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七(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七(之六)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于是,阿难尊者当即从座位上起身,五体投地顶礼佛陀双足,恭敬地对佛说:我们这些有学声闻智慧浅、根机钝,喜好广学多闻,对于种种有漏烦恼心,尚未真正发愿出离。”
“如今,承蒙佛陀的慈悲教诲,让我们得闻圆通本根以及建立道场的实修方法,我们大家的身心都畅快不已,获得了极大利益。”
所谓“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这是学佛者的通病,并非仅限于阿难尊者等有学声闻。对于大家来说,学佛初期需要用思维心来反复观察法义,需要如法分别;分别透彻以后,法理通达了,正知见才能够树立。而所谓的“正知见”,绝不是某个道理,那恰恰就是发起了彻底的“出离心”,既要“出离”外在的五欲六尘,更要“出离”内心的“攀缘之念”,那就是阿难尊者所说的“漏心”——有漏烦恼之心。
“烦恼”在哪里?“有漏”在哪里?究其根本,无非是第七识末那识当中的“念念思量与攀缘”。请找到它,并用“出离心”之大智大勇当处斩断它。这既是智慧,也是定力,更是功夫。
谁有这般智慧、定力与功夫,就在他摧破“念念思量与攀缘”的一刹那,便会“坦露”心性,当处脱开“根”与“尘”之间的粘附,彻底粉碎烦恼根结。
问:到底如何才能够做到呢?
答:首先,运用第六意识思维心,老老实实地把经文教法学透彻;其次,自然会发起殊胜而勇猛的“出离心”;最后,以教法的“大智慧”和出离心的“决断力”共同来静修,深入禅观,誓愿找到“烦恼根结”之所在,并彻底摧破它。
这是修行的基本次第,多数人第一步很欠缺,什么都没学明白,还总是妄想要“明心见性”。说实话,不见还好,一旦见了,多半是“错认”与“邪见”,再要么就是“鬼见”。在“思维心”当中,是不可能“明心见性”的;反之,离开了“正思维”,即便“见性”也是偏邪之见。
问:具有殊胜而勇猛“出离心”的人,是啥样子?
答:彻底抛弃名利,完全脱开亲人、家庭、财产、工作、事业等等世间杂务的束缚。一心办道,唯以出离生死轮回为人生目标,以成就无上菩提且广度众生为终极目标。此外,别无所求。
问:如何才能够具有如此殊胜之“出离心”?
答:学佛明理,明理透彻之后,自然会发起最殊胜的“出离心”。为何大家普遍缺少“出离心”?就因为不明理,或明理太浅薄,所以根本看不透这尘世的虚幻面目,便会处处暗自留恋,怎舍得发起“出离心”呢?
正因为有了这样殊胜的“出离心”,悉达多太子才会抛弃王宫,抛开王子的尊贵身份,到山林当中去修道。各位同修请问问自己,您的那点儿家业与事业,和王宫王子相比,真有那么值得留恋么?真有那么放不下么?
放不下也不要紧,只是根本不要奢望“明心见性”。
所谓“蒙佛慈诲,得正熏修”,是指前文的“耳根圆通”和“安立道场”等一系列开示,此乃三世如来成佛之光明大道。成佛之路既然已经展开,阿难尊者便来替大家请问成佛途中的修证位次: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
“世尊,像这样修证诸佛三昧正定,尚未到达大涅槃之前,什么样的修证叫做‘干慧地’?以及其后的‘四十四心’呢?”
“在‘干慧地’之前,具备哪些次第,才能够掌握修行的纲领呢?”
“在‘四十四心’之后,到达什么样的修证境地,叫做证入‘初地’,以及其后的‘二地’到‘十地’呢?”
“在成佛之前,什么样的修证,叫做‘等觉菩萨’呢?”
