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人生态度——自利乎?利他乎?(5)
五、自利与利他
自利就是一切行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反之,利他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
1、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很多人总以为自利与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的利益,必然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与利他究竟是不是对立的呢?
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利己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在整个社会都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今天,急功近利的自私行为比比皆是:假药的泛滥危害了众多病患者的健康;工农业的污染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对暴利的牟取使不法商业行为充斥市场……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战争的发动者,为了实现个人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惜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使无数人丧身于战场,给人间造成了惨痛的灾难。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正当的利己行为同时也可以利益他人。就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已成为历史,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不能脱离相互依存的关系。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而进一步执著于我的钱财、我的事业、我的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由此而生起种种分别,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只要于我有利,就用尽心思去争取,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人们也常常为了职称的评定、待遇的高低而明争暗斗。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离不开利益的争斗。众生凡事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结果造下很多恶业。却不曾想到,我们追求的任何利益,都不能逃脱无常的结局。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则代表了权利与地位的无常;至爱亲朋的反目,又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无常。
世间有很多人,在得失计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宁,只知自利,乃至损他,舍不得把身心献给社会,舍不得对他人付出爱心。也有很多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却只知道挥霍享乐,不懂得布施修福,终日在醉生梦死中消耗自己的福报。或是一生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了应有的用途和意义。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的利益,虽然拥有物质的富足,但在精神上却贫乏得可怜。世间财本应为世间所用,财富要用来多行布施,广结善缘,用得有智慧,用得有意义,才是修福的正当途径。
所以,作为佛弟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将眼光局限于个人。正因为能舍,才能有所得。
3、菩萨只知利他,而得大自在
诸佛菩萨正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终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我们为他人所作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
利他是大乘佛法的要领,我们的起心动念都以此作为参照。如果学佛只是为了自利,为了自己寻求安乐,所修的善法也只能带来人天福报。一旦把自私的我打破,就能容纳他人,容纳社会大众。如果我们能够将利他的精神发挥到这种程度,就是具足了菩提心,思想行为就是在向佛菩萨靠拢。
身为佛教徒,应该本着无我的精神,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将每个众生的需要当作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佛陀在因地的修行中,不计代价地付出,唯一的愿望就是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说,诸佛菩萨都是为众生而修行,为利益众生而成佛。
只有具足了奉献的精神,才能升华自身的人格,才能真正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实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