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四)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四)
示六正
戒者佛身,律者佛行,禅者佛心,教者佛语。有身行,无心语,木偶傀儡而已。有心无身语,无主孤魂而已。有语无身心,风鸣谷响而已。又有身心无语,婴孩孺子而已。有身语无心,鹦鹉百舌而已。有心语无身行,癞人卖药而已。由是观之,三宗果可分乎。然自行断不可分,化他又不必合,迦叶未尝不持戒精严,博通佛法也,以禅名。阿难未尝不深证六通,严持妙戒也,以教名。优波离,未尝不广解佛法,深入禅思也,以律名。又此土律师,如昙无谶等,何尝不备禅教。法师如智者荆溪清凉等,何尝不备禅律。禅师如六祖南岳百丈沩山等,何尝不备教律。末世不求其实,求其名,识短智暗,志小虑近,既乏大菩提种,又无真实为生死心,一味随波逐浪,争趋百年活计,做成一律师法师宗师,哄愚夫愚妇礼拜供养,苟且混过此生,岂复思有尘劫大事。其根稍利者,欲遍袭禅教律皮肤糟粕,妄谓能集大成。殊不知为三教帽子,反不如专一法者,尚有小受用也。呜呼,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眼前名闻利养,不啻白驹过隙,乃不能全体放下,深求出要,欺人只成自欺。吾所以目不忍见,耳不忍闻,惟毕命深山,早生净土耳。六正数千里来,求示三学不一不异之旨,必已知生死大事,的确可痛,律师法师禅师虚名,的确不出生死,反增长生死。从此便应埋头苦志,力学三法,一一彻其源底,勿更覆时辙哉。
示清源
乙酉,紫竹林颛愚大师,遣七人来学,清源容阇黎而为上首。丙戌颛师逝。庚寅,紫竹林万白公去世,命延清凉继主戒场。僧使捧缁素简至灵峰跪恳,予亦劝驾。清源痛哭,辞欲作他方萍梗。予及僧使,并鉴其诚不敢强。呜呼,近世轻薄少年,毫无实德,好为人师,称律主法主宗主者遍域中,诳彼生盲,以耳为目如清源识法者惧,岂初生牛犊所能企哉。清源充此不敢谬为人师一念,养至极纯粹,俾三学圆明,万行具足,发菩提心者,以未来际为一刹那,岂似短见人,惟图眼前活计,将来三涂剧苦,一总不顾,不亦大可哀哉。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涂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清源信此,但向现前一念讨取禅教律源头,不堕今时禅教律流弊,亦不因咽废饭,妄埽禅教律法门,则不负颛师命汝从予游之盛心矣。
示九牧法主
台宗云,研真断惑名之为学,真穷惑尽名为无学。儒者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心者觅之了不可得而非无,竖穷横遍而非有。本离四句,如何可放。本无可放,如何可求。以不达离过绝非之体,妄认缘影,或肉团为心,如认一浮沤,弃百千大海,名之为放。若能四性四运推简此心,观其无生无住,名之为求。是故无生无住之体,究竟现前乃名真穷,肉团缘影之执,究竟荡尽,乃名惑尽。未登佛地,皆名学人。学不求心,徒增虚妄。千经万论,少室天台,真实指归,唯此一事而已。观此者,名观不思议境。发此者,名发真菩提心。安此者,名安圆顿止观。但向此中破一切惑,即塞成通,自然道品调适,事理悉备,不被名利所牵,得少为足,自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也。
示吴允平
佛祖心印,超情离见,不落窠臼,谓之向上一著。可心思拟议,道理凑泊,是向下非向上矣。般若如大火聚,四边皆不可触,触则被烧。分明不离教乘,教乘决收不得,故名教外别传。夫如来圣教,尚收不得,世间典籍,可比况邪。堪嗟末季,正见衰微,每有窃据祖位妄称知识者,敢于诃诋佛言,偏欲牵合儒典。其诋佛言,是诸侯恶王制害己,而去其籍也,其牵儒典,是仪衍投时君之好,而以顺为正也。不思达磨以楞伽印心,五祖以金刚印心,安公读楞严悟道,普庵阅华严合论悟道,则佛言岂可诋乎。无心犹隔一重关,儒乃妄认六尘缘影为心,谓有存有亡,有在不在,何啻迷头认影,则世典可牵合乎。欲了当大事,须真参实悟,彻底打破情识意见道理窠臼,如大死再苏相似。又将了义大乘,一一印过,始不堕邪曲溪径也。
示吴劬庵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饮酒即智。所以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时为五行,在人为五脏。天有五星,地有五岳,时有五行,方生育万物,人有五脏,方成立色体。然五常只能为世间圣贤,维世正法。而五戒则超生脱死,乃至成就无上菩提,以儒门但总明戒相,未的确全示戒体故也。何名戒体,谓吾人现前一念良知之心,觉了不迷为佛宝。佛者,觉也。儒亦云明明德,而未知明德,即现前一念本觉之体,明明德即现前一念始觉之智,依于本觉而有始觉。以此始觉契乎本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故此心性即佛也。吾人现前一念所知之境为法宝。儒亦云,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未显言,内而根身种子,外而山河国土,天地虚空,乃至百界千如,种种差别,皆是现前一念所现。故此心相,尽名法也。如此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于其中,无是非是,心境和合,从来不二,名和合僧也。儒亦云,万物皆备于我,而未了物我同源。故此三义,皆未的确,况圆显无剩哉。十方三世一切常住诸佛,无不彻证我一心三宝而成正觉,所说一切常住法藏,无不诠显我一心三宝而成真轨,所化一切常住圣贤,无不观察我一心三宝,而成二利。一心是理,常住是事。一心是性,常住是修。性修不二,理事不二,三宝圆显,的示知归。一心既彰,五戒斯具。所谓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而悲愍仁慈即是佛,所缘之正报即是法,心境不二即僧,故不杀,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依正,而奉公守义即佛,所缘之依正即法,心境不二即僧,故不盗,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而清心寡欲即佛,所缘即法,不二即僧,故不邪淫,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而诚实无妄即佛,所缘即法,不二即僧,故不妄语,方为归依三宝也。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旨酒,深恐昏迷即佛,所缘酒即法,不二即僧,故不饮酒,方为归依三宝也。若以归望戒,三归为能持,五戒为所持。若以戒望归,三宝为所归,五戒为能归。念念之间,圆显法身向上,如如不动,则端拱太平,若动著则祸生不测矣。澫益道人,已为劬庵彻底拈示了也,还信否。信则稳步归舍,疑则一任别参
- 上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一)
- 下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七)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九)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八)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