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四卷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四卷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今天再看经文第十页第一行:“能随方便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恒与智俱。”我们先看这一段。
前面我们跟各位谈到怎么进入这个佛境界的方法,那个很殊胜,所以大家现在就好像都挤到门口来开始要进入佛境界了:“这么好啊,入法界这里头多殊胜啊!”那我们就要回过头来看,你的第一步在哪里?这个是一定的标准——第一步,你第一步错了,你后面全错。第一步在哪里?第一步在心态,你的心态,你现在学佛的心态怎么样?
我们看到很多同修到道场来:“我要发心,发心煮饭。”煮饭就站在那边,然后在等,在看。人家说:“你怎么不煮?”“我怎么煮?你们都没准备好,我要怎么煮?我现在也不讲了。”这个不是发心煮饭,他在等什么,等你把米洗好把它放在电饭锅里面,“我要煮饭”就是按下去我就煮了。像这一种发心,你就看到他的心态是什么。你要煮饭你就投入,这里没什么,我办什么;要什么,我做什么……你要做什么,你从基础来嘛。你认为要煮饭把电饭锅一按就好了,那哪叫煮饭,那叫按电饭锅,那不叫煮饭。
你现在想要进入佛境界,那你要有进入佛境界的正确心态。那心态是什么?从基础来要怎么来?你不要去找什么,从你现在开始,现在我要做什么就开始去做。凡是在这个时候有等的这种情况,不管你等谁,那个叫烂招式。这里面没有诀窍,你别以为“我等到时间来,我一下子就完成了”,没有那个,你一定要自己从你自己本身开始去找,这个叫摸索。谁都想成佛,谁都想金光灿烂,常光无限,放光无量,恒以一法而摄多法,谁不想啊?但问题是你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你现在要怎么下手?当你还想要问“我应该从哪里下手?”表示你还没准备好,当你准备好,你就知道怎么下手了。
很多同修,我们这里也很多,好多人来参学,美其名叫参学,有在用功吗,那叫看热闹。我们欢迎各位来,我是假设你在那边学的很好,那么来这里吸取更多的养份,应该是这样嘛。你不是,来听一听:“师父,你讲的不错。”你欠揍,对不对,我讲的不错要你讲?我讲的好不好我很清楚,但是问题是在你自己,你是来干什么的,这个才是重点;你听了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这个才重要。
所以我们在这里告诉你的,你不是来吸收知识的,我是要你架构那一套入法界的方程式,你可能都没听过,“我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好了,入法界是什么东西啊?”入法界要干什么你都搞不清楚,你跑到华严道场来,就未免有点太那个了。对不对?路边摊三块钱一碗就吃得饱了,来这里给你吃三千的还免费的,你说吃那么多要干什么,那就白费了。不是,这里给你完整的佛法,不是给你一个单一的螺丝而已,那你就要去架构那一套,你未来法身慧命成就的模式。
所以我们会跟你讲最高的境界,但是不忘记你最基础的那一步。你进入佛门的基本心态是什么?这是我们一再要反问的,不是要你答复我,没用,是你自己要向你自己负责。我为什么进佛门?我今天来到这个地方,我是要来干什么的?这里既然是完全开放,那么你来有没有取到你所要的?或者是这里的特色你有掌握到。你不要到这里来问是非:“那个人在这里是干什么的?他的地位是什么?他跟和上的关系是什么?”你要做媒人吗?问那么多干嘛,户口调查?你是情报员,还是国安局?听说最近有很多神射手都在那边瞄准,你被瞄准了吗,不然你紧张什么?你是来学佛的,你是来求开悟的,你是来求了生死的,要入法界的,你堂堂正正的一条路不走,你问这个问那个干嘛?没女朋友想交女朋友?那要到婚友中心去,不是到道场来,搞错方向了。所以你到这里来要知道:“我在找一个法界的入门,叫法门,那个是什么?我要找到那个啊。”