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15)
接着第二个问题是: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有人问:“既然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何必要七日克期念佛,甚至经年累月念佛呢?”此问言下之意:既然说,到临终时念一声或十声佛,就可往生。则平时他可以不念,该忙世间事业的便去忙,该享受的便享受就好了。
“答: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澫益大师回答说:“如果没有平时七日念佛的功夫,哪里还能临终十念一念?”这就告诉我们,要确保临命终时能十念一念,功夫须靠平时做。举个例子,许多人平时习惯于晚上八点钟开始看电视,八点前他便急着把事做完,准备八点好看电视。每天到这个时候都不会忘记,习惯成自然了。我们念佛亦是如此,平时要养成念佛的习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提起一句佛号,这就是念佛有功夫,则临终时肯定还是念佛。如果平时懈怠放逸,甚至胡作非为,没有念佛的习惯,更没有念佛的功夫,到了临终,百苦交煎,万缘牵缠,神识昏昧,自己作不了主,哪里还能念佛?佛都不能念,又怎能十念一念不乱?心乱则无法与佛感应,当然也就不能往生净土了。这时唯有随业受报,强者先牵,依然沉沦六道,岂不枉来人间一趟?所以一定要在平时将一句佛号念熟,随时随处不忘失,临终时善友一提,自己即能念佛,往生净土方有指望。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这是说即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如前述唐朝杀牛的张善和,临终能十念一念也能够往生。
“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过去世中也是念佛修行的人,今生因无机缘闻到佛法,故迷惑颠倒,造作恶业。临终前宿世念佛所种之因成熟,所以此时能够得遇善友,给以开示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此人一听即深信不疑,发愿求生。于此生死关头,如落水求救,念佛之心十分至诚恳切。虽然只念了十声甚至一声佛,其心力之猛利,远非一般念佛人之所能比。这就与佛十念必生之本愿相应,故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往生。
“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临终十念一念得生之事,一万个人中无有一个,怎么可以平时不务真修,而希望到临终时佛就会来接的侥幸心呢?
“《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净土或问》为元代苏州狮子林天如维则禅师所作,文中对这种侥幸心理痛加呵斥,讲得非常详细。该文被澫益大师选人《净土十要》,列于第六。文章以问答方式,解释有关净土的疑问,共二十六个问题。其中第二十问说:
一生造恶的人,临终念佛,能仗弥陀愿力带业往生。那我生前且做世间事业,到临终再念佛行吗?
天如老人回答时,斥此为愚谬之言,毒过砒霜酞(音zhen)酒,非但误己,而且误人。天如老人解释逆恶凡夫临终能念佛者,因宿有善根福德因缘,方遇善知识,自肯念佛得生。此等侥幸之事,万万人中,无有一个半个。不会个个人到临终时都有此侥幸的。老人引《群疑论》中讲的十种人临终不能念佛为证:一遇不到善友劝导。二业苦缠身,不能念佛。三中风不能讲话,无法称佛名。四狂乱失心,不能想佛。五遭水火,不暇至诚。六遭遇豺狼,又无善友。七临终恶友坏其信心。八饮食过度。昏迷致死。九军队打仗,忽然阵亡。十高山悬崖,坠落丧命。以上十种恶缘,皆是业障现前,无法逃避。况且又没有神通,不知道自己临终有无业障现前,是好死还是恶死?只要碰上一种便完了。就算是无此十种恶缘,而是病死,未免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因死苦逼迫,也念不成佛了。即使可以无病而死,或世缘未了,贪生怕死,加上妻啼子哭,后事未交代好,放心不下,也念不成佛了。有的人在自己未死以前,稍有病痛,即叫唤呻吟,求医问药,祈祷忏悔,杂念纷飞,这样也不能一心念佛。有人年纪一大,稍现衰相,便整天想着如何保养身体,想吃什么营养,想怎样去锻炼身体,也念不成佛了。就算你现在还年轻,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缠身,攀缘乱想,也念不成佛了。就算你清闲自在,有志修行,于世间事稍有看不破,放不下,一遇境界,便随境而转,自己作不得主,也念不成佛了。所以,平时稍有一事牵挂,便不能念佛,何况临终时?再说世间事业,皆如梦幻泡影,哪一件替得了生死?你说且做世间事业,到临终再念佛,真是痴人说痴话,错用身心了。天如老人苦口婆心劝诫:“当思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阴,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思之思之。”
