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星云大师坛经讲话精华录
星云大师坛经讲话笔记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
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
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说,真正的学佛,吃不是重要的问题,净心,心意清净,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佛的人是要净化身心,要改心、净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计较。
归宗禅师以一首偈语回答:「一翳在眼,空华乱坠。若离诸相,即见诸佛。」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认识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晓得寻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贪欲、瞋恨、愚痴三毒怎么对付?一心就能对付了。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体会。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能够见解一致,能够思想统一,能够彼此精神相依,能够甘苦与共,能够生死不渝、荣辱不离、两心相通,那就是密意。
学佛,佛要我们学他做甚么?学佛就是学习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说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来种性无缺无余。
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刹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摇地动,不但过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现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风光,是另一个真实恒常的世界。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是我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
一个信徒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惟宽禅师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说:「我何以不见?」惟宽禅师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见。」信徒又问:「我有我故不见,和尚还见否?」
惟宽禅师说得很妙,他说:「有我有汝更是不见。」信徒一听,再问:「无汝无我,能够见道吗?」惟宽禅师回答说:「无汝无我,阿谁求见?」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
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
学佛就是要靠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
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也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我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佛教讲「万法归一」,万法泛指宇宙之间的森罗万象。万法既归于一,那么,「一」又归于何处呢?一归万法。「一」是体,「万法」是相,「一」与「万法」就是本体与现象的互存互证。所以,一就是多,「一」与「多」不是两个分别的观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环,一个宇宙有三千世界十亿国土,十亿国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个宇宙,所以说一多不异,一多不二。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又如电视节目,不就是「一即一切」吗?所以,时间、空间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统一、非常调和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够了解「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能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我都是互为关系的存在,我和你没有太多的距离,没有太多的分别,所谓天下都是有缘人,相敬相亲又何必曾相识呢?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间,苦和乐也是在一念之间,圣和凡、迷和悟、佛与魔也是在一念之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遇到甚么困难挫折,只要懂得转念,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遇到悲伤、忧闷、烦恼,只要心境一转,也没有甚么不能解决的事。所以,烦恼可以转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当下一转,如果你不转,则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你能转境,才能把烦恼转成菩提。
学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离开烦恼、菩提的两边,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谓不即不离,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够认识「缘起性空」,能够懂得「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你能够在这个不二的法门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才是一个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心不迷不堕生死,意不烦不忧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
贪心是人性的弱点,贪心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心);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如果我们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灭却无明烦恼,是则当下即是佛国净土。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处,即明了了尽本心,亦名了了尽性」,这就是所谓「无所住心,无所生心」。所谓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内,不住外呢?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谓菩提,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够开悟,而是要用心。打坐当然是静心,是一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打坐对于我们的健康、养性、参禅都有帮助,但是,开悟不是绝对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师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禅不在坐卧,禅要用心体会,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
我们每个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
世间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六祖大师说,我们的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
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骯脏的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没有人我是非,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唯心净土。
唯心净土也有四个特点:
◆随遇而安:你能随遇而安,那里就是净土。
◆随缘而生:你能随因缘而生活,到处都是净土。
◆随喜而作:你能随喜工作,当下就是净土。
◆随心而住:你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住处,皆是净土」。就如天上的太阳、月亮,不管乌云密布也好,或是刮风下雨也好,太阳、月亮都是那么逍遥自在的悠游于虚空之中,这就是随心而住。
华严净土:《华严经》指出的净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里,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无异:别人说一说多,其实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动静一如:尽管无常变化,尽管世间不安动乱,不过,你的心安静自如。
◆净秽无别:即使身处污秽里面,你要清净自己的心。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净土里面。禅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净土,是本心的净土。净土就是要明心见性,心外无法,心外也无净土。禅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
如何才能建设自己的净土呢?