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再跟各位讲,最高的法界境界怎么进去也跟各位交代了,现在要的就要回过头来——楼梯的第一阶怎么踩上去?第一个告诉各位了——心态。你为何学佛?为何进佛门?“听说进佛门可以更漂亮一点,就不要去SPA,不要洗三温暖。”这个是很枝末的副作用,学佛以后会更美没错,为什么会更美,因为你有慈悲心所以就更美,因为你有智慧所以就更美。你要怎么样长养慈悲心,怎么样增长智慧,这个是你的目的,你不要为了美容来的,这里不开美容院,这里是在美化你的心灵,不是美化你的脸庞,这里不是医学院美容系,你别搞错了。让我们的心灵充实起来,净化我们的心灵你自然就美了,那份气质、那份美感、那份品味,那是最基础的。你先把这种基本态度弄好。
心态刚开始进来可能弄错,不要紧。“我就后有追兵,前面是悬崖,我只好躲到庙里来,阿弥陀佛。”不要紧,你就躲进来吧,进来以后你要弄清楚。你假如“不,给我躲过了以后我就要回去”,那就回去也不要紧,世间人寻求避风港,道场都有这种功能,这个不造业,你要记得这个不造业。我在不得已时候进佛门来,那得佛门的救济结束以后我再回社会上去好好地奋斗,这是正常的。那你认为说,佛门竟然可以这样,也不必工作就有饭吃,冬天还可以加粮、加衣服,夏天还有冷气吹,那你弄错了,那你就叫做越济人,超越被救济的人,当这个心念一起,你就下地狱了,就地狱因就成了。
所以当你进来以后虽然是这样的状况,那么看了人家在修行,那你就开始要调整自己,我能不能修?假如可以,那我就留下来修;假如不行,不要紧,再回社会去,因缘成熟再回来。当年秦始皇他为什么有这个果报,他也是逃难逃到庙里去,看着和尚们都在那边精进,他说:“你们都在干什么?”“噢,这样叫修行啊。”他就发了一个菩提心:“我可以不可以?”那个和尚说:“可以。”“我只要修一天就好。”“那可以。”他就那时候受了一天的八关斋戒,过出家人的生活,就以这个因缘他就当转轮圣王了。这不是很好吗?但是你不能够说我赖着庙好吃饭,那你就搞错了,这个就不好了。
好了,当你这样开始调整以后,你一定要回复到正常的地方来,就像刚才讲的,怎么充实你的心灵,让我们人在这个世间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怎么活着才精彩。那个真实的部分,当你开始追求这个状况的时候,你就会由浅入深逐渐来。但是有很多人不是,我们这样讲你就是听不懂,怎么听不懂,现在我讲你当然听懂。“某某医师会催眠术,哇!好厉害!”然后这里就少了好几个。那个叫为魔所摄,被俘虏了。为什么?你又贪,贪什么,急功近利。他有效啊,有效我们不会。那是邪魔外道,知见不正确。所以你不要看那个谁怎样谁怎样,告诉你,没怎样啦,怎样的是你的心。这种境界现前是在考验你,魔境现前你能动不能动。我们讲罗刹、夜叉、诸魔所不能动,你为什么动了,这就是你在佛门中的知见没有稳固。讲我是讲了,听你也听了,人家一怂恿你就垮了,这就是关键。我们不想讲太多这一类的,避免兴谤,我们自己在毁谤人家。但是你自己要感觉得到,这个才能够叫菩提心坚固。坚固以后你就会去摸索,一步一步来,按照技术面、工程面。我们一再跟你讲,你从最基础的来。打坐有吗?修密法的同修我们跟你讲,梵呗你能吗?你今天的梵呗有没有比昨天好?你要是说:“我昨天这样也不错,今天也一样。”那叫废物,不能进步,你随时要要求我这一节一定要比上一节进步。你要不能有这种理念的话,不叫行者,你无法精进,你在混日子。你把修行当外面上班一样,每天八点打卡、九点打卡,晚上五点打卡,朝九晚五,就这样我打了三十次,薪水一个月拿来,不然就告你,不然下个月就罢工,那是世间法。
现在不是,你自己要鞭策自己,因为你要背阎罗王,你不要被他所俘虏,你要按照因果的标准创造良好的结果。你要怎么样种下良好的因——出离的因、成就的因,你要朝这边走。你的功夫有吗?技术面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一步有没有做好?不要以为你会了,一再地反省检讨,我这一步这样对吗?老参还要再问,我都一样,我们第一步对吗?到哪一天你可以不问,那是你入法界以后。那就是你这辈子有没有尽形寿,在进行你那一份你所发的愿——大菩萨愿、大菩提愿;每天有没有这样的归零功课在做。归零功课就可以证明说你是对三宝具足信心,因为你都会归零嘛。每天都回到三宝面前来,不管顺境与佛共享,或者逆境一再忏悔,这是最简单的一个行法。
