍可维持约五分钟的思考活动力,这种临死前的恐惧,已不是笔墨能够形容;因此尝试上吊而获故的人,保证没有勇气再度尝试。’杨日松先生用这种实务观点劝人不要轻易走上上吊的痛苦绝路。

  (二)、麻醉而死(此即今吸食毒品等之诫劝)

  安神药片、鸦片、吗啡等(此即毒品),都是麻醉毒剂,能起麻醉神经的作用,而陷人于死的状态。自杀的人,就误解这麻醉性,以为一经麻醉,就此糊里糊涂的死去,甚么痛苦都不晓得了。所以寻死的人,不约而同的都走到这一条路上去。但是据我所见,与他们的理想,完全相反。服了麻醉剂,并不就此糊里糊涂的死去,依旧要醒回来的。并且醒回之后,非常痛苦。去年我一个朋友的女儿,服了安神剂,就昏昏的睡去,她家里的人没有察觉,足足睡了一日一夜方才醒回。顿觉头胀欲裂,五脏翻搅,欲呕不呕,所感痛苦十分利害。还有友人的妻,因夫妇口角,吞服了鸦片。我去他家探望的时候,彼妇已经醒回,她却不发一语,惟双目圆睁,呻吟不绝,表示一种极惨苦的状态。那种可惨的现象,至今犹深印我的脑海。(以上所举自杀的人,都是实有,并非虚构,不过将他们的姓名隐去就是了。)又报载:某医院看护妇,日间二时许潜服了吗啡,一直到夜半醒来。呻吟惨苦的声音,把同室人从梦中惊醒。从以上三件事情看来,的确可以证实服了麻醉剂,终归要醒回来,而又非常难过的。有人道:不然,他们这些人,所服太少了,倘然吞服多量,决定一眠不醒,更何来痛苦呢?殊不知服了少量麻醉剂,已经难过,何况服了多量的呢?大凡服了多量麻醉剂的人,四肢必完全无力,在旁人只见他瞑目不动,以为并无痛苦。其实这人正在备受种种苦楚,如头眩气促、心脏闷痛等,不过因其四肢五官,疲乏得无从将其所受的痛苦,表示出来。所以旁人初时,亦不觉其苦,以为服了麻醉剂,便安然而死了。迨至后来,因受药力伤害大甚,以致不能抵受,乃于竭力挣扎之中,只能发出微细而凄惨的呻吟,此种呻吟的声,实不知含了多少身体上痛苦,及心灵上痛苦在内。也许其中,亦含有不少悔恨及求救之意。不过那时,已弱至不能明白表示了,故只好任其为呻吟罢了。此说并非无据,试阅报章所载,服毒及麻醉剂的人,发觉时大都呻吟不已。可见此种自杀的人,他死时亦非好好的死去。(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吞服鸦片,他道毒发时,痛苦异常,惟求速死。)且此种自杀的人,于经过若干痛苦,及发过若干呻吟之时,尚未为人察觉,以致痛极苦极而晕去,变成陷于极深的失神状态。但是服了多量麻醉剂,并无苦痛这一句话,也许有人会赞成他,说他所见不错。唉!倘然人们相信了他,就上了大当,吃大苦头的日子到了!我对于这一桩事,本来就想同大众特别的讨论讨论,现在趁这个机会,可尽量的一说了。
  要晓得,那些麻醉剂吃多了,就陷于极深的失神状态。彼时呼吸停止,心脏跳动完全不行,与死一般无二,可是经过若干时期,依然会醒。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中云:‘《了凡》主编的母亲曾说,她娘家在草屯富寮里,邻居女主人突然死了,隔天家人就将她埋葬;十年后挖开墓地捡骨(民间有十年“捡金”习俗),赫然发现骨头反面趴在地上、长发散置;方知十年前误认已死,致此憾事发生,家人悲戚不已。见闻者莫不骇然,引以为儆。最近有个检察官去验尸,当把尸体从冰库里抱出来时,竟发现人还活著。’

  (三)、中毒而死

  中毒的意义,就是一器官或多器官,受毒药的作用,而起变化或损坏,实则麻醉剂也。具有此种性质,应与此类并为一谈,因近年服麻醉剂而自杀的人较多,所以特别提出来详加讨论。
  (1)、硝酸硫酸盐酸等 这一类药品,腐蚀的作用最烈。入口的时候,发激剧的燃烧,以致痛极而晕。口唇依乎药品的种类,发现或黄、或黑、或白,又发呕吐、眩晕、泄泻及剧烈的胃肠炎。五脏坏烂,极痛难忍,兼之虚劳冷汗,脉博弱微,呼吸急促,颜色苍白等,同时并起,患者以非常之苦闷而死。
  (2)、砒石与磷砒 此二种同为刺激性的毒剂,征候颇相近似。服后发剧烈的胃肠炎,痛至不可忍耐,兼之眩晕呕吐,及泄泻等,既而稍稍平复。数日后,胃肠炎再发,起第二次的血管变化,至窍中流血。末后,因脂肪质变性而死。
  又大量的砒入血中,起急性中毒。症状为剧甚的呕吐,重笃的神经症状。神经症状,即昏睡、谵(ㄓㄢ)妄、搐搦、肢节麻痹、呼吸及心脏麻痹、速致死。砒中毒之后,体内灼热如火烧一般。其痛如刀剑切断肉体,辗搏反侧,皮肤现出血斑。解剖了以后,见诸多脏器,有出血性。
  磷中毒(如服洋火头(经查《中文大辞典》,似指早期起火用的‘火柴’—制造火柴棒所用的原料之一即磷。因是英国化学家倭克尔发明,故称洋火或自来火。))与砒中毒的情形,大同小异,都死得可怕。
  【增补】歙人蒋紫垣,流寓献县程家庄,以医为业。有解毗毒方,用之十全,然必邀取重资,不满所欲,则坐视其死。一曰,暴卒。见梦于居停主人曰:‘吾以耽利之故,误人九命矣。死者诉于其司,冥司判我九世服砒死,今将赴转轮,赂鬼卒得来见君,以此方奉授,君能持以活一人,则我少受一世业报也。’言讫,涕泣而去,曰:‘吾悔晚矣!’其方以‘防风’一两研末,水调服之而已,无他秘药也。又闻诸沈文丰功曰:冷水调石青,解砒毒如神。沈文平生不妄语,其方当亦验。(见纪文达公《阅微草堂笔记》)

  (四)、其他死

  (1)、枪杀与刀剌 最近与黄姓军官谈,他从军将及十载,亲历三十余战,身中枪弹,已不计其数。据云:‘正当战时,枪弹著身,如拳击然,不觉痛苦。继而头渐晕,目渐眩,一霎时就昏过去了。’我问他何以忽然昏去?他道:‘痛极而昏。’又道:‘在昏过去的时候,痛苦虽不全然觉知,可是醒回之后,其痛难当。有的手爬足踢的、满地翻滚,身下泥土,也为成坑。您想他怎样的难受呢?总之,不论受创轻重,昏过去了,终要醒回。不过创重的人,往往因流血过多,虚惫已极,动不得了,人看了以为他安然死了,没有甚么痛苦;不知他真是极苦难忍,有口难言!’我听了他的话,颇为感动。我又有一位姓马的朋友,他也从军多年。因我问了他枪伤之苦,他就告我道:‘有一次交战,一个军官中了枪弹,正从腹部穿过,他即时昏去;醒回来了,满地翻滚的,向我道痛极了,要我将他枪杀了,以为早了这种痛苦。我与他为至好,既不忍出此,然又没法救他,他在地上,又翻滚了多时,方才死去。当翻滚的时候,见他非常用力,这就是表示他痛苦的利害!’从以上二人所讲的话,有两层意思可以看到:第一层,不致死的枪伤,固然要醒回,就是致死的枪伤,也要醒回来。死不是容易的,须得慢慢的死去。第二层,在那裹翻滚的,确是感到痛苦,即僵卧不动的,未始不感到痛苦,所感的痛苦,也许更加利害。合起这两层意思来,就是说:枪杀了,决不就此昏绝死去,不感到痛苦的。所以要用手枪自杀的人,此中风味,可想而知了!
  至于刀伤的痛苦,黄军官与姓马的朋友,都谓较诸枪伤,尤其利害云。
  (2)、辗死 近来还有一种新奇的死法,就是将身卧在铁道上面,等火车开来,一截数段,请大家想想,像这样的死法,究竟痛苦不痛苦呢?实在是惨酷极了!
  (3)、堕高岩死 从高岩堕下,最初的时间,往往因震动过烈,失其知觉。迨醒回之后,痛苦仍在。
  据哈伊姆博士从山崖堕下的报告云:(见《死的研究》)‘我身如疾风似的,落于左侧岩石之上,又颠坠于后方石上。自觉从十丈空中坠下,头触岩石,继撞雪壁,都听到沉闷而又绝大的响声,顿时知觉全失,隔了若干时间,始感到非常的痛苦。’

  (五)、概论

  以上所述的种种自杀,虽性质不同,痛苦不同,大概可分为:(1)、自始至终,痛苦了了在心的。(如溺死、自缢等,痛苦了了常知,服毒自杀的亦甚清醒。)(2)、昏绝复醒后,痛苦了了在心的。(如服麻醉剂及坠高岩等)(3)、将死之时,意识转清,过去和现在的景象,并映现分明的。当知这一层,不独窒息而死的如此,就是其他一切的死,也都是如此。即如普通病死,也有回光反照,但回光反照是外表的,意识转清是内现的,尚在回光反照之后,绝命之前的。故从第一第二层,知任何种类的自杀,自杀后的痛苦迟早要感受到的,而且是了了分明。从第三层,知任何种类的自杀,到了临死,意识决定转清,既已转清,故所感痛苦亦愈甚。由是可断,觉了痛苦,与临死意识清,为自杀而死的共有性。就是将肢体截断,也逃不了这共有性,决定也感到剧烈的痛苦。
  要死.却死不了的苦
  命不该绝—尚未酬偿宿业完毕,想死—竟连阎罗王也不收留。如果真能一死百了,省却此世的愁苦,那早死倒也不错;但偏偏如意算盘打错了-‘不幸’死不了,弄个肢体残废或某脏腑受损,那不仅雪上加霜,更恐怕要拖累更多的人,乃至浪费社会资源呢!若‘更不幸’真的让您死了,那其中之苦,绝非我们所能想像,就待下一章节分晓。先看看几则‘不幸’死不了的情节如何—
  《完全不必自杀手册》王瑞德先生所著,王先生是新闻记者,故该书完全是他亲自接触的‘社会档案’,今举二例:
  (一)、第一一六页:‘金××,一位令台湾演艺界才子为之倾侧自杀的美女,二十几岁时曾因感情因素,连续吃了相当数量的安眠药,虽救回了﹁命,但是余害犹存,十几年后肝功能遭到伤害,导致肝癌,还在腹部开了一刀。’
  (二)、第一二五页:‘一位陈姓男子想不开,只因为太太连续生了二个女儿,深夜时分竟然在医院护士的更衣室内,持刮胡刀朝自己的四肢和舌头猛割企图自尽;虽因被护士发现救回一命,未来却得面对说话可能发音受损的命运。’
  另《向自杀Say NO!》一书第34、35页中方提出几则真实的故事:
  (一)、有一个女人从七楼的窗户跳楼自杀,结果重伤,腰部以下全部瘫痪。她往后一生都待依赖长期的看护;在医院的担架上翻身,因为轮椅坐久了,使她长了许多褥疮。
  (二)、有一位年轻人,非得将装上空包弹的0.45厘米口径全自动手枪放在右脸颊上,最后子弹射穿他的脸庞,伤及部份的鼻子和颧骨,且毁了他的右眼。这一枪仅在十亿分之一秒间就这样发生了。后来他虽然幸存,但是却终其一生都带著—无可挽回的旧痛新伤的回忆。
  说有后世是迷信吗?
  ‘我们做了一世的人,大家没有死过,活人讲死后的真相,确是很不容易。而况要人肯听,听了又背信,那是更不容易了。现在我先要使大家知道,死后的灵魂,的确能记忆生前和临死时一切景象。所以,把我所见所闻的中外事实写些出来,证实我的理论是有根据的。不过大家切勿存了一种成见,以为看得见的就是有,看不见的就是无。要知道,看得见的不必定有;看不见的,亦未必定无。譬如空气电力,何尝看得见呢?你们何以却信为有。梦幻空花,确是看得见的,何以又说是无?可知若有若无,何尝以看得见看不见为标准。更进一层说,平时信以为有的,往往不有;信以为无的,往往不无。如原子电子等,科学家信以为有,而奉为基本要素。然而东西洋各国,有很多的大学问家、大哲学家,却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实质的存在,谓原子电子等尽属妄说。至如寻常所斥为迷信的鬼灵,以为决无存在的可能,而近来欧美各国,经科学家哲学家等证明,大都认为实有。总之宇宙间一切真相难明,学识无穷,所以诸事,都不可臆测,也不可妄执。说有说无,信有信无,尽是一私之见,在实际理上,原毫没相干。总以一切虚心,勿执成见为是。’
  以上是《自杀以后的真相》作者所提出证明是有所谓的‘灵魂’,(佛教一般不用此名相,而用神识,或中阴身,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便称之中阴。若已决定到那儿受报,便有那一道的身子让其神识依附,如鬼道众生有鬼的身体,您知道吗?鬼也会生病呢!请参见《历史感应统纪语译》第一八八页。)因为若不相信,则死后同于断灭,更有什么真相不真相可言呢?若说迷信,则固然不明究理地一味愚信是可谓之迷信,但若只相信眼前看得到而力求证据,却不相信在人之外的境界,那是不是也可称之为迷信呢?《前世今生》一书,记得是八十一年十月以中文出版,当时长达一年余的畅销排行榜冠军,而至今销售已逾卅万册;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的精神科学也将催眠引入成为治疗的方式之一。近来在台湾也有一些精神科的医师,如陈胜英医师亦擅用此法来为患者服务,在其著作《跨越前世今生》第六章有段话:‘一件事情,我们因不知而不语,是聪明;若因不知、不语而换为它不存在,就是无知。在未经详细研究辩证、真相未明之前,我们都要谨慎,不可强加断言。如果事情大难判断,真假难分,我们只有根据实际上发生的经过,不加渲染地报导出来,做为将来验证的根据,这才是现代人处理这种不可知事物的正确态度。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超越古圣先贤的不语、不究,使我们的现代文明有所突破。’我想这是很中道的看法,毕竟从古至今,有超越凡人经验的特殊体验太多太多了,远的如佛教经典记载,或民初一位翰林进士许止净居士,受 印光大师之托,从廿四史(此皆史官所载,并不是佛教徒编来诳骗众生的。)中择其因果报应之显著者录为一书,今有台中莲社吕居士从中择录翻译,若放下成见可请来披阅。近者,值得向您推荐的,大都是目前仍‘活著的历史’,包括我自己的一件记忆在内—

