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第24课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实的是什么?
金刚经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一、检验自己的修行
《金刚经》的二十四讲。
二十四品当中,先回答一个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应景。
说有人问:有一个人只是识字,不思想,但坚持每天读诵很多遍《金刚经》,他会有慧心出来吗?他的念经会不会有智慧?有没有一些相关有趣的例子?有啊,我就是个例子。
我的读经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繁体字不认识,节奏感特别不好。念《金刚经》还好,朗朗上口,即便现在我跟寺院里师父一起念《地藏经》的,刚出家的师父我都念不过他们。所以大家很少看到我参加佛事,因为念不过他们,实在有挫败感,没办法,只能讲给大家听。但是有坏处也有好处,因为我念得慢,我就慢慢念。念着念着,原本愚钝的、不会诵经的,反而对经文因为念得慢,有更多的一份体验和认知。
在我的修行过程当中,我总觉得佛法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检验过,然后才有发言权。经文所说的法一定是可以做得到的。那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或者说,我们为什么很努力了,仍然做不到?
两个问题,要么是佛说错了,要不然是我们做错了,方法没找对。所以没有这个慧眼,不得慧眼,没有法眼。显然对我们来讲,佛菩萨是没错的,那就是我们错了。那我们错在哪里?错在哪里,就从哪里去找。或者说,就从当下的生活当中去找。修行的修,不是不断验证你的对,而是不断验证你是错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对一般的信教的人来讲,所有的修行都是验证你的答案。而佛法般若的修行与世间的宗教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是验证神说的、佛说的话是对的,而是用佛法的指引验证原来我们的贪嗔痴是错的,还有更高妙的人生境界在等着我们。一个是验证对,验证对的时候,你的心越来越封闭。但是验证错的时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只生活在知之为知之这个阶段,而不知为不知,它才是正知。
所谓的学习有两个阶段,一是认识已知的世界,还有认识未知的世界。所谓的觉悟的属性,是认识未知的世界。对佛菩萨来说,我们每个凡夫都是井底之蛙,或者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是个青蛙要爬上来,一叶障目,我们就要把那个叶子拿掉,这个叶子就是我们的我执。因为我执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世界。如果我们是个青蛙的话,是业障把我们裹挟了,我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家,在井里更安全。实际上,井是我们的束缚,所以出家是出烦恼之家。我们认为家是港湾,实际上家是束缚,枷是枷锁的那个家,是业力的那个家。这是我读经的很大的一个体验。
二、放下去,拿起来
前段时间有个小姑娘,她就是因为去了泰国拜神以后,回来觉得有冤亲债主跟着她,她自己也比较多想,就找我,问我说怎么办。我说:“你这是小情况,回去念这个经就好了。”她其实就是多思多想的一颗心嘛。然后过几天她打电话给我:“师父啊,我现在不想了。”我说:“为什么不想呢?”她说:“《金刚经》当中说,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你看,一句话就解决了,不是我告诉她的。她每天念,念着念着,她说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很多事情是自我想出来的,其实没那么回事。她从来没学过佛,以前只是跟外婆去拜拜,她读了经以后,竟然抓住了这么一句话,她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说:“哎呀,你是观世音菩萨派来教化我的,我整不过你了。”
对于弘法者来讲,我们要博览群书,要懂得佛陀所说的一切法;对修行者来讲,只言片语足够了。所以经文上它讲:“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此人福德,无量无边。”修行只要一两句话就够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放下了嘛。你不就是懂得真实二字,你才追求吗?虚妄的东西不用追求。要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计较,放下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那不就不计较了!
只不过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实的是什么?你要拿起来,成佛,度众生啊,这才是真实的!只要懂得真实的东西就好了。四相放下了,你的菩提心拿起来,经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捡起来了,你的人生会变得明确且单一。复杂的事情没有人能做好,只有单一的、纯粹的、简洁的、明了的事情,我们才能做好。所以对成年人来讲,人生复杂的事情要单一化。这个单一不是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面躲起来那个单一,也不是乌龟把头缩进来,好像敌人不会侵犯他那个单一,而是远见,真知灼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夫之人以为我,足够了。实在不行,如梦幻泡影,洗洗睡吧。对吧?还有什么呀!