因为在你坚持尽形寿要进行这一个菩提愿的时候,那多少的挫折、逆境,你那脆弱的心灵禁不起这种考验,哭哭啼啼,但是不向任何人抱怨,你要抱怨跟佛抱怨,佛永远笑脸着说:“孩子别哭啊!再拜啊!”哭一次就再拜一百零八拜。当你这三件事做了,你就会知道你怎么样超越。不是你知道,是你做了。我们在做的同时还要再检讨,我这样忏悔有效吗?那不管,我忏悔了,我相信三宝,棉被一摊就睡着了,不会做梦的,绝不做梦。你不拜忏你一定做梦,天天都有奇奇怪怪的梦。天天忏悔,天天忏悔,一有顺境,人家说:“你干得真好,你不得了。”那就是顺境,这份荣耀回向给三宝,跟佛说:“我们有位弟子某某人他多喜悦,他已经得到您的慈光加被,所以他心悦诚服,他今天的分享我向您报告。”所以一百零八拜,再拜。你会说:“我真倒霉,学佛一直拜。”修行就是这样。拜完以后,“我这样做对吗?当然对,不过要怎么样证明对,我还没找到答案,我明天会再继续努力。”两脚一伸棉被一拉又睡着了。明天你会高兴的笑醒,高兴什么不知道,这个就是行者啊。
不要跟人家开口闭口佛里佛气:“我们华严是讲入法界的,成就法身的,我们师父说全法身一法界。”光是捡我的口水在那边溜,会臭酸,那个没用。你光是背我的知识语言,那你不能成就的,你只有这样去做。做了以后,你还带着一点疑情,带疑情是让你的生命活起来,让你进了法界以后你会真正的精进,很快到达止于至善,而且是一个灿烂的、芬芳的永恒的生命。他的殊胜是在这里,不是要你背一堆语言文字,那没有用。你把我讲的通通背下来,你也不得成就;你把佛陀三藏十二部通通背下来,照样生死轮回。不是说你背的多就好,不是。所以我们叫做修行,不是修背,你要修行你才会成佛,不一样。所以不是你背的多读的多,不是,是你如何行,行的正确,行的完整。行有一套模式,从你心灵发起的,所以我们叫做心灵方程式,关键是在这里,所以这个基础你一定要弄好。
那么刚才所讲的这个部分,事实上它包括两个,一个是技术面、一个是工程面。自己在进行归零功课的时候那是技术面,但是你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那一些——人家对你的误会、诬赖、毁谤或者使你内心伤心,意志消沉,这个就是工程面了,看你能不能够突破了,要不然经常你就会被魔所摄持,经常会有这种情况。那要怎么样稳固你这部分呢?多诵经。两部经,最简单的,第一个是三品中的《净行品》,你要是初学的话,第二部要增加你大福报的话就《贤首品》。一般同修们我们都叫你读诵《华严三品》,那是华严经行法中的三个阶段,叫做华严三品。你有时间那最好,没时间你最少《净行品》或者《贤首品》,要经常读诵,免得心被外尘境界所诱惑,而使自己堕落,被魔所摄持,那个时候你就会以邪知见来替代你的正知见,那你就完了。
所以我们修行中一再要求三个东西,一个是知见,第一个,知见正那你才能下功夫,有了功夫那就看你的行愿,这是三个。这一般在看的,知见正、行愿深广、功夫要扎实。那我们最重要跟各位谈的,推动这三个东西就是要疑情。疑情是经常的检点自己:我这样做对吗?这个进行了以后真的能兑现吗?我真的能够找到生命的故乡吗?这样做下去人生真精彩吗?真的有意义吗?这个东西会一再浮现,这个你才有办法把你推上路。
当你这些,一般来讲这些通通叫资粮道,具足以后你就上道了。工程面你会一直放下,意识流、概念包一个一个放下,不过、可是、但是、还有,很多很多,通通放了。当你发现到最后——这样对吗?戒律不是这样说吗?学佛不是要这样吗?这个叫染识,你的中心价值观开始在干扰你了,但是你已经把所有的噪声放下了,剩下最后一关,这一关过了就到净识,到了净识修行就可以开始了。
一般人刚到净识的时候还无法起修,因为那个时候你会感觉人生这样真美好,因为那是已经到舒服禅的境界,虽然技术面你都没有启动,也会到舒服禅,那么你技术面一启动的时候,舒服禅很快就过了,很快就会过。那你假如工程面没有到净识,只有技术面,那你会被技术面的舒服禅所迷惑。那就在粗住跟细住那个过程里,粗住跟细住是产生舒服禅,尤其是到欲界定的时候,舒服禅最高兴、最舒服啦,那一般人在讲修学的时候死在这个地方。有很多人看起来像入禅定,他不是禅定,他是类初禅,类似初禅的舒服禅。这种类似初禅的舒服禅那是很麻烦的,因为那个时候跟你讲你都不相信,因为你很舒服而且境界也很清楚。
