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七 机缘品 问题讲解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七 机缘品

  问题讲解:

  一、六祖大师在黄梅得法后的机缘如何?

  六祖大师是禅宗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贡献很大。他对于佛学的阐明,禅学修证,尤其后来把很多研究佛法的饱学之士摄受在其门下,使禅宗在中国佛教中更是一枝独秀,展现辉煌的成就。

  说到六祖大师,他本来出身寒微,是以砍柴维生的樵夫,后来由于善根深厚,所谓风云际会,而于黄梅五祖座下开悟得法,成为一代大师。

  开悟后的六祖大师,回到韶州曹侯村。当时有一名儒士刘志略,对六祖大师十分恭敬有礼。刘志略有一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无尽藏,时常诵念《大涅槃经》,六祖一听就知道经文的妙义,于是替他讲解说明。无尽藏比丘尼便拿着经卷请问经文字义,六祖大师说:“你要问甚么道理,你可以问,经本我是不看的,我不认识字。”

  无尽藏比丘尼心想:“这个人字尚且不认识,那里能够理解经中的意义?”

  六祖大师知道她的意思,就说:“诸佛妙义,不关文字。”

  无尽藏一听,非常惊讶,即刻改变态度,对他刮目相看,并且遍告里中耆德说:“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所以,后来陆续有韶州的法海禅师来跟六祖讨论“即心即佛”的问题;洪州的法达法师来讨论《法华经》要义;寿州的智通来讨论唯识要义;信州的僧智禅师来讨论如来知见的问题;广州的志道禅师来讨论涅槃三昧的问题等,六祖大师俨然已成了当时学术界的中心。

  所以,过去大家一直以为六祖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其实,六祖大师并非不识字,相反的,六祖大师不但在禅学的修证上有所体证,在佛学义理上,他也能发挥深奥微妙的道理。他讲《涅槃》、《法华》、《唯识》;他对《金刚经》、《维摩经》、《楞伽经》、《楞严经》、《梵网经》等,也都有很精到的研究。因此,虽然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六祖大师自谦的言辞,不可以因此把他当作不识字,没有学问。当然,学问在六祖大师而言,并非如一般学生从书本上认字、求知识;六祖大师并不是心外求法,而是心内求法。心外求法是外道、是枝末,心才是知识的根本,义理的泉源,智能的宝藏;只要心里一悟,真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达。

  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后来能成为一代宗师,并且引度了许多对他一生关系重大的弟子,如青原行思禅师、南岳怀让禅师、永嘉玄觉禅师、河北智隍禅师、荷泽神会禅师等。由于这许多各方闻风而来的学者纷纷归投六祖门下,使得六祖“南宗顿教”的禅法能在唐朝时代大放光芒。尤其,青原行思禅师与南岳怀让禅师如同六祖的左右手,这两大弟子后来更发展出五家七宗,使禅宗的弘扬达到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六祖大师的一生,虽然遭遇迫害,灾难不断,可以说集荣辱、毁誉、灾难、恭敬于一身。不过,得道的人跟一般未得道的人毕竟不一样,没有道行的人在灾难、伤害面前,他就屈服、失败了,可是六祖大师越是受到伤害,越是崇高;越是遭逢打击,越是成就。所谓“没有黑暗,那有光明?没有罪恶,那有善美?”正因为灾难重重,诽谤不断,反而帮助六祖大师弘扬禅学,阐扬佛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二、甚么叫做“即心即佛”?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和众生的不同,只在于心的迷悟之间。一念不觉就是凡夫,一念觉悟就是诸佛,所以说“迷即众生,悟即佛”。

  六祖大师和法海禅师谈论“即心即佛”的问题,其实“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六祖大师的徒孙马祖道一禅师,他继承六祖大师的道统,凡是有人来请他开示佛法,问他甚么是佛法,他总是一句:“即心即佛。”

  后来有人问他:“老师!你怎么跟人说法都是一句‘即心即佛’呢?”

  马祖道一说:“我告诉你,小孩子哭,不得不拿个饼干给他吃,这样子给他有个安慰!”

  这人再问:“假如小孩子不哭了,你怎么说法呢?”