  事证八则

  (一)、《矿工的儿子》(随书附CD一片)一书作者蔡合城居士,小时有阴阳眼可见鬼道的众生,乃至一生共遇见十四个鬼,且多与彼等成为好友;更因帮助其中一位葬身于矿坑的‘欧吉桑’的家属就医(是鬼向居士要求的),而由鬼友的报恩,反免于光复后最大的‘七星矿坑大灾变’之难。其一生有三个奇遇改变一生,亦有三大挫折挑战命运(曾有一次自杀的念头,当付诸行动后悔获救后,一切的幸运降临,非如自己打妄想的预期……)有心者,若亲见闻便可知道—我们自认所吃的苦,根本微不足道。
  (二)、节《跨越前世今生》 在催眠前,他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是文雄;我们讨论了一段时间,我要他安心,同时也劝另外那一个人,如果他忍不住要出现了,请他尽量自制,到底冤家宜解不宜结。
  进入催眠后,我要他仔细去寻找是否曾跟人结仇。他寻找了一下,找到一个蛮近代的街道,他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人,穿著有吊带的西装裤,好像是在上海,他跟另外一个跟他一样打扮的男人,在巡视仓库。忽然间有三个人带枪进来,朝另外那个男人连开几枪,那人当场死亡。他感觉这是预谋的行动,而阴谋者就是自己;朋友死了之后,他好像就发了,搬进一间很不错的欧式房子里,一位漂亮的女人跟他在一起,这女人好像就是被害者的妻子,同时也是文雄今世的妻子。
  这个时候,怪事发生了。文雄忽然变脸成为另一个人,一副红著眼晴、面色苍白的样子,满脸仇恨,以深沉坚决的口气说:‘我要报仇!’我问他要报什么仇,他说他被害死,现在已经找到仇家,可以报仇了。我问他要怎么报仇,他说只要占据他的身体就行了。我问为什么你会找到他呢?他说他早就找到了,只是近不得身,这次是因为他生命力弱了,才使他有机可乘。
  我接著问他:‘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他竟被我问住了,答不出来。我开始表示关心,告诉他我希望能帮助他,使他的生命进化超升,希望他告诉我怎么做才可以使他得到最大的帮助。
  从我多年来的经验,对灵界个体最有力量的,就是来自凡界人们的慈悲跟爱心,只要诚恳地表现出慈悲爱心;不是光用口头讲的,而是从我们潜意识裹发出这种心意。一旦灵界的人感应到这种爱的磁波,没有不受到震撼感动的。
  附在文雄身上的这位灵体,也没有例外,他只要求文雄从今日起诚心为善,不管成功失败,有钱没钱,每个月都要固定捐出一定比例的钱去帮助或拯救别人。我问他需要我做什么?他说不需要了。说完,他就走了。
  ……人类社会的错综复杂,实在是错误的悲剧。为什么有了躯体的人会变得凶狠残暴,而灵界里的人却可以接受仁慈的感召,从善如流呢?看来,要想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我们是应该向灵界社会多学习了。向来惯于把灵界中的生灵形容得穷凶恶极,似乎应该修正。
  (三)、节《跨越前世今生》 在催眠中她回到去过的山庄,看到山庄的庄主病了,一直思索著怎样去帮他分担病痛。然而旁边有一群人对她这种想法不谅解,就转过来附在她身上,使她身体不适。她问他们,自己跟他们素来无冤无仇,为何要捉弄她,他们说那个庄主有很多业障,这样做是为了要警告她不要插手管闲事。而且如果地想管,就必须了解正确的作法,去做有益于他们这群人的事,使他们灵魂超升,譬如念佛经、做善事等等。
  在催眠中,她跟他们谈妥了条件,醒来之后,真的依约奉行。大约一个礼拜后,她的胃痛就开始好转。半年后,她声称胃痛从那以后就没有再复发过。
  (四)、节《见贤思齐.度鬼要以慈悲心》—上广下化律师
  民国四十七年农历年前,师父律航上人要在汐止弥勒内院过年,我当时是沙弥又是侍者,当然要跟著去。但那时弥勒内院都挤满了人,不但没房间,连铺位都没有……那时还有扫塔茅蓬没人住,那个扫塔茅蓬就是慈航菩萨的肉身塔,旁边的一个小房间。是我的大师兄当年做师公的侍者,照顾师公肉身塔,方便每天去打扫塔而住的地方,地方没多大,只有现在我所住方丈室的一半大,里面放一个床,一张桌子,桌上有小佛像,这样而已。后来我师兄离开了,就很久没人住了,一个房子久没人住,那鬼就进来住了,一到天黑就闹鬼,就更没人敢去住。……。
  第三天是年初二,就比较没事,所以晚上做完晚课,就接著看《弥陀要解》、《圆中钞》,看得很有劲,正看的入神,不到半小时,桌子下碰!响一下,我看一看没什么东西。‘碰’一声,床上响了一下,后来愈碰愈厉害,愈响愈厉害,整个房子天翻地动地响著,我心里有个底,把经书一放,就开口说:‘大家不要闹,听我说几句话好不好?你们是鬼,你们不讲话我也知道你们是鬼,但是我问你们,做鬼苦不苦啊?我代你们讲话:“做鬼是苦的,不苦怎么会做鬼呢!”你们想不想离开这个苦?我帮你们回答:“做鬼那么苦,当然想要离开,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离开呢?”现在有一个可以帮助你们离苦得乐的机会,你们为什么不好好把握这个好机会呢?什么好机会?那就是拜我为师父—“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就不会坠入三恶道,那么就可以离开苦了,怎么这么傻不晓得拜师父,还在这里捣蛋?不要看我是沙弥,世上有三小可怕—王子虽小可怕,龙子虽小可怕,沙弥虽小可怕。王子虽小可杀人可怕:王子虽小开口杀人,脑袋是会掉下来的,虽然是小孩子,不可看轻他。龙子虽小可怕,龙子就是小龙,它虽然小,它可以兴云雨。沙弥虽小可怕:沙弥虽小,但是三宝之一,可以代替比丘皈依三宝,可以帮助你们出离三恶道,我现在是沙弥,可以度你们出三恶道的机会到了,还不赶快拜师父,还在捣蛋?’说到这里,天下太平了,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我接著说:‘这里都是黄泥路,不太会走路,如果让我摔倒了,我就不来这里住。’从那次以后我走路就从来没有摔过跤。这就是沙弥度鬼的故事,第二届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听了之后,吸取了其中的精华,在台湾有闹鬼的地方都请他去,收服了很多鬼。重点那就是降服鬼,不可有斗他、捉他的心,你凶他比你更凶。
  这个故事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从前看过一本书—大陆上的太湖,那有一个亭子,里面有一个鬼,闹得很厉害,去捉鬼的,都被鬼打死了,结果有一位老和尚去,住了一晚上,就很太平了。大家就问老和尚用什么要领,老和尚就说:‘我到了那里鬼出来,准备要跟我斗,我就同他讲:“鬼先生,我不是来同你斗法的呀!我是来救你的、度你的呀!你为什么不好好听找的话,拜我为师父呢?还在这里跟我斗呀!”这时鬼就心平气和静下来,听我跟他说道理。’鬼得度了,不再闹了,那个老和尚也平安的过一晚上。这个故事写在一本杂志上我看到,我就得到他的妙法:你对人也是如此,你要好好的对他讲,你讲凶他比你更凶,你先对他低头下气,向他叩头顶礼,那他就会好好的对你讲话,那大家都和平安稳。
  民国四十八年我在台北,我有一位老戒兄听我讲这个故事后,那时他的一位信徒家闹鬼,请了很多人去捉,结果愈捉愈厉害,愈闹愈厉害。他就去试看看,念了《阿弥陀经》、往生咒,念完后就说:‘我是来度你的呀!我念《阿弥陀经》度你生西方,念往生咒给你往生,你还在那里闹呀!’嘿!就这样好了,就得度了。因为有这样的戚续,我提出来同大家讲一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们把握要领,将来有机会好应付。
  案:此度鬼的原则是非常要紧的,佛法中说:‘慈悲无障碍’我们存著什么心,鬼也具有五种鬼通,他怎会不知道呢?况鬼在暗,人在明,若再用恶心去对待他们,不仅没有智慧(包准您—吃不完兜著走),更没有慈悲,为何如此说?因为由前后的公案来看,当鬼所受的苦并不是我们所能想像。我曾遇过一位具有‘能力’代神明办事的人,(后经一再教化,已由外道归信佛法并受五戒,成为一位在家佛弟子。)据他亲口向我陈述以前曾办一事,为调解阳人与其冤亲之间的纠纷,鬼因不平找来许多鬼伴助阵;最后在斗法中以强力的咒语伤害群鬼;本以为化解了,鬼却怀恨在心,令其无缘无故地因急性盲肠炎而开刀。为此事,我曾问彼,两人结有仇恨,菩萨大慈悲,难道会偏心帮此而伤彼吗?帮忙调解之人,心已偏颇生嗔恚心了—既然自己在因果上已站不住脚,岂能化解阴阳之间的恩怨呢?当和事佬不成,自己反要背因果,光有滥慈悲而无智慧,岂能济事?应学学前几位的作法,才能真正济度利益冥阳。在此,也奉劝切勿‘病急妄投医’地随便找人‘办事’处理,曾有二位居士,即因在‘加持’、‘喝符水’后,幻听幻觉更严重的案例,不仅白花钱,身心更加受苦。
  (五)、节《铁胆佛心—杨日松法医》第一八四页 有一次,杨日松前往宜兰验尸,同样是个女尸,喝毒药而死,由于无其他有力他杀证据,杨日松初步的验尸结论是自杀。
  回程,这次是由司机开车,载著杨日松准备走北宜公路回台北,记得那天雨下得很大。车子才离开宜兰,路边就有一个女子招手想搭便车,杨日松看雨下得很大,停车让她上来,这个女子就坐在杨日松旁的座位,两人没有交谈,当时杨日松只觉得女孩长得很面熟,但一下子却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面。
  不久,这名女子便下车走了。但杨日松的车却在山区里绕了一个多小时,照理说北宜公路就只有一条路,再怎么绕也不会迷路,但是车子就硬是找不到出路。杨日松心知有异,再想起刚刚搭便车的女子,长相和在宜兰验过的女尸,仿佛还有些相似,莫非女鬼显灵,来向杨日松诉冤?想著想著,验尸经验丰富的杨日松承认,遇见这类事情,心里还是会毛毛的,他当即要司机回头开往宜兰,重新验尸。
  这次,杨日松却在女尸的肺部,找到毒药侵蚀的痕迹;如果自杀,毒药只会经过食道,而被强灌才会浸到肺部裹来。杨日松于是将验尸报告从‘自杀’改成‘他杀’。
  (六)、节《铁胆佛心—杨日松法医》第一八八页 杨日松最出名的一件‘鬼故事’,却是在民国八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曰,淡水沙仑浴场的无脸女尸案。案子至今未破,冤魂还在游荡。这具女尸被发现时,脸朝下俯趴在沙堆裹,身穿短紫色运动服和蓝色风衣,下身穿著蓝色运动裤,但运动裤被褪到膝盖,露出反穿的白色华歌尔内裤。
  士林分检署检察官陈佳瑶获报,偕同法医刘象缙到场相验,骇然发现女尸脸部的皮肉已完全不见,无法辨认长相,只剩下头盖骨连著长发,由于死因可疑,陈佳瑶指示将尸体冰存在板桥殡仪馆。
  十二月三曰,杨日松、陈佳瑶、刘象缙和助理曹烨塘等人前往殡仪馆验尸。通常法医要去殡仪馆验尸,都会在前一天通知殡仪馆,将尸体拿出来解冻,依照尸体退冰时间,只需要一天就已足够,但那天杨日松亲自操刀要进行剖验时,却发现女尸尚未完全退冰,所以杨日松只能剖验头部和胸腔,发现这名女尸生前左后脑曾遭重击,喉部有积沙,显然是生前落水。至于脸部的伤痕,因为并未退冰,初步研判是遭螃蟹啃食掉的。那阵子杨日松非常忙碌,光是三日当天就要验两具尸体,因此,对这名无脸女尸做出初步研判后,杨日松一行人便离开了。
  晚上,杨日松习惯在家裹收看日本片,不知是看得入神,还是做梦梦境过于逼真,杨日松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还有人在喊他的名字,杨日松急忙起身开门。
  门外是一名穿著蓝色运动服的女子,身材相当高窕,杨日松隐隐看见女子脸上沿著脸庞,有一团鲜血,好像在那里曾经看过。这名女子向杨日松表示想要验伤,但杨日松答说家裹没有器材,要这名女子第二天早上到刑事局找他,这名女子转身,一言不发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杨日松越想越觉得事有蹊跷,打电话给检察官陈佳瑶,陈佳瑶立刻率同刘象绪法医,会同杨日松再度解剖。这次,杨日松特别观察女尸面部伤口达数十分钟,再等皮肉完全退冰软化后拉开来比对,发现伤口有多处直角切割痕。研究凶手是一刀一刀将脸皮割下来,如果是遭螃蟹啃食,就不可能出现直角切割痕。
  解剖前,杨日松心念一动,特别要求殡仪馆人员,想看看女尸穿的衣服,工作人员打开抽屉,杨日松看到的,竟和昨日梦里来敲门的女子,同样颜色款式的蓝色运动服,他还有半信半疑,再看看运动服的厂牌,居然也是同样的厂牌。
  (七)、民国八十二年,以居士身份(尚未剃度)随侍上人主持佛七。其中有一对夫妇,太太随众参加佛七,至于先生则与我们住在男众寮房,经询问才知道—太太被亡魂附身,并非仇恨关系,而是因亡魂孤苦无依,假附身的因缘,希望她来参加佛七求上人为彼超渡。第一天洒净还好,第二天当念《慈云忏主小净土文》至‘愿以净光照我,慈视摄我……’时,平常上人都会要我们观想阿弥陀佛放金光照我头顶,随佛光加持业障如黑水从脚板流出,当时她亦随之观想,而在佛光加被下,亡魂竟然也将随之出其身体,但在双方极力一来一往地反抗下(已动嗔心),又被亡魂挤入体内,此时亡魂心有怨气遂作祟‘闹场’,不仅掏她的脖子欲置于死地,来劝者也都遭池鱼之殃,也整整闹了一晚。隔天早斋后,带她到上人寮房前,上人坐定后(我随侍在侧),便问她:‘我如果和你身内的亡魂说话,亡魂听得到吗?’没等她回答,一时之间眼一翻白,嘴也斜著以另一男子的声音,怒气冲冲地说:‘我只是希望她帮我超渡,谁知道她要赶我走……’经一番沟通劝说,才答应双方好好将佛七打完功德回向……目睹此一情境当下,我‘确定有’六道轮回,并深体鬼道众生之苦。
  (八)、《前世今生》第二三七页云:九年前,我(即作者高天思教授)曾与柏杨先生、他的夫人张香华及一位昆虫学博士姚安莉小姐,受一个道士之邀,到道坛上经验‘观落阴’的实际过程。当时,姚安莉在道士的作法下,真的神游地府一番,她在阴间见到了过去深深爱慕她,却因病辞世的一位美国友人,并在我们眼前一人分饰两角,像演双簧般地同时用英文说出双方的对话内容。这件事,我觉得就像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天上、地下之间,有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是远非你那小小的哲学体系所能解释的。’
  以上事证八则—提出亡魂,乃至地狱皆因业力而存在。我一再反覆的举证,用意正为巩固—自杀后的真相。

  自杀后的真相

  在确信以上的理论、事证之后,我们可由下面的记载了解到自杀即便成功了,决不是解脱,而是另一更大苦难的开始。此科均节自《自杀以后的真相》一书,彼将之分为四类:
  (一)、灵魂昏迷 据西国灵学研究会报告,灵魂最初离肉体的时候,因受死亡的打击,智能较生前退减,心力亦较生前薄弱,但不久回复。至于自杀的人,情形大不相同,因受了死时剧烈惨苦的震荡,迷离昏暗,心灵极不分明,经久犹难恢复。只看每届灵感会,死者之灵,凭中介人与生人谈话时,往往突现颠倒迷失之象;盖因死时的颠倒状况,突然现于鬼灵心中致然。据西人言,此为常有之事,自然死的人尚且如此,自杀而死的,可想而知了。
  (二)、丑态常留 既然临终一念,影响于死后绝大。所以临死快乐。死后依然快乐,临死悲哀,死后依然悲哀。不但哀乐如此,就是临死时的状态,死后亦得常常现起。《每见断头鬼、缢死鬼等,实则就是临死时状态的实现。丑态常留,可恶孰甚!兹举西国一例如左:
  罗易班侣致弗拉曼令函中云:(见《死及其奥妙》一书)‘一天夜间,我别了友人徐鹏,犹往大咖啡店小坐,因此回家已迟。但觉身体轻健,天君(即心也)泰然。时将夜半,遂即登榻。岂知睡不好久,骤被恶梦惊觉。忽见我友徐鹏,头破血淋的立在床前,向我言别。我顿被他吓醒,即时坐起,但是那血淋淋的徐鹏,依然历历在目。待至天明七时许出门,预备探个消息,恰恰彼方也有人来,报告徐鹏之死。因知他就在离别这一夜,从楼跃下,震碎脑壳而死!’
  (三)、自杀时的痛苦死后恒现
  (1)、上海法藏寺兴慈老法师,亲口告我道:‘天台山中方广寺(即兴慈法师所主持者)有二僧,先为同参道友。后一僧,为了事故,堕石梁桥面死。有一天,彼僧正入定间,见已死之僧,忽然现前。恍惚间随之而出,行至石梁桥畔,那已死之僧,突然间一跃而下,惟见血肉狼藉,宛转痛苦,惨不忍睹,既而回复原状云:我天天受如是苦。彼僧心为感动,遽然出定。’
  (2)、杨仁山先生云:(节录《平等阁笔记》原文)‘先德为旌德教谕的时候,有门生某,曾经遇见缢鬼,且互相谈话。据缢鬼云:枉死之鬼,无计自拔,最为惨苦,须延高僧超度,为诵经忏始得。生就应许他,为作佛事,但要他变现缢死时的状态。鬼坚不肯允。谓变相的时候,痛苦非常,非经三五天不能回复原状,后经生再三请求始允。惟云我变相的时侯,非但人心全失,而且不能识人。君住床上,必须将帐门紧握,勿令我扑及,否则两俱不利。既而变为极可怖的状态,满房乱扑,一若惝恍无主的样子。扑帐门三次,不得入,乃划然长啸一声,出门而去。’(寒世子谨案:能预先告知,并非失却性灵,即是痛苦至极,以图代替解脱,故不能再辨何许人也。临死之苦,可知!)
  (四)、死入地狱 《醒世千家诗》云:‘吴江蒋某,与人争气不胜,服毒自杀。后来凭在他的妻子身上向人道:我不当死而死,罚入枉死城,(地狱之变相)火床铜柱,惨苦万状。方知在生一日,胜死千年,劝大家宁可气死,切莫自杀,以致后悔无及。大哭而去。’
  说铃云:(《果报类编下卷》)‘镇江人张大,寓居扬州。康熙七年五月病死,见阎罗王。王曰:误摄矣,汝既到此,可寄一信于阳间。命鬼卒引游一城,匾曰枉死。见有众鬼,拖舌尺余,云自缢死者也。日日列此时辰,必受上吊之苦。见有众鬼,身肿衣湿,云投水死者也。见有众鬼,或无头,或断喉,或七孔流血,云自刎死、服毒死者也。每至本日某时,各照生前死法,苦楚万状。诸鬼相谓曰:吾辈在生时,谓一死了事,不意受苦至此,悔恨无及!张大曰:此辈何时重得为人?鬼卒曰:不能矣,大凡阎罗殿前托生为人者,十分难得。(寒世子谨案: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名师难遇,佛法难闻,此之谓欤!)好个人身,不知自爱,反寻短见;在阴司负冥王一番注生之恩,在阳世负父母三年乳养之德。况一人自尽,往往结讼连年,害人不浅。故阎罗王最怒此辈,判入畜生道,不容易得人身也。看毕,来复冥王,王曰:汝回阳世,可述此劝人。大声拍案,忽醒。’
  案:(一)、不容易得人身者,《菩提长青》杂志(93.9.25)引译日本《中外日报.2004/6/19社论》,该社论引用清朝俞正燮《癸已存稿.佛教格言》中所载两则历史公案,以明自杀者不易复得人身;故宁可死于他人之手,也不愿被逼而自杀。
  (1)、东晋王朝末代皇帝恭帝司马德文的基业,被刘裕—也就是刘宋王朝的开国者武帝夺取后,将恭帝幽禁在其国都建康的秣陵宫生活。产下的男孩也再度一一被囚禁。不得不细心注意的德文与其妃子褚氏起居于一室,恐怕被下毒,除了褚氏亲手作的食物外,一切皆不食用。有一天,受王妃的兄长褚叔度与褚淡之慰问的王妃才离开房间没多久,数人闯入,劝诱德文服毒,德文抗拒说:‘佛之教,自杀者不复得人身。’于是就被用布团闷死。这是刘宋永初二年(421)的事。传说德文是‘深信浮屠道’的佛教信徒。(2)、几乎就在同时,关于刘裕的第四子彭城王刘义康,也有这样的传说。义廉无视成为是刘宋王朝第三代的兄长文帝,向其夸耀权势,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文帝的使者携药而来,赐死义康。但是,义康拒不饮药表示:‘佛之教,自杀者无法二度转世为人,如何善后悉听尊便。’终于被用布团闷死。
  案:(二)、后延伸阅读中介绍您看的《地狱变相图》VCD,是很精彩的,而佛经当中述及地狱之名称及受苦的相状,即如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地藏经》,又《正法念处经》中的《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等更详述其因果差别,欲详研者,可请来一阅即可知之。
  又者,我们也常可于交通事故或社会新闻报导中,说某路段常发生车祸,或某地、潭常有人无故溺毙等(此等灵异事件,其实当警察、检查官乃至葬仪社的人,常常可碰到,不能说乌虚有。)其实即为所说‘讨替’—替死鬼。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二七页中,将清朝纪晓岚先生《阅微草堂笔记》其中一段译为白话:有一个姓聂的人,到西山深处扫墓,将返家时,因是昼短夜长的寒天,很快就天黑了,他怕山中有老虎出没,就拼命地赶路。后来看到山腰有一座破庙,急忙地跑进庙里,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于是就想在此暂住一宿。忽然听到墙角有人说:‘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你得赶快离开。’聂某问他为何会待在此种暗处。对方回答:‘我是个吊死鬼,在此等侯替身。’聂某听后毛骨悚然,非常害怕。后来就说:‘与其冒险出去被老虎吃了,宁可被鬼害死,我就跟您共宿吧!’鬼说:‘不走也行,但是阴阳不同道,你抵不住阴气的侵袭,我也会受不了阳气,都会不得安定;我们各占一个角落,不要互相接近就好了。’
  后来聂某问鬼为什么要找替身。鬼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希望人们自杀。像忠臣殉国、烈女殉夫,虽然是横死,但与寿终正寝是一样的,不必要找替身。而那些受环境逼迫到穷途末路,已无求生之路者,上天也会念其情非得已,于是量其平生善恶,让他去投胎,也不用找替身。倘若还有一线主机,或因一点不平之事就忍受不了,或是想藉此抱累别人,就轻率地投缳自尽,违就是违背天地生辰万物之心,所以必定会惩罚他等候替身。这种囚禁幽暗之处的时间,往往到上百年或上千年。’
  聂某间鬼:‘不是有诱人当替身的事情吗?’鬼回答:‘这种事情我是不忍心做的呀!凡是上吊的人,如果是为了保全节义而死的,灵魂就从头顶上升,死亡过程特别快。若是因忿怒嫉妒而死的,会从心脏以下出去,死亡过程会比较慢。在尚未断气那一刻,所有气脉倒流,肌肤像要裂开一般,痛得有如刀割,胸膈肠胃中像烈火烧烤,难以忍受。经过了十几刻钟,灵魂才脱离肉体。想到这种剧苦,当我看到有人要上吊时,便会立刻阻止,怎忍心诱人来当替身呢?’聂某就对他说:‘您存有这种善念,一定会生天的。’鬼说:‘这个我不敢妄想,惟愿一心念佛忏悔宿业罢了!’不久,天快亮了,再问已无回音,仔细一看,鬼已不见。后来聂其每次上坟祭拜时,也都会多带一份供品与纸钱祭拜他,同时会有旋风回绕左右。一年之后,旋风就消失了。心想,定是一念之善使他脱离鬼道了。
  死者是受如此之苦,而死后会有什么后遗症呢?请续看下一科—