(看开悟之路图)这个地方舒服禅,技术面你开始动的时候到欲界定(禅坐—粗住—细住—欲界定)。从欲界定开始修行,有一种定叫未到定,不是真的定,好像是定,到未到定。未到定再来的你身心会有变化,叫八触十功德,我们简称触功德,这是第二个阶段,这是真的开始在修行了。但这个地方不是修行,舒服禅不叫修行,只是调整很粗的身心而已,调身调气那个时候。
那么到这个地方是调心的时候,触功德这里是调心——当你身心放下,身、心放下的时候呢,你平常的紧张,那个紧张就是你用大脑,你只要用脑筋去思考事情,那你身体哪里紧张你就不知道了,那个经常用的你的思维模式,你用大脑的思维模式会使你的身心开始受伤,它会在哪个地方拉紧,你不知道。肝病怎么来的?是你的思维,每次思维就把肝捏一下捏一下,本来水汪汪的肝被你捏到变豆干所以叫肝,豆干就是这样来的。有的是胃溃疡,对不对?有的会造成糖尿病,都是因为你的思维造成那种现象,因为经常刺激那个器官,所以有那种情形,有的会心脏病,有没有?你不知道,但是你修行到这个地方(触功德),把这个身心放松以后呢,那个地方就开始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的时候,身心就起变化,那个叫好转现象,开始有好转的情况了。
那么这个地方(触功德)什么时候才会好,你不用在意,你只要注意我们的基本:数息,放轻松,然后息出息入清清楚楚,你注意你的风门,置心一处,就这三个条件,到这三个条件完成,到触功德到置心一处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参禅金三角:置心一处、放轻松、息出息入清清楚楚,这三个要件弄好以后是第二个阶段,完成以后我们开始看念头。这就是华严禅的特色。那么其它的是共外道禅: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横出三界呢,我们就不是四禅八定了,来到这个地方(置心一处)就横出了。有没有?师父真的要指导你的是在这个地方。当你到这里来,是师父要忙的,师父跟你讲说,你只要开始修行,有事你找我,你放心,保证你出三界,入法界,关键是在这里了,关键是在这地方。
禅不可说,很抱歉,我们通通说了,你可能会用斜着眼睛的角度来看:“真的吗?禅都不可说你还说。”我师父跟我说:“那密法是秘密的,怎么说,说了就不密了。”对不起,修行通通要说,你不要不会说就说不可说,你说“不会说、不会说”,你不要说“不可说、不可说”,搞清楚。我们在该讲的地方都跟你讲了,不可说的是——你的心灵方程式我不可能跟你说,你知道吗?但是架构心灵方程式所要的参数跟变量,我们就通通跟你说了。你到底是什么个东西,你的方程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那个系数那个常数不可能是零的,最小要一,那几个你不可能没有。你说“我就修慧就好”——有人主张:我慧解脱就好,为什么一定要身解脱?对不起,身解脱你都不修就是零,零是不可能,定慧要等持,你哪有只慧不定的?你说:“我只修定就好,人家慧能也定,广钦老和尚也定。”他书一个字都不会,你最好是跟他一样,谁叫你读到大学毕业?你不可能只定不慧的,所以定慧等持,所以我们跟你讲的是这个部分,技术面是这样。
我不跟各位讲说你是往这边(四禅八定)或这边(四果横出三界),都不是,是舒服禅你都过不了,那你别讲了。你之所以没有办法接受这种东西,那告诉你只有两个现象,第一个你在工程面你是活在意识流里,你对佛法根本就是零分,因为你除了佛里佛气的那些意识流噪声一堆以外,你跟佛陀根本无关,你死后跟三宝也毫无关系呀。因为你脑袋里头生命里头没有一点三宝的东西,你只是现在记忆的那杂质里头有很多的这些三宝的名相而已,那死后脑筋一腐化你什么都没了。你要把那些东西转化成你的生命因素,它才能够在你临命终时一刹那际,常在其前导引其人往生极乐世界嘛。对不对?那你要讲那个东西呀,那个就是你的生命因素。