1除人我,须弥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分别心,要把人我的执着去除;人我一除,阻碍也就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一再要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2去邪心,海水竭:
3烦恼无,波浪灭:
4毒害亡,恶龙绝:如果把这许多毒害人的心忘记,恶念就会灭绝,恶魔就不会扰乱我们。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既然如此,为甚么我们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声求佛,还要为佛像装金?其实佛像只是一个引导,我们拜佛,主要是要拜我们自心本性里的佛。
佛像对于一个尚未见性悟道的人来说,正如过河需要船筏一样,但是一旦过了河,就没有必要背着船走。
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认识了自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到那个时候,随你要烧佛像或呵佛骂祖都可以。但是,在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还是必须借着佛像来觉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一了百了。
王阳明说:「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
时时心存感恩,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假如我们能够不让心随境转,而能转境的话,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
懂得用禅定来处理生活,处理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纵然身处纷扰的尘劳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够随遇而安,懂得过一种洒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怎样才能随遇而安呢?我分几点说明:
1在食衣住行里要能随遇而安
2在经济物质上要能随遇而安
3在荣辱得失中要能随遇而安:不管荣辱得失,都能处之泰然。若无其事
4在打击迫害时要能随遇而安
5在感情是非里要能随遇而安
参禅的人有了禅,就有力量,就能把我们自心本性的能量发挥出来。真正的能源是在我们的心里!要想在生活里能随遇而安,一定要把我们的禅心佛性开发出来,有了禅,自然能够任运逍遥,随缘放旷。
法身没有去来,故名「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教化众生的意思。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心外求玄?若能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能随遇而安,到处都是天堂,心里有佛,处处都是清净的乐土。
早晨醒来,先不要急着下床,可以在床上禅坐五分钟;只要双腿一盘,眼睛微闭,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慢慢地会有一种安详、自在、舒服、愉快的感觉,会让身心清凉、升华、旷达。如果五分钟不够,可以进步到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
这种修行,对于增加健康、增强信心、力量,有很大的助益。
一心不乱,那就是禅。
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念佛、坐禅,其它诸如看经、阅读书刊,做种种的功德,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就是修行。
人我相处,人伦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那就是修行。
「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就是修行。
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无念、无相、无住为宗要。
「无念为宗」,就是教我们要「念而无念」,要「一念不起」。
「无念」的境界是:
◆ 对过去的境界不要追忆。
◆ 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着。
◆ 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重要的是把握每一个当下。如果能对过去的境界不追忆,这就是「修定」;对现在的境界不贪着,这就是「持戒」;对未来的境界不存幻想,这就是「修慧」。
◆「无念」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无念」就是「不执着」,不执着才能进步。无念不是甚么都不念,所谓「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无念」才能真正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开了「妄想」,才能证悟「实相」。
「无住」是《金刚经》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主要就是讲一个「无」:度生要「无我」、布施要「无相」、生活要「无住」、证果要「无证」。
能够懂得一个「无」,证悟一个「无」,那就拥有了世间,拥有了「无限、无量、无边」的人生。这就是曹溪大师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如何才能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双修」。
所谓「定」,就是要我们遇境不动心、不气恼;所谓「慧」,就是要我们谈吐、做事都能运用得体,都能如法,那就是智能的妙用。
「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事,种种运用能不离定慧。」这就是「定慧双用」。
六祖回答:「常生清净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心,双修自性证。」
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境界而「无念」的话,则念念归宗;如果我们遇缘而能「无心」的话,则心心契道。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觉悟。
禅师们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灭人我,是与虚空合而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
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等同虚空。
古德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
「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在不在?平时如果我们没有「禅」的修养,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观自在」,就能
「观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
「观人自在」──人我相处很自在;
「观事自在」──在一切事务尘劳里面皆能自在;
「观我自在」──自己没有贪嗔痴,不计老病死,当然就很自在。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点意见:
1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是要做一个「观自在」,每天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是否妄想纷飞,攀缘外境?观照自己是否能够把持自己?观照自己是否凡事都能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够如此自我观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3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4自我实践,不向外求: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就是观法界平等相的「三昧」。
修行「一行三昧」而证悟者,可以达到三种境界:
◆不生憎爱取舍之心。
◆穿衣吃饭当中,虽有动作,心却是如如不动。
◆能所双亡,真妄均除。
所谓「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
「三昧」的定义,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现到最恰当、最相应、最究竟的程度,
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许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随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卧之间,把心安住在「不动念」的境界。
「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一切「行住坐卧」之间,常行「直心」;
「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时候,能够「真心、直心、净心、不动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禅」,是如来的「清净禅」。
能在生活里「不动心」,就是进入了「三昧」。
「无心」,就是对外境没有分别,所谓「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台的湛然大师说,有四种方法能生「三昧」:
◆三个月中,除了饮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个月中,或弹指间,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执、我爱、我贪。
◆三个月中,经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个月中,说法而不求利养。
假如能够依照上述这四种方法修行,自能达到人我双忘、物我一体的「三昧」定境。
「妄念不起处处安」;
《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所谓「修行」,就是要「修心」;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一切都根源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心正」、「心净」,则一切皆「正」,一切皆「净」。所以说「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于「心」的一念之间。
「心」,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短非长;「心」,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心」,不住善恶,不住有无,不住内外;心,不住中间,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为「善恶」、「有无」、「大小」都是「对待法」,「真心」是「绝对」的。
有四句话说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
偈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2圣人只求「自净其心」,不向佛求。
自己的心才是无尽的宝藏。
3智人调心不调身:
偈云: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禅」是要用心去觉悟,
师父你天天看经、看经,在经书上哪里找得到「禅」,找得到「觉悟」呢?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参禅先要「看心」,「禅」就是「心」。
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打坐,才叫参禅。但是,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能够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顿悟顿修:有的人一闻,开悟了,这是上上至利根性,立刻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所有烦恼一时消除,即「悟」即「证」,犹如剪一丝,万条顿断;丢布于染缸,一时变色。这是属于「顿悟」的根性。
学佛不必操之过急,所谓「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我们学佛的人,在「理」上顿悟以后,还要在「事」上精修。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立刻长大、成熟。因此,不管「顿」也好,「渐」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累积,一旦功行圆成,自然水到渠成。
「但莫做作,只是平常。」
「善分别」是一种平常心,一切用「平常心」,不矫揉造作,如此才能和「真理」契合。
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间,「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里,就能真实认识世间。
「善分别」主要就是让我们安住在「第一义」而不动心。
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我「不动心」,一切就没事了。所以,要紧的是,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的「禅定」之中,过着「禅者」的生活,这才是最安乐的生活。
《金刚经》又说「无住生心」,心能「无住」,才能抵挡「五欲六尘」,才能「随心自在」。
「色不迷人,人自迷」,
对付「尘劳妄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无心」,就是「不动心」。「无」心,就是「禅」心;
「富贵如同三更梦,荣华还同九月霜」,世间的一切,你不贪求、不执取,则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的「风」,也就能不动心,我们的心「不随境转」,就能「转境」,心能转境,就有力量。
「欢喜」的力量:要在「尘劳妄想」里,面对现实,只要不被「尘劳妄想」动心
不当看的,不要看;不当听的,不要听;不当说的,不要说。这好比中国儒家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并非真的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教我们不要任由「眼、耳、鼻舌、身、意」执取六尘,不要让见闻觉知随境界而转。
我们不要去追逐「心外」的色、声、香、味、触、法,所谓「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恁么飞,无取无舍无挂碍。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着一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着心、不着境、不着动、不着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不落于好坏、是非、善恶、有无的两边。凡圣俱泯,人我双忘,身心脱落,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随心生」,心如虚空大无边:我们的心好象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常新」。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如果你用无心证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因此你修行也没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没有减少甚么。
「三际求心心不见」,亦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
「两眼看前眼不见」,两个眼睛看着前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画宝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就是说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迷惑。要能回头,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头是岸,有时回头会找到自己的真心;
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本性才能显现出来;
要能转身,转身会有更宽广的世界;
要换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换成如真如实的心,尤其重要。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我们要想参禅,最要紧的是把握自己的心,让它不妄动,能自我安住,不要在外境上住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夫。
哥哥虽然眼观歌舞,但心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弟弟虽然身不歌舞,言绝俗论,心中的葛藤却纠缠不休,反而障碍了道的清明。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另有一首偈语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要求佛但求心,知透心性心是佛。」所以,即心即佛。但是,即使「即心即佛」,也不能着心,你一着心,那就是分别心,那就是凡夫的心,能够不着心,当下即是佛心,即是禅心!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不分别」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没有是非好坏的观念,而是要我们用无分别心,用平等的观念来看待世间的差别对待。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有无,如果你执着它,就会成为障道因缘,修行不是逃避世间,而是在世间的五欲六尘里,能不畏惧,不被五欲六尘左右,能在生死尘劳里才有真如涅槃可证。所谓「热闹场中可以做道场」,能够在闹中取静,才是真静。所以,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过去,禅师们的修行,所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意思就是不必过份计较是非善恶,「要观德莫观失,要随顺莫违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计较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能够一念归于无念,一滴归于大海,一心包容虚空,才是真正的禅定。
「内外一如」,就是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意思。六祖大师昭告参禅的人,参禅要紧的是,要能内外一如,也就是表里一致。
参禅可以把心里的力量训练得自如,所谓「心能转境,不为境转」。
在五欲六尘里,你能够觉悟的话,它就是真如法身。
禅,能泯灭这许多的分别,能让我们把心安住在无内外、无表里,乃至无身心的世界里,如《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叫做内外一如,那就是身心一致,那就是一个统一的人生、统一的世界,那就是一个绝对超越、安乐、平等自在的世界。