  马祖答说:“那时要说‘非心非佛’。”

  到底“即心即佛”是呢?还是“非心非佛”是呢?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有时候,我们从肯定上来讲,就是“即心即佛”;有时候则从否定上来认识“非心非佛”;佛非心,心非佛,因为佛不是妄心,妄心当然不是佛。

  在《赵州录》里说:“即心就是有限量的,非心就是无限量的。”假如有人问:“如何是佛?”“无心就是。”“如何是心?”“佛在就是。”在《大乘赞》里也讲:“如果不解‘即心即佛’,就如同‘骑驴觅驴’。”我们骑在驴子身上,又在找驴子,不知道自己的驴子在那里?下了驴子以后,“喔!我的驴子在这里。”如同一些人,常常把眼镜戴在头上,却又到处找眼镜。凡夫众生骑驴觅驴的多得是,如果能认识驴子,那就是“即心即佛”。

  所以,《心王铭》说:“了本是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自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传心法要》也一再指示我们:“佛者,就是众生心。”《大乘起信论》更说:“甚么是大乘?众生心就是大乘。”

  住在陕西的无业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时,由于相貌魁伟,声如洪钟,马祖禅师一见即取笑他道:“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无业禅随即作礼,恭敬说道:“三乘文学,自信粗穷其旨;但禅门即心即佛,实未能了。”

  马祖禅师见他来意真诚,就开示道:“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无业禅师问:“心、佛、众生外,更有佛法否?”

  马祖禅回答:“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岂别有佛法?如手作拳,拳空如手。”

  无业禅师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禅师答道:“祖师今何在?且去别时来!”

  无业禅师不得已,告辞出门,马祖禅师随即叫一声:“大德!”

  无业禅师回首。

  马祖禅师问:“是甚么?”

  当下无业禅师跪下礼拜,哭诉道:“本谓佛道长远,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

  学佛修行,说远,须三大阿僧只劫;说近,当下即是。如怀琏禅师说:“古佛堂中,曾无异说;流通句内,诚有多谈。”吾人心外求法,忘失自己,劳动诸佛祖师千说万说。如同法海禅师不明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因此六祖大师告诉他:“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又说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终于言下大悟,因此说偈歎道:“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佛和心的关系,并不是要等心灭了,才有一个佛出来;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佛。因此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我们不要把心和佛分开来,心和佛分开就是凡夫,就是众生。如果我们能把真心跟佛调和起来,“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则当下我们与三世诸佛又有甚么两样呢?

  三、如何用禅来看《法华经》要义?

  在佛教里,《法华》是大乘圆教。佛陀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有一首偈语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佛陀最初说法,是在定中讲说《华严经》,有三七二十一天,这是大乘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谓华严的境界。佛陀讲说《华严经》的时候,菩萨、二乘人都听得如聋若哑。所以,佛陀只好回过来,从小乘的《阿含经》讲起,然后渐次演说到大乘的《方等经》、《般若经》。二十二年的般若以后,有八年的时间专讲大乘的圆教《法华经》、《涅槃经》。在法华会上,因为是大乘圆教,境界很高,所以虽是百万龙天的盛况,却仍然有“五千退席”。

  《法华经》是大乘圆教,所谓圆教,是说其教义是圆满究竟的,是“实中实”。

  佛陀一生说法,大部分讲的是权教的方便法门,唯有《妙法莲华经》是整个佛法当中的大乘实教,是佛陀真真实实的本来心怀。佛陀之所以降诞于世,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要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让众生统统觉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大家要有信心。因此,方便说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的佛法,然而实则只有一佛乘──“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此外,《法华经》的思想大义,有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种世间、性具思想、二谛圆融等。所以,懂得法华的要义,就会知道“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原来十法界的众生都不离一心,一心圆具万法,万法就在我们的一心。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诸佛在自性上本来平等,只是觉悟有先后,佛性并没有差别。为了说明凡夫众生都具有如来智能德相,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所以,在《法华经》里,就有七个譬喻:

  1.火宅三车喻:

  这是佛陀在〈譬喻品〉里,对授记后的舍利弗所说的譬喻。大意是:有一间房子失火了,里面有二、三十个小孩在嬉戏,父亲非常着急,呼唤孩子们赶快到房子外面去。可是孩子们只顾着戏耍,那里肯理会父亲的话?长者只有权巧的向他们说:“孩子们!赶快到屋外去!外面有漂亮的羊车、鹿车、牛车,可供你们玩耍。”孩子们于是迫不及待,争着冲出火宅而得救。长者非常欢喜,赐予每个小孩一辆七宝装饰而成,安稳舒适的大白牛车。

  火宅比喻三界,三界有五浊、八苦等烦恼,无法安住。诸子比喻众生,谓众生贪着三界,沉溺于享乐的生活,不知道处境的危险。长者比喻佛陀,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意思是说,佛陀见众生遭烦恼之火所逼迫而不知苦,于是以种种智能、方便,为三界众生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待众生出三界苦,再以佛乘开示众生。也就是法唯一乘,本无二、三,因众生根机不同,于一佛乘,方便说三。

  2.长者穷子喻:

  〈信解品〉里说,有一个财富丰足的大富长者,走失了独生子,他不断地寻找,都无所获。时隔多年,孩子长大了,却流落乞丐群中讨生活。有一天,被长者认出,长者非常欢喜,要把这个孩子带回家继承家业,谁知乞丐不能体会,以为有人要加害于他,惊吓的不得了。

  长者对于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不知道自己是出生在大富长者之家,而自卑感重的穷子,只好方便教化,先委身和他一起做除粪的工作,给他薪水,鼓励他,以“同事摄”慢慢地建立起他的信心、尊严,最后才引导他回家,把产业交给他。

  大富长者就是佛陀,二乘人(声闻)无有大乘法财庄严,就像穷子缺乏衣食,无以为生。佛陀施设种种方便,令他除烦恼粪,净五蕴舍,增长他的信心,然后教以大智,也就是以佛道度化声闻,令回小向大。

  3.三草二木喻:

  又作药草喻。佛陀说法,如同云雨普润众生,但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受益亦有差别。以小药草喻“人天乘”,中药草喻“二乘”,大药草喻“菩萨乘”。又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者,喻为“小树”;安住慈悲,转不退*轮,度无量百千万亿众生的菩萨,喻为“大树”。佛陀平等说法,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同草木受雨有异。

  4.化城宝处喻:

  佛陀为了鼓励心性怯弱的众生,不要觉得佛道长远难成而却步,于是以方便力,示以化城,暂令大众止息。待众生信心增长,再教导大众勿执着于化城,当进趋于无上佛乘的宝所。

  5.衣里明珠喻:

  〈五百弟子授记品〉载,有一个人到亲友家喝酒,醉得不省人事。这时亲友忽有公事,急须他行,于是就在他的衣里缝上一颗无价宝珠。但是这个人因醉酒,毫不知情,醒来后,独自外游,为了谋求衣食温饱,生活艰苦,稍有所得,便感到心满意足,后来偶然遇上亲友,告诉他衣里系有宝珠,终于远离贫穷,一生一世衣食受用不尽。

  这是比喻二乘人过去曾在大通智胜佛座下结下大乘的缘,然而因为被无明所覆盖,不能觉了。后来依如来的方便开示,于是能入一佛乘,利乐无穷。

  6.髻中明珠喻:

  这个譬喻出自〈安乐行品〉,大意是说:转轮圣王发兵征讨不肯顺从的他国。胜利后,转轮圣王以金银、玛瑙等各种财宝赏赐给有功的将士,唯独他自己佩于发髻中的明珠,不作赏物。主要是因为只有轮王头顶上有此明珠,若将此珠赏给将士,轮王的臣属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

  意思是指,佛陀弘法说教,尽管讲说阿含、方等诸经,或说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等诸法,但大乘的圆教不随便说,说了,唯恐大众惊疑,待众生根机成熟,如来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说一乘实理,授记二乘而得作佛,如同转轮圣王解髻中明珠与功臣。

  7.良医治子喻:

  这是〈如来寿量品〉中的一则譬喻:有一群儿女误饮毒药,心神错乱,痛苦呻吟。父亲见孩子们如此痛苦忧恼,立即依处方,调配最好的药草,让孩子们服用,但是儿女们中毒太深,失去分辨能力,不肯服药。父亲不得已,只好离家出走,到远方去,不久传讯回来给儿女们,说他们已死在他国,不会再回来了。儿女们听到这个恶耗,霎时惊醒过来,知道父亲留下的是良药,便把父亲开的药方服下,病也就痊愈了。

