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止的修习(二)

  四、修止的过程

  修止的过程,可分九个阶段,即九住心:初内住心,即是由最初听闻有关修定的教法,并随顺所闻教法令心内住。那时候便觉得“妄想”或“杂念”如同瀑布之水——流泻不停,最初认识到妄念纷飞的心理状态。第二续住心:先安住於所缘之境,由反复思维而进行修习,开始获得短时间内的内心对所缘之境相续安住。这时可感到内心分别犹如山间溪流之水——时而暴涨,时而低落,体验到内心“散乱”与“寂静”交替出现的心理状态。第三安住心,对于心散乱时能够很快地忆念先前所缘之境令心安住。第四近住心,开始能以念力令心不散,从宽广的缘境中逐渐地收拢散乱之心,使他渐渐微细和集中。这时便觉得心念好象深水池中的水,没有外界扰乱时还能安住,遇到外外界扰乱时就不能平静,并对于於散乱有疲劳的感觉。第五调伏心,以正知力了知分别色等五尘境界、三毒男女随一之相及随烦恼各种行相流动的过患,令心不散,追求思维正定功德,使心调顺、柔和,对修正定生起欢喜。第六寂静心,以正知了知散乱之过失,灭除厌恶修定的心理情绪,令心寂静。第七最极寂静心,以精力对於最微细分别与随烦恼,都能毫不留情地加以断除,令心最极寂静。第八专注一趣心,由于精进,使得沉掉等开始不生起,心能相续安住於定中`。内心跟大海波涛一样,随便起什么妄想分别,略微修正念正知即可对治即可息灭。第九等持住心,由于长久修定的力量,不必专门依靠正知正念之力,定心也能自然对於所缘境而生起。

  五、修止所发善根的真伪与禅境的邪正之验证

  修止所发善根者,《禅》云:“行人既能善修止门,息诸乱想,则其心澄静,以心静故,宿世善根自然开发!若无善根,则发诸恶法故。”

  “善有二种:一者外善,二者内善。”

  先说外善:“今就明外善中-------略出五种:一者布施:若坐中静定,忽见种种衣服卧具、饮食、珍宝、田园池沼、车乘------自能舍离悭贪,心行惠施,无所吝惜!”当知此是过去、今生布施习(气)、(果)报二种善根发相。

  二者持戒:“行者若于止静定中,忽见自身相好端严,身所著衣,清净如法,洗涤清净------发戒、忍心,自然知轻识重,乃至小罪,心生怖畏,忍辱谦卑------”

  三者,孝顺父母师长:“行者若于坐中,忽见师僧父母、宗亲眷属,著净衣服,欢喜悦豫端严------自然仁慈孝敬,孝悌心生------”

  四者,信敬三宝,精勤供养:“行者若于坐中,忽见诸塔寺尊仪,形象经书,供养庄严,清净僧众,云集法会------发信敬、尊重三宝,心乐供养,精勤勇猛,常无懈倦。”

  五者,读育听学:“行者若於坐中,因心澄静,或见解释三藏,听受读诵大乘”,有德四众”------(自已)读诵自然而入,随所听闻,即时开悟,或复自然能了解三藏,大乘经典分别无滞。”

  又这五种,“悉属外善者,原其本行,悉是散心中修习,未能出离欲界,发诸禅定、无漏,故说为外善。”

  “见此等诸相,亦有是魔所作------此等相发时,能令行人心识动乱!或复增诸烦恼,逼迫障蔽,众多妨难,不利定心,悉是魔所作。其善根发者:行人自觉见此相已,虽复未证禅定,而身心明白,诸根清净,身有色力,所为吉利,善念开发。因此以后,自觉心神,易可摄录,身心安稳,远东诸过患!”

  “复次,若此等事善根发者,报因之相,则暂现便谢!习因心善,则相续不断!若是魔作相,则久久不灭!虽谢更来,逼乱行者,善心暂发还灭,或进变成恶念,当知是邪也。”

  次说内善:“内善者,即是五门禅:(一)阿那波那门;(二)不净观门;(三)慈心门;(四)因缘门;(五)念佛三昧门。此五法,通摄一切诸禅,发诸无漏,故各为内善。”此五门中,一门开为三,合有一十五种善根发。

  阿那波那门,有三种善根发相不同;(一)数息善根发:“行人如上善修止,身心调和,发於欲界、及未到地等诸禅,身心湛然空寂”。“於后一坐、二坐,乃至经旬-------将息得所,定心不退,即於定心中,思觉身心运动,八触次第而发,此即发根本初禅之相。於此定中,喜乐善心安隐,不可为喻!”

