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成唯识论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论书。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10卷。传说玄奘留学印度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详情]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二划

  二划

  【二十二根】此是促进增上作用的二十二种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乐、喜、忧、舍五受根,信、勤、念、定、慧五善根,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根为增上之义。若就二十二根的体性而言,男根、女根为身根的一部分,并无别体;三无漏根以意根、三受根(喜、乐、舍)、五善根等九根为体,而无别体,故其体之数实为十七。见《俱舍论》卷三。

  【二十二种愚痴】菩萨十地与佛地所对治的二十二种愚痴。略称二十二愚。此二十二种愚痴的名称是:一、执著补特伽罗及法愚痴(执著我法愚), 二、恶趣杂染愚痴,三、微细犯愚痴,四、种种业趣愚痴,五、欲贪愚痴,六、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七、等至爱愚痴,八、法爱愚痴,九、一向作意弃背生起愚痴(纯作意背生死愚), 十、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纯作意向涅槃愚), 十一、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现观察行流转愚),十二、相多现行愚痴,十三、微细相现行愚痴(细相现行愚),十四、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纯作意求无相愚),十五、于无相作功用愚痴,十六、于相自在愚痴,十七、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痴,十八、辩才自在愚痴,十九、大神通愚痴,二十、悟入微细秘密愚痴,二十一、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著愚痴(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二十二、极微细碍愚痴。其中,执著我法愚及恶趣杂染愚系就初地所断之惑障而言;微细犯愚及种种业趣愚系就第二地所断之惑障而言;欲贪愚及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系就第三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等至爱愚及法爱愚系就第四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纯作意背生死愚及纯作意向涅槃愚系就第五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现观察行流转愚及相多现行愚系就第六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细相现行愚及纯作意求无相愚系就第七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无相作功用愚及于相自在愚系就第八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及辩才自在愚系就第九地所断之惑障而言;大神通愚及悟入微细秘密愚系就第十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及极微细碍愚系就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在前之际所断之惑障而言。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

  【二十二无减】如来四智相应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为二十二无减。即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及心王。换句话说,二十二无减为心所有法的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及执持二十一心所的无垢识,此二十二法为纯善无染之法。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十八天名称】三界二十八天,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的名称为: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的名称为:初禅天三天,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三天,为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三天,为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九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无色界四天的名称为: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二十五谛】这是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数论派的哲学。此派将宇宙万有分为神我(即精神原理)与自性(即物质原理)二元,而将世界转变的过程分为二十五种,以其为真实之理,故称二十五谛。此即从自性生‘觉’(又称‘大’,乃存在体内觉知之机关,即决智);自‘觉’复生自我意识我执)之我慢;复于我慢生出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以上八者为万物衍生的根本,故称根本自性。又自五大生色、声、香、味、触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语、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从他物所生,故称十六变异)。如此,从未显现之自性中,能显出觉、我慢等二十三种,加上自性与神我二者,是为二十五谛。古代印度六派哲学,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不相应行法为五位法的第四位。是以色、心心所分位,立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即: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见百法明门论。及不相应行分释。

  【二十唯识论】参阅‘唯识二十论’条。

  【二十唯识论疏】参阅‘唯识二十论述记’。

  【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心所,是唯识宗五位百法中的六位心所之一。此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恼十个、中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随。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小随烦恼计有十种,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中随烦恼有二种,曰无惭、无愧,其发生之作用范围较小随烦恼为宽,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心二义,故曰中随。此二者,对自己所犯的过恶不感到羞耻,是其共同点;而惭者‘轻拒贤善’,愧者‘崇重暴恶’,是其相异点。大随烦恼有八种,曰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诸染心三义,故曰大随烦恼。见《百法明门论》。

  【二十种烦恼现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即指:一、随所欲缠现行,指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缚之业,相续不舍。二、不随所欲缠现行,指出家之人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舍。三、无所了知现行,指住恶说法之人,于善恶法,不生分别,于一切境界无所了知,此痴惑之心,相续不舍。四、有所了知现行,指住善说法之人,于一切法而生分别,令向善法,而舍恶法,此了知之心,相续不舍。五、粗烦恼现行,指贪、嗔、痴诸烦恼,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顺境贪惑粗重,或于逆境嗔惑粗重,各起不同。六、等烦恼现行,指贪、嗔、痴等诸烦恼惑,一齐现起,无轻重分别。七、微烦恼现行,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未证果,而于三界烦恼,微细轻薄。八、内门烦恼现行,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不著于色等外尘之境,而内心所起习气,相续不舍。九、外门烦恼现行,指未离欲界之人,随缘色等外尘诸欲境界,而起种种烦恼,相续不舍。十、失念烦恼现行,指见圣道得果之人,忽遇余缘,闻不正法,习气发现而失正念。十一、猛利烦恼现行,指未得道果之人,勤加精进,起不正作意,发勇猛心,相续不舍。十二、分别所起烦恼现行,指人不信正法,于诸邪见而起分别,妄生种种执著,相续不舍。十三、任运所起烦恼现行,指人起懈怠心,不求正行,而于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之境,自然而起诸惑,相续不舍。十四、寻思烦恼现行,指人于禅定观法,常自思念觉察,妄起分别,相续不舍。十五、不自在烦恼现行,指人睡眠,梦境散乱,意识所缘,相续不舍。十六、自在烦恼现行,指人醒时所起邪慧之念,遍缘诸境,相续不舍。十七、非所依位烦恼现行,指如幼少之人,于一切境,不知好恶,起诸放逸,相续不舍。十八、所依位烦恼现行,指修行根熟之人,依于正行之位,断诸烦恼,而能断之心,相续不舍。十九、可救疗烦恼现行,指人勤修道行,断生死惑业,如救疗众病,唯知生死之病而可救疗,不知乐著涅槃之心,相续不舍。二十、不可救疗烦恼现行,指人不能修诸正行,以救疗生死惑业众病,而诸烦恼相续不舍。

  【二分家】唯识宗立识体四分,难陀论师主张心识二分说,以由识体生起认识作用的见分,和被认识的相分。另有安慧的一分说、陈那的三分说、护法的四分说。参阅‘识体四分’条。

  【二世一重因果】大乘唯识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前十支的因,与后二支的果,定不同世,以造因时非即受果时。过去世的十因,感现在世的二果。但若将十因视为现在世,则二果就是未来世了。此这称为二世一重因果。

  【二世间】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世者,谓有为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迁流;间者,事事物物之间隔。总别为二,即:有情世间,五蕴假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者。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见《俱舍论》卷十。

  【二地断障证真】十地中离垢地的菩萨,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障(谓身、口、意三者误犯禁戒),证最胜真如,此真如具无边之德,于一切法为最胜。参阅‘十地’条。

  【二我见】人我、法我,称为二我;此二种妄见,称二我见。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强立主宰,计我为人,即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称为人我见。;二乘之人,不了悟诸法之空性,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取见,称为法我见。

  【二我执】二我执,指的是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一、指于五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称为俱生我执。二、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著,即依自己之分别力而生者,称为分别我执。