有人听了上面讲的,临终遇十种障碍,即不能念佛,便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念佛的人有没有可能遇到这些障难,甚至恶死呢?”有可能。这是宿世及今生未学佛时所造恶业招感的果报。《净土圣贤录》卷九《杂流》中记载,清朝顺治元年,江苏青阳有一吴氏家的仆人吴毛,笃信佛教,平时持斋念佛,兼修众善。左良玉兵渡江,吴氏全家避难远走,留下吴毛一人守屋。兵至,他被打了七枪而死。兵走乱定后,主人返家。吴毛死而复苏,对主人说:“我以宿业,当受猪身七次。因今生斋戒念佛,以七枪散怨。今佛来接引,往生西方矣。”言毕即合掌而逝。因此你不要担心,你若念佛能念到相应,临终遇大难也知念佛,便能往生。遇大难是重罪轻报,如刚才说的吴毛,本该堕恶道,今以横死酬偿宿业,免堕恶道受长时苦,而得往生极乐,一生成佛。
所以同修们一定要记住,平时要多念佛,养成习惯,千万不要存侥幸心,到临终再念。我们平时念佛功夫做好了,才能保证临终时佛号提得起,这很要紧。天如老人的《净土或问》讲得非常好,修净土的人一定要读,而且要认真去读,一定会帮助我们解答很多疑难问题,也一定会坚固我们的信愿。
解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这一问答,破遥远即到疑。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有人问:“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远,这么远我们命终怎能顷刻即生到那里呢?”
澫益大师分四段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段从“十万亿土”,到“何难即生”共五句,是正答;第二段从“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到“见无先后”共五句,是喻显;第三段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到“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共八句,是法合,以法合喻;第四段为最后两句,是总结。
第一段是:
“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这三句即玄义明宗讲的六信中的信理。大家不要以为我们的心是胸中的肉团心,一点点大。那不是心,是心脏。这里讲的现前一念心性,是我们的真心,即佛性。我们的心性与诸佛的法身无二无别,可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性心量广大无边,十方虚空微尘国土,悉为我心性所包。当然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也不出我一念心性之外,因心性大而无外故,无有一法不在心性之内。其实极乐世界离我们很近,十万亿佛土,与无量恒河沙数大千世界、微尘国土相比,这个数字很小。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刚才说的极乐世界在我们心里,是讲的依报。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现在极乐世界说法,自然也在我们心里,这是正报。阿弥陀佛即我们自心所具之佛。今仗自心之佛力接引我们,往生自心本具之极乐,马上就生,这有什么难呢?生净土跟人睡觉做梦一样,身虽在床上,神识可跑到很远的地方。《观经》上讲往生之快,如弹指顷,如一念顷,譬如壮土屈伸臂顷,即得往生。故不必担心。
第二段是:
“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进一步用譬喻显明上段正答所讲之理。这里的“镜”即大圆镜智,比喻我们的心性。比如用一面大镜子,可照到很远的地方,几十层的山水楼阁全都照到。以此比喻十万亿佛土。
“层数宛然,实无远近。”镜子是平面的,镜子里的山水楼阁,仿佛也有这么多层数,一层都不少,镜中的景物实在没有什么远近之分。“层数宛然”,比喻心中显现的十万亿佛土,宛然分明,一土不少。并比喻佛来接引,接则决定接;众生往生,生则决定生,来去宛然。“实无远近”,比喻弥陀国土,实际上无远近之隔,因为这一切皆在我们的心中。并比喻佛来则实不来,众生去则实不去,来去无性。
“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一照全在其中,一目了然,不会近的先看到,远的后看到。比喻众生临终一念念佛,弥陀随感即应,便不来而来接引;众生则不去而去,一下子就生到极乐世界,感应道交,来去同时,没有先后。这都是我们心性所具的德能妙用。