  (二)随息善根发:“亦於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及遍身毛孔虚疏,即以明心,见於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谷、粟、麻、豆等,心惊大喜,寂静安乐,除诸身行(粗息)乃至心受喜乐等到,是为(十六)特胜善根发相。”

  (三)观息善根发:“亦於欲界,未到细静心中,忽见自身气息,从毛孔出入,遍身无碍,渐渐明细,见身中骨、肉、皮、虫等,定心喜乐,倍於上说。”或见自身如芭蕉等,此是通明观善根发相。

  其它四门,也各有三种善根发相,故五门中,合有十五种善根发相。“若於定中,发诸禅善根,是中有真有伪”应当识辨。“或见魔定,谓是善根发、心生取者,因此邪僻,得病发狂!若是善根,谓是魔定,心疑舍离,即退失善利。”检验此等善根之真伪,应“以本法修治。如发不净观禅,还修不净观,随所修时,境界增明,此则非伪。若以本法修治,渐渐坏灭,当知即是邪相。”

  由於系缘、制心等方便修习,修止功力增上,获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其中有诸多境界出现,应当辨别清楚,以防出现偏差。

  欲界定有三种层次:(一)、粗住相,即“因前息(呼吸)道诸方便修习,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二)、细住相,粗住之后,其心泯泯转细。“当得此粗细住时,或将得时,必有持身法(即内气)起,此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好持身,但微微扶助身力而已!若是粗持身者,坚急劲强,来者若急坚强,去则宽缓困人,此非好法。”(三)、欲界定者:“心既细已,於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别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入此定时,欲界报身相未尽故。”

  未到地定相者:“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禅故,即是初禅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

  “复次此等定中,或有邪伪------略出二事:一者定心过明;二者过暗,并是邪定。明者,入定时,见外境界,青、黄、赤、白,或见日月星辰,宫殿等事。或时一日乃至七日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此为邪,当急去之!二者若入此定,暗忽无所觉知,如眠熟不惜异,即是无心想法,能令行人生颠倒心,当急隙之!”

  在未到地中,由於心境安定、生理方面也由粗向细转化,也就是欲界四大(水火地风)向色界四大转变。妤发八触或十六触。八触者:“一动、二养、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谓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此八触------跟前合为十六触。”“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种种诸触、功德善法------并是色界清净四大。”“色界定法,住在欲界身中------与欲界报身相触,故有十六触,并约四大而发:因四大生。地中四者,重沉坚涩;水中四者,凉冷软滑;火中四者,暧热猗养;风中四者,浮软动掉。”

  动触者:“若行者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於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形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誊属,与动具起。其十者何?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如是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复次此十六触,各有十种功德善法------而初坐发法之人,未必尽发!”“若论其次第,亦无定前后------而多见有人,从动而发,强者先发,事如前释。”

  “若未得未到地定,而先发触者,多是病触,是生盖及魔所作。若触发时,无如上所说十种功德誊属者,亦是病触生盖及魔触也。”

  如上所述,修禅内触发时,各有其十种善法功德誊属相应而生,资益禅定,若无这些善法功德誊属,或有邪法生起,扰乱正定,行者应当认明。如《禅》卷三云:“邪者,如根本禅中,诸触发时,随发一触,若明(白)邪法,即是邪相。邪法众多,今约一触中,略出十双邪法,以明邪相。一者、触体增减:如动触发时,或身动手起,脚亦随然,外人见其兀兀睡!或如著鬼,身手纷动,或坐时见诸异境,此为增相。减者,动初发时,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渐渐坏灭,因此都失境界,坐时萧索,无法持身,此为减相。二者、定乱:定者,动触发时,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出。乱者,动触发时,心意撩乱,攀缘不住。三者、空有:空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有者,触发之时,觉身坚硬,犹如木石。四者、明暗:明者,触发之时,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青黄赤白,种种光明。暗者,触发之时,即心暗暝,如入暗空。五者、慢喜:慢者,触发之时,其心热恼,憔悴不悦。喜者,触发之时,心大庆悦,勇动不能自安。六者、苦乐:苦者,触发之时,身心处处痛恼。乐者,触发之时,甚大快乐,贪著缠绵。七者、善恶:善者,触发之时,念外散善觉观,破坏三昧。恶者,触发之时,即无惭愧,诸恶心生。八者、愚智:愚者,触发之时,心积愚昧,昏迷颠倒。智者,触发之时,利使知见,心生邪觉,破坏三昧。九者、缚脱:缚者,触发之时,五盖及诸烦恼,复蔽心识。脱者,触发之时,谓证空、无相定,得道得果,断结解脱,生增上慢。十者、强软:强者,触发之时,其心刚强,出入不得自在!犹如瓦石,难可回变,不顺善道。软者,触发之时,心志软弱,易可败坏!犹如软泥,不堪为器。”