  这则譬喻说明,三乘信受权教,不能证得正道,佛陀于是施设各种方便,令大众服食大乘法药,速除苦恼,不再有众多的苦患。

  在《法华经》里说,佛陀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主要就是为了“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要让众生觉悟到跟佛一样的智能,一样的境界。所以,《法华经》的宗旨,就是示教利喜,就是让众生“自悟自性”,那才是开佛知见,否则“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法达:“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又说:“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法达终于言下大悟,以偈赞歎道:“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原是法中王?”

  意思是说诵经再多,只要曹溪一句“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就够了。我们虽然身处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可是污泥里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虽然“三界如火宅”,不过,只要我们有了禅,当下就能与三世诸佛平等。所以,参禅悟道,不需要甚么好的地方,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我们能熄下心头的妄念、无明,那就是诸佛菩萨光明朗朗照耀的世界。

  四、六祖大师如何解释“唯识要义”?

  转八识成四智,是佛教修学唯识的最终目标。

  智通禅师曾启请六祖大师为他讲说“四智”的意义,六祖以偈回答:“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意思是说,真如自性离诸尘染,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所以说大圆镜智就是性清净体;如来观自他一切平等,以平等性智随众生的根机示现开导,令众生悟证自性。此平等性智是由无所滞碍的心体流露出来的,所以说平等性智心无病。如来善观诸法的自相共相和众生根性乐欲,而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众生开悟,叫做妙观察智。此智是于应机接物时,能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所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如来成就其本愿力所应作事,叫做成所作智。此智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如镜照物,不昧现状,完成任务,所以说成所作智如同圆镜。八识中的前五识和第八识,必须要到成就佛果时,才能转为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所以说“五八两识果上转”;八识中的第六识和第七识,在众生因地中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所以说“六七两识因中转”,不过,“五八果上转,六七因地中转”,只用转名言而非转实性体,如果在心悟得转时,不留余情,则我人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虽然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在定中。

  唯识,就是佛教的心理学。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明三界之内,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即无世间万法的存在。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用心,对于周遭的一切,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为三界之内,一切万法,唯有心识才能认识。唯识,就是讲到心识变现万法的问题。

  讲到唯识,首先我以三首偈语来说明八识,让大家认识八个心王:

  “五识眼耳鼻舌身,心识能合又能分,末那传达作使者,赖耶如山似海深。”“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舌味身触心难安,末那执我作传达,赖耶罪福怎能堪。”

  这是说我们人有八识:眼睛看到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一切物质,就分辨、认识,这是眼识。耳朵听到声音,就会辨识好听的声音、难听的声音,这就叫做耳识。鼻子嗅到香臭,就会生起好恶之心,这是鼻识。舌头尝到的咸淡、酸甜、苦辣,就产生了别作用,这是舌识。身体感触到软硬、冷热,也会生起分别作用,这就是身识。心里追忆过去,或是憧憬未来,或是对现前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等,产生认识、了别的作用,这就是心识。

  眼、耳、鼻、舌、身、心,称为六识。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中心,吾人一切自私的想法,与贪婪、倨傲、固执己见等恶习,全是由它发起;第七识能把前六识──眼、耳、鼻、舌、身、心所造作的,不管好与不好,统统传送给第八识,犹如邮差,因此又称传达识。

  第八阿赖耶识,又叫做藏识。阿赖耶识如同一座仓库,不管好坏、善恶的种子,第八识一律将它含藏起来,将来发起现行,就是受苦、受乐。所以,世间一切幸与不幸,都是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举心动念之间所造作的善恶业所决定的,也就是善恶业果,自作自受。

  心识就是我们自己生死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我们在世间上所做的好事、坏事,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随着第八识所含藏的善恶业去投胎受报。所以有谓“去后来先作主翁”,指的就是第八识。