你要是不想放下,有很多种理由,你要是想放下,就这点理由够了,不难的。所以这句话,这个经,你只要懂得一点点,运用到你生活当中,你的方向是明确的,作为你放下的理由,就足够了。凡是放不下的人,你首先要发金刚之愿,愿力不能退。凡事你为什么烦恼?是愿力退了。愿力退了,修什么法都是烦恼法,因为你想有,你空不了。你发金刚之愿,给自己下个狠手,我要成佛,我要度众生,我不度众生没脸见江东父老,没脸见老佛爷,我会做噩梦。然后怎么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足够了。然后你就捡不虚妄的事情、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很容易。但是,你要不想放下,你不想修行,不想解脱,佛来都没有办法帮你。
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修行是不难的,你就按照《金刚经》当中做,就回去每人看经,发现一句话只要管用,把它写在一张卡片上,坐车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你看他们这些人都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唉呀,今天那个人有钱没还我——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很容易啊,这就是个照妖镜,一下子就把你拉到正念上来,你就有了正行,这个很重要。荷担如来家业,你有一个金刚愿,修行怎么修都可以,不修也没关系。
我就跟我们庙里师父说过,如果今天集体放假,早晨起来不做早课,公安局抓不抓我们?我们又不犯法,对不对?就是没念经嘛,没关系的,今天不修,明天再修也可以。但是,今天修了会不会是更好呢?没关系,修不修都没关系,你的愿力也没退。这个对我来讲,我是特别有体会的。因为我是一个能力特别差的人,我除了有愿力,什么都没有。但是因为我有这个愿力,我有这颗心,我想为佛教多做一些事情,或者说,我觉得出家一场,没有白出家,没白活过,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想,佛教现在应该往哪里去,我们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更有意义的事?就目前我们南山讲寺的情况,我们多做点什么才有意义呢?那就去做吧。做得不好,也没人说。但努力多一点点,哎,有人到到南山讲寺来了,觉得这里好像是有点变化,越来越好。反正我们没别的努力,就是努力让大家每次来到寺院的时候,觉得比以前更好一点,就好了。学过建筑的人,看我们盖的这个房子还不如草棚,外表也不美,里面也不干净,卫生也做得不是特别好。但我们有心啊,我们在努力修道嘛。只要在努力,都没有问题。所以这个心很重要。
你要想轮回,要想解脱都可以,但这个心不明确,这是最大的痛苦。如果心明确,至于怎么放下,《金刚经》一句话就行了。这句话能够治一切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净空法师说老实念佛必定去西方的原因。为什么?因为你想去,安下心来念佛,发起四十八愿,自然能去。因为你此意已决,去意已决,出世间法剩下就是福德因缘,多修福、多修慧,自然福德圆满,自然去西方。但是如果你福德不圆满,你要去西方的话,这个可能就不行。
三、得知因法
再一个问题,请问有很多人天生乐观,烦恼的时候也很开心,开心的时候也不多去想,反正就是惰性心理,这否是符合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这里要理解一点,惰性心理的人比较容易获得快乐,因为他反应比较慢一点。但是,惰性心理的人他的那个快乐可能是个假象,因为问题还在那里。惰性心理是比较容易快乐的,他比较憨厚。我们这里有个师父,他穿46码的鞋,不多不少250斤,他好欢乐,在我们庙里面他幸福感最强。但人生的问题并没有因他的这个欢乐而改变。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自在地、乐观地看到我们的人生越来越往好的方面发展,事情处于改善、改变和运动变化当中,要有这个能力照见。而惰性心理,虽然是很欢乐的,天是要亮的啊。你很欢乐,作业没做,但是明天就是星期一了,这不对呀。所以,学佛不是自我催眠,不是说没关系,没关系,洗洗睡吧。天要亮的,你要在睡觉之前把问题都处理好,至少明天该怎么做你是明确的,要有洞察力和行动力之后,我们再乐观。这个乐观是乐见其成,另外那个乐观是惰性心理,是假装看不见。
有一本书叫《你永远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装睡,自我催眠,谁弄得过你,这是不行的。信仰为什么常常被评论为是麻痹人们心灵的鸦片?就是很多人学了佛以后,以为没事没事,菩萨会帮我们的!没事没事,普萨会帮我们的,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可惜你忘了一点,菩萨很忙,众生很多,忙不过来。或者你的频率跟菩萨的频率是不是一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这个菩萨你有没有能看得见啊?有没有人认得着啊?那个扫地僧说不定是个菩萨呢,烧饭的寒山、拾得说不定是菩萨呢,你认得见,认得着吗?你要想解决问题,才有人来帮你,不想解决问题,是没有人能帮你的!
我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我常常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福报,总是没有人能帮我,好像自己学得很苦一样。那个阶段也确实苦,没有人能帮。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愿力不够。当你真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即便没有人帮助你,菩萨梦中会来帮你忙的,你要愿力足够才行。
这个是修行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去对佛法要有一份正知正见的地方。如果像个大傻一样,是很欢乐,是很幸福,但是这个幸福是假假的幸福,人生的问题还是需要去面对的。这是得知因法。
得知因法,我们说的是,只要你发愿,只要你有金刚不退之愿,怎么修其实是容易的。你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今天不努力,或者今天少努力一点,都没关系。你就把一句偈等,把《金刚经》当中的这些能够促使我们看淡放下,能够促使我们发菩提心的这些话语,放到自己口袋里面,定时去看看,可以把手机屏保改成“再不修行,我不是个人”,到时候你每拿出手机打开的时候,你看——哇,我不是个人,得修行!也可以啊。这很简单,激励自己谁不会,关键你的方向要明确,方向是出世间法,(如果是世间法)没有人能给你帮助。
经常有人问:师父,我应不应该离婚?我说你不是跟我离婚,我怎么知道你要不要离婚,对吧?要不要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你决定下来应该怎么做,那或许外人可以帮助你一下。你要不要了生死,这个没人能告诉你。但你要想了生死,只是没办法,那我们可以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制定功课,让你一步一步地按照套路来学佛,这是可以的。但是你自己不想了生死,谁有办法?谁都没有办法。
原标题:《金刚经的秘密》第24课丨想求菩萨帮忙,首选把自己和菩萨调成同一个频道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 上一篇:第23课丨其实,佛从不行“善”
- 下一篇:第25课丨为何想见佛但往往见到的是魔?
- 跟着《金刚经》学好心态!
- 《金刚经》“空”的境界是什么?
- 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殊胜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如何把逻辑思维提升到悟性?《金刚经》的悟性思维
-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名是什么意思?
- 是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是什么意思?
- 在家怎样去学佛修行?依《金刚经》修菩萨行
- 金刚经分几部分?讲什么内容?
- 《金刚经》都说了些什么?
- 《金刚经》教众生做什么呢?不要执著
- 《金刚经》译文及注解评析
- 《金刚经》里的法、非法和非非法
- 《金刚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离相修行
- 《金刚经》是我们学佛的基础
- 怎么理解“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六祖慧能是怎么开悟的?通过《金刚经》开悟
- 《金刚经》可以解决修行中遇到的诽谤和委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