  自杀后.留下的后遗症

  此科据《完全不必自杀手册》中以记者身份,节录写实的自杀‘后遗症’二则,最令人感到心酸:
  (一)、……上午六时许,当年十岁的姊姊,带著年仅六岁的弟弟,起床后准备吃早餐上学时,发现餐桌上空无一物,妈妈并没有准备早餐,此时姊姊还嘀咕了一下,就开始在透天别墅里里外外寻找,但是并无所获。
  最后姊姊灵机一动,想到妈妈会不会是到顶楼阳台晾衣服?于是推开通往顶楼的大门。
  没想到映入眼帘正面相对的,竟是全身穿满红衣红裤和红鞋,并以红绳子上吊自杀已经气绝身亡、舌头外吐的母亲!
  姊姊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了一大跳,连嘴都合不拢,没想到更令已经吓坏了的姊姊;更无法接受的,竟是年仅六岁的弟弟,竟然脚跟著姊姊一起上了阳台,还不懂事的弟弟,还以为妈妈是在开玩笑、玩游戏。
  结果姊姊因为完全无法接受这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叫一声之后就不支倒地,任凭弟弟怎么拉、如何叫,姊姊都无法再顺利站起身来。从此以后,她的女儿就再也不曾站起来过。可怜的孩子,因为刹那间承受了远超出内心负荷的压力打击,遭此重大刺激后,从此罹患肌肉萎缩症,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一辈子永远没有再站起身来的机会了。医生说,小女生除了必须接受长期治疗外,未来不能再遭到任何重大刺激,否则还可能有生命危险,爸爸只好将女儿送到乡下,交由亲友照顾。
  因为妈妈的一念之间,这一个家庭为之破碎,并造成子女心中永远无法弥平的伤痕。
  (二)、民国八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凌晨二时许,哥哥在华中桥上徘徊许久后,打电话向表姐表示,他活得很痛苦,准备跳华中桥自杀,当表姐急忙赶计程车前往华中桥上,却在刚下计程车时,亲眼看见表弟跨过桥上护栏,向桥下的新店溪一跃而下。
  世界上最残酷的事,就是眼睁睁地看著心爱的人在眼前逍逝,自已却无力挽回对方的生命。
  八月十八曰,在哥哥去世后二天,弟弟写下了第一封遗书。遗书中写著,当哥哥死的那一天,他万念俱灰,原先地想跟著跳下去,可是回头想起家中还有妹妹和外婆需要照顾,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想起哥哥,弟弟有百般不舍,在遗书中提起哥哥为何留下他一个人,他好伤心,哥哥生前曾说要教他美工的功课,结果呢?哥哥竟选择一走了之,他恨哥哥,丢下他这一个弟弟,没有哥哥的亲情,就算上了高中又何?没有哥哥就没有弟弟。
  写给女朋友的遗书中,则希望女友能够了解他失去哥哥的感受,因为哥哥最疼他,真的无法失去哥哥,好爱哥哥,好想哥哥,没有哥哥后,完全失去了一切的精神支柱。而八月卅曰,弟弟选择跳河处,正是半个月前哥哥跳河的同一位置上。

  听听活著的人的苦闷

  (一)、《完全不必自杀手册》第一五0页亦载一则殃及无辜的事实:在捷运站自杀者,不仅可能祸延家人,还可能殃及无辜。
  有一位女性驾驶员,因为一名女性在月台上突然跳下轨道自杀,结果一次自杀事件,却有二位送医;原来这一位女驾驶,也因为惊吓过度,和自杀者一起被送医治疗。
  另一位捷运驾驶,运气更背、自杀者跳轨自杀当时,他惊觉到可能发生事情,没想到当他透过驾驶窗往下查看时,竟然和仰躺在轨道上,已经气绝身亡的自杀者四目相接,二人的眼神交会而过。
  这一起太过震撼和血淋淋的遭遇,令这一位驾驶饱受惊吓,不仅现场被吓的无法言语,历经多次心理治疗后,仍然无法走出阴影,捷运局虽然安排他调职,希望能远离可能唤起悲剧的伤心地,最后仍以离职收场。
  (二)、接下来请看一个自杀未遂,事后其胞兄所写下感言的片段,《向自杀Say NO!》:‘走在蛋壳上的哥哥—一开始,我要说,在你情况最糟糕的那段时间,我对你真是爱恨交加、百感交集,一面极度地同情你,一面又感到哀伤,有时对你的苦难感到极其绝望,因为我这些怜悯的感受已使你变得有点自怜的倾向。
  因此,有时我对你的同情会受到考验,每当我觉得你表现得一副“我有祸了,我一生痛苦不堪,你们全都得负责任”时,我就失去耐心。固然我了解一般有自杀念头和忧郁症的人都会有这种专只顾自己问题的心态,但是我依旧轻忽这种理解,而认为你是全世界唯一得解决人生各种不同问题的可怜虫。就这一点而言,我想无论有人多么爱护、照顾像你这样的病人,他们的同情心都会像我一样,在奋力养家、处理工作问题、支付一堆帐单等等苦恼中,对你的同情变得勉强、做作。
  不幸的是,我已受苦到一个地步,就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陪伴你度过这个黑暗的岁月,这令我相当难以承受,因为过去我一直觉得我们有许多特质很相似,我也很怀念与你促膝长谈、一同欢笑的日子。但是,当我在你身旁时,我总觉得自己“走在蛋壳上”,时时刻刻如履薄冰担心会说错什么话伤害到你。因此,干脆避免和你接触为妙。但是,这当然令我有罪恶感,就是患有“做也该死,没做也该死”的症候群。’
  (三)、若已自杀成功所留下的是什么?从我自己的经验中,可确定“死亡造成双方都—备受折磨。’考量要将俗家胞兄的事件放在此书,所以先征询家人的意思如何;虽已事隔了十多年,在电话这端我向父亲说:‘我最近要写一本书劝人不要自杀……’隔著电话那端,传来父亲心湖底下隐隐不平的动荡回响:‘那是不可能的事。’我急著叉开话题……。我不想多去揣测他人的心境,就举一例,任由您们去构思那种镜头—一只不知名的鸟,在玄关的木架上筑巢,并产下四颗蛋;约经半个月的孵化,四只小宝贝先后出生。某日,母鸟外出觅食,其中一只受到惊吓而摔死,为免其母鸟哀伤,我便私下将其埋葬。谁知母鸟也懂得算术(四减一等于三),竟不断四处奔窜地哀鸣四天,待余三小儿皆成长留下空巢后,仍不时地在屋顶上探望,只期待那只‘怎么忽然消失’的心肝宝贝能再出现……。
  自杀—在日本据统计推算,全国每天约有三十个儿童因父亲自杀而成为孤儿,而‘长腿育英会’这个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正以援助父母亲因自杀、疾病、灾害、犯罪受害等非交通事故因素死亡,或是父母亲因重度残障无法工作的子女,提供他们奖学金及心灵上的关怀。该团体并无国界限制地于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时,并将其关怀触角也延及台湾,而仿照神户‘彩虹之家’(长腿育英会所设立)的台湾‘彩虹之家’也成立了。在此要推荐的《说不出是自杀》一书,便是由自杀遗孤当中的十一位全国大专院校学生,于二000年二月,在日本所举行的第一次自杀遗孤会议中,尽情吐露丧亲之后的情况,并诉说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此书一出,得到热烈的回响,也鼓励了其他的自杀遗孤、家属、朋友及自杀未遂者,忍住他们自己的伤痛,希望能帮助所有生命需要激励的人—您也是有这份德能可帮助他人的,别忘了!!

  迟了半世纪的‘感应’

  ‘因缘’真是不可思议,当这本书都定稿,也一一请 会公及三位道友作最后的文义校正,但说不出的因缘安排之下,道友接到一位老者来信,听说我在编写此关怀自杀一书,而他随喜之余,更有一件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希望能藉我这支钝笔,将此事写出以为诫劝;但因病无法亲来,能否请他人代为转达给我云云。我不忍拂其意,便托一位道友前去访问这位长者。透过采访录音,亲聆当事人追述五十余年的前尘往事,历历宛在目前;听了二遍,深感造化弄人,竟让活著的人折磨了半个世纪……。(为护当事人,故时空地点不予交待,但希望您相信这件真实的事。)
  话说日据时代的民风,仍是相当保守,即如男女仍凭媒妁之言而由父母决定一生的婚姻大事,所以未婚前的男女界限,好比日月一样地分明;而偏偏这个剧情就是以台湾光复(38年)前当作时空的背景。
  有一对男(甲)女(乙)年纪都廿出头,其相遇也只是以姊弟之情来往。甲因体弱多病,乙便招呼其医药、饮食等;因彼此都很单纯,却不知暗地里,乙的长辈老早就看不过去;假某次因缘,当著余人面前,赏了乙几个耳光,打得满脸是血,回过头又打病虚中的甲一耳光,也打得牙龈出血,二人都被打得莫名其妙。
  乙女平时有个坏习气,凡遇逆境便嚷著「要自杀’;而这次的含冤莫白,更将此种子挑起现行,让平时的念头付诸于行动—丙女一整昼夜地看守乙女,恐其寻短;次日,乙趁著丙女去小解时,便穿著整齐地投井自杀—而丙女小解完从前面走来,就眼睁睁地看著乙女跳下;一时大家七手八脚的放下竹竿、绳索、梯子等,但心意已决的乙女,待拉上来时早已断气;这一幕的凄凉影像,却完全落在甲的永恒记忆里(八识田中)。
  事件发主后的一个月内,甲天天夜梦乙女—全身湿淋淋地站著不发一语,直到甲从梦中哭醒;之后凡一个月内总会有一、二次相同的梦境,至今已五十余年了,皆如此地重演……。
  当年的小伙子,早在无情岁月的洗炼下已近垂暮之年矣。今年十一月初四,当甲鼓起勇气,诚恳地要求述说此事,而发函给道友的当天晚上,又见乙女来到梦中,但不同五十余年所穿湿淋淋的衣服,而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衫褂,脸也开了,向甲合掌,然后愈升愈高;而甲很高兴地用日文叫了她— ‘姐姐!姐姐!’之后就不见了。(案:此因缘,或可件如本书第110页所引《子不语》中的公案,由于书生破解吊死女鬼之妄想故,女鬼因此感恩作礼而去来看待;此因缘非我能解,亦不敢妄称本书有此度人之能而速得此感应者;倒不如说—因当事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为恰当。
  无意间承 会公之慈意而写此书,不料却帮这位老者,打开了埋藏五十余年的心结,当他向道友陈述此感应时,其喜悦言溢于表。最后,老者警诫—心里头绝不能有自杀的念头,否则有此业因,待一遇逆缘,势必结成恶果。种子的成熟结果,当中的因缘时空,有时牵延跨越的不只一生一世,您可以承受生命中如此的苦吗?(此可为下面—妄想.是一切苦难的开始一科的伏笔。)又五十年前的老一辈人物,过于保守,男女单独讲话亦不可;今时已无此况,然今时之开放过度自由,两性交往过于随便,而致引发三角关系,甚至由爱憎而伤杀、自杀事件,报纸时常登载,问题之严重,超过古时之保守情况多多(此是保守的反面)。过与不及皆有其利弊,若能保持中庸之道,才能将过失减到最低限度。
  好不容易将‘苦’一科写完,就如同骤然而降的黑夜,不会让您等太久,黎明依然即将升起。在黑夜当中,炫人心目的闪烁霓虹灯,只会让您我更加的失落—就如小儿梦骑蜻蜓上太虚;想摘下雨后乍晴所现的彩虹;亦如渴鹿一再迷失于阳焰(海市蜃楼)的追逐;而此时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盏菩提心灯。(慈悲、智慧与愿力的和合体—《华严》喻菩提心灯,以大悲为油,大愿为灯,大智为光。)

  业

  人身难得

  想自杀的人,是身心难熬到连一秒钟,似乎也无法再捱下去的苦闷,道是外人难以了解的情结;但无论如何,‘想死’的信念一直支持著想自杀的人,它的坚固难拔,就好比小偷抢匪,他也确信不移—这次作案一定‘成功’,如果他相信会失败—坐牢、枪毙,他还敢去抢去偷吗?今天,既然已知自杀之苦。何不反过来相信活者当一个人是多么的难得—在佛教经典中说:‘得人身如爪上土,而失人身如大地尘’,其得失之差岂能比较?又有一喻:如深海中住一盲了双眼的海龟,它每百年会浮出海面一次,而海上因风而吹浮一块有孔眼的木头;得人身的机率,是相当于这只盲龟从深海底中浮出海面时,恰好头穿过这块漂浮不定的木头的孔眼。再有一喻:如一人从须弥山顶,悬垂一条缝衣的细线,当在风吹不止的状况下,刚好将线穿过山底下定位不动的针孔。故《弘一大师传》中说:‘人身难得—是万古一瞬的因缘,佛法难闻—是历劫不遇的际会;错过了,没人能承担这份过失。’尽管,这辈子的身心不是令您百分之百的满意,但请您务必要尊重珍惜。