  【二法相违】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二、涅槃 nirvana,意译灭度。众生厌生死之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

  【二法执】指俱生法执、分别法执。一、俱生法执,乃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亦即与身俱生的法执。二、分别法执,谓于邪教、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而执为实法。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

  【二空无漏种子】参阅‘无漏种子’条。

  【二取】二取有四种解说。一、相、见二取,所取者为相分,及能取者为见分。二、名、色二取,五蕴中的第一蕴为色,余四无色蕴为名。三、心及心所二取,一切五蕴,都不离这心、心所法。四、本、末二取,取第八识的总报为本,取余识的别报为末。

  【二受】指身受与心受。受是领纳所触之境的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二、心受为领纳于心而起分别之受,即意识之忧、喜二受。见《俱舍论》卷二、卷九。

  【二重中道】又作二种中道。唯识家认为中道有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义。三性对望中道,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非无,以此诠显非有非无的中道之义;此乃就言诠而论中道之旨,故又称言诠中道。上述系于世俗门中论法之有无,然于胜义谛中则以断绝心言为非有非无之中道,故称离言中道。一法中道即是离言中道,乃于缘生之一法上论非有非无的中道义。关于言诠、离言二重中道的同异,古来有异说,或谓遍计所执性为依、圆二性上实法之执,于依、圆二性之假有空寂之义外,别无遍计之空,故三性对望中道之义无别于一法中道。或谓三性对望中道遮遣遍计之有,一法中道以依他之体为虚假非有而为空,故二者有差异。见《成唯识论》卷七。

  【二根】唯识家所指的二根,为五根身的胜义根与扶尘根。胜义根为五根之本体,为四大种所造的净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有发识取境的作用。扶尘根又称浮根尘,乃外形可见的眼等五根。此根唯为正根之依处,虚假不实,无发识取境之用。此外,又有利钝二根。利根又作上根,谓根性锐利,速证妙果者。钝根又作下根,乃根性迟钝难于开悟者。又男根与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处。

  【二真如】即二种真如。此有不同解说,而唯识学上所称的二种真如,为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此又作二空真如,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而显之真理,称为法空真如。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执】一般指我执与法执,又作我法二执、生法二执。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法体实有,故仅揭出‘我执’之说;大乘则观诸法皆空,故对主张法为实有者,称为‘法执’,而说我、法二执。法执乃于如幻假有之法生起实有之妄执,其体较宽,为独一而起;我执则迷于法之用,故其体较狭,而必与法执并起。成唯识论卷一曰:‘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此二执皆以萨迦耶见为体,由于力用不同而有二障之别,即以执我称为烦恼障,执法称为所知障。为断伏烦恼、所知二障,而说二空、二空智;二障断尽,即证得大涅槃与大菩提

  【二教六理】唯识宗用为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举出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种教证者,一为引《入楞伽经》的偈子:‘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二为引用大小乘共许的《解脱经》的偈子:‘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曾非当有。’加以证明。六理证者,一者不共无明证,《成唯识论》卷五云:‘谓契经说,不共无明,微细恒行,覆蔽真实,若无此识,彼应非有。’二者六二缘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广说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无此识,彼意非有。’三、意名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识,彼应非有。’四、二定差别故,《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无想、灭定,染意若无,彼应无别。’五、无想有染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污。’六、有情我不成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见《成唯识论》卷五。

  【二假】二假,指无体随情假,与有体施设假。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为实我实法,此法体但是妄情,为遍计所执性摄,而无实体,世人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故称无体随情假。二、有体施设假,乃于依他起性上假名施设之我法,即内识所变的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种子而生,有实的体用,就此体用假立我法之名,故称为有体施设假。此二者,为圣教所称的我法。见《成唯识论》卷一。

  【二惑】即见惑与思惑。见惑的见,是推度的意思,即以邪见推度而起之迷情,我见边见等是。思惑,新译为修惑,为凡夫之思念,对于事物而起之惑,贪、嗔、痴等烦恼是。此又称理惑与事惑。见惑是迷于理之惑,修惑是迷于事之惑。

  【二无心定】指二十四种不相应行中的无想定、灭尽定而言,此又称二定。一、无想定,指外道欲得无想天之果,而修灭一切心想的禅定;属第四禅,为外道所修出离想所作意。二、灭尽定,谓不还果以上的圣者,前六识心、心所不起现行,第七识的染污心所亦不起现行的禅定。此亦称灭受想定,为佛教圣者所修的禅定。

  【二无我】即人无我与法无我。百法明门论曰:‘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补特伽罗,意译为人、众生、数取趣。补特伽罗无我即是人无我。人何以无我,人是四大和合而有,此中无真实之我。法无我者,即固执诸法为实有,这叫做‘法我’。而诸法都是仗因托缘的有为法,并无其实体自性,此称‘法无我’。这是大乘菩萨的观道,以断惑障。《楞伽经》卷一曰:‘大乘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法无我。’

  【二无记】指三性中,非善非不善的无记性。即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一、有覆无记,又作染无记。乃惑障之极微弱者,如第七识俱生起的我法二执,其体性羸弱,然为自性妄惑,能隐覆圣道,故称有覆;以其非感苦果之恶性,故称无记。二、无覆无记,又作净无记。乃离惑障的无记法,如阿赖耶识的自体及之内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以其非自性妄惑,故称无覆。见《成唯识论》卷三。

  【二业】指引业与满业。依《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名引业与别业。六趣各有总、别二报,如人趣中,所有的人皆同属人趣之果报,此为总报;其中复有智愚、美丑等差异,称为别报。引发总报的业因,称为引业;成满其别报的业因,则称为满业。此外,善业与恶业亦称二业。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能感善趣之乐果;恶业为五逆、十恶等罪恶之所作,能引恶趣之苦果。

  【二种生死】生死一语,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成唯识论》卷八,举出二种生死:一、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

  【二种因果】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四圣谛法,有流转、还灭二门,说为二种因果,一者以苦谛为因,集谛为果,名世间因果;二者以道谛为因,灭谛为果,为出世间因果。

  【二种利行】指自利、利他二行。菩萨所修之行,依其别相,有自、他二利:一、修六度、菩提分法等,为自利之行。二、修四摄、四无量心等,为利他之行。见《成唯识论》卷九。

  【二种见道】二种见道,是真见道和相见道。修唯识行,至见道位,在此位证得根本、后得二智,悟入唯识性相。故在此位以根本智断惑,称真见道;以后得智修习,称相见道。

  【二种真如】略称二真如。曰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而显之真理,称为法空真如。此二空真如,为唯识宗所立之真如。见《成唯识论》卷十。

  此外,尚有其他四种真如,一、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即将真如妙理依据离言诠及依言诠而分别为二。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二、空真如与不空真如。前者能究竟而显实;后者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见《大乘起信论》。三、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前者乃随顺万象差别之诸法,而不失真如之自性;后者则不囿于自性,而随染、净之缘各生染、净之法。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五。四、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垢指烦恼染法之意,以其有无而区别真如。见《大乘止观法门》卷二。