所以我们现在在修行要把它变成你的生命因素,那两个条件一定要有:第一个先把意识流概念包给丢掉,把这些东西回归到净识这个地方,这个工程面你一定要做到这里;第二个就是技术面你一定要到置心一处,不管怎样有没有只要你能够透过触功德,但是你就是不能停在舒服禅。现在社会上那些会催眠术的都在舒服禅里面,你看看你去跟那催眠术的要学舒服禅干吗?全部是邪知见,更不要讲邪定聚了。你到了触功德以后要到置心一处的时候我们才讲邪定,正定跟邪定的问题,你在舒服禅这边只有邪知见跟正知见的问题。这两个关卡要能够通过,没有成功不要紧。你光是这两个条件,一个到净识,一个到触功德这个地方,你保持正知见跟正定,绝对往生极乐世界,而且上品上生。你到了极乐世界不是在大如车轮的莲花上化生,而是在岸上,这个时候只能站在岸上。你假如是经过这个部分(净识—生命观境—法身境)过来入法身了,到极乐世界那就有华盖,有须弥座。知道吗,那是不一样的。所以看你修行,你认为说我们学佛就是我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已经邪知见又邪定了,你怎么会一心不乱,都是你自己讲的。知道吗,修行不是自己想的,想当然尔,不是语言文字这样讲,不是,因为你要懂得他实际上里面进行的工程。
好,当你走过这一段,我们讲了,这个我们都跟各位分得很清楚了,即使在极乐世界,因为那些人从来不把在佛门中的修行整个的状况讲清楚,你只能够窝着一个小角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你的概念里,你的意识形态里,只有在莲花大如车轮上出生,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那种白色白光、青色青光那种莲花上生。可是你不知道那莲花为什么,你出生的莲花是红色红光还是白色白光,你知道吗?我敢肯定没人跟你讲。你怎么去呀?去了再讲,他给我生白色就白色,绿色就绿色,对不对?要这个时代去生在绿色里还不错,你生在蓝色的那你就倒霉,因为你根本无知,其实你生到哪个地方——岸上、池里,你都可以很清楚,只是因为你接受的佛法没有谈到这些。
好,我们现在跟各位谈的就是,基础面你一定要具足。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就一个行者来讲,这里一定要下很多功夫。我警告各位,与其花十年时间参学一百个道场,不如在一个道场把这个功夫打十年。你自己去想想看,这个时代福报大,交通方便,各道场都在做广告,所以你花十年的时间找一百个道场不难,你卖掉两栋房子你也可以去,你可以做的到,但是告诉你,回来以后,你一脑子的噪声、毒草跟毒药,完全没用。你假如在这十年当中在一个道场,好好的把这个功夫花十年,我想你一定突破这个地方,而且你可以培养就算不到净识也到染识,知道吗?但是你要是跑十年一百个道场以后,你本来在概念包现在跑到意识流去了——噪声。本来脑筋里头不学佛还一片干净,有的是世间的一些习气而已,现在佛门中跑十年下来,为什么变老油条——噪声太多了,对你这样的一个行人无意义,只有害处。所以我不是要你留在这里,但是你不管在哪里都一样,这个技术面的功夫一定要克服,然后你要是有心克服技术面的问题,你的意识流应该会净化,你的概念包应该会丢掉一些,然后留下来单一概念,那到这里,你修行要成就就很快,你马上就可以从这个地方(置心一处)转入了。
要怎么转入?那就我们“生住异灭”上面住所讲的部分,过了住以后,那你就进入到娑婆若海了。生、住、异、灭里面的“生”,在这个“生”里头,讲的就是本体心、本体性跟本体念。这个就是娑婆若海里面生灭性相,这一个图(生住异灭图)你看不出来。我们说生命是永恒的,怎么永恒?你都在娑婆若海里呀,这个时候心的本体起作用是性,它的相就是念。这个心本来是如如不动的,那么有众生的业所以它起了作用了;它一起了作用以后怎么样,它相就出来了;念是什么?念着众生,念着法界,慈悲、智慧一再地起作用,所以那种永恒的、灿烂的生命是在这个地方。