  “如是等二十种恶触,扰乱坐心,破坏禅定,令心邪僻,是为邪定发相。”“如一动触中,邪相如是,余七触中,亦具有此邪相,应当别知!”

  随某一触发中所发的二十种邪,危害行人,过失甚重。如《禅》卷三云:“复次二十种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爱著者,因或失心狂逸!或歌或哭,或笑或啼,(喊叫),或时惊狂慢走,或时得病,或时致死,或时自欲投岩赴火,自绞自害,如是障恼非一。”

  又随触所发邪法,不仅害已,而且害他人及与正法。《禅》卷三曰:“复次二十种邪法,随有发一邪法,若与九十六种外道鬼神法,一鬼神法相应,而不觉识者,即念彼道,行彼法,於所得法中,鬼神随念便入,因是证鬼神法门!鬼加其势力,或发诸深邪定,及智慧辩才!知世吉凶,神通奇异,现希有事,感动众生,广行邪化!或大作恶,破人善根!或难作善------专行鬼法,常以鬼法教人,故信行之者,则破正见、破正戒、破威仪、破净命!或时啖食粪秽,裸形无耻,不敬三宝、父母、师长。或毁坏经书、形像-塔寺、作诸逆罪------、坏乱正法,其有闻受之者,邪法染心------当知是人,远离圣法,身坏命终,堕三恶道中!”

  所受邪法之人,“虽生人天之中,犹系属於魔,常起魔业,乃至虽得出家,犹造魔业。故《涅盘经》云:佛去世后,五百岁中,魔道渐兴,魔作比丘,坏乱佛法。”

  行者随触所发之法,邪正难辩,应以二法验知:一者、定心研磨、“如发一动触,若邪正未了,应当深入定心,於所发境中,不取不舍,但平心定住。若是善根,定力逾深,善于根逾发;若魔所为,不久自坏。”二者、以知慧观察,“观所发法,推检根源,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当自灭,正当自显。”

  总之,在修止的过程中,所发善根及各种触境非常复杂,应根据明师指示或教典依据,善加辩别,正确对待,如《禅》卷三中云:“复次邪正之相,甚为难测,自非亲近明师,非可妄取!”只有这样,才能使修道功力逐渐增进,乃至成功。

  六、得定因缘与得定方式

  关于得定方式,《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四种:一者、爱上静处:即由贪著禅定功德,便精勤修习而得定。论云:“谓如有一先闻静虑诸定功德----於彼一向见胜功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二者、见上静虑,:即依於常见(谓从此生,乃至以后多生精进修习,必能得定,乃至解脱。)勤修而得定。如云:“谓如有一从自师所,或余师所,闻诸世间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静虑,乃至有顶,能得清净解脱出离。彼以此见,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三者、慢上静虑:即以一种不甘人后(彼即丈夫,我亦尔)的心态来精进修禅而得定。如论云:“谓如有一闻如是名:诸长老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闻是事已,遂生骄慢—彼即能入静虑等定,我复何缘而不能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及所余定。”

  四者、疑上静虑,即曾经修定的钝根人,因未证四圣谛而生疑惑,遂只证诸禅。如云:“谓如有一为性暗钝,本曾乐行奢摩他行,不能速证圣谛现观,由此因缘,於所余证便生疑惑。入诸静虑或所余定。”