  【二种涅槃】即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称为有余依涅槃;更灭依身无所余者,称为无余涅槃。此二种涅槃,同为一体,然无余依涅槃,在于有漏依身命终之时。

  【二种无漏因果】即无漏因与无漏果。《大般涅槃经》卷十二载,指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断三界生死苦果,则戒定慧三学为无漏之因;二乘之人,既断三界生死逼迫之苦,证真空涅槃寂灭之乐,此涅槃即无漏之果。无漏因即四圣谛中的道谛,无漏果即四圣谛中的灭谛。

  【二种资粮】即福德、智德二种资粮。以此二德为资益己身之粮,得证佛果,故称资粮。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二、智德资粮者,谓修习正观而勤求妙智者,如第六度即是。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七。

  【二种熏习】即相分熏与见分熏。唯识家谓七转识熏习第八识种子时,七转识的四分中,所缘的相分熏自分的种子及本质的种子,称为相分熏。熏习能缘的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称为见分熏。换句话说,见分熏偏重于主观方面,相分熏偏重于客观方面。

  【二种转依】修唯识行的菩萨,要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一者要历经十地的修行,这是所经的位次。二者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这是所修的因。三者断十重障,这是所对治的断法。四者证得十种真如,这是所观照之理。而后始可证得二种转依。成唯识论卷十曰:‘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而得。’

  【二障】又作二碍,即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是唯识学上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类。烦恼障、由我执而生,是俱生起的迷执;所知障、由法执而生,是分别起的迷执。

  【二增菩萨】修唯识行的菩萨,无论顿机或渐机,又各有二类,一者智增菩萨,二者悲增菩萨。智增、是智慧增上,此类菩萨,断惑证理的自利行较多,而普化有情的利他行较少;悲增、是大悲增上,此类菩萨,以利化有情的悲愿较多,不欲速证菩提,而久住生死苦海,利益有情。

  【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者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的真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谓,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间的真理,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二谛的意义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今仅举唯识宗的二谛如下:窥基于所著《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将《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所举的四种世俗谛,与《成唯识论》卷九所说的四种胜义谛,归纳成‘四真四俗’(四胜义四世俗)之四种二谛,此称之为‘四谛二重’。四谛二重的世俗谛,是世间世俗谛,道理世俗谛,证得世俗谛,胜义世俗谛。四谛二重的胜义谛,是世间胜义谛,道理胜义谛,证得胜义谛,胜义胜义谛。见‘四谛二重’条。

  【二缚】唯识宗所称的二缚,指的是相缚与粗重缚。一、相缚,所缘的相分拘碍能缘见分的心,使不得自在,不了境相如幻。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列举有三种,或以一切相分皆相缚,或唯有漏之相分即相缚,或以行六度时执三轮之相为相缚。并解相缚之体,有所知障与烦恼障。《百法问答钞》卷六分其体为正、助,若正相缚之体,唯有我执;若助相缚之体,并通法执。二、粗重缚,其性无堪任,非调柔细轻,故称粗重。即其性刚强深重,能缚有情身心于生死,或使之不了如幻者,皆称为粗重缚。

  【二转依果】修唯识行,于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此时即断尽烦恼、所知二障种子,转得二种殊胜妙果。即转烦恼障得大涅槃,转所知障得大菩提。此即二转依果,又称为二种胜果,略称二转依、二转。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类种子】唯识宗立论,第八阿赖耶识储藏万法种子,此种子依性质说,分为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二类。一者有漏种子,这是能产生世间现象的种子,亦即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种子。此中又有名言种子、我执种子、 有支种子之分。二是无漏种子,这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亦即入见道位乃至阿罗汉、佛果位的出世种子。无漏种子又分为生空无漏种子、法空无漏种子、二空无漏种子。《成唯识论》卷二曰:‘诸种子者,谓异熟识所持一切有漏法种,此识性摄,故是所缘。无漏种子虽然依附此识,而非此识性摄,故非所缘。’这是说,一切有漏种子为第八阿赖耶识之识体所摄持,且为第八识见分所缘,故称‘故是所缘’;而无漏种子虽然也依附于阿赖耶识,但并不是阿赖耶识的识性所摄,故不是此识所缘。无漏种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此有三种,一者生空无漏种子,即我空无漏,此属见道位无漏种子。二者法空无漏,此属修道位无漏种子。三者二空(我空、法空)无漏种子,此为无学道无漏种子。

  无漏种子依于异熟识之自体分,而非异熟识性所摄持。以无漏种其性唯善,不是无记性,故不与异熟识之体性相顺,体性既不相顺,故此无漏种子与异熟识体性不可相即。无漏种子依于异熟识之自体分,以非异熟识所摄持,亦不为异熟识之见分所缘。有漏种子即生起诸种现象,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种子。此有三种,一者名言种子,二者我执种子,三者有支种子。种子又名习气,即是现行熏习的气分。《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曰:‘云何略说安立种子?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

  【二边】是指离中道的两极端,惟各书有解释不尽相同。《中论》卷四谓二边指有、无,或常、无常;《顺中论》卷下指为常、断;玄奘所译的《摄大乘论世亲释》卷一,指为增益、损减;《止观辅行》卷三则指为空、假二边。

  【二变】即因缘变与分别变。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有漏之识变可分为二:一、随因、缘之势力而变,称为因缘变。二、随分别之势力而变,称为分别变。前者必有用,后者仅为境。参阅‘因缘变’、‘分别变’条。

  【七十七智】《瑜伽师地论》卷十载:何因缘故,依止缘起,建立七十七智耶?所谓七十七智,是在十二缘起的各支中,除无明外,于其余十一支,各就三世顺逆及法性常住观察之智。每支各具七智,合为七十七智;七智乃先观今之缘生而有老死,为知生缘老死智,次观非无缘生而有老死,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如是就过去、未来亦各作顺逆二观;又遍知生起法,而知有佛无佛,法性常住,是为法住智。如此十一支中,以‘生’支为例,其七智为:知生缘老死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知过去生缘老死智、知彼(过去)非不生缘老死智、知未来生缘老死智、知彼(未来)非不生缘老死智、法住智。其余十支亦各具同样的七智,总为七十七智。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

  【七十五法】此为小乘俱舍宗对一切法的分类。俱舍宗认为: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归之为五大类,即:第一类,色法十一种: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色境,七、声境、八、香境,九、味境,十、触境,十一、无表色。其中前五者能发识取境,故称五根;次五者为五根所缘之境界,故称五境;无表色系依身、口发动之善业与恶业,为生于身内的一种无形色法,乃感苦、乐果之业因,具防非止恶修防善止恶的功能。