第三段是: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意显极乐世界与弥陀说法依正二报亦是如此,不出现前一念心性。合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层数无性,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意显佛来接引、众生往生亦是如此,不出现前一念心性。合镜中来去宛然,来去无性,一念俱了,见无先后,当下即是。
第四段是:
“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同修们应当知道,此经字字句句皆是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应坚信不疑。海印三昧是佛所得之三昧名。大海深广,于中能印现外面的一切景观。海印比喻佛心如大海,能印现一切法,有照的意思。三昧是正定,有寂的意思。海印三昧表心性之体,心性具足百界千如,森罗万象海印含,显心性理具。
大圆镜智是佛的四智之一。唯识宗讲,成佛转八识为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也是譬喻,如同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佛的智慧如镜子,能现众生诸善恶业,甚至法界一切法。此大非对小而言,是绝诸对待,大而无外的大,即前面所讲的“心性本无外故”。圆即圆满,无有欠缺。镜智有照的意思。大圆镜智表心性之用,心性圆现百界千如,圆光普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显心性事造。
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皆是心性之异名。灵文说明这些经文是释迦如来亲证实相后,由心性中流露出的真言实语。字字即事显理,句句即相明性,故皆是三昧镜智之玄妙灵文。其实不仅是此经,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法皆是灵文,一个字也不能怀疑。
我们如能明了上述唯心之理,便知极乐世界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心中,阿弥陀佛在我们心中说法。临命终时,我们自心的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我们自心的极乐世界,那还用担心吗?
解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这一问答,破二行差别疑。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有人问:“既然将持名判为行行,就是助行。那什么叫正行呢?”
《要解》在正宗分一开始分科时就说:“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按一般讲法,慧行修慧,从理观人手,于观慧中具足禅定。行行修定,从事禅人手,于禅定中具修观慧。般若观慧能断惑证理,是正功夫,故慧行为正行。诸禅定能助发观慧,可以说是助功夫,故行行为助行。但《要解》所说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与通常慧行是正行,行行是助行之说有所不同。
“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大师回答说:前面为了方便易解,说信愿行三,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现将此三融合于一心之中,依一心说,一心中圆具信愿行三法,举一即三,全三即一。既然三者同处一心,则无先后,也不定是三。下面解释这个道理。
“盖无愿行不名真信。”如果一个人不发愿、不念佛,而说他真的相信有极乐世界。这句话不合理,我说他的信肯定是假的。因为避凶趋吉、厌苦欣乐实是人之常情,如果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这么好的地方,难道他还会不想去吗?想去难道会不采取持名念佛这个实际行动吗?所以大师说无愿行之信,不是真信。
“无行信不名真愿。”如果一个人既不念佛,也不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却说他发愿了。他的话不合逻辑。他不相信有极乐世界这么好的地方,又怎么会想去呢?他不念佛,佛又怎能满他想去西方之愿呢?可以肯定,他那个愿是虚假的。
“无信愿不名真行。”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的信心,没有恳切的愿心,而在念佛。这个人的念佛肯定是悠悠忽忽,绝不会认真执持名号的。因无信愿这个动力推动,即使他念得很认真,因无信愿作前导,方向目标不明确,则不能生西方。又像有些老太婆的念佛,看来也似乎很认真,因她有死后到阎罗王那里当钱用的想法在。以上都不是真行,有盲修瞎炼、步人歧途之险。那怎么才是真行呢?