禅要自然,早也如此,晚也如此,内也如此,外也如此,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本来面目。
问赵州禅师:「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甚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的客人,我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的客人,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迎接他。」
「当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参禅悟道,最要紧的,要能空有一如、生佛一如、身心一如、你我一如,自然就内外一如了。
寒冷的时候,不以为冷;暑热的时候,不以为热,这就叫做不动心。
我们能够苦乐不动心,贫富也不动心,荣辱也不动心,不动心就是自主、自由、自在的生活。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参禅修道的人,永远活在当下,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事情过去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迹。
禅悟道首先要学不动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为外境动心,同时更要不时的返观自照。能够不为荣辱动心,不为得失动心,不为好坏动心,不为是非动心。不动心就能做到「说时似悟,对境也不迷」了。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
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今列举数则如下: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内定) 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
◆应无所住(内定) 而生其心(外禅)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
◆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内定)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外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
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禅,就是一个「自然」。
禅师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大千世界一禅床,大地山河都可以随遇而安。
禅,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禅,是逍遥,是无碍,是自在。
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道。
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个时候,再也没甚么可以滞目成病的了。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请黄檗禅师到他家里去为佛像开光,黄檗禅师就对他说:「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开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开光呢?」
所以,禅,要我们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认识自性,自己就是佛。
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执着一除,当下就是自性佛了。
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举十点略作说明:
1常:我们的佛性,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永远不死,是恒常不变的。
2乐:在我们的佛性里,只有绝对安详自在的和乐。
3我:我们真如佛性的这个「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净:我们的佛性,尽管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仍不失其清净自性。
5真:佛性真实不虚,你能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本性,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6实:佛性真实不虚,是实实在在的。
7善:佛性是绝对善美的,不带一点污染、邪恶、烦恼。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庄严的。
9广:佛性广大无边,大如宇宙虚空,因此,你能认识自己的佛性,则十方世界任我们遨游。
10静:佛性在安详寂静里,是随缘而动,随自然而生。
认识了常、乐、我、净、真、实、善、美、广、静,那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是超越时空,超越你我的对待法,然而凡夫众生因为有时间的观念,有方位的观念,有种种的分别、计较,因此不能认识自性佛。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我执、我见,拋弃一切迷妄、分别,如此才能超凡入圣,见自本性。
永嘉大师说:「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在《坛经》的〈忏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师一开始便主动提出,要为大众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谓「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所谓戒香,就是要每一个佛弟子在自己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称为戒香。
2定香:所谓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种善恶的境界,自心不乱,称为定香。
一、不为境转;
二、不为物动;就是不被世间的财富、金钱所动摇。
三、不为情惑;
四、不为势吓;自己有定,就能随遇而安,这就是定香。
3慧香:所谓慧香,就是自心修行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作诸恶,即使做善事也不执着,敬上念下,爱护鳏寡贫穷者,称为慧香。
4解脱香:所谓解脱香,就是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觉无碍,称为解脱香。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束缚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束缚还须自己解脱。我们能心无所缘,自觉无碍,这就是解脱香。
5解脱知见香:所谓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既然对于善恶都无所攀缘,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须广学多闻,认识自己本心,通达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真性毫不变易,称为解脱知见香。从思想的本体里,能够不执空、不守寂、不攀缘、不分别、无人我对待,自然而然地不为世间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脱知见香,也就是所谓实践真理。
「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
《六祖坛经》说,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忏悔发愿,可以增长我们忏悔的力量: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从前所有的愚迷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所染,从前所有的骄诳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从前所有的嫉妒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忏悔的相状有三品:
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感应的原理就同「月现江心」。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
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本具,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真正的归依,就是要归依自性三宝,自他平等,无有高下,平等就是佛法。只要我们把心上的清净光、无分别光、无差别光发挥出来,我们自己当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成佛,在我们四大五蕴假合的身相上,你可以体会到无相、无为,体会到自己的真如自性,那就是我们已证悟了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一体的佛陀了。
唐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说:「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进一步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无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佛光如满禅师又再回答:「佛体本无为,迷悟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唐顺宗听到这里,豁然有所觉悟。