经文当中有所省略,文言文翻译的缘故,释文已经补出,意思就清楚了。
【乾慧之地】即后文的“乾慧地”,也就是“干慧地”。“乾”是“干”的繁体字,意思是“枯竭”、“徒然”、“水分很少”,等等。
【四十四心】即后文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四加行”之合称,乃是地前菩萨的四十四个位次。
【渐次】指后文的“三种渐次”,开悟无生法忍的三个重要步骤。
【修行目】修行之纲目,修行之纲领。
阿难尊者此问,深契法会大众之机缘,于是: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阿难尊者这样请法之后,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
“法会大众一心一意地恭候佛陀的慈悲法音,大家都睁大眼睛仰望着佛陀,目光一片茫然。”
【瞢(音:盟)】目光不明,昏昧的样子。
这个“瞪瞢”非常生动,对于阿难尊者所问的修证位次,法会大众都特别感兴趣,却不太懂,所以才会睁大眼睛仰望着佛陀,目光一片茫然。
关于成佛之路上面的修证位次,不仅法会大众感兴趣,每一位同修都会感兴趣,都想知道自己修行到哪里了,以后该如何进步。
下面,世尊便来解答这个提问: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时,世尊赞叹阿难尊者说:太好了!太好了!你们能够为了法会大众,以及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那些想要求证大乘佛果而修行三昧正定的人们,让他们从凡夫地直到如来大涅槃,提前开示明了无上正觉之正修行路。”
“现在请你们仔细聆听,如来将为你们解说。”
【悬示】提前开示久远以后的事情。悬:久远。
所谓“悬示”,对于法会有学大众和末法时代众生来说,阿难尊者所问的修证位次,有些内容其实还很遥远,例如“十地”与“等觉菩萨”之修证境界,通常需要无量劫以后,大家才能够亲证。但是,提前学习很有必要,乃至于提前学习如来妙境界也很有必要,因为,这将为大家指示出正确的修行方向。
那些没有掌握正确修行方向的修行人,就叫做“盲修瞎练”。他们的前景非常危险,很容易误入歧途,或陷入魔境界。如何才能够避免?好好学习这部《楞严经》,大体学明白了,才好去真修实证。即便今生未必能够悟道与证果,也可以作为未来成佛的殊胜资粮。
由于阿难尊者如此请法实属大慈大悲,也极为善巧,特别契合法会大众和末法时代众生之根机,所以,世尊首先予以赞叹勉励,然后再予以解答。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阿难尊者与法会大众都恭敬合掌,以无比坦诚之心,默默领受佛陀的教导。”
【刳(音:哭)】剖开。“刳心”即常说的“敞开心扉”,以至诚之心面对。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佛陀说道:阿难,你们要知道,‘妙真如性’圆满遍在而清净光明,它超越一切名词概念;其中,本来没有所谓的‘世界’与‘众生’。”
【妙性圆明】“妙真如性”圆满遍布十方三世,且清净光明。
一切佛法之根本,就在于觉悟“妙真如性”,它圆满遍在而清净光明,不曾落入任何概念,也不曾陷入对立与是非,更不曾轮回与烦恼。
对于此“妙性圆明”,不仅要理解,更需要大家时常“参悟”,去明了它。千万不要用世间的各色理论来诠释它,诸如“多维空间”、“场”、“能量”、“波”等等,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只不过是在“思维心”当中转圈圈而已,永远无法悟道。
我曾经是学理工科的,也曾经研究过理论物理,对于那些名词概念曾经熟识,但如今我都忘光了。正因为忘光了,不谦虚地说,对于“妙性圆明”才有了一丝了悟。真地认识到,其中确实没有“世界”与“众生”;所谓的“世界”与“众生”,不过都是些妄想而已。
假如您也认识到这一点,您绝不肯流连于尘俗杂务,而必定选择修行的人生。
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只因为最初的无明妄动,才有了‘心念’发生,‘世界’与‘众生’便随着‘心念’而产生。‘心念’有生有灭,‘世界’与‘众生’同样有生有灭。”
“有生有灭就叫做‘虚妄’,‘虚妄’灭尽,归于不生不灭,就叫做‘真如’。这个不生不灭之‘真如’,称之为如来的‘无上菩提’和‘大涅槃’,这两个依生灭转为不生不灭而方便树立的名号。”
【转依号】有生有灭之“虚妄”,转为不生不灭之“真如”,依此转变而方便树立之名号,名为“转依号”。
其中,众生“虚妄”生灭心当中充满了“分别烦恼”;当众生通过修行,转其生灭心为不生灭性,则“真如”现前,依“虚妄”之“分别烦恼”而树立“真如”之“无上菩提”,两者相依相转而立名。同理,依众生“虚妄”的“生死轮回”,转而树立“真如”之“大般涅槃”,简称“大涅槃”。
换句话说,因为众生有“虚妄”的“分别烦恼”,诸佛才有“真如”之“无上菩提”;因为众生有“虚妄”的“生死轮回”,诸佛才有“真如”之“大涅槃”。
反之呢,“虚妄”的“分别烦恼”消融之后,“无上菩提”之“真如”同样了不可得;“虚妄”的“生死轮回”灭尽之后,“大涅槃”之“真如”则归于第一义空。