“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现在我们由真信发切愿,由切愿起行持名,则信愿行三,慧行与行行二行,共居一心。由此圆具信愿之心,一心念这句阿弥陀佛,则正持名时,信愿已在其中,故此持名之一念心,已具足慧行、行行,二行不可分,持名之行行,即为正修。上文已讲过《要解》所判信愿行三为慧行与行行,非通常所说的正助关系,而是如正宗分一开始分科时说的:“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以信愿慧行之前导,导持名行行之正修。故持名虽称行行,仍是正修,也即正行。
我们念这一句佛号是行。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因为我们都读过本师释迦牟尼佛讲的《阿弥陀经》,相信佛的话句句真实。又看了藩益大师的《要解》,进一步明了娑婆和极乐两个世界的苦乐胜劣,所以一心求生西方,以期早成佛道,广度众生。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信愿,那所念的这句阿弥陀佛,便与信相应,与愿相应,与行相应。能如是一心念佛,则所念的声声佛号自然圆满具足了信愿行。
“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在本科的开端,澫益大师即解释了什么是善根,什么是福德。善根是亲因,福德是助缘。指出二乘善根少,人天福德少,皆不得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可见以圆具信愿之心一心称名,即多善根福德因缘。
“《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此几句引《观经》证明,信愿持名,即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第十六观中,关于下品下生的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往生西方之事,经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里的“至心”二字是关键。至心即至诚心,心诚到了极点。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因为临终要堕恶道,求救心切。由善友处得知生西是唯一生路,当即生起强烈的信愿,至诚恳切念佛。虽然只念了十声,但声声佛号皆圆具信愿行,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故能灭除亿劫生死之罪,而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个道理。“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反之,若念佛福德善根不多,怎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大罪呢?
信愿行三也好,慧行行行二行也好,皆是说法的方便,不必多加分别。但能将此收于一念,以真信切愿一心称名,便是多善根福德,即能消无始以来重罪业障。同修们真能如是念佛,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
解 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
答:如日出,群间消。称洪名,万罪灭。
这一问答,破平日称名除罪疑。
“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有人问:“临命终时,知道自己要死了,一定想求生西方,念佛的心猛利恳切,所以能除八十亿劫生死罪过。平时至心称名,也能除罪吗?”
“答:如日出,群间消。”大师的回答以喻说明:夜晚没有太阳,一片黑暗。早上太阳一出,黑暗即消失,天亮了,称之为黎明。同样的道理,众生因当初一念不觉,无明惑动,造诸罪业,障覆了智慧光明的本性,全心而成众生,犹如日落,性天全明成暗。
“称洪名,万罪灭。”现在开始觉悟,信愿持名。一句万德洪名是无量光,称名时全心是佛,如同日出,佛日现前,性天全暗成明,无明黑业万罪自灭。此喻显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故平日至心称名,即以至诚心称佛名号,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哪还有惑业容身之地?一定能众罪齐消!
又,至心即一心,此一心中圆具信愿行。如是称名,则是多善根福德,声声佛号能灭除亿劫生死之罪,还用担心不除罪吗?
解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然称名便为成佛种子,如金刚终不可坏。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岂不信哉。
这一问答,破散心称名除罪疑。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上问说到至心称名功德大,并能消多罪。有人便问:“散心称名,亦能除罪吗?”
大师的答词较长,包括正答和引证两个部分。现在先讲正答。
“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前面一再讲,阿弥陀佛无量劫积功累德,以大愿大行成就了这句万德洪名。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称此名号,即是心作佛,便能将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不论定心或散心,皆能灭罪。
“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但散心念佛不一定能往生西方。为什么呢?因为散心念佛是悠悠散善,力量薄弱,所以很难抵过去无始以来所积累的重罪。这里的悠悠即闲散,不专心勇猛。平时念佛若不能将这些重罪消灭,临终时便可能被拖累,为业力所牵,去酬业还债,而不能往生。但临终时若能发勇猛心,至心称念,也能往生;所以平日散心念佛,灭罪是肯定的,往生则不一定。我们平日能以至心念佛,养成习惯,则临终定能往生。故往生之大权,全操在自己手中!
