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与弥勒佛
我国的弥勒信仰源远流长。最初的弥勒信仰源自东晋时代的苻坚,他曾送一尊结珠弥勒像给道安大师,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法遇、辅僧、昙戒等,发愿要上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至此以后,我国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师、民国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印顺法师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都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的人。还有很多高僧虽然没有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但却与弥勒净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近代虚云老和尚就是这样一位高僧。
虚云老和尚(1840-1959)是现代禅宗泰斗,近代著名高僧。他一生精进不懈,为报父母之恩,不顾风雪阻隔朝礼五台山。他还以建寺度生为己任,先后辗转修建寺院数十座,为弟子作禅修开示不计其数。就是这位禅宗高僧,在他一百多岁时,却出人意料地与弥勒菩萨结下了法缘。
事情的起源是:1951年春,虚云老和尚一百一十一岁时,适逢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当时有人诬告云门寺私藏金银、发电机、军械等物,遂将寺院封锁,全寺僧人一百二十余人,于四月八日分别软禁于禅堂、法堂,同时大搜寺内,上自瓦盖,下及地砖、佛祖尊像、法器经藏等都作了仔细搜查。连续搜了两天,仍一无所获,就将监院明空及职事僧惟心、悟慧、真空、惟章等拘去。又将册籍、部据、来往书札及虚云和尚百年来之精注经籍法语文字,尽用麻包捆载而去。数日之间,共拘去僧众二十六人,逼令供出军械及藏金,众称不知。扰攘十日,终无所获,遂迁怒于师。虚云和尚被拘禁于方丈室内,门封窗闭,断绝饮食,大小便均不许外出,迫令交出黄金、白银、枪械。虚云答以“无有”,竟被打得头面流血,他干脆阖目不视,闭口不语,作趺坐入定状。后来,又将他从榻上推倒在地,乃呼啸而去。入夜后,侍者入室探视,见虚云老和尚倒于血泊中,于是扶老人坐于榻上,并侍候汤药。次日,那伙人卷土重来,见老和尚未死,又将他拖下地,以足踏之,以至于流血不止,倒卧地上。那伙人以为和尚必死无疑,即扬长而去。
至四月十五日,老人渐渐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手试其鼻孔,气息全无,手脉亦停,以为和尚已死,唯体温尚正常,面色亦平静。次日早晨,忽听老和尚微微呻吟,并睁开眼睛。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答道:“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执笔记录,乃从容叙说神游兜率天之事。
师言曰:“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 ‘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麻绳蜗角,疑成弓影,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警惕普觉。
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天亲见弥勒菩萨,并与阿难等共同听弥勒菩萨讲经。弥勒菩萨认为,虚云老和尚在世间度化众生的任务尚未完成,于是劝他返回娑婆,完成度生任务之后再往生兜率净土。令人回味悠长的是弥勒菩萨开示虚云老和尚的偈语。弥勒菩萨在偈语中讲述了唯识深意;告诉虚云老和尚去除各种迷惑烦恼的具体方法;弥勒菩萨还告诉虚云和尚在世间要发大愿、忍大辱,广度有情众生,即使历经各种磨难仍然不要退却,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往生兜率净土。
虚云老和尚住世时,在多种为弟子开示的场合,常向弟子介绍自己梦中亲近弥勒菩萨的因缘。和尚还经常向弟子们讲述弥勒净土的殊胜之处,劝化弟子精进用功,将来求生弥勒净土。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净土的故事不仅对虚云和尚自己,也对当时和后来的佛弟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便有诸多佛弟子将弥勒净土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
- 上一篇:历史记载观音菩萨多次在普陀山显灵
- 下一篇: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