  得定因缘者,也有四种,如《瑜伽》卷十二云:“复此有四因缘,入初静虑,乃至有顶。”(一)、因力:“谓曾邻近入静虑等。”(二)、方便力:“由数习无间修力,能入诸定。”(三)、说力:即利根者自行研究修定方法,然后勤修而得定。论云:“谓於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即依此法,独处空闲,离诸放逸、勇猛精进,自策而动,住法随法行,由此能入静虑等定。”(四)、教授力:即钝根人,依师长教授修定之法,勤修而得定。如云:“谓於亲教、轨范师所------获得静虑等无倒教授,从此审谛,作意思维,能入静虑,及诸余定。”

  七、退定因缘

  行者精勤修习,而得禅定,若不善护持,则容易退失。有关退定因缘,《瑜伽》中说有三种:一者由喜足而退,如论中云:“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便生喜足,不求上进,唯起爱昧。由起如是俱行欲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二者、由自誉毁他退,如云:“又由所得静虑定故,自誉毁他,谓我所得此静虑定,非余所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三者、由炫耀功德而退,即:“以所得静虑诸定显示於他,为诸国王及王臣等当供养我,从定起已,寻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盖缠转增转厚------”便从定退。

  又《禅》中,说有内外二种退定因缘:一、从外缘失:“谓得定时,不善用心,内外方便,中途违犯,则退失禅定!复次,若行者,当得定时,或向人说,或现定相,令他觉知,或率尔事缘相坏,如是等种种外事,於中不觉不识,障法既生,则便失定。”二约内论得失:“有六种法,能失禅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得禅(时)有一,谓希望心;入禅有四:谓疑、怖、喜、爱;出禅(时)多有忧悔。此则能破定心令退失!若通论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具有此六法,能退失定,若能离此六,即易得定。”

  八、修止成功的标准

  修止达到第九等持住心时,不必恒常依於正知正念之力,禅定也能自然地对于所缘之境相应运转,但这仍然属于欲界定,只是止的一种相应心理。《瑜伽》卷十三云:“或有缺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若进一步获得了身心轻安,就是成就了止。

  轻安,简单说来,即是身心的轻利、安适,身心在获得这种舒畅、喜悦的感受之后,对于修善法方面可以随欲而转。《五蕴论》云:“云何轻安?粗重(谓於善所缘,身心不能随欲而转)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

  轻安的产生,在初得定时,只能生起微细、很少的部分,以后渐渐增强,而成为真正的轻安,并出现心专注一境的止的境界。将要发生各种特徵圆满具足的、容易觉察到的轻安的前相,是在头顶好象出现重的感觉,但没有痛苦性。紧接着心粗重性即得除灭,心轻安就先生起`。又依托这种轻安生起之力,随后有能引发身轻安因——风来入身中,由於这种风大遍布全身,身粗重性都得远离,身轻安即能生起。这时身中显得非常安乐,并带动内心的喜乐性进一步增长。而这以后轻安初起时的迅猛之势渐渐舒缓,但并不是轻安完全消失,只是最初时对心的衡动性减退,另有更胜妙之轻安随身而转,如影如形,在修定时无诸散动随顺而起,心踊跃性也逐渐减退,对於所缘之境能坚固安住,又能远离喜悦衡动的不寂静性,这便是获得了真正的止,也就是已经成就了初禅近分定所摄的未到地定。

  凡获得轻安者,“即於此时坐於他的夜住处或日间处,而身心无不安、无沉重、无坚硬、无不适业、无病、无屈曲,但他的身心是轻安、轻快、柔软、适业、明净与正直。他以此等的轻安等而把握身心,则此时享诸非世人之喜。”(《清净道论》第二十,595页)

  圆满之定境,不仅应具足专注和轻安,还应具有光明、缘境明了。如《瑜伽》卷十三云:“云何具分修三摩地?谓具思维而入於定,亦了光明,亦见众色。”

  《菩提道次第略论》中云:“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於止观中摄。”而修观又在修止的基础进行的,故修行者应善加修止。

  浅近一点来说,由修十遍处等,可以成就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如《瑜伽》卷六十二云:“谓由修习地遍处等,乃至白遍处故,便能引法化事、变事诸圣神通;又由修习空无遍处一切处故,便能引发往还无碍诸圣神通;又由修习识无边处一切处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又通过修定,可以获得现法乐住、天眼智见、见道乃至无学的世出世的诸多功德。如《瑜伽》卷十二云:“复次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谓於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比丘於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云何修定为尽诸漏?谓阿罗汉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因此,学佛者对修定(止)应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并切实身体力行,则可依之快速断惑证真,超凡入圣。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