“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两句出自《普贤行愿品》,经中第四忏除业障之文有:“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无始劫来,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如果这些罪业有体积有形象,就算像沙子、芝麻那么小的罪,堆积起来,尽虚空都容纳不下。
“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纵然你能活一百多岁,每天日夜不断,念十万声佛号,念一百年,每一声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看起来似乎已灭掉很多的罪了。
“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然而你所灭之罪如爪上土,印度多称手为爪,故爪上土即手里一点点土,而未灭罪如大地土之多。释迦牟尼佛有一次与迦叶菩萨讲法,取了一点土放在手上,问迦叶:“爪上土多,还是十方世界大地土多?”迦叶答:“爪上土无法与十方世界所有土相比。”佛告迦叶菩萨:“得人身能修道解脱者如爪上土。失人身不得解脱者如十方世界所有大地土。”这里借此比喻无始以来积罪难消。
“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只有信愿持名,念到事理两种一心不乱,则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如同健人突围,健人即勇健之人。从前打仗靠刀枪,有个健将力大无比,武艺高强。虽然他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但他有勇健之力,能突破重围冲出去,三军也不能制伏他。从前是象马兵三军,不同现在的海陆空三军。这里的健人比喻至心念佛,达一心不乱之人,即能突破娑婆秽土之重围,而超登极乐净土。其时见思、尘沙、无明三军,以及未消之重罪,也奈何他不得了。
我们念佛之所以不能得一心不乱,有两大障碍:一是掉举打妄想,一是昏沉打瞌睡。对治的办法在七菩提分之念觉分中介绍过。总之还是要多念佛。另外要痛念生死无常,印光老法师教导我们,将死字贴在额头上。常常想着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哪有心思想别的,哪能安心打瞌睡?应当学健人,与妄想昏沉拼搏,一次拼不过,两次三次,次数多了便得胜了。下定决心,今世不成,决不罢休。
答词的第二部分是引证。
“然称名便为成佛种子,如金刚终不可坏。”散心念佛虽今生不一定能往生,但称佛名号即可作为将来成佛之远因种子,如金刚那样坚固不坏。以人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必有穿肠之日,比喻现在念佛,便在八识田中种下成佛之因,终有一天会破尽无明,得成佛之果。
佛在世时,有一位老人到只树给孤独园求出家。此句引佛世一老人为证。这个故事已在讲玄义明宗时说过:
世尊在世时,有一老翁,来到佛的精舍,希望能出家修道。此时,适佛有事他往,有宿命通的诸大弟子,皆见老人久远劫来未种善根,即使出了家亦难以得益。所以都不同意他出家。老人自悲障深,甚为感伤。在回去的路上正好碰到佛,佛就把他带回精舍,并且同意老人出家。不久之后,老人就得了罗汉果。此时的诸大弟子,个个又惊又疑,就去问佛:老人证果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佛说:你们所得到的宿命通,只能知道八万劫以内之事。要晓得老翁在八万劫以前,他是一个樵夫,人山采柴时遇到猛虎,受了惊吓的樵夫,即避逃上树。虎亦跟着以口啮树,此时的樵夫急得没有办法了,不觉夺口而称:南无佛。因而得免虎难。以此称名功德之善根种子今已熟,故得以出家圆成圣果。
“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岂不信哉。”由此老人得度之事,证明《法华经》上讲的“若人散乱心,人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真是一点都不错!在过去佛时以散乱心称过佛名者,种下了成佛之因,现在因熟缘满,都已得证佛果,难道还不相信吗?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那位老人从前当樵夫时,还不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而只念了一声南无佛。南无佛即皈依佛,就此善根,无量劫后,他遇到佛还能得度成道。我们平时谁没念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呢?但不能等那么长的时间,再说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遇到佛。所以我们一心念佛要现前得利益,便应当求生西方。则不仅自己能得当生了生死成佛道之大利益,而且能度脱无量劫来的父母师长。我们若懈怠放逸,念佛马马虎虎,便生不了西方。不仅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无量劫来的父母师长,对不起一切众生。