  第二类,心法一种:即依根而生,觉知外境的总作用,指六识心王。

  第三类,心所有法四十六种,又分遍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法六位。此四十六法皆随附于心法而起,故称心所有法。即:一、遍大地法十种:、受,领纳苦、乐、舍三境的作用。想,想像事物的作用。思,造作诸业的作用。触,对境的作用。欲,希求的作用。慧,拣择善恶法的作用。念,记忆不忘的作用。作意,令心、心所警觉对境的作用。胜解,明了事理的作用。三摩地,又作定,令心心所专注一境而不散的作用。此十法通于善、不善、无记一切心王而起,故称遍大地法。二、大善地法十种:信,令心、心所澄净的作用。不放逸,止恶行善的作用。轻安,使身心轻妙安稳的作用。行舍,令身心舍离杂执著诸法之念,而住于平等的作用,为行蕴所摄之舍。惭,于所造罪,生起羞恶之心。愧,于所造罪,生起廉耻之心。无贪,不贪著顺境的作用。无嗔,于逆境不起忿怒的作用。不害,不损恼他的作用。勤,精进修习诸善法的作用。此十法与一切之善心相应而起,故称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六种:无明,以愚痴为性。放逸,于恶法放逸的作用。懈怠,于善法不勇悍的作用。不信,令心不澄净的作用。惛沈,令心沉重的作用。掉举,令心轻浮的作用。此六法常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故称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种:无惭,不自羞恶的作用。无愧,不顾廉耻的作用。此二法与一切之不善心相应,故称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十种:忿,令起怒相的作用。覆,隐藏己过的作用。悭,于财施、法施等,不能惠施的作用。嫉,妒忌的作用。恼,坚执恶事而恼乱身心的作用。害,损恼他人的作用。恨,于忿境结怨不舍的作用。谄,令心、心所邪曲不直之作用。诳,欺他不实的作用。憍,心贡高而傲他的作用。此十法唯为修道所断,仅与意识之无明相应,且其现行各别,而非十法俱起,故称为小烦恼地法。六、不定地法八种:寻,寻求事理的粗胜作用。伺,伺察事理的细性作用。睡眠,令心心所昏昧的作用。恶作,思念所作之事而令心追悔的作用。贪,贪爱顺境的作用。嗔,于逆境嗔恚的作用。慢,使心高举而凌他的作用。疑,使于谛理犹豫不决之作用。此八法不入前五位,广通善、恶、无记三性,故称不定地法。

  第四类,心不相应行法十四种:一、得,令得诸法于身的实法。二、非得,令诸法离身的实法。三、众同分,各随其趣,而使得同一果报的实法。四、无想果,于无想天中令心、心所皆灭的实法。此为外道所执著的涅槃。五、无想定,乃为得无想果所修得的无心定。六、灭尽定,不还或阿罗汉之圣者,为止息暂时所入之无心定。七、命根,维持寿命的实法。八、生,令诸法生起的实法。九、住,令诸法不迁的实法。十、异,令诸法衰异的实法。十、灭,令诸法消尽的实法。十二、名身,色声等之名。十三,句身,诸法无常等之章句。十四、文身,名与句所依之文字;二个以上,故称为身。此十四法为非色非心之法,而不与心相应,故称为心不相应行法。

  第五类,无为法三种:一、择灭无为,依正智简择力而得的寂灭法。二、非择灭无为,非依正智简择力,但依缺生缘而现的寂灭法。三、虚空无为,以无碍为性,容受万物而遍一切处。此三法无生、住、异、灭四相之作为,故称无为法。见《俱舍论》卷四。

  【七分别】唯识家将心识的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瑜伽师地论》卷一所载:有相分别,谓于过去所受之义,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别。二、无相分别,谓随过去所引者,及婴儿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别。三、任运分别,谓于现前之境界,随境之势力,任运而转者所起的分别。四、寻求分别,谓观察寻求诸法所起的分别。五、伺察分别,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者,复加以伺察安立所起的分别。六、染污分别,谓因顾恋过去,希乐未来,执著现在所起的分别。例如恚分别、害分别,或与烦恼、随烦恼中任何一法相应所起的分别,皆属染污分别。七、不染污分别,例如善、无记等法即属之。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的分别。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

  【七因明】这是因明学用语,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有关论议要件的七种规定。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等七种。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五。

  【七地断障证真】十地中远行地的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于一切法执有缘生及执无相)障,证法无别真如(了种种教法,同一真如,而无别相)。参阅‘十地’条。

  【七界】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意根收摄其他六识,成为意处一者。又于十八界中别说六识,意根仅存其名,于六识外并无别体,即摄于六识中。故知‘七界’一词,虽有七之名,实质仅为一或六。其所以于六识外别加意根,而立七界之说者,说一切有部主张,自性不知自性,为不许二心并起,故仅说六识心王,则自知之‘心’的自觉层面必隐没,而欲说明此一自觉层面,故以时间前后采自性知他性之说,且于六识之外,另立一意根为六识于过去所落谢者。此说见《俱舍论》卷一。

  【七真如】《解深密经》卷三、卷六载:七真如又作七种如如,即:流转真如,又作生真如、轮转如如,若随相而言,生死流转非以自在等为因,即由分别、依他之因缘而起,此乃真实不虚。实相真如,又作相真如、空相真如,指于一切法上之人法二无我所显的实相。三、唯识真如,又作了别真如、识真如,若随相而言,指无漏唯识的观智。四、安立真如,又作依止真如、安立真实,即苦圣谛,若随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执处,指器世间、众生世间。五、邪行真如,又作邪行如如、邪行真实,即集圣谛,若随相而言,为苦因之渴爱。六、清净真如,又作清净如如,清净真实,即灭圣谛,乃烦恼、所知二障永灭的毕竟清净。七、正行真如,又作正行如如、正行真实,即道圣谛,谓苦灭之道,如八正道等。见《解深密经》卷三。

  【七种憍】《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七种憍为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

  【七慢】这是由根本烦恼慢心所开展而来。七慢是:一、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对于和我相等的,我轻慢他,这叫做‘于等计己等’。二、过慢,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做‘于等计己胜’。三、过过慢: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做‘于胜计己胜’。四、我慢:执著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五、增上慢: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叫做增上慢。六、卑劣慢: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七、邪慢: 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

  【七随眠】《俱舍论》卷十九载:七随眠即贪、嗔、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将贪随眠分为欲贪、有贪二种,合之为七随眠。此又称为七使。随眠者,是根本烦恼的异称,随逐有情而起,且其行相微细,故称随眠。欲贪者,于欲界贪著外在五欲妙境;有贪者,为上二界之贪,即贪著上二界之定及依身,故称有贪。

  【七转识】指前七识,此有二解,一者以第八识为本识,前七识为本生转生之识,名七转识;二者谓修行十地位中,此前七识,于入观时是无漏善性,而出观仍是有漏染性,因有转易之故,名七转识。第八识于金刚心后,由有漏转无漏,转识成智,唯此是一转永转,故不名转识。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互为因果。即七转识与第八识,于能生、所生及能熏、所熏中互为因果。能生、所生为种子生现行之关系时,第八识为能生之因,七转识为所生之果;又能熏、所熏为现行熏种子之关系时,七转识为能熏之因,第八识为所熏之果。此等因果为同时而非异时。见《成唯识论》卷二。