只要你自己能够无分别,佛的平等法性、真如本体,自然就会显现。我们自己无心,我们自己的平等法身自然也会现前。六祖大师说,以自心归依自性,就是要我们肯定自己,开发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谓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种能。我们自己的本性里面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我们的佛性。有道的人,他的性能就很好,他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忙能闲、能有能无、能进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万能的。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本性觉悟出来,我们也是无所不能。如何开发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参禅悟道。参禅悟道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自性当中许多不善、不净、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强求心、狂妄心熄灭;把轻视别人的心、贡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见的心降伏。扰乱我们自性的烦恼、无明去除以后,心里的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乌云去了,朗朗晴空自然显现。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真心本性就能够发挥功能,就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世间上,甚么最有价值,甚么最高,甚么最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大如虚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布袋和尚说得好:「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只要我们心正、心诚,不求佛,佛自在我们心中,
《心王铭》说:「了本是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自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马祖禅师见他来意真诚,就开示道:「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学佛修行,说远,须三大阿僧祇劫;说近,当下即是。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佛。因此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
妙观察智。此智是于应机接物时,能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所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如镜照物,不昧现状,完成任务,所以说成所作智如同圆镜。真如自性离诸尘染,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所以说大圆镜智就是性清净体;如来观自他一切平等,以平等性智随众生的根机示现开导,令众生悟证自性。在众生因地中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所以说「六七两识因中转」,不过,「五八果上转,六七因地中转」,只用转名言而非转实性体,如果在心悟得转时,不留余情,则我人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虽然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在定中。
唯识,就是佛教的心理学。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即无世间万法的存在。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用心,对于周遭的一切,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为三界之内,一切万法,唯有心识才能认识。
三首偈语来说明八识,让大家认识八个心王:
「五识眼耳鼻舌身,心识能合又能分,末那传达作使者,赖耶如山似海深。」
「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
「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舌味身触心难安,末那执我作传达,赖耶罪福怎能堪。」
心里追忆过去,或是憧憬未来,或是对现前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等,产生认识、了别的作用,这就是心识。
眼、耳、鼻、舌、身、心,称为六识。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中心,吾人一切自私的想法,与贪婪、倨傲、固执己见等恶习,全是由它发起;第七识能把前六识──眼、耳、鼻、舌、身、心所造作的,不管好与不好,统统传送给第八识,犹如邮差,因此又称传达识。
第八阿赖耶识,又叫做藏识。阿赖耶识如同一座仓库,不管好坏、善恶的种子,第八识一律将它含藏起来,将来发起现行,就是受苦、受乐。所以,世间一切幸与不幸,都是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举心动念之间所造作的善恶业所决定的,也就是善恶业果,自作自受。
心识就是我们自己生死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我们在世间上所做的好事、坏事,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随着第八识所含藏的善恶业去投胎受报。所以有谓「去后来先作主翁」,指的就是第八识。
经云:「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我们的心所想要的,往往因为心的力量,就能变现,就能发挥力量。例如,动物当中,有一种动物有保护色,它为了求生存,心的力量就能使它的颜色变化。又如一个人如果心里清净,不断观照道德,慢慢地,气质也会变。心的力量,其大无比。
宇宙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识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
以上这些事例,都是说明唯心、唯识的意义所在。
心不动,一切法不动;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里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心识不起,也就不会有万物的现起。所谓「了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为心身自了了,身心何必更缝合。」
只要我们的心了知无心处,一切自然无法说。无心就是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心。
学佛要修心,要让我们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其实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没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所以,空才能有,虚空很大才能拥有万物。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没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更是存在的意思。认识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空不破坏有,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要素,这是菩萨的知见。
《金刚经》上讲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如来的知见。无我就是如来的知见,因为唯有离开虚妄、无我,才有一个真我;那种灭绝生死、灭绝对待、灭绝人我,究竟超凡入圣的涅槃境界,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
「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所谓涅槃、圆寂,它要具备「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涅槃、圆寂是恒常的,是安乐的,是真我的,是清净的。舍利弗尊者曾经论说涅槃的意义,他说:「把贪欲永远除尽,把瞋恨永远除尽,把愚痴永远除尽,把一切烦恼永远除尽,那就叫做涅槃。」所以,涅槃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完成的意思,佛陀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成等正觉,那就叫做涅槃。
《出曜经》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涅槃是世间最安乐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而住,那就是涅槃。
所以,涅槃的境界是:
◆完全的平静。
◆最高的妙乐。
◆持续的幸福。
◆福慧的完成。
◆彻底的离欲。
◆究竟的解脱。
◆永恒的自我。
◆真实的世界。
我们涅槃了以后,安住在那里呢?