你们看这个(图)没什么好看的,“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也不过很生硬的一句话。你得道了?你觅得本来面目,你拥有生命真相,是那么的枯涩,那么的冷漠?是这样吗?那个真相是多么的灿烂,就在这个范围里(生),这个都是法身的范围。你到达止于至善的时候更是这里面的净化。这个经文就是讲这个范围里面。
我们一般人是活在这里(灭=意识形态),这个是意识流,这个是概念包(异),染识,概念里头的染识,业识身、意识形态在这边一大堆的,人家讲都不听都是你自己的,就在这里(异、灭)呀。你不要看了,我把这里画的很清楚了,没看过的人他还不屑呢:“语出何处啊?谁讲的?生住异灭四个字对下面通通不对。”因为他没看过。你没看过人家就不能讲,我们现在写下来,一千年后就是众人所引用的,你知道吗?为什么?关键就在你学佛的心态,当你心态不对你就搞不清楚了。这个就是你看看,真的修行在这个区块里(住),可是当你的心态还在这里(灭)的时候,与这块(住)根本无关,你来到这个地方(异)是概念是染识的时候,跟这里(住)比较近了,所以你比较会接受。
所以我跟各位讲,你要请法不要找我,我讲你一定接受,没有用,大师父二师父讲给你听,看你接受不接受,你就会“不过,但是,可是……”,因为你碰到我你也但不起来,但是你跟大师父二师父跟明乐师你就可是很多,还有争辩。为什么?因为你还在这边(灭),还在意识流里。只有在净识,这个染识再过来,中心价值观破了以后,在净识这边你才会单一概念。单一概念的人才有可能修行啊,不然不可能修行。因为单一概念是初果相,你进到这里面是初果位开始,这里一直到十信位,十信位过,初住位开始,生这边是初住位开始法身大士啦。整个过程我们都跟各位交代很清楚,但是你要能够做好,从基础面一路走上来,要不然你没办法。好,你按照这种标准上来了完成了,前面的境界你才有可能做到。
这一句是在说明,这样境界的一种随宜应用的状况。娑婆若海入了,娑婆若海是什么样子?入了娑婆若海沉下去不会死,还会呼吸,那你到海里当鱼就好了。不是,他的生命这么的可爱。可爱,知道吗?不是一般的词汇,这么的美他才可爱。你不要以为成佛以后,每一尊都像这样子,不是,他是生命是很美的、很灿烂的。这一句讲这种美法,“能随方便”,方便就是能随缘,能够随缘,按种种方便随缘,“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他随什么缘,随什么方便?随缘起法界的业力,随这个缘他能够入。那佛的境界,像这二十个大菩萨的境界里,他菩萨的愿力他也能入,虽然他在性起法界中菩萨不是十全十美,但他能入,这叫“入于一地”。
那有人会问:“那我们假如这一次分段生死结束以后,我们到了法界我是哪一位?”从初住到等觉都有可能,你是哪一位那要看你的用功,但是这一过去最少是初住位。那么为什么会是初住位呢?因为你是很不得已而过去的。但是我告诉你,有任何的勉强,内心有疙瘩、不畅快,有压抑还在忍耐,那去不了。你知道吗?会是初住位的是你这辈子发了愿以后,开始在行这菩萨道,你有种种的业障而自己翻不过去,因为你这个技术上面有些状况你搞不清楚。虽然也是照这三个原则做,但是经常病恹恹的,不发勇猛心不生病,发越勇猛的心病越重。有没有这种人?这种人就是你原来业太重。什么业我不知道,可能前辈子杀猪不够还再杀牛,听说这比较好赚。那像这种业力当然你就挫折很多,但是你要是一辈子真的这样坚持下去,到你寿命终了的时候你还是往生,还是入法界去,他可贵就在这里。
问题是当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你不能接受那就没办法。真的是跟各位讲,这种逆境现前而没有办法接受是没办法,因为逆境是你自己认为的。就像我们在跟人家讲佛法一样,你跟他讲,他讨厌的要死,他根本就不想听,那就是逆境,逆境是他自己造成的。讲佛法有什么好逆境?对不对?你跟人家讲佛法,同修们还高兴的不得了,可是你跟你的父母讲讲看……为什么这样?是你自己心理造成的,人家跟你讲正法你不能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跟你说这是业,这是智慧不够,善根不足,你根本不以为然。有没有?这个都是状况。所以你只要这个三个很简单的原则,一生做起来就不简单了。而且这个前提之下是不能抱怨、不能勉强。大概三年,应该三年就可以转得过去,太长了,五年就了不起了。过了以后你自然你自己就知道很清楚了。到了这个时候,你这一期命终以后,到了这个法界,就入法界了。