  经云:“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上的一切万事、万物、万象,都是唯心所造作的。心就好像一个工程师,他可以建筑高楼大厦,无中生有。心好像一个艺术家,他能画出房屋、山水、花卉等一切景致万象。我们的心所想要的,往往因为心的力量,就能变现,就能发挥力量。例如,动物当中,有一种动物有保护色,牠为了求生存,心的力量就能使牠的颜色变化。又如一个人如果心里清净,不断观照道德,慢慢地,气质也会变。心的力量,其大无比。

  有一位旅人出外行商,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一不小心,掉入黑暗的洞窟里,荒山僻野,人烟罕至,眼看自己将埋骨在这里,商人心急如焚,两眼拼命望着洞口,直想:“要是我能飞就好了!要是我能飞就好了!”想着想着,心中无一杂念,忽然身子果真飞升到洞口外了。这就是心的力量。

  又例如,有一个医生,想了解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做了一个实验:他到监狱里找了一名死刑犯,对他说:“你已经被判处死刑了,砍头或枪毙的死法都非常痛苦。现在如果我为你打一针,慢慢地抽血,血抽完,你就会自然安乐地死去,你愿意吗?”

  死囚一听,马上应诺,躺上床,接受医生的安排。两眼先被幪起,手臂上扎了一针后,立刻就听到血一滴滴地滴在桶子的声音。医生凑近死囚耳畔,不时地告诉他:“唉呀!你的血已经抽出五分之一了,你的脸上已经失去血色了。”“唉!现你的血已经抽出五分之四了,你的脸色完全惨白,你快要死了!”

  死囚紧闭只眼,听着医生的描述,心想:“我的血快要流乾了,我就要死了。”

  忽然觉得自己头晕目眩,身体渐渐虚弱起来。死囚就在自己那殷红的血液慢慢乾竭,生命渐渐枯萎的想象中,无疾地死了。事实上,医生并没有抽出死囚的血液,只是在死囚的耳朵旁边放置一个水桶,并且接了一条水管,水流入桶中,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彷佛血液答答的滴落声,而他自己把听到的一切“暗示”,在心中造成一幅宛若真实的景象,他完全被自己心识的作用影响了。

  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心,心能升天、成佛,心也能让我们下堕三涂恶道;我们的心蕴藏无限的宝藏,能够变现种种的东西,宇宙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识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

  以上这些事例,都是说明唯心、唯识的意义所在。心不动,一切法不动;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里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心识不起,也就不会有万物的现起。所谓“了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为心身自了了,身心何必更缝合。”只要我们的心了知无心处,一切自然无法说。无心就是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心。所以,我们的心,有时候是真心不现,妄想、烦恼的心倒反而猖狂作乱。因此,我们的心,平时因为没有好好的修心,我们起高楼大厦,只是给我们的身体居住,好的沙发、好的床铺,只是给我们的身体享受,我们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心,正如现在的青少年,有的人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就生出种种的问题。我们的心没有好好的修养,因此心就变坏,就起了妄想,致使真心不能现前,反让妄心乱动。

  讲到修心,我们的心究竟住在那里呢?我们的心有时候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里,其至住在五趣六道中,但是成佛作祖,更要靠我们的心,所以,学佛要修心,要让我们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如果我们的身心能够自在平安的话,不必一定要住甚么高楼大厦,即使茅屋陋室也如法界之宽;虽然斗室小屋,也如天地之大。所以,古人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只要我们能把身心安住在道德、慈悲、智能、利人的上面,安住在般若中道里,安住在佛菩萨的境界中,你还须要再去往生其它的世界吗?你还要另外去找甚么佛国净土吗?当下就是你的佛国净土,佛国净土就是从你的心识里就可以显现;我们参禅,所以要用心,也因为心能生出一切法。所以,我们要创造美好的世界,创造美好的人生,不妨先让我们大家人人都拥有一颗禅心开始。

  五、六祖大师如何论“如来知见”和“四乘法义”?