◆随遇而安。如同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在猎人群中安住十五年。
◆随缘生活。如同白云、流水一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
◆随心自在。如同观自在菩萨,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时时处处,随心自在。
◆随机应化。如同观世音菩,千处祈求千处应。
所谓涅槃,就是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染为净、转暗为明、转动为静,就是转娑婆世界为净土。
如何求得涅槃?最后我有四点告诉各位:
◆依于戒行,守法可以涅槃。
◆安于慈悲,行道可以涅槃。
◆解于法义,契理可以涅槃。
住于平等,自性可以涅槃。所谓真正的涅槃,就是无我而完成真我,无执而放旷一切,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的涅槃境界。
佛法平等,法法皆是,道不要虚弄,道不要分别,道要直下承担。
「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
真如、法身、道,自己当下就有,何必要别人给呢?
行思禅师曾经说过:「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无有一法不从心生灭,迷悟总在一心,道无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饭、睡觉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正是所谓「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迷和悟就好象镜中的头,迷惑了自己,以为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其实,假相不是人,我们的真心自性,在我们的真如本性里,你能悟吗?你还迷吗?迷和悟,就只是那么一点分别而已。
「甚么物恁么来?」
「说似一物即不中。」
「还可以修证否?」
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你要体会道吗?当体就是无生;你要明了无速吗,悟了本来无速。
六祖大师赞同地说:「如是!如是!」
六祖大师说:「返太速乎?」
永嘉禅师说:「本自非动,岂有速乎?」
六祖说:「谁知非动?」
永嘉禅师说:「仁者自生分别。」
六祖大师说:「你已深得无生之意。」
永嘉禅师接着又说:「无生岂有意耶?」无生还有意吗?意就是分别,既是无生,还要有分别吗?
六祖大师说:「无意谁当分别?」
永嘉禅师说:「分别亦非意。」所谓「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也就是有无都要去除。
《永嘉大师证道歌》,盛行于世。歌曰:「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他们不必去除妄想,也不要求真。这个时候,他不离生活,也不去成佛。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佛法。你不要离开无明,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正如脏的污泥里可以生长出清净的莲花一样。只要你能证悟法身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禅是一个绝对的境界,领悟到了绝对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了。
玄策回答说:「我的老师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很微妙的、湛然不动的、很圆满寂静的真心。真心的本体是如如,真心的妙用也是如如,如如就是不动。无住就是不执着的意思,
真心是任运而生,是无处不在,是妙用无穷而无住无碍的。
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动的境界也好,静的境界也好,你要无心,不要分别。对于能觉悟的人,所觉悟的道,都要「能所双亡」。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一如的,出入都是定。
在禅宗,我们想要求到不生不死的慧命,必须要把知见、执着统统放下。
「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只要我们心不在万物上计较,万物围绕我们,也不必怕呀!