  柳暗花明.锋回路可转—三则好模范

  因缘果报是没有一个主宰者—包括佛、神、天主、耶稣等,完全是由自已一手操控,此‘自己’从前面总论中所说的三世因果,若由此而推展,在未脱轮回之前,是有数不清的过去世;既然如此,这个‘自己’便显得复杂,而非单纯的现世之我;所以老实说,要改变多生多世累积下来的业力,并非易事;然而也非绝难之事,因为佛法说‘一切唯心造’,只在当下努力往善的方向去改造,总会有美好的未来—此即前所说佛法是‘努力论’而非‘宿命论’,而全部的关键就是‘因缘果报’。所以除了自杀,您还有别的选择,提供三则好的模范:
  (一)、92.10.18《联合报》刊登东华大学张瑞雄教授的一篇颇具增上‘人性光明’的文章—《光电族、自杀族 看过来!她—德国盲人,在西藏办盲校》,将它节录,介绍给您我一同学习:根据某人力银行调查,有七成的上班族是‘光电族’,即下班后不是看光碟就是看电视,其他人则是上网聊天,大部分人生活没有目标。难怪夜阑人静时大家会扪心自问,我要做什么?我的人生要完成什么?最近又有网路相约集体自杀的传闻,难道人生就这么没有意义?
  或许大家可以看看在十月十一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和欧洲版中,分别选出的二十位亚洲和欧洲的青年英雄(必须四十岁以下),看看他们如何克服人生的困境,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在欧亚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却有一人同时入选亚洲与欧洲的英雄,这不是因为她住在欧亚的边界,而是她以一个德国人的身分,却为了西藏盲童的未来而努力,她名字叫莎碧丽叶.田贝肯,一个因视网膜病变而从十二岁起就看不见的德国女士。
  西藏可说是全世界最高的区域,地势高峻险恶,连一般人都视为畏途,何况是眼睛看不到的弱女子?在西藏,因为地势高阳光强,盲眼人的比例特别高(约七十分之一),盲童更是命运悲惨的社会边缘人,不但得不到同情善意,且因为佛教轮回的观念,当地人甚至相信,这是上辈子做的孽或恶灵驻进身体的象征,父母家人也深以为耻,通常从小就将其锁在房间或绑在床边,以避免其伤害自己,所以有些盲童到十几岁都还不会走路。
  莎碧丽叶无惧于此,只身走进险恶的陌生环境,在克服种种繁文缛节的官方手续后,完成了大家认为不可能的奇迹,在拉萨创立了盲童的寄宿学杖,教导数十名盲童基本语文知识和生活技能,重要的是让他们有自信,让他们知道:‘我只是看不见,我不是笨。’
  莎碧丽叶一九七0年出生于德国波昂附近的小镇。两岁时被诊断有视网膜病变,导致十二岁时完全失明。但她未被命运击败,也不怨天尤人。她曾说:‘有时候,或许世界对我而言更美丽,因为我可以根据想像来塑造。’经过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她进了波昂大学,进修西藏学的硕士学位,并创造了一套西藏文的点字系统。毕业后她应征了许多非政府组织的工作,自愿到西藏工作,但没有人要她,所以只好自己去了。
  莎碧丽叶和其他和三十八位英雄证明了人生有很多事可以做,值得去做,需要我们去做,人们并不一定要看得见才能有远见,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肯努力,即使只有三十四岁也能发光发热,也能帮助很多的人。
  (二)、《慈济月刊》四三五期(可从网路下载)《残荷化戚美丽心莲》:蔡玉治,台南人,六岁丧母,由外婆抚养;八岁那年,一对从台北来台南放映电影的夫妻,以一百四十元代价,将她带到台北‘大桥头’,从此成为蔡家的童养媳。
  蔡玉治平日在家帮做家事,或和二姊做金、银纸代工,日子倒也无忧无虑。不意命运多舛,十六岁时因走路像麻雀跳跃似地异于常人,而被日籍警察通知去做体检,并告知一星期后到警察局拿药。
  拿药当天,蔡玉治就被强制送上一辆车,便生生地和陪同她前往的养母分离。在毫无心理准备下被推上车,她和一个小她一岁的女孩,两人哭得死去活来,吐得满车秽物;同车的大人却只有嫌恶和冷漠的表情,因为他们也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一无所知。车子到了一处不知名小山坡上的医院,一栋栋的房舍,住著好多人,俨然像个小村落,晚上还灯火通明。这就是专门收治麻疯病患的台北县新庄乐生疗养院。
  只在蔡家住了八年,就因麻疯病被送到乐生疗养院,‘养父母白花花的钱,领养到我这重变戚残废的人,实在很倒楣。’蔡玉治说。而乐生一住,竟是六十多年。
  或许是同病相怜,乐生院里的人都很热心,在辅导员的安排下,立刻有人帮忙拿棉被,并领著新来的人到各分发的住处。蔡玉治被安排和三位老人家同住。
  也许是年少适应力强,缩短了苦恼的时间。‘看到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又有年龄相近的同伴,有时竟也忘了愁苦和病痛。’蔡玉治说:‘但也会因想家而暗自流泪。记得第一次跟著大人偷跑出去,没多久就被捉回来,关在牢笼三天,还被罚只吃白饭不给菜,但是院友还是会偷偷塞菜给我吃。’
  想家的心和病痛一样的苦。蔡玉治再一次跟著大人利用黑夜从砖窑旁溜出院外,从新庄走到树林搭火车,到万华后再转公车回家。如此千辛万苦、冒著被捉回去‘关牢笼’之险,回到家也只是看看、坐坐,聊慰思亲之情。‘你安心在医院好好养病吧!’在养母的劝慰下,蔡玉治总又自动回到乐生院。
  刚进乐生那几年,养母在年节时都会前来探望;然而渐渐地,家人似乎将她遗忘在乐生。而蔡玉治也接受了以乐生院为家的命运。
  ◎暗夜触礁,佛法是黎明曙光
  时光就如流水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医院除了供应三餐外,其他生活上的杂项开销,就得靠家人汇钱,或是自己想办法。因此蔡玉治便替七、八位手脚不方便的病友洗衣。‘从一个月一人五角,洗到一个月一人十元。’蔡玉治说:‘我自己失明后,请人帮忙洗衣,就是一个月十元。’
  三十岁那年,蔡玉治眼疾恶化导致失明,对她造成很大的打击。‘想到自己罹患麻疯病已经够苦了,竟又落得双眼失明,陷入永无止忘的黑暗世界,真是比死还苦!好几次我想要自杀,结束生命。’
  失明后的蔡玉治加在暗夜触礁的孤航,无助、无奈和绝望缠缚著她。莲友们见她痛不欲生,便不断来安慰、鼓励她。除了宋金缘常讲佛典故事开导她,两位老莲友李水波和高清气也都鼓励她背经。
  ‘我很生气地说:我不识字!眼明时就不会读经了,现在眼睛瞎了,还背什么经?’ .
  ‘只要你愿意,我们一字一句教你。背经、诵经能让精神统一,日子会好过些。’两位莲友的慈悲,终于感动了蔡玉治。‘一开始,先从《无量寿经》的经题学起,一天学二、三十个字。早课后,我就自习背诵。人家那么用心教我,怎能不认真,更何况没有背熟就不能继续学新的。’
  一部《无量寿经》一万六千多字,李水波耐心地教,蔡玉治用心地学,花了一千多个晨昏,在佛堂口耳传授。而蔡玉治一回到朝阳舍,又日夜坐在床上认真背诵;终于整部《无量寿经》都印在祭玉治的心版上。
  一个从来没看过经典的人,失明后,竟靠著莲友口诵而学会。蔡玉治的心,如黎明再现,这艘在暗夜触礁的船,藉黎明曙光找到方向。在佛法中,蔡玉治体会到‘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她更精进,求法若渴。在高清气不厌其烦地教导下,又学会背诵一万七千多字的《地藏经》,而后陆续背熟了《阿弥陀经》、《普门品》、《大悲咒》、《大悲忏》和《心经》等七部经。
  ‘二、三十年间,我每天拿著扫帚当拐杖,一天去佛堂三、四次,在佛堂、朝阳舍之间来去自如。’蔡玉治说。
  ◎逆来顺受.身苦心不苦
  蔡玉治学佛后,深深服膺因缘果报之理,以一念真诚的忏悔心,度过病苦的折磨和考验。
  ‘曾听来栖莲精舍讲经的法师开示,说到“持午”’,蔡玉治说:‘当时并不甚解,只想到自己没有钱,一天如果只吃两餐也很好。当时每个月每人有八十元的伙食费,如果晚餐不吃,一个月可省下二十多元当零用。’
  从此蔡玉治开始过年不食。‘晚餐不吃觉得很清闲,学背经让我忘掉痛苦。’蔡玉治从持午、学经当中,发现欢喜。
  ‘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四点到佛堂做早课,’蔡玉治说:‘我和宋金缘不是背经就是念佛,有时也聊天话家常,即使不谈佛法,也绝不说是非。’
  ‘宋金缘已往生多年,如今就算我背经背漏了,也没有人可以提醒我……’蔡玉治想到已往生的善知识、相互扶持的老莲友宋金缘,还是不胜啼嘘。
  和蔡玉治同寮房对床而住,并且照顾她生活起居十七、八年的翁月说:‘我每天带著宋金缘和蔡玉治去佛堂,我居中,扶著两个失明的人,莲友们常戏称我们三人是“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缺一人,蔡玉治在翁月的帮忙下,还是精进地到佛堂做功课,直到民国九十年底身体不适,才改在自己的床上做早晚课、背经。
  病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好了,蔡玉治又在浴室跌了一跤,脚不能走、头撞了一个大包。为了省去蔡玉治往返佛堂的辛苦,翁月学著用代步车载蔡玉治;但人算不如天算,翻车了,翁月跌断了一颗牙齿,蔡玉治跌断了锁骨,伤及腰背的筋骨,头也跌破,缝了三针。
  四十天内跌伤两次,受了惊吓和疼痛的折磨,蔡玉治看来憔悴许多。但她还是一脸平静地说:‘没关系!还好翁月的脚没有伤到,她是要照顾别人的人,可不能受伤。’
  佛法点燃她的心灯,照亮她的心田,设她遇困境能逆来顺受,使自己身苦心不苦。
  ◎欢喜布施.尽做人本分
  民国七十四年底,和蔡玉治同寮房的宋金缘为赞助慈济建医院,发起一人捐一万元的‘买心莲’活动,蔡玉治不但买了一朵,还鼓励莲友们共襄善举。一位八十多岁又盲又残的院友陈小兰,就是在蔡玉治的劝募下,体会盖医院救人功德无量,将省吃俭用四十年存下的钱,一口气买了六朵心莲。
  蔡玉治和院友们结下许多好缘,凡有劝募行善的机会,透过她的劝募,几乎大家都能欢喜布施。
  民国八十年大陆华东水灾,慈济发动大型园游会和街头劝募,蔡玉治拿出存折仅有的五万元‘棺材本’,请莲友金义桢代为提领捐给慈济。‘救人要紧,“后事”以后再说。’蔡玉治说:‘我们的祖先也是来自大陆,受灾的同胞与我们是同根生,怎能忍心让他们无食、无衣、无所居。’
  金义桢说:‘蔡玉治毫无保留的布施,除了一分人溺己溺的慈悲外,还有一分感恩慈济、护持慈济行善的心。’
  民国九十年十一月,菲律宾慈济人为筹措义诊中心经费,义卖彩券,蔡玉治也行善不落人后地买了三张彩券;后来听金义桢说明详情后,又捐出五千元。
  ‘当年帮忙盖栖莲精舍佛堂的第一笔善款,是菲律宾的华侨张文斌(宗范)伉俪捐的三千菲币,当时菲币是台币的十倍。所以蔡玉治再捐五千元,是怀著报恩的心情。’金义桢说。
  当蔡玉治被问及,每个月有限的七、八千元社会补助款,每天的生活过得如此省吃俭用,为何能毫不吝惜地喜舍捐出来?
  ‘我的业障是如此地重—看看乐生院这么多人,有几个像我得了麻疯病又失明?’蔡玉治说:‘六十多年来,生活、医病都是政府和社会给我的,我除了感恩,也要尽一点做人的本分,回馈社会。’
  ◎荷花落尽.缴交成绩单
  冬日的荷塘,荷花落尽。一池污水杂草间,尚留一叶残破的荷叶在风中摇摆;皎洁的月光下,更显得凄清孤寂。
  罹患麻疯又失明的玉治阿嬷,每天以背经、念佛、做早晚课度过悠悠五十载黑暗岁月;但也因而免除了沾染滚滚红尘的习气,恰似那一叶残荷,从污水出而不染浊。
  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在栖莲精舍举办的告别式,玉治阿嬷的遗照露著平静安祥的微笑。和她同寮房的庄细阿嬷,还有朝阳舍的阿娥阿嬷、贵全阿公和许多莲友及一百多位慈济人,陆续将佛堂的椅子坐满;其中还有玉治阿嬷的亲人从高雄赶来参加丧礼。大家庄严虔诚地念佛,是给玉治阿嬷一分往生的祝福。
  每位参加告别式的乐生长者,脸上都很平静,看不到哀伤,只是虔诚地祝福玉治阿嬷到阿弥陀佛那儿去。整场告别式非常庄严,有如一场念佛共修会。
  但私下和他们追思起玉治阿嬷生前事时,还是有人浮现不舍的泪光。‘玉治仔,脱离苦海去西方了!’庄细阿嬷泪水盈眶地说:‘唉!少了一个老伴!’
  当天风和日丽,一如玉治阿嬷生前对人的体贴,让来参加告别式的亲人、莲友、慈济人行进方便。回想当年,一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嫌恶的麻疯病人,八十岁往生的告别式,能如此庄严‘隆重’,相信这是玉治阿嬷一生念佛、背经、行善修来的成绩单。
  (三)、《画佛因缘》第廿二页,道证法师亲说在俗当医师时,一位病患往生的故事:以前看过一位患者,他的肝脏、肺脏都被癌侵蚀了,腹水涨得肚皮又鼓又亮,呼吸很困难,不得已要为他抽出腹水,当那粗大的针头利入了他的肚皮时,末学教他念佛,他死命的念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后来他告诉末学说:‘还好有阿弥陀佛可以念!否则这么痛苦,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不经历一番痛苦,往往将‘经’容易看,但,要是受尽了折腾的时候,就会明白‘阿弥陀佛’四个字真正是无尽的宝藏。这位病患本是位可爱的老先生,闲来没事也会唱戏,他从来没有听过佛法,也不知道西方三圣。在他已全身黄疸,喘胀苦不堪言才转给末学治疗,情况已急时并没有空暇说很多佛法,而他真信弥陀慈悲拼命念,临终弥留时,他若有所见,欢呼:‘阿弥陀佛,三尊金烁烁!’末学亲眼见《观经》描述的—临终念佛,佛来迎接,实现在他身上,感动与欢喜洋溢心中,也更确立了对弥陀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信念,弥陀早已成佛,他的每一大愿都已经实现。这位患者他一句‘还好有阿弥陀佛可以念!’道出了无限庆幸和感恩,也道出了苦中不必哀叫,只须念佛、面向光明的智慧!难得他临终没有昏迷,难得他一听就至心信乐,拼著老命念佛求生净土,在这临终猛切的念佛里,突破了束缚终生的妄想、痛苦!

  思惟苦也有功德?

  您知道思惟苦也有功德吗?此‘思惟’也是在造‘意’业;造什么业,为何竟也有功德?以下引文出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论中指出思惟苦有五功德:
  一、若无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求出离三界苦海的心容易生起功德。
  二、由苦逼迫,坏诸高慢—此可除逆傲慢的功德。
  三、若受猛利大苦受时,则知苦从不善生;不受苦果,须止其苦因—有羞耻作恶的功德。
  四、由苦逼恼,希求安乐;若求安乐,须修善因—生起欢喜修善的功德。
  五、由此例我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于其他的众生,知皆是苦,故于一切漂流生死苦海者,能发悲愍—此正促发悲心的功德。
  如此藉知功德而修心,不仅能安忍—破除对苦受生不悦的心理外,更于此苦能生欢喜心,正是吃苦了苦的修心方便。
  让我们再做论文如理的思惟:
  一、要知一切乐皆由善因生,苦皆由恶因生:今既受苦,则善因可了,若于此能安忍,则后因不起;倘不能忍一时之苦,则重起恶因(即另起惑→造业),后当益受大苦。
  二、在如是因如是果,丝毫不爽之下,若有人对我做种种的伤害,这也是由我夙业驱使他来伤害我;今既害我,理应是我害他来伤害我,反而他要因此而堕入恶道受苦,是不是我应忏悔才对,怎要向他报复?如此冤冤相报何时能了?是故明理之人,须知—不论各善或善因,皆当善了,努力便彼此皆解脱于六道的轮回,才是真正以德报怨的上上之策。
  三、又当于他作报恩:他不自顾善根及自己的安乐,而来怒我、伤害我,为我消宿业,此恩宁可不感念?
  四、就如同自己身患急症,虽须受医疗上种种之苦,若不受此急救之苦,怎换取宝贵一命?即如被极毒之蛇所咬,如果能马上牺牲被咬的一指,虽受剁指之小苦,但可免毒发而亡之大苦。是以为灭大苦而忍小苦,《论语》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再大的谋计,何能比了生死这件事更大呢?现在一点小苦不忍,未来如何能堪忍地狱等大苦呢?您知道吗?在佛教史传中的记载,连唐朝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和他的西域(印度)老师—戒贤论师,都曾因病得太苦,而也动念头想自杀;后皆有菩萨示现告知—此不过是酬偿过去的宿因,转地狱的‘重报’之业而成病苦的‘轻受’罢了!须好好安忍才对。若非菩萨点示因果,怎能以深信因果的智慧,来化解想藉自杀避苦的错误想法呢?虽然,不一定每个想自杀的人,都有因缘遇到菩萨现身为您说法,但只要相信这些因果的道理,进而忆持在心—只要您相信,不就等于菩萨已为您说法了吗?!
  您还知道吗?佛很感谢烦恼、苦,因为没有苦的教导,佛也不知要‘离苦得乐’,所以佛称‘八苦’为八个老师。再者,您要了知,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在相上似乎有贫富、苦乐、得失的差别,这不过是宿因所感,(如过去杀生,则此生感召痛苦短命之报;过去悭吝不施,今生则感贫穷之果。)若不知藉因果做一番大转变,好好净化自已的心,则光怨天尤人有何用呢?我常说人没有好坏的决定界限,此乃《尚书》中的名理:‘惟圣罔(放纵)作圣。’所以,不过是在烦恼、智慧的指使下,使我们去造恶造善,而受苦受乐而已;如果您彻底了知此理,那要作如何的决定,不正是自己可以操控的吗?何须单单只选择自杀—一条绝不能解决苦恼的不归路呢?