因此,“众生”性就是“佛”性,有“众生”才有“佛”,“众生”本空则“佛”本空,“众生”无量则“佛”无量。究其根本,“众生”与“佛陀”都了不可得,没有丝毫实质可言;但是,此“没有丝毫实质”之法界非生非灭,它不会断灭,具备“智慧性”和种种不思议妙用。充分觉悟它,那便是圆满的成就者,得大自在。
阿难尊者请问修证成佛之位次,世尊则从根本上开示,告诉大家,“妙真如性”当中本没有世界与众生,当然也就没有实实在在的“无上菩提”和“大涅槃”。这些都是方便树立的名号,而修证途中的所谓“位次”,更是方便之方便,并无实质内容可得。
因此,了解修证位次不是修行的重点,重点在于,首先要认识“众生”与“世界”的颠倒发生之因。
对此,世尊说道: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阿难,你如今想要修证真实三昧,想要直接抵达如来大涅槃之果位。首先,应当认识这‘众生’和‘世界’两种颠倒的发生之因。这两种颠倒不再发生,那就是如来的真实三昧了。”
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一切正法之修行,本无可修,只需要勘破凡夫的颠倒妄想,颠倒妄想不再发生,当处便是诸佛如来的真实三昧。
这个“三昧”不是修出来的,而是本来的“不定不乱”之出世间三昧,《起信论》称之为“真如三昧”。
下面,首先来看什么是“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
“阿难,什么叫做‘众生颠倒’呢?”
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阿难,由于本性妙明真心,本来光明圆满的缘故,因为本性光明而发起了‘觉知性’,从这个虚妄的‘觉知性’而发生了‘能见相’之妄见。”
“对应着‘能见相’之妄见,便发生了‘境界相’之所见。于是,就从妙真如性的毕竟无相当中,形成了究竟有相的虚幻境界。”
【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其含义可参考《楞严经》卷四:“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从毕竟无,成究竟有】其含义可参考《楞严经》卷四:“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本段经文法义,比对《大乘起信论》,正是“一念不觉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其中,“性明圆故,因明发性”相当于“三细”之“无明业相”;“性妄见生”相当于“三细”之“能见相”;“从毕竟无,成究竟有”相当于“三细”之“境界相”。
总之,从“妙真如性”当中发起“觉知性”,这个“发起”就是“无明”。“觉知性”一旦发起,它就是虚妄的“能见”,即“六根”;相对应地,就会同时催发“所见”之虚妄境界,即“六尘”。
于是,本来无相的“妙真如性”之不思议法界,便显现为根、尘混杂的有相境界。“世界”与“众生”由此发生,究其根本,乃是缘于最初的一念“无明”。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这个‘能有’的无明和‘所有’的三细,其关系是,‘无明’并非实有,它本来不是因,却因为它而发生了三细,因此,三细就以无明为‘因’;同样,世界和众生也以无明为‘因’,它们因无明而得以‘安住’。”
“可实际上,‘能安住’的世界和众生,‘所安住’的无明,它们其实都没有根本,都没有来处。”
“于是,就以无明这个虚无的‘所安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一切众生。”
【有所有】“能有”和“所有”。
其中,“能有”是指“无明”妄动,它能把本来无相的“妙真如性”,转变为“三细六粗”,即有相的“世界和众生”;“所有”是指因“无明”而发生的“三细”,以及进一步发生的“六粗”。
【住所住】“能安住”和“所安住”。
其中,“所安住”,就是指给“世界和众生”提供安住之所,那正是“无明”;而“世界和众生”就是“能安住”之主体。
其中法义很深奥,大家需要反复体会。大致说来,世界和众生都因“无明”而得以建立,也得以“安住”;可其实呢,“无明”没有实体,它是个虚无的“安住”之所。因此,世界和众生就更加虚妄不实了。
有人问:这活生生的世界和众生,被世尊几句话就给论证没了,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答:此乃诸佛世尊亲证之不思议真实境界,世界和众生本来就是幻化之相。大家却因“无明”而认假作真,把幻相当做了真相,于是陷入了轮回幻境,也陷入了无边无际的烦恼苦海。
对于大家来说,“无明”还在,便不可能亲证诸法如幻;世尊只好引导大家如此思维观察,让大家尽早认识到自己的“无明”,尽早识破这个迷局,不要再白白地承受这些虚妄之苦。
这世界和众生,不是被世尊论证没了,而是只有在世尊的善巧开导下,大家才能够认识到“世界和众生”之真相;它们本来就是“真如实相”,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只是被大家因“无明妄想”的缘故,“错认”为了“世界和众生”而已。如《楞严经》卷三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且“循业发现”是也。