张拙有一首偈语也说得很好:「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我也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拜佛,也不谤佛;我不动念,我也不是寂静;我就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
禅是超越对待的。迷悟之间不是禅,迷悟之外才有禅。
我们在言下忘言,处处无踪迹,随遣随了,只有大大的放下,才能大大的自在。
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是智能,都是禅定,都是六度的妙用。
惠能大师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神秀则认为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故须透过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南宗的禅重在顿悟,北宗的禅主张渐修,所以有「南顿北渐」的说法。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是佛,佛是心,心佛无二」。既然是心佛无二,我们有心,心里有佛,当下即是,何必还要再另外去追寻呢?所以六祖大师说「平常心是道」,生活即是禅,你在生活里,穿衣、吃饭都是禅。所以,有人问禅师:「你是怎么样参禅呢?」
他说:「我穿衣、吃饭。」
「那一个不穿衣,那一个不吃饭啊!」
禅师说:「你吃饭,挑肥拣瘦,吃得不甘味;你睡觉,思来想去,睡得不安心;你穿衣,计较美丑,穿得不欢喜。我们参禅的人,当吃饭就吃饭,当睡觉就睡觉,当穿衣就穿衣,所谓平心是道。
南宗的顿有别于北宗的渐。至于南顿北渐,顿渐究竟有甚么分别?
所谓顿教,顿就是突然,这里面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是当下的,是实时的、迅速的、直接的,好象石火电光,就是那么一刻,一下就悟了,不容许你思想,不容许你犹豫,不容许你考虑。你分别、犹豫,那就不是禅了。修行本来没有顿渐,学佛要想一下子就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因此,一般来说,理上有顿悟,事上要渐修。顿渐应该要相互包容,不管是顿门或是渐门,应该「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
要有一种「与人为善」的心理,只要别人有一技之长,总是难能可贵,你又何必一定只寻他的短处,不赞美他的长处呢?
随缘安住,自我肯定;
闲行闲坐任荣枯。
「行解并重,顿渐一如」,
「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其实,能做到「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也很难得了。
参禅打坐,重在自心觉悟!
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
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当然不能否认打坐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
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
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
佛陀曾说:「坐禅能得现法乐住。」所谓现法乐就是禅定之乐,这是一种从寂静心中所产生的美妙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勤于禅坐的人,可得此禅悦之乐。
因此,虽然禅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不过,如果我们想体验禅悦的妙味,应该实地去打坐。
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好打坐,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宜。
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方便。
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
学佛首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戒可以防非止恶,可以端正身心,可以规范行止。
定是静心而不散乱,是息虑静缘;一般所谓「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这就叫定。
慧就是去除妄想、无明、烦恼,进而取证涅槃,趋向真理,这就叫做慧。
其实,戒、定、慧彼此互有关连: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健康,可以保护我们。我们的身心都需要戒、定、慧,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佛法不必用顿渐来分别,只是众生根性有所谓利钝之分而已。所以,只要我们参禅的时候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就能完成自我。
能够体会「无常即常」,当下就是佛性。
财、色、名、食、睡,这是苦的根源,
五蕴和合的「我」,虽然是不真实的,可是这个「我」可以藉假修真,乃至真心、佛性还是不离这个「我」,
颠倒,就是背于常道、真理。
如果我们能够不执空、不执有、不执真、不执假,真假之中自有一个中道,空有之中自有一个中道;能行中道,那就是大乘佛道,就不会颠倒了。
真正的皈依三宝,就是要归依我们的自性三宝。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忏悔能够净心,六祖大师重视无相忏悔,所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业因,必有果报,但从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以,修习无相忏悔来灭罪,才是最究竟的。
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日用生活是中国禅宗的活水泉源,禅宗注重「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这是中国禅宗的一种境界。
以灾障为解脱。面对苦难、障碍的时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当下就是解脱道场。
任何困难,对有力量的人来说,越是困难,越能成就。有修为的禅师,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觉得逍遥、自在。
以淡泊为富贵。在禅者的心中,他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他的价值观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在禅者的心中,不计荣辱毁誉,不慕荣华富贵;所谓禅者,是大勇猛、大坚定、大忍耐。禅,就是我们的心;有了禅,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真是广大无边。
一个禅者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禅定的功夫。
看守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缘外境。
要使妄心调伏。
心里不能贪着某一个境界,要心生欢喜。心入定境,但不执着于境。
乐中安定:要能持续心中的禅喜、禅悦、禅定。
参禅的人很容易发生的境界:第一、就是有定。有的时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不需要吃饭,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能。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神通。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着,有了执着,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着,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着,因此称为智大。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然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世间上的断见、常见。断见、常见各偏于一边,不生不灭是一个本来的、本然的事理,是出世间的真理。