  所谓“如来的知见”,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如《金刚经》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众生者,不光指人类,甚至包括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一切的飞禽走兽,各人的心,各人的性,如来都能悉知悉见,都能知道。就如同一面镜子,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无论甚么东西,在大圆镜的前面,不必分别,都会显现。佛陀的心,已经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了,所以,众生的一切妄想、分别、差别等等,在佛陀的心中一时俱现。因为,佛陀的知见跟凡夫不同,凡夫有时候以假为真,以幻为有,有时候偏见,对于一切的法、人、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凡夫与诸佛如来的知见,就有层次上的分别。

  首先谈到凡夫的知见,那就是正见。所谓学佛,就是要学习如来的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世间上,你可以甚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果业报,不能不信有善有恶,不能不信一切法无常苦空,不能不信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世界。这是学佛最起码应有的认识,这就是凡夫的正见。

  其次,再高深一层,认识缘起,这是二乘人的知见。所谓缘起,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泥土没有水份,就会成为沙漠;高山没有树木、花草、水份,也会坍方。所以,世间万物的存在,那怕是一只小鸟,一只昆虫,牠也要树木、花草、泥土做食物。一个人的存在,需要士农工商供给食衣住行之所需,甚至人的身体,也是四大因缘和合所成。骨头是坚硬性的地大,眼泪、鼻涕、大小便利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是温暖性的火大,呼吸是流动性的风大。这四种条件的组合,才能让我们存在,如果四大分离,人就不能存在。所以,你懂得因缘,在宇宙世间上做人,你要成就众生,成就好的因缘,不要心存破坏、嫉妒,你打倒别人,自己也不能独存。所以,认识了因缘,就认识了宇宙的真理,也就是认识宇宙人生彼此相互的关系,这就是二乘人的知见。

  再高深一层,菩萨的知见是“空”。凡夫一听到“空”,就心生畏惧,以为空就是甚么都没有,空空如也。其实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没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所以,空才能有,虚空很大才能拥有万物。甚至我们人的身体,做衣服的时候,要做一个口袋,有口袋的空间,才能放东西。出门了,拿个皮箱,要有皮箱的空间,才能放东西。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没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更是存在的意思。认识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空不破坏有,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要素,这是菩萨的知见。

  甚么是如来的知见呢?般若就是佛陀的知见。佛陀当初出生于王宫,是为悉达多太子,后来成佛了,怎么会成佛?因为他证悟了般若。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宇宙之中的一切佛,都是从般若所产生的,有般若智能,就有宇宙万有。般若,是唯有佛与佛才能体证的境界,这是佛的知见。所以,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就是因为如来有般若智能,有如来的知见之故。

  然而,话虽如此,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佛了,佛陀成佛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涅槃,不想说法。佛陀当初千辛万苦出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真理,为了要说法度生。现在已经证悟成佛了,应该要来弘法度生,为甚么又不想说法呢?佛陀曾如此说:“我所证悟的真理,和世间上的人所知所见,完全相反。我认为有的,世间上的人认为没有,例如法身、真如、自性,那一个体悟得出这是真真实实的、是实实在在有的东西?世间上的人认为有的,我认为是假的,例如声色名利、荣华富贵,都如三更梦、九月霜,那里有一点真实?可是世间上的人说这是实在的。因此,我现在所证悟的道,和一切众生所认知的,正好相反,那些执迷不悟的众生怎么能体会呢?

  当佛陀这样想的时候,天空中现出许多天人及四大天王,代替众生向佛陀请求:“佛陀!正因为众生执迷不悟,众生愚痴,所以更需要您的甘露法水。有缘自然会得度,无缘的众生,佛陀的大慈大悲,只要给他们种了得度的因缘,即使不能在灵山会上得度,将来也能在龙华三会时相逢,总会得度的。”佛陀受了这许多天人的请求以后,终于改变心意,发心在世说法度生。

  现在,在台湾有一些民间信仰,常常不能和佛教相应。民间的信仰都是建立在贪欲心上,都是祈求神明:“给我发财、给我升官、给我利益、给我好处。”而佛法都是教人:“你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你要把欢喜幸福布施给人。”不但不贪欲,而且是奉献、喜舍。大地众生那一个不想自私拥有?谁肯给人?因此,佛法就显得曲高和寡,难以为世人所认同。所以,佛陀他的大乘佛法的知见,小乘根性的人,甚至凡夫执着自我的人,很难领受。我们很希望大家透过六祖大师提出的如来知见,能够重新估定我们人生的价值。

  说到如来的知见,例如《金刚经》上讲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如来的知见。无我就是如来的知见,因为唯有离开虚妄、无我,才有一个真我;那种灭绝生死、灭绝对待、灭绝人我,究竟超凡入圣的涅槃境界,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