谁渴望了解“世界和众生”的真相,谁真地想觉悟此真相,谁有这个坚定不移的志向,谁就是佛陀的弟子,他也是未来的觉悟者,即未来的佛陀。
因为有这个志向的人很少了,所以,佛教就越来越衰败了。人们都拼命去关注所谓的“现实”问题,却不知道,更不会相信,“现实”问题是可以被圆满“超越”的,“现实”并非就是人们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只因为世间人不再信受佛陀的教导,佛法才会逐渐隐去。其实不曾隐去,只是他们无缘相逢,甚至视而不见罢了。
这个世界将走向何方?不由你决定,不由我决定,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共同决定。当绝大多数人都痴迷于物欲之时,他们也必将遭受物欲的惩罚,于是,这个世界便会“六尘”翻滚,“四大”咆哮,种种天灾人祸蜂拥而至。即便如此,在觉悟者看来,这些也不过都是“幻相”而已,丝毫不障碍“妙真如性”之自在光明。
不仅觉悟者,大家的“妙真如性”同样不会陷入任何灾难,它永远无染而自在。请觉悟它,您便会超越一切苦难与烦恼,那就叫做“解脱”。
“世界和众生”从哪里来?就从迷失了“妙真如性”而来。对此,世尊继续开示: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只因为迷失了本性的圆满光明,才有了‘世界和众生’从中发生;这个发生是虚妄的,所发生的‘世界和众生’也是虚妄的。”
“既然‘世界和众生’是虚妄的,就说明它们没有实体,因此也没有‘所依托’的来处。”
换句话说,“世界和众生”以及一切生死轮回,不仅是虚妄的,而且是没有“来处”的,所以,也不可能有“归处”。因此,修行人不应当寻求任何“归宿”。因为,所谓的“归宿”,根本就不存在。
问:难道修行人不应当以“大涅槃”为“归宿”吗?
答:并没有那样一个实有的“归宿”之处,叫做“大涅槃”。
问:那修行人该如何“解脱”呢?
答:《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只要当处看破生死轮回之幻相,此“看破之心”当处就是“大涅槃”,当即获得“解脱”,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之处。
否则的话: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
“如果想要回归真如,这个想要回归真如的心念,它已经不是真正的‘妙真如性’了。”
“用这个不是‘妙真如性’的生灭妄念来寻求回归真如,显然做不到,而俨然又幻化成了种种虚假幻相。”
【非相】非真实相,即虚假幻相。
于是,世尊总括上述一系列经文内容,对“众生颠倒”进行小结: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就这样,在本来的圆满光明当中,‘觉知性’非生而生,‘三细’依‘无明’非住而住,‘能见相’非心而心,‘境界相’非法而法,‘三细六粗’以及‘世界和众生’因此而辗转发生。”
“此‘非生而生’之无明力越来越明显,便会熏染‘三细六粗’相互纠缠而形成了‘业’。众生之间有共同的业,便会发生相互之间的‘感业’,而形成亲缘关系,如夫妻、子女等等,一代代随业而生,随业而死,于是便有了生生死死无有穷尽的‘众生颠倒’。”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非生而生,非住而住,非心而心,非法而法。具体内容详见释文。
【生力】无明妄动之力,即最初的一品“生相无明”。也是经文所说的“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之力。
【相灭相生】一代代随业而死,随业而生。
其中,具体说来,据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相灭”是指入胎之时,中阴身之相入灭;“相生”是指入胎后的胎相生成。所谓“胎相”,即“十二因缘”当中的“名色”;如今的词汇,叫做“受精卵”。
但是,“受精卵”这个词汇很不全面,它仅仅标出了物质成分,却忽略了其中入胎的“中阴身”之精神成分。现代科学之所以远远不能与佛法相提并论,就是因为,科学家们只盯着身体和物质来研究,却根本不懂众生之“心”,他们研究的是“死人”,以“解剖学”为其典型代表。虽然也有所谓的“心理学”,却只停留在了肤浅的“第六意识”层面,而且连“第六意识”都没研究清楚,更远远未涉及到“心”之根源。
如果有人想要学习完整而透彻的“心灵科学”,那只有学佛,佛陀和菩萨们就是“心灵”的觉悟者。他们不仅觉悟了“心灵”,同时也觉悟了“物质”,而到达了“色心无碍”的不可思议之境地,即“物质与心灵”圆融无碍,可以自在转变与运用。
有人说佛法属于“唯心主义”,这不正确,佛法不属于任何东西,不属于任何名词名相;甚至,也不属于“宗教”。假如非要进行方便表述的话,可以这样说:佛法乃是“心物不二”的自在圆满之智慧。
关于“三细”和“六粗”,请大家参看《大乘起信论》,便会对于上述经文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如何是“众生颠倒”?一句话,那就是生生世世的生死轮回无穷无尽。
其次,再来看什么是“世界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
“阿难,什么叫做‘世界颠倒’呢?”