  惑

  妄想.是一切苦难的开始

  文势发展至此,可确定:不能降伏心(保持正念)→妄想(错误知见),是一切苦难的开端,所以《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依妄想生’;出家的姊姊曾告诉我,她念补校班上的同学生的第二胎是男孩,今年已两岁,而在初出生时去算命的结果,是日后会出家修行;自此之后的两年间,她已‘担心’(妄想)到成病了。您看,得了个儿子,本是美事一桩,至于能出家修行,更是须有善根福德才能成就—所谓‘一子成道,九祖升天’;在她来说,反而成为‘厄难’的开始。同一‘客观’的境界,却因各人业力不同而有不同的‘主观’想法,好比同一杯水,有人嫌热,有人却嫌冷;若说有千百个理由可自杀,归纳起来只是‘妄想’而已,而这种挥之不去的阴影的根源为何?就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诚如佛家所说的‘我执’;在此要先强调,绝不要断章取义地以为—既然有身才有苦,那自杀一了百了不正称合自杀者的‘妄想’吗?非也;佛教非同持‘断灭见’的外道,而是要去对治降伏—对抗执著(ㄓㄨㄛˊ)我和我所的烦恼;此烦恼不放下,即使这个身体没了—如死了也没带走这副臭皮囊,为何如前的引证—死后还待受苦呢?不要忘了,因为还有业力在,故佛家有一偈:‘一但无常到,才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正是我们所造的业,带著我们到处去轮回,至于身体—或当男、当女,或当畜生……等的躯壳只是如同房子而已。你虽将房子打破了,您的业力会再去找一间房子依靠。修善的人,房子会较坚固些,虽较耐用但无常一到仍会败坏;至于造恶的人,房子势必会沦落到如草屋等连遮风避雨都嫌辛苦的屋子。所以别以为佛教徒‘消极’,每天只会诵经念佛,其实佛教徙的确—‘消极’于追一切幻化的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而‘积极’于修行的目的,正为了—不要再换房子了。(能出离于三界的苦海,到佛国去进修,再回到此世界来度化苦难的有缘众生。)话说回来,佛家既然说‘四大皆空、五阴无我’。(此理甚深,当如实讨究明白;若能彻底证悟,则身虽在娑婆受苦,心已在极乐享受妙乐了。)那死后怎会有苦呢?非常抱歉,您只知其理,但却未经修行而证入此境界,仍有坚固牢不可破的‘我’未破除故,举几个浅显人人可体会的例子:(一)、好比在梦中有人享受五欲的妙乐,也普受被挞打、惊吓、死亡等逼迫之苦;虽醒后,纵然留恋非常或惶怖不已,但毕竟梦中的境界已了不可得,来无所从来,去亦不知去处,然既无‘我’,是谁在受乐、受苦?(二)、每个人多少都有拍照留念的经验,乃至进步到V8、数位相机的摄影,试想:每当拿起团体照片,第一个会看谁?决不超过‘我’和‘我所’( 我的妈妈、我的太太……):只是相纸上或萤幕中的影像,既无‘我’依何而指认?(三)、人既死,假设已成鬼,没了身体,也无‘我’,何以不论佛教经典,如《地藏经》或真实而非佛教徒的历史记载,明明有六道轮回之苦,即如到地狱中,是谁在受苦?
  既有‘我’—而此我从何而来?简单说正从‘贪爱’来—未得到之前,一再追求而生贪;得到了恐其无常失去,则生‘忧、怖’;被夺、破坏则生‘嗔’;如此不明道理,正是‘愚痴’;妄加分别比较于他人所得则生‘慢’、‘疑’;故《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我们自己想想这是不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一般有精神疾病如忧郁、躁症、躁郁混合症、精神分裂者,都把‘我’逼上了死胡同,钻上了牛角尖,认为‘全世界只有我最不幸、最苦,没有人了解我……’千百个理由都是绕著「我’在转,当我们猛一回头,不是阳光依旧灿烂地平等照耀一切,而是自已躲藏在黑暗的房角吗?明朝憨山大师曾说:‘目容天地,纤尘能失其明;心包太虚.一念能塞其广。是知,一念者—生死之根、祸患之本也;故知几(ㄐㄧ)(微细的迹像,与微皆指最微细的一念)知微圣人存戒。’想想看,心可包容多少的东西(念头),但自已却把焦点放在最不幸的那一个点罢了!何不转想—利用有限的生命去饶益一切苦难的众生呢!
  转念及安忍的等待,应该是对付‘侵蚀性妄念’的最好方法了,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势力非同小可,就如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车子,想要让它紧急刹车,有可能吗?!不仅刹不了车,反而会因此而翻车,乃至令后车追撞,可说自害、害他;此时必须用减速的方法—延缓刹车时间令烦恼的势力慢慢化除即可。不管是自已的调适,或站在辅导者的立场都不能操之过急,或用责备、强迫接受、不能谅解的口气、作法,想令烦恼就此屈从,如此只会让当事人更增加挫折感,更使不上力而已,而且会逃避他人‘善意但没有善巧’的关心—好心没好报,那是自己的智慧不够,没有善巧,所以虽有好心却让自己搞砸了,怨不得别人;因为好心必有好报,是符合因果定律的。所以心理医生或辅导人员除专业知能外,更当具有佛法的空性智慧,否则时常熏习灰色思想,恐怕自己也将成了病人。这是我曾聆听一个当事人的心声,并实际运用在一个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身上,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这样的经验、方法,可从《向自杀Say No!》一书获得。
  有人曾这么说:‘有许多事情您要先—受得了,然后才能找出意义。’《把这件情传下去》第二集,也有这么一段话:‘过了云端才见到虚空;过了影像,才见到镜体;过了意识,才见到心。“过”是容忍、忍耐、等待、克服、破惑清明的功夫;从容受到消化—如浊到清,从意识的感受到深沉的心际—如动到静。人生的意义,世间的真理,只有清、静的心知道。只有屈忍过、等待过、用力走过的心,才能深知洗炼去垢后的智慧真理。小苦→小智慧,大苦→大智慧,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受益的。’记得大姊的孩子新兵训练时,因耐不了苦,便向去探视的母亲表示:‘太苦了!要自杀!’(逃避痛苦—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吧!)大姊回来紧张得很,当时我笑了笑说道:‘人在军中,担心也没用,只要承受的苦熬过去了,他会觉得享受人生的五欲还不够呢!怎舍得死……’侄儿现已是卅多岁的人了,还想要交女朋友讨老婆呢!(但社会型态经过十多年的变化,有说‘想自杀’的人似乎都是内心盘算已久的计划者,他(她)是须要有人适时的疏导,不能同我那俗家侄儿一概而论。
  佛法中所说的忍辱,其实是一种透过智慧观照的行持—对顺境不贪,于逆境也不憎恨;所以不是一种如‘以石压草’的强忍作法,而令产生所谓的压力、焦虑、挫折感不得舒解,在一时的冲动下,做出令自他永久悔恨的行为。在此特别推荐二本书:(一)、《破坏性情绪管理—达赖喇嘛与西方科学大师的智慧》光看书名便知此书的内容梗概。(二)、至于已患情绪疾病者的疏解、治疗,在《向自杀Say No!》一书有很多简单的方法可以利用。
  接下来,将说明伏心正念之要,及正念昭彰下,连鬼也尊敬呢!

  正念之要

  《大宝积经》卷七五,佛说偈:‘常乐法自在,数数策其心,贪欲自在中,智心应远离。……,若能降伏心,则能伏烦恼,若能降烦恼,即得离业道。……’我们来看看古人和我的母亲,如何秉持正念而‘消灾免难’。
  事证三则
  (一)、《死后的真相》引袁子才于《子不语》书中言及:‘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栋房子经常闹鬼,大家都不敢去住,因此一年到头门户深锁。后来有位蔡姓读书人想把房子买下来,有人认为不吉利,劝他不要买,但他却没有接受。等交易完成后,他的家人都不敢住进去。于是蔡某亲自把门打开,点了一根蜡烛,独自坐在房子里。到了半夜,看见一个年轻女子,头上围著红色的细绸巾,慢慢地走进来,向他跪拜行礼后,就将一条绳子悬在梁上,然后把头伸进去。蔡某见此情境,并不害怕。女子另又挂上一条绳子,并向他招手。意思是要他也来上吊。蔡某就拖起一只脚伸进绳结里。女子见其行径,便说:“你弄错了!”蔡某笑著说:“是你错了,才会落到今日的地步,我才不跟你犯同样的错哪!”女鬼闻言大哭,扑在地上向他礼拜后就隐去了。从此再无闹鬼情事,后来蔡其中了进士。’
  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蔡某德行高尚,非但不得罪女鬼,还为她点破迷津,因而逃过鬼祸,终得厚福。
  (二)、《德育古鉴.存心类》:‘吴中有一灵鬼,善淫人妇女,昆山正仪民女将被污,女曰:“泾西某氏女甚美,何不往彼而来此?”鬼曰:“彼女心正,吾不敢近。”女怒曰:“我心独不正耶?”鬼遂去,不复至。’
  (三)、在我出家之前,力劝母亲能吃全素、并教念佛、拜佛(之前只吃早斋,且信民间道教。)不久因病须开刀住院,亲友皆劝吃鲈鱼等生物,可提早恢复伤口,但母亲坚持素食(但有使用中药);没几天,便能下床走路,连医师都感到惊讶!因恢复得快,便提早出院了。俗家务农,平时母亲都要骑脚踏车到田里工作;但刚开刀不久,恐伤口破裂而不能骑车,便走路经过巷尾荒废的鱼塭到村外的田间工作。那日回来晚间即得一梦,清楚地如白日的景象—见所经鱼塭的田埂上有一男一女,女的指著母亲是来的方向跟男的说:‘你看,那边又有人来了。’男的说:‘她吃素,而且每天念佛、拜佛,不能伤害人家。’男的原本是母亲十八岁刚嫁给父亲,村子内有一患癫痫而在鱼塭淹死的男子(女的便不认识),事隔已五十多年,依然徘徊于该处。此是出家后一次省亲时,母亲亲口告诉我的;:所以,母亲虽从一般民间信仰转到佛法,但经此梦兆中鬼先生的‘鼓励’,母亲向道之心一直与日俱增,很令我感到欣慰。

  降伏其心

  如果我们都能如理降伏自己的心,那么在面对纷杳的境界时,让我们在心和境界(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面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根尘和合而生六识—眼识乃至意识。)之间,能不要向以前一样地马上结合,而产生不如理的反应—如贪嗔痴慢疑等;而希望锻炼—在心和境界当中保持适当的距离,令我们对境界认识清楚,不受其迷惑,再以智慧、善巧的方式去回应,慢慢的就可以转化所有的事,而成善的、正面的结果;反之,若以非理的态度去回应,负面的结果待因缘成熟就会到来。所以,往往我们也都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但却有一堆的难题而困扰著,更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地接二连三遭到打击、挫败;相反的,我们也可能真的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但却能享受很不错的果报(如财富、健康);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只是接受果报时间快慢、先后的问题;如果不从佛法三世因果来看,如何圆满的解释呢?因此,如果我们常常以光明、积极的智慧来平等看待一切的境界(不论是好或坏),那么怎会让这些境界来左右我的心,让我的心时上(躁)时下(郁)呢!!曾有二个人,为了一个碗而闹得不可开交,我便问甲:‘碗一个值多少钱?而您的心量难道只值这个碗的价值吗?不要忘了—您和乙的心,都可藉著修行而成佛、度众生的啊!为了无情之物,而伤害未来佛,值得吗?’同理的,有时我们的心刚强到认为—只有‘我的问题’存在,而完全漠视还有更多需要去帮助的苦难众生。
  据《夜,骤然而降—了解自杀》中所载,目前的精神科学当已有‘神经传物质中的血清素5-HIAA、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错综复杂地涉及情绪疾患的起源。’而其中的‘血清素可以抑制暴力、攻击和冲动行为的证据非常明显—自杀行为常常出于冲动。’尽管这些神经传导物质也有先天基因遗传,(西方科学家,若非佛教徒了解三世因果者,何能了知如此即宿业呢!)但也可经过后天的学习来修正、改变的,因此更显得佛法当中有名的一部经典《金刚经》,其中的深妙义理—‘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欲将此理发挥圆满,非我陋劣的智力所及,可请教有智慧的法师大德,若能体解其中道理一二,而让我们的心‘放下’—您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是是可以更宽大,更包容,更柔软而富有弹性—当一块钢铁迎面撞击而来时,心不会像以前一样‘锵!’一声碎得满地;此刻,您会有一种成功地将心本具的慈悲、智慧唤醒起来,并对生命周遭的人事物生起一种责任感。
  所以,清朝的 彻悟大师曾说:‘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而清末民初的 印光大师更以因果—乃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的大权之法。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那有超过因果之外?此理,虽经佛而发挥究竟,但却是一切法存在的轨则,并非佛所创立来谁骗世人的;若真那么好骗,绝非是佛骗众生,而是‘自己骗自己’,骗得自己受那么长久的苦了,还要继续骗下去?真的,如果您想教自己出业海轮回之苦,您应静下来思惟—‘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佛教徒人人耳熟能详的话,只因菩萨恐遭恶果,故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待智慧功德圆满,便可成就佛道;而众生常起恶因造恶业,欲免恶果,即如在太阳下想逃避自已的影子,可乎?!至于信与不信之间,其差别何在?

  信与不信之间

  前国防部长、监察院长陈履安先生曾说‘名言’:为何以科学验证的事实摆在眼前,仍不信因果?因为他相信了因果后,便不能再做坏事,起坏念头了。不是很有道理吗?若真深信因品报应如影随形,劝人信因果都来不及了,怎敢拨无因果,让他人与己同沦溺呢?尽管我们未大彻大悟地明因识果,但至少在敬畏天地神佛,乃至自己的父母大人,即如《孝经》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乃至于会渐渐地循‘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的方向来努力。(但记得,要以何标准来衡量‘好’的条件,是另一重要的课题。)故《了凡四训》云:‘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又如《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俞公受灶神教化后的三业:‘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隧缘方便,广植阴功……。’近代者,如前《矿工的儿子》蔡合城居士所说:‘很多人不相信三世因果、报应这一套,了解现世报及阴间的恐怖后,便知—人绝不能做坏事,阴阳只在一线间。……当您去了解什么是阴间、地狱,我想没有人会去做坏事。’
  至于,有一位中西非佛教徒的精神专科医生,前后以催眠术为人解决疾苦者,如《前世今生》魏斯的改变:‘日复一日的听著凯瑟琳(即接受催眠忆及前世者)的说话录音带,我的疑虑渐次消融,我的生活变得很单纯,更容易满足。我不肖再与人玩人情的把戏,不再以自己的身份做虚骄的身段,我变得更坦诚、更直接。’而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用累积了三千五百名个案的宝贵临床纪录,来当作佛家专谈因果轮回的注脚,如此的精彩著作—《跨越前世今生》,其作者陈胜英医师,就有更多理性的看法:
  (一)、三八页对于‘爱情’的:‘轮回因果的报应不爽其是令人意想不到。当她看到追些前因后果,满腔怨恨很快就消失大半。也许有人会很聪明地反过来讥讽道,这岂不是在替第三者脱罪?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巧辩的想法,而应该教对生命轮回的种种现象,找出正面的解释。你的痛苦烦恼都因为你只认定有今生,如果你能够看到生命可以向前生跟来世发展,就会豁然开朗,发展出心中的慈悲,珍惜身边围的所有人。并且用最大的爱心去对待任何一个人,甚至包括破坏你婚姻的第三者,这样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才不会使这种仇怨变转成纠缠不清且绵延好几世的噩运;也才有可能使我们今世的生命远离苦涩,常保甘美。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得用智慧跟慈爱来看待自己不幸的遭遇,才有可能领会最美好的生命课题。’
  (二)、八五页关于‘金钱’的:‘反正给出去的钱,若应该是我们的,将来一定会还回来;如果不然,就是还债去了,何必挂念。对于钱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去赚正当而不会造业障的钱,这样的钱,任凭你怎么施与,都会是你的钱;给了别人之后,也就忘了吧,不必记挂是给了谁,这些钱会在适当的时间,自动再跑回来的。’
  (三)、五六页关于‘结怨’的:‘在前世今生的接替过程中,恩怨的交替、回馈也相当准确,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千万造次不得,偶一不慎跟人结了仇怨,就会遗患无穷。灾难果报之来,必会如影随形,绝无可免。到目前为止,我所催眠过的三千余个案中,几乎可说屡试不爽地印证了每个人过往的大小恩怨。’
  (四)、二二六页总结‘因果’的:‘客观而言,在这三千五百个人的潜意识里,可以看到他们对人生有一些共同的叙述:生命有轮回,轮回有一定的因律。经历越多的个案,就越感觉到这些因果律的存在。目前我个人可能比一些宗教家更关心因果报应,因为我藉由催眠所得到的因果律就像算术的一加一等于二般准确。而更令人不敢大意的是,因果律时时刻刻盯著你,虽经几千万年亦不放过!我们常犯的两大错误是:(1)、我的行为只要没有别人看到,就可以不了了之;(2)、我的行为只要是对的,就不会造业障。不是的!我们所做、所说的每一件事都不会磨灭,都会存留在永恒的记忆里。再者,我们所认为对的事清,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也同样会造业障。面对这样庄严重大的生命现象,我们实在不能掉以轻心而不勤加研究。’
  (五)、‘释疑’的二四0页:‘问:那么到底有没有任何免除报应的方法?答:没有。可是,使人的精神体迅速超升净化的方法则有。那就是:给他机会用平常心及无比的毅力,去忍受冤屈、冲破逆境、走出黑暗。所以,如果一个人连续不断受人冤枉,被陷害折磨得不堪,千万不要灰心,因为那种机会并不多,一方面可以消业障,一方面又可获得磨练自我的机会。所以,更应该以感谢的心,感谢那些给我门这种机会的人;他们的恶毒,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平静安宁,也激发了我们今天的心灵能力。我们的命运可能变得坎坷一点,但也因此显示出自我学习到的强大心灵能力。耶稣忍受冤屈,造就衪在十字架上的荣耀。谁会知道三十多年前锒铛入狱的曼德拉,系狱二十七年之后,今天变成南非总统?所以每当横逆到来之时,要以最慈悲的心及刚健的气势来对付;磨练来了,就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承担。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不怕报应了。’
  三三八页:‘问:动物会不会加入轮回循环?答: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可加入轮回的循环圈,包括蚂蚁、人类、上古恐龙、现代的外星人等。在这些生物体里面的灵魂,都是一样的,可以转来转去,相互变换。众生平等就是这个意思。’