  【七识十名】第七末那识,有十种不同的名称,即:第七识、转识、妄

  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等。

  【八正道】八种求趣涅槃的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为四圣谛的道谛,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三、正语,又作正言。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正业,又作正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与八正道相反的,为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此八者灾为八邪行。见《四谛论》卷四。

  【八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加修清净道行,离心意识,得无生法忍(谓一切诸法,性本不生,而于此法,忍可印证),一切烦恼所不能动,即断无相中作加行(无相指第七地,谓于无相中加功用行)障,证不增减真如,此真如不随净染而有增减。参阅‘十地’条。

  【八忍八智】此指于‘见道’审观四谛,而生无漏之忍、智,各有八种。亦即见道之十六心。此又作八忍八观。所谓八忍,就是前四者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后四者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等四类忍。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故为无间道。见惑既断,观照分明,则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等,是为解脱道。忍者为智之因,智者为忍之果。见《成唯识论》卷九。

  【八苦】八苦,是把五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一条,开为四条,合后四条称八苦。《涅槃经》亦举出八苦,即:‘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参阅五苦条。

  【八义】因明用语,是研究因明的八个项目,又称为八门。即:一、能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现量,六、比量,七、似现量,八、似比量。其中一、二、五、六四义为‘真’,又称四真;三、四、七、八四义为‘似’,又称四似。四真四似合之为八义。

  【八义证有本识】本识指第八识,谓第八识为生起一切善恶诸法的根本。《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以八义证明有此第八阿赖耶识,此八义为:一、依止执受,指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二、最初生起,指此识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磁石吸铁(磁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指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四、有种子性,指此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令不散失。五、业用差别,指此识随染缘而造恶业,随净缘而造善业,差别不同。六、身受差别,身以积聚为义。指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故称为身。由能领受第七末那识染净之缘所熏,而于善恶诸法不相混滥,故称身受差别。七、处无心定,指入无想定或灭尽定,虽灭受想心,断出入息,而此识不灭。八、命终时识,指命将终时,冷触渐起,唯有此识,能执持身,此识若舍,则四大分散。

  【八识】唯识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即八识心王,略称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其中眼等六识随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识即为意,依其自性立名;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立名。或称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又眼识至末那识系由阿赖耶所生起,总称为转识或七转识;对此,阿赖耶为七转识之因,故称为根本识、种子识。在《唯识三十颂》中,分八识为三能变,阿赖耶识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若就其性而言,眼等前六识以了别为其性,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通善、恶、无记三性;末那识以恒审思量为其性,乃有覆无记性,唯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之内我;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以微细之行相缘自所变现的器界、种子、及有根身。见《百法问答钞》。

  【八识二执】二执为我执与法执,此在八识中并不相同。前五识与第八识,一向无执;第六识与第七识,二执俱有,同时俱起。

  【八识三性】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前六识通于三性。即前六识若与信等十一善心所相应,则属善性摄,与无惭、无愧及八大随烦恼等十心所相应,属不善性摄,二者皆不相应,无记性摄。

  第八识何以是无覆无记?因为第八识是异熟性。异熟若是善或染污,流转还灭即不能成立。又此识如果是善,则不能为染法所依;此识如果是染,则不能为善法所依。再者此识是所熏性,如果此识为善为染,如极香或极臭,则不能受熏。第七识何以是有覆无记,因为此识与四烦恼心所相应,是染污法,障碍圣道,隐蔽自心,故名有覆。或问:此四烦恼何以不名不善而称无记?答,此四烦恼,行相细微,任运而转,故无记摄,而非不善。再问:前六识何以通于三性?若与信等十一善心所相应,是善性摄;与无惭等十法相应,是不善性摄;若两者俱不相应,自然是无记性摄。

  【八识三量】在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识是根境相对直接的感觉,所以唯是现量。第八识所缘的是自变的实境,所以也是现量。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这是错误的知,所以是非量。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前五识俱起缘色境时,是现量;独头意识计度分别,或寻伺推理,或为比量,或为非量,所以第六识通于三量。

  【八识三境】八识缘境,对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中,前五识缘五尘境,第八识缘自变的实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见分为自我,唯为带质境;第六识的五俱意识,初缘五尘境亲证自体时,刹那之间是性境,及至分别心起,推理计度,或独头意识的幻想,便成为带质境或独影境了。再者,定中的独头意识也是性境。

  【八识三能变】唯识宗立八识,谓八识皆能转变,而此转变有三类,即《唯识三十颂》的颂文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唯三、指的是八识唯有三类能变。此三能变是:一、初能变识,又称异熟能变识,指第八阿赖耶识的转变。二、第二能变识,又称思量能变识,指第七末那识的转变。三、第三能变识:又称了别能变识,指前六识的转变。当识变时,并不是任何一识单独转变,而是三类识全体次第转变。转变的原因,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种子,何类种子成熟,则转变出何种境界。

  【八识五重】参阅:五重唯识观。

  【八识六义】慈恩大师窥基,在《百法明门论解》一书中,解释此含摄八识的心法,有曰:‘心法者,总有六义:’这六义的要点是:一、集起名心:谓此心收集、储藏诸法种子,并于因缘具足时生起现行。换言之,集起之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而言。积集名心,指前七转识,它能熏习积集的诸法种子;又有一说,集起之心是前七转识现行,共集熏起种子;而积集之心是第八阿赖耶识,以其能积集诸法种子故。三、缘虑名心:缘虑之心指第六意识,指此心有攀缘、思虑一切外境的功能,这是第六识独头意识的功能。四、或名为识:此心或名为识,识者了别义,了解分别其缘虑的外境,此约指前五识与五俱意识的功能。五、或名为意,意者等无间故,指心识念念相续,等无间断,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若宽泛的说,八识皆可名心,亦可名意,或名为识;但若自八识的功能殊胜来说,则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此三者,全是心识功能的一部分。

  【八识心王】唯识宗将心解析为八,立下八识心王的名称。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顺正理论》卷十一谓:‘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相当于第八识;思量故名意者,即相当于第七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相当于前六识。唯识宗将一心析为八识者,无非是破遣我人‘实我’的执著。原来我人通常执著于实我实法,把宇宙万有视为实体,因此我人说到‘心’时,把心视为整体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为对治此等观念,乃以分析的方法,解析此心为八,以此心不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来破遣‘实我’的执著。

  【八识王所相应】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因八识的作用各不相同,相应心所的多寡亦不相同,八识王、所相应的情形如下:一、前五识,各有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即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中随烦恼心所二,大随烦恼心所八,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三烦恼。二、第六识:第六识作用范围最广,五十一个心所均与之相应。三、第七识:有十八个心所与之相应,即遍行心所五,大随烦恼心所八,别境中的慧心所,以及根本烦恼中的贪、痴、慢、见、四心所。四、第八识:唯五遍行心所与之相应。

  【八识所依】八识心王生起,各有所依,其所依如下:一、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依于五根。二、第六意识,依于第七末那识。三、第七末那识,依于第八阿赖耶识。四、第八阿赖耶识,依于第七末那识,七、八二识是互相为依。