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是绝对平等的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妄心随缘生灭,所以产生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妄心若除,则真如的体性自现。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意思是说,尽管宇宙世间的森罗万象不断在蛊惑着我们的心,但是真心理体丝毫不受影响,所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平凡亦自闲」。花一朵一朵的飘落,任它飘零,无心自是清闲。能够保有这种境界的话,则尽管器世间有生住异灭,尽管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其实,我们的心是不生不灭的。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所谓「清净心体」,就是一种不动摇、无差别的自性,是虽处生死,不受生死所转;虽在尘劳,不受尘劳染污的佛性。佛性没有得失、增减、染净,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和众生之所以平等,主要就是我们都有一个清净的心体,也就是佛性人人平等。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在时间上,成佛有迟早,但是在本体上,佛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六祖大师说:「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善恶是对待法,心有了妄念,就有善有恶,如果本心里能把是非、善恶等一切差别对待放下,自然就能得入清净心体。清净的心体妙用无比,所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间的森罗万象、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的真心实性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的本性里可以显现出很多的妙用,所谓「万法归一,一生万法」。宇宙的现象千差万别,本体则一,所以一个不是少,万亿不是多。因为我们有清净的心体,只要我们一念不生,心无所住,那就是真信、真修、真解、真证。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要紧的是,不争是非,不被是非所动,因为,「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沉,傲物高心者我壮,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益滞,苦行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所以,我们如何到自己的清净心体?
只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那么自己的本来的面目当下就会现前。
无住禅师解释道:「有闻无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声是无常,声无生灭,故乌鸦有去来,而吾人闻性则无去来。」
凡夫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会心随物转,但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所谓「一切唯心造」。
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所谓三昧,又称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等。也就是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过去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其实,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主,任何修行,重在明心耳!所谓「一相三昧」,就是二六时中,不管身在任何地方,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爱,也没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败,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静、安闲、融和、淡泊里,这就叫一相三昧。
所谓「一行三昧」,在一切处所,无论是行住坐卧,都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就叫一行三昧。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于一切处、一切相,能本着清净心来看待,一切就是净土。《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心清净,随处都是净土,《杂阿含经》说:「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学佛应该反求诸己,切莫心外求法。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心在万法上有现象,有差别,但是在本体上是无差别,无现象。宇宙山河、万亿众生,都是我自己的佛性而已。所以,我与众生无二无别,就是认识自心的众生;如果能认识自心的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心中的心上人,是多亲多好,我何必去排斥一切众生呢?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的自性佛,自不必熙熙攘攘的心外求法,自能做一个「自在」的清闲人,正如白云一任清风飘送,到处随缘安住。
只要你的心里能够「悟」,到处都是自己的世界。
六祖大师的「顿教」禅法,从这一首「自性真佛偈」可以看出,主要就是教我们不要忘失自己,教我们要自己肯定自己,谁是佛?原来不是别人,只要你能「直下承担」,我们自己就是佛!
「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
生死由它,生死自如!
- :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释
-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的解释
-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的解释
- :修桥铺路又斋僧,戒杀放生第一因的解释
-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的解释
- 星云大师: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的解释
- :金鸭香消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的解释
- :天地销归何处去,微尘幻现奈他何的解释
-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的解释
-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解释
- :性定伏魔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的解释
- :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的解释
- :梦里堆藏总是金,一场富贵喜难禁的解释
- :人来谤我我何当?且忍三分也无妨的解释
- :生死河边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释
-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的解释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释
-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及慈悲的解释
-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的解释
-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的意思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星云大师]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释
- [黄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什么?
- [禅宗思想]“念佛禅”体现了禅宗怎样的变化?
- [生活故事]小虫负重
- [哲理故事]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 [佛与人生]人生路人甲
- [佛学常识]回向偈是什么意思?
- [星云大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的解释
- [六祖坛经]《坛经》中的“不二法门”指什么?
- [白茶]什么是白茶,如何分类?
- [禅宗公案]禅宗公案一丝不挂
- [生活故事]背在身上的独木舟
- [哲理故事]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
- [佛与人生]是劫还是缘,只在一念间
- [佛学常识]什么是四出偈?
- [星云大师]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的解释
- [乌龙茶]福建漳平什么茶最有名?漳平水仙茶饼的产地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