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二十九)
五蕴并非真实不变的存在
那么,这五蕴是真实的吗?不是真实的。比如说,色蕴。色蕴就是地、水、火、风(这是印度古代人对物质的认识),我们的身体就是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元素组合的。
什么叫地大?地大就是有形的,固体的,有质碍的物质,比如骨头、肌肉、皮肤、毛发等。水大就是液体的状态,如身体的血液、尿液、汗液和淋巴液等。
火大就是能量,我们吃进去的营养物质经过器官的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有能量我们就感到有温度,有热量。我们人的体温为什么能够保持在37度左右的恒温?就是因为有热量,这个是火大。
风大就是气体流动和运动的状态。人的气体,我们呼吸,吸进去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气体的交换。离开气体的交换,人就会死亡。风大还包括运动,血液在血管里面流动,心脏在搏动,肌肉在运动,这些器官的运动都属于风大。所以,我们这个肉体实际上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合的。就是这四大也都并非固定不变的。
我们看起来是个人,死了火烧后就一把灰,水到哪儿去了?风到哪儿去了?火到哪儿去了?都不是永恒的,是无常的,是每天都在变化的。我们吃了饭要新陈代谢,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换变化。变化的,就不是实在的,不是固定的,这个叫“空”。
“空”的意思就是变化的,没有永恒性,没有主宰性,没有独立性。我们的色身,没有主宰性,没有永恒性,没有独立性,每天都在变化,不可能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从我们身体的来源去观察,身体不是自己的,水是山河大地那里来的,空气是大自然的,吃的食物是地里种出来的,要有阳光,光合作用等等,都不是自己的。我们的感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想天天看到喜欢的人,但却偏偏经常遇到不喜欢的人,这感受我们自己不能掌握,不能够控制,就是随外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是永恒的,这就是“空”。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想的,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想,也不可得;现在想的,刚刚起一个念头,马上已经过去了,也是不可得。念念无常,念念生灭,也是“空”!我们的行为、判断和感受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叫“空”。
“空”的意思不是没有,而是它会变化,你主宰不了,控制不了,它不能够独立存在,随着环境、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色空分。不管是我们有情的身体,还是我们的心灵,还是我们外在的世界,实际上都是在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这样一个变化的状态中循环,这叫“空”。“空”的意思是靠不住,控制不了,主宰不了,把握不了,它是会变化的,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不能够独立地存在,宇宙世界无不都是这样的无常变化。
第三本来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到底人生宇宙的真相真理是什么?《心经》告诉我们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第四法用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就是我们主要观照的内容,我们从五蕴、从六根、六尘、十八界,乃至十二因缘及四谛,去观照,都是无常的,都是变化的,不可得的。这部分叫法用分。
第五叫果德分。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果德分。我们通过这样的思维观照开了智慧,心无罣碍,远离颠倒梦想,心里没有恐怖,最后证得涅槃,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这是果德分。
第六是证知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观照,如理如法的修行,最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样一个果,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它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密宗里面讲的咒是秘密的语言,无上咒无等等咒是佛法修学最高的境界,能除一切的苦,是真实不虚的。这是证知分。
第七是秘密分。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部分叫秘说,是秘密分。
整部《心经》按内容可以做这样一个章节的分类。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二十九)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上一篇:《心经》的大智慧(二十八)
- 下一篇:《心经》的大智慧(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