  【八识界地】在三界九地中,鼻、舌二识,仅通于欲界五趣杂居地。眼、耳、身三识,通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及色界离生喜乐地。六、七、八三识,通于三界九地。

  【八识俱转】八识心王,俱不俱转,情况各不相因。七、八二识,长恒俱转;第六识除‘五位无心’外,亦恒时现起。前五识则随缘而转,如缘俱足,八识可同时而转。

  【八识规矩颂】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三藏著。概述唯识学说,著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的心识问题。前三颂说前五识,四至六颂说第六识,七至九颂说第七识,末三颂说第八识。注释本甚多,以明代普泰之《八识规矩补注》、明昱之《八识规矩补注正义》、智旭之《八识规矩直解》、广益之《八识规矩纂释》等较为著名。

  【八识规矩补注】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文略义深,可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道。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解,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唯识学之大成。师复撮择精粹,撰《八识规矩颂》一卷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以其文略义深,后世遂出现多种注解释文,然以此书较为简明直截。本注内容以心意识之问题为主,一部十二偈颂,前三颂明前五识之心王、心所相应生起,次三颂明第六识之三性、三量及相应心所,次三颂明第七识,最后三颂明第八识。

  【八识缘境】八识缘境,各不相同,其所缘之情形如下:一、眼、耳、鼻、舌、身五识,所缘的是色、声、香、味、触五境。二、第六识缘一切法境。三、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恒审思量,执为自我。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故第八识只缘色法,不缘心法。

  【八识缘境广狭】唯识宗所立的八识,其缘境有广有狭。即: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等实有之色,称为性境(现前所有实见之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平直曲屈实有之声,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三、鼻识缘唯实唯量境,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四、舌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不同实有之味,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五、身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等实有之触,称为性境;此识所缘,称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六、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二量,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称为假,是则此识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皆缘,三量(现量、比量、非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故所缘之境广。七、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分别思量,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能遍缘诸境,故所缘之境最狭。八、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诸根;器界者,以世界如器。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故所缘之境最广。

  【九十六种外道】佛陀住世前后,印度出现许多反婆罗门沙门集团,后来佛教称之为外道,又称为九十六种异道。九十六种之说,诸经论有不同异说,一般说法,认为六师外道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合六师总计为九十六人,故称为九十六种外道。

  【九上缘惑】九种缘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见集所断的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九种。即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外之九种。此九种于缘上之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界,或合缘二界,故《品类足论》卷五谓:有诸随眠为欲界系缘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为色界系缘无色界系。《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谓,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之外,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能缘上地,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小乘、杂集论等亦谓除此九之外,其余贪、嗔、慢等不能上缘,唯识则谓此等亦得缘上地,见《成唯识论》卷六。

  【九心轮】心对某一对象之一作用有九种,连续不断,循环如轮,称为九心轮。此九种作用为:一、有分心,即未接触对象以前,毫无知觉思惟之心。二、能引发心,即对对象能起强烈作用之心。三、见心,对对象起见、闻、嗅、味等六识之心作用。四、等寻求心,判断对象有无价值之心作用。五、等贯彻心,洞悉对象价值之心作用。六、安立心,知悉对象之价值后,而能以语言表达之心作用。七、势用心,根据前心之决定,进而对对象采取行动之心作用。八、返缘心,动作既兴,将欲休废时,遂复返缘前所作事之作用。九、有分心,此即还原至最初之有分心。以上虽分为九种,然除见心通六识外,余者无非是意识之作用。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九地】此指三界中的九地。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依禅定三昧的深浅,色界、无色界又各分为四禅天、四无色天,与欲界共立九种有情的住地,此称为九地或九有——即九种生存的处所。

  九地为:一、欲界的五趣杂居地,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杂居之所。二、离生喜乐地,为色界的初禅天。三、定生喜乐地,为色界第二禅天。四、离喜妙乐地,为色界第三禅天。五。舍念清净地,为色界的第四禅天。六、空无边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一天。七、识无边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二天。八、无所有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处地,为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

  【九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观察众生境界,皆如实知,得无碍智慧,遍说诸法,普令获益,即断利他门中不欲行(谓第八地于无相中,舍离功用)障,证智自在真如,得此真如,能于四无碍智得自在。参阅‘十地’条。

  【九品润生】指欲界断九品修惑有润七生的作用。润生,即烦恼滋润业而生当来之果。《大乘义章》卷五本分别润生之不同,谓有总、别二种。所谓总,乃前之三品润四生,中三品共润二生,下三品共润一生;就别而言,上上品润二生,上中、上下各润一生,中上品润一生,中中、中下各润半生(共为一生),下上品润半生,下中、下下共润半生。所以九品共润七生。断上、中烦恼可得一来果,黑下可得不还果。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

  【九缘生识】缘为助成之义。谓明、空、根、境等九种缘,生眼、耳、鼻、舌、身等八种识。据《成唯识论》卷二至卷五载,九缘为:一、明缘,谓眼因明而见,无明则不能发于眼识,故明为眼识之缘。二、空缘,谓眼以空而能见,耳以空而能闻,无空则不能发眼、耳之识,故空为眼识与耳识之缘。三、根缘,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谓五识依五根而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若无五根,则五识无所依,故五根为五识之缘。四、境缘,境指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种尘境为对象,则五识无由生起。五、作意缘,作意为心所有法,有觉察之义。谓如眼初对色时,便能觉察,引领趣境,使第六识即起分别善恶之念;耳、鼻、舌、身识亦然。六、根本依缘,即第八阿赖耶识,第八识为诸识之根本,眼等六识依第八识相分而得生,第八识相分托眼等六识而得起,故根本依为六识及第八识之缘。七、染净依缘,染净依即第七末那识,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指眼、耳等六识,于色、声等六尘境上,起诸烦恼惑业,则转此烦恼染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有漏,若六识修诸道品白净之业,则转此道品净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无漏,故称为染净依。但此第七识亦依第八识而能转,第八识依第七识而随缘,更互为依,递相倚托,故染净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八、分别依缘,分别即第六识,此识能分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识而始有分别。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分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分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分别而显,故分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九、种子缘,种子,即眼等八种识之种子。谓眼识依眼根种子而能见色,耳识依耳根种子而能闻声,鼻识依鼻根种子而能闻香,舌识依舌根种子而能尝味,身识依身根种子而能觉触,意识依意根种子而能分别,第七识依染净种子而能相续,第八识依含藏种子而能出生一切诸法,以诸识各依种子而生,故种子为眼根等诸识之缘。

  简单的说,九缘是空缘、明缘、根缘、境缘、作意缘、分别依缘、染净依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眼识生起,要九缘俱足。耳识生起不需光明,只要八缘即可。鼻、舌、身三识生起,不要光明及空间(距离),只需要七缘。因为眼、耳二识是‘离中取’,而耳、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如《八识规矩颂》所称︰‘合三离二观尘世’,即指此而言。

  【九识义】唯识三系的地论宗、唯识宗各立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而真谛一系的摄论宗,则于八识之外复立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九识即: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意识,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的五尘境界,加以分别。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这是如来藏一系的理论,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所载。