  普劝

  当比丘遇到精神科医师

  今年九月十九曰,李医师带来了一本书‘共襄盛举’,是他所推荐有关自杀很全面性的著作《夜,骤然而降—了解自杀》凯.杰米森博士(她也曾患严重的躁郁症而自杀未遂—诚如她自己所言:我自杀的能力恶名昭彰。)所著,看完这部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精神病理学及药物等等,我试问自己—还能为自己尚未命名的小书做些什么贡献?但‘解铃仍须系铃人’地,在该书中也找到支持自己将它完成的信念(在自序二中已明)。利用李医师在精舍受菩萨戒的时间,我将此书很快的速读过一遍,待受戒会后,在黄昏到黑暗中我们会谈了近三个小时,当中的谈话重点归纳如下:
  (一)、这点的发现是最值得我所兴奋的,在该书第二二五页有这样的研究结果:‘还有许多对自杀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年龄是项特别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自杀极少见于十二岁以下的人,在十五岁以前自杀的人只占自杀人口约百分之一,可是在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自杀的人却占了百分之二十五,是什么原因造成自杀率突然向上攀升呢?好几位研究者认为,小孩不会自杀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死亡的观念非常不切实际;举例来说,半数以上六到十一岁的小孩相信死亡是可以复原的。(这是佛法中‘断’、‘常’二种邪见中的常见)可是大家并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信念能保护小孩免于自杀,(事实上,还可以辩称对死亡的这种观念,应该更容易造成自杀才对。)也许较合理的事实是自杀的计画和执行需要相当复杂的认知能力,而小孩通常还缺乏这种必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重大的精神病理(情绪疾患,酒瘾和毒瘾,以及精神病。)很少见于小孩,这些严重的精神疾患在青春期后发病的机会,远比青春期前要高出许多。通常青春期开始于十二到十四岁,这时会伴随第一波升高的自杀率。青春, 期时的荷尔蒙会出现旋风般的变化,而主要精神疾患的盛行率也逐渐升高。躁郁症平均发病年龄是十八岁,酒瘾、药瘾和精神分裂二十一岁,而重郁症则是二十六岁。随著这些严重精神疾病的盛行率增加,自杀率也随之增加,使得年龄成为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您知道吗?在佛法中有十二因缘,将‘人生三际’—即过去生从何来?将来死往何去?由此十二个环结,展转感果是为‘因’,互相由借故为‘缘’,是名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死了复生,生了还死—轮回不息。)’此十二因缘甚深甚深,若能彻解→彻行,则生死可了;然此非我的能力所及,且光要浅谈,也要占不少篇幅来解释名相,今单就相关年龄一环来说明:(节《佛学概要》第七九页)
  ‘受—领受之义。即领纳所触境界,谓根境相对于违顺等境上,生起苦乐等感受。当四、五岁至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此为对境所生之一种情绪。
  爱—贪爱。即因感受引生之执著。当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行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所谓于乐受顺境,则起贪恋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爱包括憎)。唯未广遍追求耳。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爱为七情根本,最能润生。故《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古德(宋.杨杰居士)亦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取—妄取。亦即是上品之贪爱。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染欲境之一种趋求。
  有—业有。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行”是过去之业,“有”支是现在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此为所作业力感报之一种定规。’
  由以上的发现,我们每人心中皆有‘内忧’—过去等流的烦恼(贪嗔痴等),如果不能得到调伏,再加上‘外患’—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发,则不仅是此世的灾难,更是往后生生世世的祸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色不迷人,人自迷’外境虽多么迷惑或恶劣的干扰,尽管我们的烦恼不能断,但一定要降伏—淡泊得下来,否则当沦溺于电玩的虚拟情节、色欲、物欲等种种尘境时,如何自拔而保持情绪的平衡呢?
  (二)、台湾精神压力与治疗上的难题:构成社会小单位家庭的解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就连人手一机—国内外皆可通讯的大哥大,也不能连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当中的鸿沟。掀起宗教革命的马丁路德(德国人,1483~1546),五百年前曾说一席话:‘一个国家的与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反观目前社会的教育型态已经严重受到考验。我自己想:不管读什么书(若将范围扩大,可读人生的种种,包括人、事、境界等)、利用什么教材、受何教育,以我在未出家前曾任教职的经验,应该是培养从所读的东西中,能于反省当中认识自己,并达目标—如佛家‘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只是目下社会的价值观已严重扭曲,于善恶是非也混淆不清;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切法并没有过失,过失在人不能善用自已的心,利用透过法的学习来达成以上的目标,如电脑的教学虽是因应时代的需要,但在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学习目标,它变相地成了让孩子填充空虚感乃至成为网路犯罪的工具之一:又如电脑一按键盘,所须的资料就可提供取代传统课堂师长的教导,在取得太容易下,不仅造成‘尊师重道’的漠落,更严重的是,在孩子的世界中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只好提早进入成人的世界去探索,致使色情泛滥、暴力、毒品、犯罪等,乃至自杀已逐渐侵蚀青少年的生命。
  至于家庭呢?因经济的萎缩,(日本官员乃将该国高自杀率,归咎于低迷不振的经济,使得许多人想不开—您想想看,这个论点有什么问题?我在此埋个伏笔,待后面的单元再来分析讨究一番。)造成大量中下阶层的失业,只好藉酒浇愁,回家便打老婆、孩子,太太便先得忧郁症,或离婚,或离家出走,‘家’—成了地狱的代名词,逃家的孩子去哪里?只好在网路、网咖中让自己‘坠落’。而您如何期望这样的孩子(他们会长大,成为下一代的公民。)会有远见卓识和高尚的品格、文明素养呢?在《天下杂志》第二八七期一二0页,看到这么两段令人忧心忡忡的话:‘没有好的家庭教育,社会付的代价就是—将来这个孩子去监狱;一个国家钱不用在教育上,一定用在监狱上,真的是这样子。’‘在拼经济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拼家庭;如果在拼经济的同时,把家庭赔进去,二十年后,孩子会来讨债,讨的债就不只是钱,而是整个社会。’同样的,如果愿意将认识因果的正确生命观,订定一套合情合理的教育模式好好扎很,即便遇到种种负面的逆境(如失业、暴力等)时,也会‘反求诸己’地思惟‘如是因如是果’,进而能安分守已,不致造成压力、挫折、焦虑、冲动乃至自杀;如果真能花小小钱扎根,日后不是可省下庞大的健保费,乃至人力资源—连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医生等也闹自杀,不是很可惜吗?!
  (三)、东西文化背景不同,使看精神科成为一种羞耻。或不相信专业人员之用药等,故往往未能完成整个疗程。再者,专业合格有执照的人员严重不足。但让我感到纳闷的是—尽管西方弗洛伊德学说的盛行,何以仍不能降低西方的自杀率呢?
  (四)、李医师在一九九0年起赴哈佛大学进修研究时,曾接触刚发展雏型的神经发展学,基因医学的理论—‘基因的可塑性’(GENE PLASTIClTY),即虽传承已有的基因,但仍是有改变可能,此正与前所言佛法是‘努力论’而非‘宿命论’是同出一辙的说法;而此‘基因的可塑性’理论经十多年来更已得到学界的认同,李医师并提及—百年之后,您我都不在了,但日后精神科学的研究,势必与佛法结合—殊途同归。
  (五)、最后我将此书的架构向李医师说明,并很老实地请教他—这种以因果的手段来劝导不要自杀的道理,可在他临床派用得上场吗?他‘更老实’的回答我‘不能’。经过自己思惟并与他研论后,才发现西方的著作或从网路下载的资料,乃至李医师所能利用以柔和、爱心、接纳等‘摄受’手段的对象,大多已构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当然受不了‘折伏’的手段(余如架构简述—相应的对象一科论及所述。)

  物质来自人颖的错觉—爱因斯坦这么说

  ‘物质来自人类的错觉’—如果这句话是出自于佛教徒的口中,当然会被高知识份子质疑,但是这句话却偏偏出自于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老人家一生独身、茹素,将终身奉献给科学的研究,在其晚年说出这句话。)您可有什么体会吗?
  又者《画佛因缘》21页中,道证法师提出已往生的中国大陆一位无线电工程学教授黄念祖居士,以科学来印证佛法的观点,及二位科学家对佛法的惊叹:‘他说到:“人是三维空间(三度空间)的生物……人可在地面投射一个影子,地面可理想化为一几何平面(即是二维),假设此二维空间有生物,则此生物所能察觉者,只此影而已,绝不能知此影之源,亦无法估计此影将如何变化。至于弄影之人,则可随意变化影之形相,并预知此影于某时可达某处,(此即俗称之预知未来;人对地面所有一览无余,即俗称之透视;可使影子忽有忽无,即俗称之搬运。)由于以上之对比,人可稍测四维与三维空间之对比情况。……至于电磁波乃四维空间之波浪,每一电台发射之电磁波,皆可透过墙壁,遍布虚空。同时空间每一处,皆有各电台发射之电磁波存在。若转动接收机之旋钮,则东京、伦敦、巴黎皆在当下。由是推想,四维及更高维空间之生物,其神通妙用更远倍于是……现科学家已承认十一维空间,圆满究竟佛陀的维数,应为无限大,法身遍满种种空间,无有障碍。空间维数越高,其境界愈不可思议,由此“复度多空间”之学说,可减少人类对于佛教不可思议,超情离见,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之疑惑。”’日本有位松下真一先生著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他惊叹:‘实在很奇怪,正是现代物理学(原质点论)的真理,并用实验加以证明,这和古代佛教思想的具体表现一样,不是令人惊叹吗?’松下真一先生因其祖父念佛的因缘,得以接触佛法,又在德国汉堡国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多年而有此感叹。又有一位著有《物理学之道》的F.卡普拉,他也惊叹:‘古老的宗教典籍《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之间,有著惊人的相似性。’当前大科学家很多有此发现。
  我们一向都认为时空、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今天的科学家却已发现—物质是由原子,甚至更微小的粒子,如电子、中子、核子等所组成;而这些基本粒子,再研究下去,竟然发现—其中原来没有任何的实质存在,只有‘场’(能量)而已。也感谢这些现代物理科学的先进们的研究,正可帮助我们体会佛经中所说的‘空性’—万法其本质皆空,虽其本质皆‘空’(真空),但森罗万象亦不否定各有其‘用’(妙用);就好比佛法所说—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因缘和合(父精母血,及众生的贪爱烦恼)则生,缘灭则散,故云‘四大皆空’(非俗谬传‘酒色财气’皆空);若依现代科学论点,即上所云细胞的组成,一再分析后竟无一物存在,所以活著就空了,非待死了什么都没才空,说‘空’是要破众生对‘我’,及因我而卫生的种种‘我所’的贪执而已,并不否认一切相的存在,而且鼓励‘借假修真’—利用这些森罗万象(妙有)来修行;好比总要吃,但吃该吃,且吃饱就好了,何须杀害生灵,来逞一时的口腹之欲。再好吃的来西,过了咽喉再吐出来,您敢再吃回肚中吗?若论穿,也不过是令人知耻遮羞就够了,何须棱纙绸缎、皮革大衣呢?
  科学物质文明,的确带给了人类生活物质的顶峰;但时下的科学家,仍嫌不足地想再往金字塔上顶点再创‘高峰’;而老实说,只是希望带来所谓消费,以创社会商业的生机罢了!若论‘消费’—就是让人们常觉待自已所拥有的不够多,如果可以再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不是更快乐吗?为达到此目的,便要创造‘虚假的需求’—好比各种媒体广告,找名人、明星当代言人,并保证—如果您也拥有和我一样的东西,将感到无上的快乐;而且到了学校或办公室乃至邻居街坊才承认您是赶得上时代的潮流。但是要找对代言人—必须是‘天王中的天王’,要红得发紫(孰不知—当发紫时就表示快烂了),谁会找过气的明星当广告人呢?虚幻的舞台掌声,就等于是靠台下的那群人在撑著而已,当掌声减弱之时(不必等没了),不知能不能认清自己?!在旧纸堆中道友撕下一小则报导给我作参考‘二000年五月曾在加拿大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的港星蓝××,年初二凌晨再度闹出自杀未遂事件……她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孤家寡人,我做这一行压力好大,……。”’
  繁华过后的时刻,您能有深刻的自省吗?虽然,我们有时也知道某部份是不真实的,但是处在这种迷思的压力之下,往往是愿意隧波逐流的,因为‘虚劳’的感受,就如吃毒品一样是会上瘾的。
  再谈谈每天非吃的饮食—您犹记85年英国传出的‘狂牛病’立刻震惊全球,(因一旦感染此病,患者会逐渐发疯,最后脑部布满海绵状的小洞,终至死亡。)为挽救该国的畜牛业,四百五十万只年龄超过二岁半的牛只悉数遭到扑杀的下场。次年(86)三月就轮到台湾上演‘口蹄疫’的戏码,只是主角换成另一经济动物—‘猪’上场,当年猪尸处理量达到三百二十万只左右。一位高中老师,当年正服役任预官排长,不得已带兵帮忙扑杀,从早杀到晚,杀到手部软了,问我该如何忏悔?人为了吃一磅动物蛋白,必须给动物吃21磅蛋白质—换句话说,如美国一九七四年对外评估:如果美国只要有一年少消耗百分之十的肉类,就可释放出至少一千二百万吨谷物给人类食用,也就可喂饱六千万人;牲口如果减半,则粮食量足以使非社会主义未开发诸国,卡路里的供应量超出现在的四倍以上;富裕国家为制造动物食品所浪费的食粮,如果适当分配,足以终止全球的饥荒和营养不良。至于畜牧业破坏自然资源,如水源、森林等就更不是您所能想像的。(可参见《新世纪饮食》一书)而非得吃肉吗?现在有太多证明—素食的利益速超过肉食;但荤食餐厅远多于素食餐厅的理由,仍明白告诉您—肉食的诱惑远大于素食吧!!但别忘了—大自然的反扑就是SARS、禽流感等瘟疫的传染,只因为‘人性’快堕落地与‘兽性’不分了,我们等著瞧吧!!
  又说,现在几乎‘人手一机’的手机及电脑,(听说以后不懂电脑就等于‘文盲’?!如果,您不想让脑子装太多染污的种子,而令六很逐渐恢复清净,那么当这一类的文盲也不错的。)十个使用者中,问看看有九个知其原料来源否?《经典》第七四期中《刚果大猩猩的‘魔尘’杀机》一文披露:即将于该国绝种的大猩猩,所面临者除了盗猎攻击之外,其所面临的新威胁,竟是一种令人想不到的来西—钶钽铁矿(Columbite-tantalite简称Coltan),提炼后成为一种耐热的粉末,特别适合制作电容器以储存电能,是行动电话、电脑等不可或缺的成份,随著精巧机械日益讲究时髦、轻巧、快速之下,市场需求激增,因此被匿称为‘魔尘’。本来刚果共和国应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因为丰富的矿藏,包括金、钴、铜、镉、石油、钻石……等,任何您能想到的矿产,这裹应有尽有;但随著内战的发生,该国各据山头的统治者开始抵押国内矿的开采权,藉以换取武器与外国军队的支援;侵略者及大批难民、矿工的侵入,不仅破坏大猩猩的居住生态,它们更成了菜单上‘丛林肉’的首选。如此‘挥动屠刀下的科枝需求’代表什么?
  事实上,我们常常‘迷惑于外相而耗不清真相’—好比,我们常从外表来评论一个人,光鲜亮丽与否?是否权贵?是否富有?学历如何?从明星、名人乃至总统,我们常被他们所拥有的名声、权力、富裕及美丽的面孔、身材所误导,因为往往这些人,若未具有修行—断恶修善.调伏三业的素养,往往他们的贪欲、嗔恨可能比一般人更为炽盛;相反地,如果经过训练而调伏的身口意三业,即便一个贩夫走卒也能尽己之能而利益众生,况是一个名人,更可以清明之心,行仁慈之举;所以‘相’—物质文明并没有过失,问题的很本是在迷失于物质的‘贪欲烦恼’—即如前所论十二因缘中的‘爱、取’二支烦恼啊!
  《经典》(2004.11)九十页中,引《日本经济新闻》在今年八月公布的‘日本观光地意向调查’显示—汉城、上海、香港、台北四个城市,有八成以上的居民想到日本旅游,而东京在各大城市名列前茅,其目的多是‘购物’。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妄想和东西吗?!而有一个台大博士班的小朋友,曾来精舍挂单一晚,他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在期待生活中的“新鲜事”,而他想像不出,在寺院清修每日固定的—功课、睡眠、一天早午两顿(再变也是粥、饭、菜)饮食(甚至有人日中一食)刻板的生活,如果短期还可以忍受,长期地十年、二年乃至五十年如何过得去?’我笑了笑告诉他:‘如果您期待著高潮的新鲜感,那就要有承受低潮落寞感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是求—平常心。’
  ‘平常心’三个字容易写,更易说,但要保持心的‘平常’,(不是一分钟,十分钟而已。)岂是容易做到?您即使没玩过,也大概可以想像‘塑’泥人或捏粘土,以及木‘雕’刻佛像吧!做个比较—一般未论修行的凡夫俗子,就如同塑泥人一样,用一团团的粘泥组合成一个人,就好比俗话说用‘五子登科’—妻子、儿子、车子、房子、钱子(也代表事业)来组成填空自己的人生;(但独缺了奉养父母、道德良心,所以往往成了有身无心的行尸走肉。)而当中的某一团粘泥变质了—如儿子成了流氓或死了,刚买的BMW被偷了,房子遇地震全毁了……,您能堪忍吗?试问自己,不要回避,更不要说—我没那么倒霉。若是一个修行人,就好比雕木头一样,得把多余的部份去掉,才能独存所要的形像;所以出家要先剃发穿染坏色的衣,且出离‘小我’的家,去完成‘大我’的奉献;如印度德雷莎修女所创办‘垂死者之家’的住院修女,他们也过著清贫的生活,每人只有二或三套补了又补的纱丽,每天作息除了服务就是祈祷,但她们却甘之如饴地充满喜悦。
  ‘舍得’—没有‘舍’怎能‘得’,没有‘付出’那来的‘收获’?由于我们过去生有造善业,所以召感世间的荣华富贵,可令感一时、一世的荣耀;但是在因地当中,我们是以有生有灭的无常之心所造,所以今生所感的果报也必定是有生灭的,(所以天人福报不可依恃,终非究竟解脱。如果您是不怕再轮回的苦,当然可以在世间五欲上追求;不然是非修出世法不可的。)它的势力再大,就如奋力将石头往天空一掷,再高远总是迟早会掉落到地面的;面对这种无常迁变的坏苦(三苦之一。佛法将人身心之苦大略分三:(1)、苦苦:即一切不如意的苦受法,它会逼迫身心。(2)、坏苦:即一切如意的乐受法,它会因无常变异为苦受,所谓乐极生悲。(3)、行苦:除了如意、不如意法之外,所余的舍受法,也就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有漏造作,所以有生灭迁流的身心逼恼,就如同‘岁月无情摧人老’一般,年轻总不识老年的滋味,待醒觉之时总是悔恨多。)如果修行人有智慧地保持平常心不仅尚可堪忍,乃至以觉悟无常败坏之苦,更可为入道之门;但问题是—凡夫众生不是如此,对于快乐的果报是爱取的,若平日对此五欲染污之境界贪爱一分,便心理准备—当无常变异或失去时,便要承担一分的痛苦,有十分就有十分的苦;就如天平的两端,当失去平衡时,不要只短视的看到翘起的一端,还要注意隐伏在平衡下的另一端才对的。(因为三界本就是对待而生—有长即有短、美丑、高低、贫富皆是如此。)
  既然觉悟三界五欲究竟是苦受,那么要将心安于何处?三国的诸葛亮先生,纵然才高八斗地说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但实际上他仍跳脱不出业力地搞世间法那一套。只有内心真正的寂静—‘风雨中的宁静’,这种不受外境干扰的内心状态,才能得到快乐;即如大般涅槃的境界,才是一个实修的佛弟子真正的大皈依处。道证法师曾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只有内心不快乐(不寂静)的人,才须要‘娱乐’;您不觉得—当您花大把的钞票到国外疯狂采购、去逛街看电影、当追星族、大吃大喝一顿,或者在网咖泡一整天,沉溺在虚拟的情节当中,(竟然有人打电动,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撕战,结果死在网咖。)其结果只有—赚取身心的疲劳而已。
  物质文明的进步,除了带给人们更加颓废怠惰外,心又何尝有幸福的感受?!多了几条南北高速公路、铁路,更没有时闲承欢膝下于父母;(当天即可往返,连一同进餐的时间也没有。)手机、网路,除了让电讯公司狠狠的敲了一笔,并没有消除内心的空虚与不安;大专学校的升格改制,只更降低了教育的品质;不仅IQ没增长,EQ更弱得不行,连硕士、博士也解决不了自已的情绪问题,以至于朋友、感情及学业压力竟都成了年轻人自杀的诱因;加上媒体资讯的快速传播,若未具洞悉的智慧,固然有才、有钱等样样占在前面的人,承受不了身心、物质相对而生的压力;就连没才、没钱等,输在起跑点上的人们,原本更有条件修‘少欲知足’行的,却因妄想分别比较,所带来的压力创伤更是不小。真是哀哉!!
  总结前面所提‘日本官方将全国一年自杀人数三万四千的高自杀率,归咎于低迷不振的经济。’这样的论点,看了上面那么长的文字,您该心里有数了吧!无怪乎前面引宋朝杨杰居士所说:‘爱不重,不生娑婆。’爱什么?就是贪爱一切虚妄的‘相’啊!
  经济的成长与衰退,只是无常相状的迁变而已,就如海浪有‘高’便必然地等著「低’下,世间那有一法永远处在颠峰的状态呢?就如我们凡夫的心,时时保持在喜悦的状态也是不正常的;所以有是忧郁的心情,也是一般凡心的状态,只是一直持续一天到二周左右便成‘忧郁症’了。因此,经济相上的迁变,只是造成自杀表相的原因而已,好比一个向来淡泊、少欲知足的人,经济的成长与衰退与他何干呢?这不正显示—大家对物欲的贪爱太过强烈之故吗?!故俗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八大人觉经》中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由此看来,只求经济的快速成长,而忽略心灵智慧的相齐并进;本来有灵性的众生,应合理地运用无情的物质,或者说有情与无情应和谐地相依相存才对,而今却反被物质操控;这才是造成自杀的很本原因吧!
  有道友很慈悲地提出一个论点来警策我们—如果我们今生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证无生忍,‘乘愿’再回入娑婆世界,而是不幸‘乘业’再来的话,是百分之百有可能赶上下一个世纪的流行病—忧郁症(还有躁郁、精神分裂等),因为时代的巨轮必因众生共业之力,仍继续不断地前进,物质文明的泛滥开发,取代了人性的成长,您—必须从妈妈的肚子生下,妈妈为要多赚些钱,让您不要输在起跑点;而想必须更努力的补英、数、理、化、电脑、篮球……才能高人一等出人头地,接著「五子’须登科……,然后得忧郁症、癌症、最后老死,再来一次‘生命之旅’。前几天在电话中策励大姊要好好念佛求生西方,‘难道您还想再来一次吗?’她坚决的告诉我:‘拜托!千万不要了……’
  请不要短视地只追求今生的享乐,或故意为逃避痛苦而自杀,因为将遗留多生多世的悔恨;如佛经中曾提及:有一次佛和阿难尊者一同在旷野游行,阿难见到天人为一具骷髅散花供养,另一具骷髅却为恶鬼所捶打;阿难有疑故问佛,佛告诉阿难—这二具骷髅各是天人与恶鬼的前身;因前世修十善所以升天享天乐,为报恩故来散花供养;反之,因前世造恶业,故堕鬼道受剧苦,为报复故来捶打。所以有智慧、责任感的人,必不至于将眼光只放在这一世而已。
  记得前几年在中山高速公路上,看到一面保险公司的大广告墙,上面有一句广告用词,大概是这样的—‘让我们保障您的梦想!’这家公司只要您按时缴付保费,或许可以保障到您这一世死亡之前,但现世当中恐怕也无法保障因有这些‘梦想’而得到内心真正的快乐,更何况您还有生生世世不断的‘梦想’要去酬偿呢!!与道友的警策,一同送您作参考;如果公信力不够,就相信佛!再不尔,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警示您我的。
  下一科再来看看—没有了‘面包’(喻已于此科为我所破的物质文明)的爱情,它的背后真实面貌如何—