  六祖大师也谈到四乘的法义,也就是我们知见上所要认识的。平常说大乘、小乘,这叫做二乘;声闻、缘觉,也叫二乘。这里讲到的四乘,是指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当你研究佛学的时候,只是见闻转诵,就叫做小乘;悟法解义,这就是中乘;依法修行,实践佛法,这就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就叫做最上乘。

  不过,一切的法虽然分有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实际上,真正的佛法是“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六祖大师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在四乘里,如果我们是小乘,只是见闻觉知,当然,六祖大师希望我们要悟法解义。觉悟了以后,也还不够,还要再依法修行,才是大乘佛种。有了大乘佛种以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还要再“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不舍一法,不离一法,不执不取,离诸法相,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六祖大师所希望我们实践参禅悟道的最上乘。

  这四乘法义,也如同学生求学一样,先读国民学校,然后初中、高中、大学。虽有层次,但要层层升级,不能停顿,到最后,人人都能证悟最上禅,有了最上的禅定,也就有了最上乘的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讲“四乘法义”,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人以佛的知见来入最上的禅定,证悟最上乘的佛法。

  六、六祖大师和志道禅师如何论“涅槃三昧”之意?

  说到涅槃,一般人以为佛教所说的涅槃,就是死了的意思,这是极大的错误。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且是永生。

  志道禅师是南海人士,礼六祖大师披剃出家,阅读《涅槃经》十余年,但是,仍然没有明白涅槃的大意。所以,有一天,他就请六祖大师特别教诲。六祖大师问志道禅师:

  “你对于涅槃,有甚么地方不明白?”

  志道禅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寂为乐。这是涅槃的解释,我就在这个解释上,起了疑惑。”又说:“一切众生有两个身体,一个叫做色身,一个叫做法身。色身是物质的,法身是精神的。物质的身体是无常的,是有生灭的,而法身是永恒的,是无知无觉的。所以,《涅槃经》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明白,何身寂灭?何身受乐?如果说色身是受乐的话,那么,色身死亡的时候,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堪言,何乐之有?假如说法身受乐的话,法身是无知无觉,一到了寂灭以后,不是如同草木瓦石一样,又何能受乐呢?”

  这个问题就讲到色身和法身的分别。平常我们以为色身是有,其实,色身是苦的根源。老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因为有这个身体,饥寒、饱暖、烦恼、是非,可以说,都是因这个身体而带来的苦恼。我们从“有”上来看,“有”以为有钱、有名、有权力,可是,金钱、爱情、名利带给我们的忧悲苦恼,也是不少。

  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他说:“锦花带雨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大自然的现象里,来体悟真实的世界,了悟真实的人生呢?”

  老师回答:“不雨花亦落,无风絮自飞。”不下雨,花一样也会凋谢;没有风,柳絮一样也会飞扬。所以,“无”的世界里,也有一种活生生的,活泼泼的另一番景象。

  世间上的人都喜欢追求“有”,不喜欢“无”。所谓“松树千年岁,不如时人意”。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可是有几个人喜欢?一般人都欢喜红花绿叶,虽然短暂,但是非常惬意。万古青松,有时候无法吸引人去欣赏它,正如法身虽然永恒,但是有多少人会去顾念自己的法身?大部分的人都是追求色身,虽然只是数十寒暑,却在数十寒暑中斤斤计较于色身的富乐。

  临济禅师也曾经说过,他说:“有的人论劫,如人虽在途中,不离假色;又有人论劫,虽离假体,仍在途中。”这个意思是说,世间人把有无分开,把色身和法身分开,于是不容易了解法身、涅槃的真义。“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针对这个问题,六祖大师对志道禅师开示说:你是出家的释子比丘,为甚么反要学习外道的断常邪见呢?你以为色身是无常,法身是永恒,你有了断常二见,怎么能学最上乘法呢?我现在告诉你,就是在色身上看,色身以外,并无法身,离开了生灭以外,你到那里去求寂灭呢?虽生灭,即不生不灭。所谓“烦恼即涅槃”,色身也可以见到法身,我们身外并无涅槃。所以,涅槃有身受用,你如果执着于那个受用,这仍叫做耽于世乐。我们要知道,刹那是没有生相,刹那也没有灭相,时间一点一滴,也不是生,也不是灭,也没有甚么生灭可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有受者,有不受者,不可以生断常二见,那就叫做谤法。我们要知道,“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无上的涅槃,它本体圆明,经常光照,凡夫、愚痴的人以为这是死,外道以为这是断。其实,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有无要断,过去、现在、未来,在涅槃里面也没有这些分别。”