  【十大论师】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全称唯识十大论师。《唯识三十颂》一书,是世亲晚年之作。原来印度古人造论,是先作本颂,总括全书要义,然后依颂作释,名曰长行,长行是论著的正文。而世亲于三十颂颂文完成后,长行未作而已示寂。此际瑜伽行学派的理论已成为大乘佛教的主流,研究者极多,世亲寂后的百年之间,许多学者竞为三十多作释论,其中最著名者有十位,后世称为十大论师。十大论师的名字是: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人。参阅别释条。

  【十支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的十部书,称为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世亲造。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著造;有世亲、无性之释论。五、《阿毗达磨集论杂集论》,集论为无著造,师子觉为之作释,杂集论为安慧糅合集论与师子觉之释而成。六、《辨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系由弥勒菩萨所造,世亲造释论。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世亲造,并亲作释论。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世亲造本颂,护法等十师造释论,仅存本颂行世。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以上十论之中,《分别瑜伽论》一书中土未译。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

  【十因】唯识宗所立之十因:一、随说因,语言(能说)乃表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语言即为随说因。二、观待因,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三、牵引因,种子为能于遥远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牵引因。四、摄受因,即种子以外的一切缘,能相互摄受而起果,故称为摄受因。五、生起因,种子为于不久之未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生起因。六、引发因,种子起现行时,能够引生同类之胜果,故称引发因。七、定别因,一切有为法,能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别因。八、同事因,因果和合为一者,称为同事因。九、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产生障碍者,称为相违因。十、不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不产生障碍者,称为不相违因。

  【十行】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分释条。

  【十地】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

  【十地经论】印度瑜伽行学派的重要典籍,世亲论师著,凡十二卷,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合译。《十地经论》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论典。此论内容是解释菩萨修行的阶位,论中谓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初三地说世间之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的情形,末三地则说一乘教法。此论典是南北朝时地论师所依的重要典籍。

  【十地经论义记】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凡十四卷。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明《十地经论》所言的心意识,并以未见经文的阿梨耶识一语说明之。且谓阿梨耶识与心意识不同,阿梨耶识为真,心意识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为第八识,则不得以赖耶缘起之八识论直接比拟真如缘。至于慧远作本书,以心意识(妄识)配前七识,而总第八真识、前七妄识为真如缘起论之大成。

  【十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慧,观察觉了,三昧现前,得大法故,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众生,具足自在,即断诸法中不得自在障,证业自在真如(一切业惑悉得解脱,而与真如之理相应)。

  【十住】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于般若空理,曰住。这十住是: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发菩提心,修十信行。二、治心住: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有情。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观,起六度妙行。四、生贵生:此位菩萨,依圣法教化众生,有如自圣贤正法中生,种性高贵。五、方便住:此位菩萨,所修善根,利生方便具足。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一切毁誉,心定不动。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不退转。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净,离世间法之染著。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通达二谛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将袭王位之王子。十、灌顶住:此位菩萨,修行渐胜,堪受法王之位。

  【十使】十使又名十惑,亦名十根本烦恼。此又分为二种,贪嗔痴慢疑五者称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只、戒禁取见五者称五利使。

  【十波罗蜜】又作十胜行,或译为十度。修唯识行的菩萨,如何能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呢?这要在十地中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得十种真如,而后始可证得转依,故十波罗蜜是证得二转依之因:十波罗蜜是:一、布施波罗蜜: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无畏施。二、戒波罗蜜: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戒,饶益有情戒。三、忍波罗蜜: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四、精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五、静虑波罗蜜: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翻译为慧,亦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二空无分别慧。七、方便善巧波罗蜜: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八、愿波罗蜜: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九、力波罗密: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十、智波罗蜜: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十信】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在唯识宗,唐窥基大师把菩萨修行的十信位,摄入十住的初发心住,把等觉菩萨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中,这样五十二阶就成为四十一阶了。

  【十重唯识】又作十门唯识,乃是唯识的十种层次。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其义有十种不同,即:一、相见俱存唯识:虽有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之别,但二者皆由心识变现,故主观与客观俱存乎一心。二、摄相归见唯识:客观乃是随主观的作用所显现,故包摄于主观之心、心所(精神作用)中。三、摄数归王唯识,心、心所之中,心所系依心王而起,无独立之自体,故由心王所变,谓一切摄归于心王。四、以末归本唯识,心王之中,七转识离本识(第八识)之外无有别体,故归纳于本识。五、摄相归性唯识,以上四种唯识之说,系就识之相而言。惟此识之相乃真如随缘所现,故自其本性而言,不外是本觉之如来藏。六、转真成事唯识,前惟以真如为其本性而言,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种种有为法。七、理事俱融唯识,本体真如之理与现象诸法之事,相互融合。八、融事相入唯识,即现象(事)相互融合无碍。九、全事相即唯识,前乃就事之作用论其相入,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十、帝网无碍唯识,如因陀罗网之彼此相映而无尽,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复有一切,故重重无尽。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

  【十重障】指十地菩萨所断的十种重障,略称十障。这十重障是:一、异生性障:依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起之种子而立异生性,障无漏之圣性,入初地见道断之。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的一部分、及其所起而误犯之三恶行,乃障极净之尸罗,入第二地断之。三、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起的一部分,令忘失闻思修之法,能障胜定,入第三地断之。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执著诸法实有,无始以来随身现行,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入第四地断之。五、下乘般涅槃障:厌弃生死,乐趣涅槃,障无差别之道,入第五地断之。六、粗相现行障:执有苦集之染及灭道之净等粗相现行,能障无染净道,入第六地断之。七、细相现行障,执有生灭之细相而现行之障,乃障妙空无相之道,入第七地断之。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令无相观不任运而起,尚有加行之故,障无加行道,入第八地断之。九、利他中不欲行障:乐修利己行,不欲勤修利乐有情行,障四无碍解,入第九地断之。十、于诸法不得自在障:于诸法中不得自在,能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并所起用之事业,入第十地断之。见《成唯识论》卷九。参阅各别分释。

  【十回向】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三、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以所修善根,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之。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大俨酆恒悔,离诸业障随喜一切如来与有情善根,由此随喜功德,迥向庄严佛土。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身命珍宝内外财施与众生,代替众生受无量苦,以此回向一切众生。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安住忍力,离诸颠倒,回向所修善根,令诸众生脱离生死,亦得一切善根。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随顺一切平等正法,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而回向之。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饶益一切有情。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真如】修唯识行的菩萨,在十地中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而后证得十种真如。十真如是:一、遍行真如:此真如为我法二空所显,万法中无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胜真如:此真如具足无边功德,于一切法中最胜,故名最胜。三、胜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极为殊胜,故名胜流。四、无摄受真如:此真如无所系缚,非我执等之所依取,故名无摄受。五、无类别真如:此真如无类别,非如眼等之有异类,故名无类别。六、无染净真如:此真如本性无染,故名无染净。七、法无差别真如:此真如多数法种种安立无别异,故名法无差别。八、不增减真如:此真如离增减之执,非随染净而有增减,故名不增减。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无碍解得自在,故名智自在所依。十、业自在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一切神通之作业陀罗尼定门,皆得自在,故名业自在所依。见《成唯识论》卷九。