入法界以后,你的生命交流就很自在,“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不管你到哪里,你一切愿海你的生命会全方位展开。你就不是一个生命因素成长了,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起来,而且“恒与智俱”,跟智慧是在一起的,不是盲目的。这个你要留意,而这个地方的智慧,你要记得绝对不是你的聪明才智问题,这智慧是生命的本能。你的生命自然的就会起作用,不是你用大脑,你用大脑去做什么老是起副作用。“我就这样子想,想说这样,所以我这样去做。”你做了以后结论不一样,答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你用大脑他有副作用,因为你用大脑就用推理,推理是单一的,旁边还有。你想这样服务他,他有这样的想法,他说我不要你服务,对不对?问题就在这里呀。他为什么不要你服务?也没为什么,只是不要你服务啊。
我记得有跟各位讲过,在大学的时候上了公交车,我是大学生,人家怀孕了,我就站起来让她坐,她瞪你一眼。我说:“给你坐。”“我不要坐。”我说:“你怀孕了。”“你就会看我肚子。”我看到你怀孕位子让你坐,她还说我就会看她肚子。我们看到人家怀孕不是看到肚子吗,我就觉得很奇怪了,那要让座也有罪呀?不是,因为你用大脑想“我是大学生,我应该让座”,对不对?人家怀孕了,你怎么知道?告诉你不要用大脑就对了,让座就让座嘛,你管她坐不坐,你根本就不必问她嘛,“你请坐”你就走了,你还看她干嘛。你又要彬彬有礼又要Gentleman,结果碰到一个不是Ladies,她说我不是Ladies我是孕妇,你就有理讲不清了。所以用大脑常常会有状况,用生命就好,所以用生命就简单了,人家来了,起来让座就没事了,你还问她干嘛?你管她坐不坐,让座是你的事,坐不坐是她的事,你要让她坐她不坐,那时候就僵在那里了,我到底要不要坐下去?对不对?
用生命是真美的,当然你不会用生命你不知道,但是你从这个地方走回来,你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很美。从因地看怎么用生命你不会,但是从果地看回来的话,用生命并不难。所以我们透过这个经文,我想从这样两方面互相钩锁,对各位应该在行法上有很大的帮助。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下再讲
- 上一篇: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三卷
- 下一篇: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五卷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华严经》“华”是大乘的因地,“严”是果地的功德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有什么含义?
- 十种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读《华严经》十种自在
- 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华严经》是别教一乘?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含义是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让世界变得更清净
- 机缘到来时,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
- 《华严经》是阿难尊者记录的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