  认清爱情背后的真相

  千百个自杀理由,似乎皆可让我及世人感到同情;然为了世间的男欢女爱而自杀的,往往是最傻,而且最令人感到伤心,但竟是最为常见的,占了60%,故应让大家彻底了解—‘爱情是个什么东西?’
  好看色情影碟的人,我如果试问:剧中的男女主角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公、老太婆领衔主演,您想花钱买来看吗?应该120%的人都是相同的答案—‘不’,再加上怪异、作呕的表情吧!(这是我为劝诫,而询问过每一位青年所得到的答案,与无法想像的表情。)在佛法教其中《大智度论》卷十二中所说到:‘如一美色,淫人见之以为净妙,心生染著;不净观人视之,种种恶露,无一净处;等妇见之,妒嗔憎恶,目不欲见,以为不净。淫人视之为乐,妒人观之为苦,行人观之得道,无豫(厌也)之人视之,无所适莫(厚薄),如见土木。若此美色实净,四种人观,皆应见净;若实不净,四种人观,皆应不净;以是故知,好丑在心,外(境)无定也。’故说‘色不迷人,人自迷’也。
  再看看《自杀以后的真相》一书作者理性的评判:‘爱情是个甚么东西?别的情形,我们暂且不问,只问发生恋爱关系的那些青年男女,究竟为了什么,甘心把性命牺牲?我想现在的人,高唱爱情,莫非就为这‘爱情’二字么?恐怕除了这二字,世间再没有那么大的魔力,可以叫人自愿就死。但是死了,爱情还存在么?并且爱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也应当把这二字的意义,认明一下。我们常常听别人说什么爱情神圣咧!爱情纯洁咧!还有什么爱情艳似花咧,爱情美如玉咧!那些甜甜蜜蜜和和顺顺的美名,听到耳朵里,好像肉都要麻,骨都要酥,心思被它们弄得摇摇不定了。话虽这么说,傻终究是傻,这里头神秘的魔力,究竟有些莫名其妙。我就问道:爱情二字,多么的好,那么在父子兄弟朋友之间,行不行呢?因此有人答道:爱情的意义,却有广狭的,不过要像这种性命交关的爱情,恐怕只限于男女之间,别的地方不能够通用吧。我因此又问道:既限于男女之间,那么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和六七十岁的老婆婆,也会发生很深的爱情么?那人又道:大致都要在少年或中年的时候,彼此才会有爱情发生。到了老年,就讲不到什么爱情不爱情了。我更问道:既是这么说,一个翩翩的美少年,与一个缺口歪鼻、十不全的丑妇人,就是说年龄相当,也能一见倾心,鬓厮耳磨的和在一块儿么?那人便嗫嚅道:这却很难。要像这一种因缘,恐怕不容易得到。大概彼此面貌,终要过得去才行。我因此就哈哈的笑道:那么,爱情二字的意义,照逻辑讲起来,岂不是淫色二字的代名词么?爱情限于男女(案:现应包括同性恋了),无非是性欲冲动,就是淫。关于年龄美貌就是色。所谓神圣纯洁等那些名词,不过是文过饰非,欺人而已。那人道:也许有别的关系,如性情啊,学问啊,都可以增长两性间的爱情的。我道:性情学问等,说能增长爱情,本无不可,却非爱情的主因和动机。不然何必限于男女,何必限于年少貌美,又何至于发生出生入死的大问题呢?故知爱情决定是“淫色”为本。’并不是故意装出一副道学先生的脸来,责备任何人。四书五经上说过:“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知好色,则慕少艾。’孔孟也明知淫色二字是任何人所免不掉,故我虽不说他们好,却也不去讲他们的坏。不过最要紧的一句话,就是要识得淫色是个什么。万不可被他们瞒了,以致神魂颠倒,弄出丧失性命的事来。因此就有人问道: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他们呢?我道:只要识得淫究竟是否乐,色究竟是否美,识得了,他们自然颠倒玩弄你不得。我把这两层意思,慢慢的讲来。不过略带些哲理,请大家平心静气,体会一下,千万不要以为我在此谈玄妙、讲道学,心里厌烦,就不听了。实则我所讲的,都是平常之理,只要你们顺著次第听去,自然很容易明白了。那人道:淫是否乐,色是否美,却是一个问题;然淫因色有,色解决了,淫也就不难解决,不过色有美丑,是无可否认的。我道:请言其故。他道:无盐与西施并立,媸妍立辨,人人一般看的,岂可生异议吗?我道:你以为西施美么?究竟美在何处?他道:面美、目美、鼻美,乃至等等无一不美。我道:面美削汝以面,目美挖汝以目,鼻美劓汝以鼻,乃至等等一一割汝,与汝玩供,好么?他道:不要不要,一一割下了,就不美了!我道:一一既不美,何来总的美?总不是一所成的么?更有一层,把西施一身分析起来,不就是肤、发、肉、脓、血、爪、甲、尿、粪等么?在这一些东西里,那一物具有美性的?他又摇首道:都没有,一一分了,就不美了。我道:分既不美,人何云美?人不是分的集体么?因此可知美性不实,此其一。
  同一女子,此人以为美,他人未必以为美;他人以为美,此人也未必以为美。印度人以为美,中国人未必以为美;中国以为美,西洋人未必以为美。即以时间论,昔时以为美,今时未必以为美;今时以为美,将来未必以为美。美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故知美性不实,此其二。
  譬有男女,昔为情侣,今为仇人。为情侣的时候,只见貌美。色美,无一不美;转瞬之间,成了仇人,惟见人恶、心恶,无一不恶。美又因情感而殊,故知美性不实,此其三。
  美性如果是实,不但人看了以为美,就是动物看了,也应当以为美。如水润火热,人物同样感到,但事实却又不然。庄子不是说的么:“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鸟见之则高飞,鱼见之则深入,糜鹿视之则决骤。”那些鱼鸟等,既不是呆蠢的东西,何以非但不感到美,而且反被美人吓走了呢?若说物类,没觉美的可能性,何以鱼鸟等,各各自类间,都有性欲的事?然性欲生于美感,盖由美生爱,由爱生欲,乃一定的程序,人与动物既然一体,那么物类自然也有感美之可能性(物类饮食男女,贪生恶死,乃至爱护其子,与人无不相同。故知有感美之可能性亦同)。不过他们,只能感到自类的美,而不能觉到异类的美。如同人类,只能觉到人类的美,而不能感到物类的美,这就叫做同类相感的道理。实则易地而观,人类物类,都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人类物类既各无美,何以各各自类间,感到有美?这是先天及后天的习气资发,妄见有美,美性实无)。这种意思,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已经见到。现在的人,自作聪明,反全被蒙了,岂不可笑。故知美性不实,此其四。
  美性既属不实,淫乐更于何有?因淫非美不乐故。所以淫性之空,不言可知。不过在普通人想起来,行淫总是乐的,你要说行淫不乐,他们万不肯承认,若然追究他们,到底行淫乐在何处?他们午定道:男女交媾便是乐。然非合理之谈,既男女交媾便是乐,那么与残废龙钟老人交,乐么?与污秽丑陋人交,乐么?心中充满了烦恼,行淫乐么?恐谁也不能说是乐。非得要年龄相当,兼之貌不丑陋,更没一点心事,有了这几些条件,始有淫乐之可言。但是要知道,年龄相当,是年轻乐,不名淫乐。貌不丑陋,是貌美乐,亦非淫乐。没一点心事,是无心事乐,更不是淫乐了。那么淫乐,究竟在那里呢?据此看来,要守在淫的自身上找乐,是无论如何找不到的。那个乐,是因旁的关系而发生的,苟淫自性是乐,应一切时乐,一切境界,无往不乐。何必择老少美丑,乃至有心事与没心事呢?如必要待旁的关系而发生乐感,就叫做依他乐(依乎他种关系而有否故)不名自性乐(淫自身找不出什么乐来),故知行淫实无有乐。所谓男女交媾便是乐这一句话,不是就错了么?
  综合以上两种理论,可以断定,淫既非乐,色亦无美,因色之无美,更觉淫之非乐,因淫之非乐,更觉色不是美,二者相互为因,乃决定之理。古人所谓‘名姬艳女,皆同幻化;倚翠偎红,尽如春梦’,就是这个意思。
  淫色既同不实,那么淫色所产生的爱情更向何处立足呢?爱情既得不到立足点,全然是幻现欺人的东西,回头来就要问这辈青年男女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死呢?唉!此等死,真是死得可怜,真是死得可笑,真是死得莫名了!
  爱情爱情,您的神通,果然广大,一向来不曾识得您的真面目,被您蛊惑了无数男女,害死了无数青年,到了如今,才晓得您是一个幻化变现的妖魔罢了!男男女女啊!快醒罢!莫再信爱情为第二生命的胡说,白白地把自己的名誉生命送掉,还要被人家骂一声愚痴,讥笑您们意志薄弱。还有一辈喜欢弄笔头的文人,我也奉劝他们,切勿风流自赏,把爱情提得高高的,信口乱道,诱惑青年,简直无异诲淫。试问造下了许多业,将来向何处去消,为之一叹!
  我更有一言,奉劝诸位男女青年们,尤当注意。爱情既然是一个幻化的妖魔,完全是淫色的变相,那么不必再在爱情上胡思乱想,自取烦恼。万一情不自禁,偶然堕入爱网,切勿以为某某待我是真心的、专一的这种观念,就是情死和失恋死的种子。要知道爱情的根本是淫色,淫色既是任何男女间可以发生,所以爱情,也是任何男女间都可以发生。他既会爱我,也会爱别人,因为流动变化,是淫色的性,亦即是爱情的性。不要说您的才貌富贵,不是世上第一,就说是世上第一,习久了也会生厌。所以‘真心’二字,不过口上说说,其实是绝对没有的。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爱去爱来,自然不至于为爱而悲,发生意外的事情。话虽这样说,可是这种苟且的事,终归堕落,万万行不得。见地超脱的人,知爱情虚幻不实,人心变化无常,所以不肯被任何人惑乱。人看到他,潇洒如仙子,光洁如霜雪,这种人,才称得第一流人物么,您们不当学么?
  按现在一辈为情而死的青年男女,不少怀著一种心理,以为一死之后,到了冥间,可以常在一块儿聚乐。可是这种见解,便铸成大错。因为自杀这椿事情,本来是自暴自弃,姑不必去论他。当知道—天生您,不是叫您自杀;父母养育您,也不是叫您自杀;国家保护您,也不是叫您自杀,然而您竟然自杀了,这岂不是违了天,违了父母,更违了国家的意思么?违天,谓之不敬;违父母,谓之不孝;违了国家,谓之不忠。那有不敬、不孝、不忠的人死了反得受乐,试问天理何在?而且所行的,是暖昧苟且之事,所以这一类自杀的人,死后非但不能相聚一块儿叙乐,还要罚入枉死城受大苦哩!谋情死的人,可不知深戒吗?’
  这么长的节录文字,因为辩理太妙了,所以尽管遣词上有年代的因素,而看来有些不习惯,但仍不忍截头去尾。犹记是去年的事吧!报纸刊载一男二女,手系红丝线,一起服药自杀,以为信此邪说,到阴间去仍可相聚在一起,结果一男一女死亡,获救的一女尚怀此男的孩子,您知道他(她)们才都是国中乃至国小的孩子啊!邪说害人,即如死时穿红衣?等,死后可当厉鬼重返人间报仇;又邪书如日本所传《完全自杀手册》(当竟笔后不久,十月十二日各大报皆以明显的版面报导—日本上个月才四人共赴黄泉,而今又有七名十几到十几岁的男女集体自杀的新闻。近年来,日本网路上出现许多自杀族相邀一起自杀,并交流自杀的资讯—如何自杀、何处自杀、何时自杀等;而不幸的是—自杀网站推波助澜地淹及台湾……。)列上多种自杀死法如烧炭等,乃至教人纵欲等书的作者,您可知日后的果报吗?!‘文以载道’—文字可化人心,开人智慧;今反而邪毒人心,塞人智慧,善恶分判,果报何能逃之呢?
  另外,我有一点要敬劝男女,以我自己的经验及访问受过情感挫折的男众,为何男女在一起就非得吵吵闹闹不可?原因何在?竟然在《破坏性情绪管理》第一三六页中,西方科学家也有研究的资料显示,东西方情侣担忧的同一件事:嫉妒,不喜欢对方花太多时间和别人相处。‘嫉妒’应是所有人类的烦恼,在佛教典籍《百法明门论》中明列为小随烦恼之一,所谓‘妒火中烧’。故男女交往,一旦有第三者介入,便会引爆打翻‘醋醰子’。按理说,男女初期交往尚中规中矩,而嫉妒这种情形,往往是提早于婚前便发生性关系,(佛法称为犯邪淫—除了正式的夫妻外,所犯的男女性行为皆算邪淫。)而让彼此有系属感(占有欲)—‘您是我的’,当成了‘我所’之后,只要有第三者的介入,强烈的‘我执’便会启动自我保护系统来防卫;而当防卫失败所产主的挫折感强烈到不可平复时,不是选择自杀来惩罚对方,要不然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报复行动。所以诫劝男女交往皆当守身如玉,如此好聚也好散。看了社会事件及亲问时下的男女交往情形,皆同出一辙,且有科学家的研究资料佐证,故一并提出以为警诫。