这里,省略了一段经文,和前面“众生颠倒”的第一段经文相同,即:“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其含义,请参看前文的释义。
既然从“妙真如性”的毕竟无相当中,因“无明妄动”而形成了究竟有相的虚幻境界。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其中,“无明”为“能有”,“三细”和“六粗”为“所有”。
于是: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这个‘能有’的无明,和‘所有’的三细六粗之众生‘根身’,发生了‘身形’的虚妄差别,因此树立了方位界限之‘四方’。”
“三细六粗之众生‘根身’以‘非因’之无明‘为因’,以‘无所住’之世界为‘安住之所’,它们都是虚妄不实的,也都在不停的迁流变化当中,因此形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三世’。”
“于是,‘三世’与‘四方’,相互融合交错,就把众生演变成为了十二个种类。”
【非因所因】“无明”本不是实有之“因”,却因它而有了三细六粗,即众生的根身与世界;于是,众生与世界便都以无明为“因”。
【无住所住】“世界”本是虚妄发生的,它本来迁流“无住”;但因众生攀缘“四大”而有了“根身”,此“根身”便以“世界”为“安住之所”。
【分段】众生“根身”之身形有所差别,叫做“分”,也叫“身分”;有生有灭叫做“段”,每一段就是“一生”。
众生的每一个“根身”,都伴随着“一段”生命过程,这就叫做“一生”或“一世”;生生世世如此流传不停,名为“分段生死”。
所谓“根身”,就是蕴含着“六根”的“色身”。只是,有些种类的众生没有“色身”,却有“根身”,即各种非色(非物质)生命形态。
“三世”与“四方”交错融合名为“世界”,于是把众生演变成为十二个种类。其中,“六根”与“六尘”相互对应,同样会把众生演变为十二个种类。
对此,世尊说道: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
“因此,在这个身心世界当中,因‘无明妄动’而有了‘声尘’;因‘声尘’动念分别,而有了分别显现出来的‘色尘’;因‘色尘’散发出气味,而有了‘香尘’;因嗅尝‘香尘’时必定与之接触,而有了‘触尘’;因品味‘触尘’,而有了‘味尘’;因分别了知‘味尘’,而有了‘法尘’。”
“就这样,随着‘六尘’和‘六根’的虚妄发生,根尘相对应,其中便生起了‘六识’之杂乱妄想;并由‘六识’之杂乱妄想熏成了生死‘业性’,十二类众生因此随妄想业性而得以区分,并随着妄想业力而轮转不停。”
【六乱妄想】指“六识”。
【业性】造业之性能,就是“六识”之妄想所引发的因果造作。“业性”之促动力,名为“业力”。
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因此,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总共合为十二种业力因缘,成为一个完整的业力轮转。”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借着这个虚妄颠倒的业力轮转之相,所以有了世界上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以及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共十二类众生。”
就这样,在“众生颠倒”和“世界颠倒”当中,便出现了“十二类众生”。对于“十二类众生”之具体情形,世尊开示如下:
- 上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七(之五)
- 下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九)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十)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六)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五)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三)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一)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一)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七)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九)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六)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五)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三)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七)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