  最后,六祖大师为了让志道禅师少分认识涅槃,又说:“吾今强言说,今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禅师听了这首偈语,忽有所悟,欢喜踊跃,礼谢六祖大师。至此,他终于体悟到涅槃的意义了。

  涅槃,又称圆寂: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净称寂。道德完成,就是圆;业障净尽,就称为寂。

  所谓涅槃、圆寂,它要具备“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涅槃、圆寂是恒常的,是安乐的,是真我的,是清净的。舍利弗尊者曾经论说涅槃的意义,他说:“把贪欲永远除尽,把瞋恨永远除尽,把愚痴永远除尽,把一切烦恼永远除尽,那就叫做涅槃。”所以,涅槃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完成的意思,佛陀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成等正觉,那就叫做涅槃。

  所以,涅槃的意思就是:

  涅槃是佛教最高理想的境界。

  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标。

  涅槃是人类思想最深的探索。

  涅槃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

  涅槃是丰富幸福的乐土。

  涅槃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涅槃是最美满、最常乐我净的一个境界。

  当然,涅槃也有它的层次、类别,天台宗就体、相、用来诠释涅槃,将涅槃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修行证果,如实觉了诸法为圆,破除一切烦恼为净)、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等三种涅槃。法相宗则将涅槃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等四种。其中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略称为性净涅槃,是说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就是真如寂灭的理体,也就是指真如。无住处涅槃,是依于智能,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于生死的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所以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的境地。

  修行成道的人,还留有色身,并未与大宇同化,他一样有身体,有饥寒,有饱饿。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当初有两位大弟子,一位叫大迦叶,有一位叫宾头卢颇罗堕(就是长眉罗汉)。这两位尊者到现在还在人间,他们还保有身体,这就是有余依涅槃。

  此外,如《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也就是灭除所知障、烦恼障,已经超越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达到法身、圆寂、灭度的境界,又称为大般涅槃。

  《出曜经》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涅槃是世间最安乐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也就是为了这个常乐我净,最究竟的涅槃。不过,证悟涅槃的人,并非就要离开世间,他只是离开了生死,离开了烦恼。证悟涅槃的人,因为智能故,不住生死;因为慈悲故,也不住于涅槃。可以说,成道的人,他在那里?一样在生死里广度众生,一样在涅槃里享受寂静之乐。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而住,那就是涅槃。

  所以,涅槃的境界是:

  完全的平静。

  最高的妙乐。

  持续的幸福。

  福慧的完成。

  彻底的离欲。

  究竟的解脱

  永恒的自我。

  真实的世界。

  我们想要体悟涅槃境界的话,等于有一首古德的诗说:“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暗花明千万户,处处敲门有人应。”你证悟到涅槃,无边的风月都在我们的眼中,不尽的乾坤都是我们的法身。法身之光,灯外有灯;“柳暗花明千万户”,你处处敲门,处处都有人和你相应。所以,我们涅槃了以后,安住在那里呢?

  随遇而安。如同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在猎人群中安住十五年。

  随缘生活。如同白云、流水一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

  随心自在。如同观自在菩萨,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时时处处,随心自在。

  随机应化。如同观世音菩,千处祈求千处应。

  所谓涅槃,就是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染为净、转暗为明、转动为静,就是转娑婆世界为净土。所以,我们懂得涅槃的话,“住在尘世,起则讽诵,避三恶道,开涅槃门”。我们在佛法里面,如果能以八正道来修学,就能证到涅槃。

  如何求得涅槃?最后我有四点告诉各位:

  依于戒行,守法可以涅槃。

  安于慈悲,行道可以涅槃。

  解于法义,契理可以涅槃。

  住于平等,自性可以涅槃。

  所谓真正的涅槃,就是无我而完成真我,无执而放旷一切,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的涅槃境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