  十七年前的一场梦

  民国七十六年的农历四月一日是兄长的忌日—记得父母们为不让我操心而善意隐瞒下,完全不知他曾经割腕自杀未遂被救,直到出事的前一天早上,家人拦不住他骑脚踏车出去,现已出家的三姊随后骑摩托车在后追赶,但怪的是到了庙口,轮胎便被铁钉扎破,就这么一去不回。在此情况下,家人才通知在台北工作的我,坐著夜车,一路乱了头绪而彻夜未眠,回家后清晨马上骑车到河边、田里寻找,丧气地回到家,邻居便告诉我—兄长已在祖母的坟上仰毒自杀。(之后,凡有兄长不知情的朋友打电话来家里找他,我们都‘说不出是自杀’地以‘出国(天国)去了’来回应;在数年内,‘出国的’竟成了兄长的代名词。)
  从事件的发生到出殡,没看到母亲在人前掉过泪,据父亲说只是整理房间见到遗照才伤心地哭。(非常抱歉!身为家中么儿的我,从不知如何去安慰二老。)随后,直到同村子有一相类亡兄年纪也是自杀身亡的男子,母亲偶遇其父母,竟劝他们:‘伤心也没用,应该好好念佛回向给他。’从此,我很感谢亡兄,让这个家走出了阴影和带来‘希望’—因为人世的沧桑与无常,反映出佛法解脱的可贵(在此之前,俗家是信仰民间神道),三姊和我陆续深入佛法(非逃避现实),而同在八十二年先后薙发出家。
  亡兄刚弃世不久,大姊先在高雄某神坛‘牵亡魂’,经灵媒扶乩引出亡兄之魂与大姊沟通,一出来指著手上曾割腕的伤口及咽喉(被农药腐蚀)表示痛苦而无法多说话,大姊本想问其自杀原因的目的也只好作罢(从死至今十多年,他的死因一直是个谜)。随后,又到屏东某神坛‘如法炮制’,情形如出一辙。因三姊和我学佛后,便以其为外道而劝大姊不要再去搞这种事了,好好藉佛法为其作功德回向、超渡才对。直到出家五六年后,大姊、二姊对佛法尚无决定信心,便又偷偷跑去再牵亡兄之魂欲解其近十年的疑惑。当灵媒降驾后到阴间‘调人’,过了不久,只带回亡兄的‘传话’,灵媒向大姊说:‘家里发生什么事你不知道吗?家里二个人出家修行,最好不过了,以后不要跑外道了,好好在佛法中念佛修行。感谢兄弟姊妹这些年的功德回向、超渡,现在我已能自由的在这边听经闻法,以后不要再叫我出来问东问西了……。’前几天为写此纪实,再打电话详问大姊,大姊告诉我,因为此次的机缘,她才对佛法有信心。
  对于灵媒或催眠治疗等,在此提出一个中肯的看法:《因果报应实证》九九页:‘目前神坛到处林立,主持份子良莠不齐,藉此骗人屡有所闻。因此家父遇有神庙开坛设乩邀他参加或指导,全都谢绝,以免被人利用,成为帮凶,以致背负因果。’乩坛扶乩情形既如上述,我们对它究竟应采取何种态度?
  对此, 印光大师有明白的开示:“不可排斥此法,亦不可附赞此法。”为何不可附和襄赞?大师告诉我们,扶乩之事,有许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所说的天乘道理及佛法,简直是胡说,其所说佛法全属臆测杜撰,若加以附和襄赞,恐招致坏乱佛法,贻误众生的罪愆。目前某些不属于正统佛教的0教或0道,乩文是他们维系教徒信心的重要工具,有时更成为他们教义的重要来源,对这一点,大师的开示,无疑是最佳的当头棒喝,其信徒们,应防乩文来自人为作假或来自灵鬼假冒佛圣说法,以免修行误入歧途,求升反堕,岂不可惜!
  为何不可排斥?大师告诉我们,乩坛所开示改过迁善、小轮回、小因果等,皆对世道人心有大裨益,若加以排斥,则有阻人向善的过失。
  但是大家要明白,大师所不排斥的是,专门从事宣扬因果、轮回,教化人心改过迁善的乩坛。对于目前流入弊端的下列三种神庙、乩坛,大师若仍在世,必定痛加喝斥无疑:(一)、藉开设乩坛骗财甚且骗色者。(二)、开乩坛让人问赌博中奖号码或六和彩中奖明牌号码者。读者当知,有道德有修为的正神,绝不会鼓励信徒从事赌博投机,可见指示明牌的,一定是小鬼或邪神,一旦中邪,后果堪虑,可不慎防乎?(二)、目前许多神坛很热衷于举办进香活动。主办的人,常于活动中雇请花车女郎,穿著暴露、表演色情歌舞,戕害青少年身心、破坏善良风俗,这绝非正直的神明所许可。那么这种活动是出于神的意旨,或者主持者假藉神意而举办?到底为了什么?捐钱赞助或参加这种活动有无功德?聪明的信徙们应该知所抉择吧!’
  现在我和三姊已出家十多年,父母也很精进地念佛求往生,尤其母亲坚毅的个性,和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让我一直很感恩亡兄的‘身教’,连难以度化的大姊、二姊,现在也多少有在念佛呢!
  佛度有缘人—没有契入的因缘也强求不来,但在彷徨无助之时,‘正统’的宗教信仰是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从最初的精神寄托,再内化成‘看破放下’的动力;如果您更有能力,应‘推己及人’地再对一切的苦难众生,生起一种责任感。这是我们此生的目的—除了净化我们自己的问题之外,还有帮助其他的有缘众生,是更重要的课题。请续读二部影片给我的启示—

  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Life affer Life》这是从网路下载的一部影片,是美国Dr.Raymond Moody医生实地采访数百位有死亡经验又还阳(又活过来—但要注意,据这些人的死亡经验都还算好,应是平日非是犯大恶,而先受前所造善业的善报之人;至于实际的业力,非我所能断定。而自杀是属恶业,决难有如他们一般的去处,千万别妄想要以此为借口而自杀,只恐怕‘有去无回’,在此特别警示。)的真实报告,让您对生命的意义及价值重新思考。以下是我观后所得,提供给您参考(‘’内是片中的文字,余是我的心得。)
  (一)、‘在他们生命要结束的那一刻,在这个与他们同在的发光体前前,(案:曾请教 会公此‘发光体’者, 会公表示:众生人人都有光,只是自已看不到,除天眼通的人可以;临终最后一念会看到自已的光,之后‘一念之间’才转入中阴身。故此发光体还不是中阴身。)会现出所谓“全景影象”(即楞严卷八所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并非在转瞬间连贯地出现,而是顷刻间顿然同时展现—从出生到死亡前一刻的每一感觉、思想、动作、事迹;自已好像是观众却也是戏中的演员,(案:即《庄子.齐物论》云:“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就如置身于立体电影院中,观看一立体电影;于中可以了知自已与周遭人事物,如何地互相影响。在这全景影像中,可以确定一件事—没有一件事,乃至一个念头可以隐瞒的。’
  (二)、‘一生所回顾的,并不是那些我们所期盼回顾的—所谓大的的成就,而却只是极简单的善行—通常是些你忘了的事—出于真心去做的事情;可是这些善行,会在宇宙中流动。’以随顺真如所起之妙用,故其磁场能量,亦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是知,若心存有善事、功德可修,则已隔了一层。如悠悠随队放生,与忽见生命将被杀而起悲心救赎之,自然于心真不真有差也。‘我所做过—我一向认为重要而好的事情,它们根本不算什么;而是那些小而不被人知,你们为彼此所做的事。所以,助人者即自助,施给他人爱,即是以爱自滋养自己。’真心去做的—即是阴德,亦是《了凡.积善》中所拣择之善的标准;即如一个孝子,从来不认为自己对父母所付出的有什么值得表扬,因为那只是天经地义—应做的本分事耳。是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检视自己,看看真实的自己,再以神(佛、菩萨)的眼光来评价自己,此次死亡的经验,让你真正了解—比你所曾经肯定的自我,更伟大、更庄严。’
  (四)、‘佛菩萨能无私地完全接受我们,包括我们曾经无知所造的恶业,但我们自己能原谅我们吗?’只要好好惭愧忏悔就好了,应该拨开乌云(恶障)去见太阳、月亮无私平等的光明,这些才是佛的本意,而不是将忏悔的善义,变成了五盖烦恼中之悔盖。
  (五)、‘并不须在他人伤害你时,要你去原谅他;而是要了解他们,而去包容他们。学习看待相似处,而非相异处。’相似处者—即众生之同一体性;相异处者—即众生之间的差别相,如美丑、贫富等。此理甚深,当好好向智者讨教。
  (六)、‘我相信—如果有个人了解自已,了解神对我们的爱(《观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那我们就能跟自我有同样的那种关系。’能对自己真慈悲的人—便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了解自他的苦难,才懂得付出慈悲对待他人。(佛菩萨只是光体,但随众生示现不同之相而度之—正以无我相而化一相度众生。)
  (七)、‘此生所学的,会随著我们到下一世。’此正等流习也。既知如此,您愿意学善—慈悲、智慧、诚实等;或学恶的呢?
  (八)、用佛法的角度来观看这部—‘为我示现、教育’而来的影片,应该值得感恩和合的一切因缘,乃至感恩自己—懂得惭愧而愿意觉醒的心。若不用‘心’观之,则亦不过是体会一种自己‘似未曾有’的经验而已;难道不知—我们都已‘死’过数不清的次数了,却仍以此来‘洗眼睛’(看过就算了)而已,可以这么说吗?!‘噫!可为知(ㄓˋ)(同‘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明朝 蕅益大师这么说)

  今天暂时停止

  这部在台湾并没有流通的影片,是我在一位藏传出家的西方比丘尼的著作《心湖上的倒影》中,看到有以下的简介:‘有一部电影《今天暂时停止》(Groundhog-Pay)这真是部佛教电影!内容是叙述有一个人,必须一再重新生活于同样的一天,直到他真正过好这一天。刚开始他抱著非常消极的态度,所以他在第一天制造了许多负面的因,人们和他的负面相应,所以他过得很不好。然后第二天,他又得从头经历同样的日子;接下来,相同的日子不停重复。(案:主角初谓‘既无“明天”,便可随心所欲’—此正所谓‘拨无因果’之大邪见。)他开始拼命找出路,企图自杀许多次,但次日早晨,他又在同样的房间和床铺上醒来,日期没有变,收音机里播放的还是相同的歌曲。他的心态经过许许多多的改变,直到最后,他把大部份时间都拿来帮助别人,他抢先阻止即将发生的惨案,因为他已经度过相同的这一天许多次,他所有的心态逐渐变成想方法帮助人。当他的内心态度转化,日子渐渐愈过愈好。最后,他终于能够突破而进入新的一天。’便托道友透过关系从美国带回来;虽然是纯想像的编导,若非学佛之人用心体会,可能收获不大,最多也只如片中的男主角—陷自我于沦溺而不得自拔的情况下,唯有透过省思,依一般世俗人舍苦求乐之情,找一个让自己精神得以慰藉的出口而已。
  而依佛法的角度来看—若不能藉因果来断恶修善,不断地降伏狭隘的自我,从现实生活的名、利等跳脱,那变成一再地重复这种‘苦’的回;好比剧中,给您无数次‘今天’的机会,让想去学习突破,如果没有好好把握,即如古德曾说:‘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辨;?面若不识,须再从头炼。’在无数次的挫败轮回中,当您觉悟到—要放下自我,而去改过向善、慈悲仁爱、喜舍助人,这才是消减宿业、积功累德最宽广的正道,即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的道理一样;更是想要改造自已命运最有力的促媒,所以建议您多学习‘付出’—‘助人为快乐之本’(但要有智慧),好比到医院、老人安养院、孤儿院、‘慈济’或‘创世基金会’等公益慈善团体去当义工,久久的熏习,您的心量会更开阔的。

  您可以加被自己

  在《自杀是灾难的开始》中,作者有几段话是很实际的:十三页‘说实在,这后头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促使您产生这种非理性的行动。有时本身并非很想死,但却有一种控制不住的力量,教您去寻死。是否真有这种现象呢?的确是有,有很多医学上无法解答的现象,更是一般常识所无法解释的。’二三页‘每当一个人快死的时候,都会有异相出现,只要您会观察,就可以看出他的气色不好,印堂发黑。这时,您要认真开导他,劝他赶快修行扭转业力;否则,若无善念与功德,这个劫数便难脱逃。’五二页‘临死还能发起善念,算是积了件功德,因此被救活了。被救也有被救的因缘。所以人要心存善念,能够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的好人,纵然在绝望的时候,也会有奇迹出现。这些万法因缘,都有很深的道理存在,要懂得看门道,而不要只是看熟闹。所谓:“人无功德,大地难容。”福报已尽的人自杀,一下就好了,再怎么救也挽不回。’
  我们总不能一直期待别人的功德回向,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自己帮助自己是最实在的;尽管自己不够力量,但也会感加善缘来帮忙。至于如何加被自己呢?所谓‘加被’—《佛光辞典》中释为:‘指诸佛如来以慈悲心加护众生。’我愿意用广义来解释此名相,‘加被’—若境界不动我的心念,我怎能感受到?所以凡能动我心念的,我都蒙受其‘加被’,好比(一)、在台湾习俗,喜事收‘红包’,丧事收‘白包’,如果当您家办喜事时收到‘白包’,会让您动什么念头?(二)、如果您是好色之徒,当看杂志中有美丑二女,光是平面的影相,会令您动什么心念?(三)、如果您最喜欢的人和最痛恨的人,同时迎面是来,您会有何念头交错?(四)、当您进入百货公司,楼上楼下地出入,您会有多少念头随尘境赶起落落?以上从颜色、照片、人物、诸物杂陈,可以说每个境界(不论有无生命、死人活人等)都是绕著「我’中心而起心动念,当然都会受其‘加被’;既然一切境界都可‘加被’我,那反过来,我可不可‘加被’境界呢?答案是‘可以的’;既然可以,我们是用贪、嗔、痴或不贪、不嗔、不痴来‘加被’境界呢?这点是每个人都要问自己的。如果再谈得深些,佛法‘一切唯心造’的道理—我们的心就如一面镜子,而镜内所现的境界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今天如果您讨厌镜内的人,而‘忘我’地用拳头将镜内人打死,结果先碎的是自已的心啊!所以心常怀负面消极的人要注意,如此感召的会是如何呢?我曾问过一个具有特殊能力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会遇到鬼而走衰运?他告诉我,每个人都有磁场,会发光;如佛是金光,而如果有修行的人会有黄、白的光,或福报大的人会有红色的光;至于心恶之人,光是黑色的,若常忧郁等有灰色思想的就是灰光;随心、业乃不同便有不同的光,而鬼就专门喜欢找灰黑色光的人—小心谨慎为妙!
  上述就现实日用可体会的道理,也是根据佛法‘一切唯心造’—即《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谛理而阐示:‘心作心是’二句—明朝蕅益大师盛赞云:‘此真念佛三昧之?要也。’清朝 彻悟大师更云:‘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若要深论,非大彻大悟者能道,如我者只能做祖德之教加以传述而已。经中云:‘心如工画师’—心就像一个画家一样,你看世间的所谓艺术家,其作品所陈现的,不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妄想’吗?所以,同一个时间、地点、题材,大家同时作画,但大家因妄想不同,故造种种业(有不同的风貌),即《楞严》所谓‘循业发现’的道理;今有所谓‘艺术治疗’,即假借艺术的创作,可依其不可窥见的内心世界,借此呈现出来后,再治疗其‘病因 ;如有一因地震而痛丧父母家人的小儿,他所画的彩虹不是七彩,而竟是黑灰等色。而我们的心,一下想善,一下子想恶的,就好比心的画家,画了一尊佛像,便随想而起了慈悲庄严之心相;若画了一淫女,随邪想便起了贪染之心相;倘若画了一恶鬼(如半夜行经墓地,而心自幻现鬼影憧憧之相。),自己却被自己所画之恶相而吓坏了(此即是常说: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也就是‘一切唯心’的道理。依此理,我们身口意三业,常常随佛而熏习,如断十恶修十善业、大慈大悲、念佛等,即三业时时造(作)佛之业,待修德圆满,自然还证—此心是佛,确定无疑;反之,若身口意常造凡夫贪嗔痴等业,因此不能超越凡夫的境界,岂又有何疑哉!所以,常起灰黑念头的人,其磁场光色,能召感不祥之物,便可理解了。又如《孔子家语.六本》云:‘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亦通此理;反之,若心常入粪坑呢?还须解释吗?建议您把《了九四训》此书彻底多读几遍,即可从世法入出世法矣!!

  没有结束的‘结束’—划上最后句点之前

  走笔至此,已画龙点睛的将此书做个我自己认为已尽力的‘圆满’结束;在未划上最后句点之前,再重点勾勒本书的眉目,送您最后的建议—结个善缘:
  (一)、请您先将前面的架构表再浏览几次,回想其中您契机或重要的内容。
  (二)、耕耘→收获,说穿了就是因+缘=果的道理,将之放大,就是无量个‘三世因果’—说无量(多)即是一,一即是无量,因为无量个因因果果都是由一念开始的;而从现前的一念真正去把握因果道理的关键,才是学习‘因果’—身心世界的安顿之处,不至让业风吹得像无根飘泊的浮尘一般。
  (三)、我们可以有‘理想’,但千万不要存有‘幻想’,而不脚踏实地于当下的努力耕耘;我们也都知道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我们都得承认现代凡夫心力太弱了,在耕耘过程中,难免会因无常的身心及外在尘境变化而受到压力、挫折;因此,更要了知‘计划’(妄想)永远比不上‘变化’(无常)—过去如果可以挽回,那就让时光倒流,重新来过就好,何须懊悔不已呢?如果,过去不能挽回,懊悔又有何用?应好好把握当下去忏悔、改过迁善,才是最切实际的因应之道。
  (四)、业是心造,要转业何尝不是由心下手?!有的人‘临时抱佛脚’,却连佛脚是那只都不知道,所以往往在事相上的‘用功’求不到感应便退了心;殊不知,业海起了滔天的大浪(喻险阻—恶业)是自己的无明风(喻烦恼)所掀起,当自已驾著小舟(喻心)面对大浪之际,‘求之有道’—绝非求佛、耶稣、天主等帮我们夷平业海之浪;而是求佛、菩萨加被,让我们更平稳地驾驭这条小船,待心一‘定’有了‘智慧’,面对业浪时便无所畏?地欢喜承受—风会止息,浪也会不平而平,以智慧安忍的等待吧!
  因为,既信因果的道理,了知因果绝不颠倒而辜负于我,那么安忍等待的,只是让时间去成熟罢了!有人等不及,便投机地—先享受(乐)后付款(苦);愿意等待的,便先苦后甘地‘倒吃甘蔗’;俗云‘尽人事,听天命’—未免有些消极,佛法的观念则是—尽自己本分而随顺因缘,而在随顺因缘当中,也不忘尽自己的本分,如此‘努力论’才是另一学习因果的受益处。
  (五)须知,会因‘我’而容易打妄想成病,无非是放不下过去,期盼未来,而忘了当下所造成;《金刚经》说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正是要人看破妄想的虚幻—即如认情所谓的爱情、金钱、事业等五欲尘劳,如果它们是真实不变的,当然值得我们追求拥有;但就是因为它不是‘真的’,所以当您执著得愈深—起惑颠倒于‘雾里看花’,就如同只见其毒药外所披色彩鲜艳的糖霜一样,届时受苦的,恐怕除了自己外,也要波及旁人。既然,虚妄执著的我,常带给我们一切的苦,那么要转苦为乐的好方法—就是利用因果的道理,把自己从‘小我’的焦点,放到‘大我’的苦难众生中去粹炼,从中去开启智慧与慈悲;这时在解放自已苦难的同时,您会更懂得珍惜自己→关爱众生。
  (六)、如果,您看完此书后,一点契机的感受也生不起来,并认为它没办法予您任何身心上的助益;没关系,只能说时机尚未成熟、因缘未到吧!我也会很感恩您 将它看完,我更会用我的磁场如被祝福您(即佛法所说:功德回向。),希望您早日遇到生命中的贵人,经其教化而得解脱一切的苦本;但希望您将此书转赠有缘的人(或送回原流通处)—继续流通,是我现在对您唯一的恳求。如果,您看完后,有一种更想从佛法中得到解脱的渴望,除了恭喜您有此善根外,希望您更上层楼地祈求早遇契机的善知识,经由他的教化,您的善很能早日成熟→解脱,而我对您的唯一请求—别忘了!知恩报恩地继续传承这份慈悲与智慧,从这盏菩提心灯开始—尽未来际,灯灯相传!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