  【十善十恶】十善即十善业,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又作十善业道、十白业道。反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十恶业道、十黑业道。十恶业道即:一、杀生。一、 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邪见,即愚痴。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依此顺序,属身业者三,属口业者四,属意业者三。

  【十善业】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称为十善,又作十善业道。此十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善业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善业即不贪、不嗔、不痴。

  【十恶业】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此十不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即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即贪欲、嗔恚、愚痴。

  【十随眠】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中,恶见开为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合计有十种。其中推求理而性猛利的五种烦恼称为五利使(有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其性迟钝之五种烦恼称为五钝使(贪、嗔、痴、慢、疑),合称十随眠。

  【十一善】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十一善心所:一、信,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有信实有(于诸法实事之理中,甚深信忍)、信有德(于三宝真净之德中,甚深信乐)、信有能(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甚深信力)三种。二、惭,惭者羞恶之心,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往昔所作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三、愧,愧者廉耻之心,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往昔所作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厌离而无所染著。五、无嗔,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六、无痴,谓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解决了,无所迷惑。七、勤,谓于一切善法,精进修习,不生懈怠,圆满善业。八、安,安即轻安。谓远离粗重恼乱,及除障定之法,调畅身心,而转安适。九、不放逸,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于所断之惑及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之一切善法,而无放逸。十、行舍,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令心平等,寂静而住,舍离一切掉举、昏沉等障。十、不害,谓于一切有情众生,无所损恼,不加嗔恚,常运慈悲之心,拔其危苦,与其安乐。见《成唯识论》卷六。

  【十一胜】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的无明,有十一种殊胜事,即为: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识等五支)、能生(爱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缘起法。五、转异胜者,谓无明能于随眠、缠缚、相应、不共等四转起之相用而异。六、邪行胜者,由迷于无明谛理,而起增益(有执常见)、损减(空执断见)之行相。七、相状胜者,无明微细之自相,遍转爱与非爱诸法之共相。八、作业胜者,无明能为生死所依之事业,亦能为障碍涅槃之事业。九、障碍胜者,无明能障碍胜法(无漏有为)、广法(无漏无为)。十、随转胜者,无明能随转三途至有顶。十一、对治胜者,无明非有漏智所对治,而乃见、修二道之无漏智所对治。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八。

  【十一识】这是摄论宗所立,由阿赖耶识的变异而生起十一种识的差别。即:一、身识,指眼等五根。二、身者识,即染污识。三、受者识,又作能受识,指意根,即第八、七、六后三识。四、应受识,又作彼所受识或尘识,指色等六尘。五、正受识,又作彼能受识或用识,即眼识等能缘之六识界。六、世识,生死相续不断绝之识。七、数识,一乃至无数算计量度之识。八、处识,又作器识,即四大五尘等之器世间。九、言说识,即依于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十、自他差别识,又作自他异识,即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而有地狱、人、天等六趣之差别。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即一切生死不离善恶两道。此十一识,见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四。

  【十二有支】此又称为十二因缘有支,十二缘生,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亦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以此来解释人生痛苦烦恼的起源,及生命流转的因果。阿含经中所称的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据《长阿含·大缘方便经》所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聚。’在此十二支中,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后者缘(缘者凭借意)前者而生起。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以此说明其相依相待的关系。

  【十二有支流转门】十二有支流转门,是顺观十二因缘,即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如《缘起经》曰:‘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纯大苦蕴集。’此流转门,相当于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

  【十二有支还灭门】十二有支还灭门,是逆观十二因缘,有情生死还灭的因果、即解脱的因果。如《过去现在因果经》谓:‘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此还灭门,相当于四圣谛中的灭道二谛。

  【十二处】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内六根加外六境,此又作十二入。处是‘托以生识’的意思,指六识是依托六根六尘而生的,亦即六根六尘是六识所生之处。十二处又称十二入者,入是‘涉入’的意思,谓根能涉尘,尘能入根,根尘互相涉入而生识,并为识之所入,故称十二入。此十二处,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合为十二处。见《百法明门论》。

  【十二类生】指众生依受生的差异,而有各种分类。例如九类生,即指胎、卵、湿、化等四生,再加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五类;而于此九类中,除去非有想非无想,再加上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等四类,则称为十二类生。

  【十八不共佛法】此为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的十八种功德法。此十八不共佛法,为:一、诸佛身无失,二、诸佛口无失,三、诸佛念无失,四、诸佛无异想,五、诸佛无不定心,六。诸佛无不知己舍心,七、诸佛欲无减,八、诸佛精进无减,九、诸佛念无减,十、诸佛慧无减,十一、诸佛解脱无减,十二、诸佛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诸佛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诸佛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十七、诸佛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十八。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十八界】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

  之根与所缘之境等的十八种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的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虑对境(六尘)所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界是界限的意思,即根、尘、识三者,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不但根、尘、识三者之间各有其界限,根与根之间、尘与尘之间、识与识之间亦各有其界限,如眼根有眼根之界,耳根有耳根之界,乃至眼识有眼识之界,耳识有耳识之界。如眼根以色尘为界,耳根以声尘为界……。眼仅能缘色,不能越色而有见;耳仅能缘声,不能越声而有嗅……。色尘以眼根为界,声尘以耳根为界……。眼识必由眼根而发,余根不能;而眼根除发眼识外,亦不能发耳、鼻、舌、身等识,其他根、识亦然,各有其界,故名十八界。

  【了】《成唯识论》卷二曰:‘了谓了别,即是行相。’何谓行相?以能缘之心,行履于所缘之境的作用,称为行相。此行相就是指心识四分中‘见分’的作用。

  【了别境能变】三能变识之一,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明白了别粗显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之作用,故称了别境能变。《唯识三十颂》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差别有六种者,谓了别境识是前六识的总名,若分别来说,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

  【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槃无异者。宣说此道理的经典,称为了义经,为佛所说。而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义法,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如诸经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者。而说此不了义教之经典即称不了义经,乃菩萨因人之所说。了义是真实的异名,不了义是方便的异名。

  【人法二空】又称我法二空、生法二空。无人我的执著,以身为五蕴和合,实无常一主宰的我体,称为人空;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一般而言,小乘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故仅立我空,不说法空。

  【人法二执】人我执与法我执。即计著人之实有为人我执,计著法之实有为法我执,此与我法二执同一意义,全称人我执法我执,或生我执法我执。人我为法我之果,二乘人仅断果之人我,菩萨更断因之法我。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所载。

  【入地三心】修唯识行,于修道位的十地位,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地未久,称为入心;久住时分,称为住心;久住之后渐近后位,称为出心。事实上,每一心都要经过若干大劫。

  【力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九即是力波罗蜜多,此有二种:一、思择力,就是菩萨以思惟抉择之力,知所当行与不当行。二、修习力,就是以修习力,修习所思择的当行之法。参阅‘十波罗蜜多’条。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