众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且不论一切众生,生生世世皆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师长眷属,就说现前这一世吧。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从哪里来的?吃的饭从哪里来的?你可以说是“买的。”但钞票能变衣服、变饮食吗?就这样想,无一众生不与我们有关。我们佛教徒要报众生恩,怎么报?你能生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恩便全报了,真正做到回向偈中讲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以我们念佛不能随随便便地以散乱心念,而要认认真真地以至诚心一心称念,就是这个道理。
苏州灵岩山佛学院的道安老法师,在苏州报国寺讲《要解》讲到这里时,插叙了他的一大段话,讲得很好也很重要,特转述如下。法师说:
“十二个问答讲完了。我想就散心念佛不定往生的问题再说几句,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事。问答讲得很清楚,念佛的功夫要在平时做,能念到一心不乱,临终决定往生西方。往生的资粮须预先办好,不能存侥幸心,到临终时抱佛脚。不少人担心:“我们平时念佛没有得一心不乱怎么办?还有没有往生的希望?”念佛未得一心不乱,说明你念佛时心不专一,尚有妄想散乱。相对一心称名而言,便是散心念佛。澫益大师在最后一个问答中讲:“散心称名……不定往生。”不定即可能不得往生,但也可能得生。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散心念佛能否往生的问题。
澫益大师在《灵峰宗论》的《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一文中讲:“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要解》在正宗分一开始分科时,即明确指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由此可知,判断能否往生,全看有无信愿。在具足信愿的前提下,再谈行持,即持名功夫之深浅,决定往生的品位。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有九品莲华,这就是按念佛功夫而分的。念佛得理一心不乱者生上三品,得事一心不乱者生中三品,未得一心不乱者生下三品。念佛是否得一心不乱,属持名的功夫,这是往生品位的判据,而不是能否往生的判据。这一点搞清楚后,我们便可按信愿之有无,将散心念佛的人分为两类:
一类人信愿不足,心存疑惑,对此世间尚有贪恋牵挂。故念佛时悠悠忽忽,攀缘,放纵。以此散乱心念佛,喊破喉咙也枉然,当然不能往生,但犹可为成佛种子。
另一类人信愿具足,信心坚固,愿心恳切,对此世间无甚贪恋牵挂。意欲执持名号,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无奈习深障重,妄想制服不了,时不时冒出来。因念佛时心不归一,也属散心念佛。若能坚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妄念一起即觉,不随之而跑,日久功深,妄想自能逐渐减少。贪恋世间的粗妄念能断除不起,但微细的习气妄想,仍需随起随消。如是散心念佛,由其求生愿切,与弥陀本愿相应,临终时若能心不颠倒,依然一句佛号,定蒙佛放光加持,进达一心不乱,而得生西方。
具足信愿的人,散心念佛也能往生的论点,除上面引澫益大师在《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一文中的那段话为证外,同一文中还有一段话,谈到九品往生的下三品时,说得更加清楚:“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这和《要解》中讲往生同居土的情况完全一致。玄义力用中讲:“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这里的定,即《历九品净四土说》中的便不散乱,我们称之为功夫成片。散即那里讲的心多散乱和散乱渐少的情况。
我们再引一段印光老法师的开示证明。印光大师在《文钞》卷二《复黄涵之居士书三》中说:“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
由上述二位祖师的开示可知,往生三资粮信愿行;,实以信愿最为重要。能否往生,全由信愿决定。信愿具足的人,若平日念佛已得一心,当然不用说,往生胜券在握,且品位不低。若平日念佛未得一心,心尚有点散乱,也不要认为往生无望而气馁。但能信愿坚固不退,一向专念,精进不懈,功夫自能日进,而臻一心。纵然到命终时,仍未得一心不乱,如印光老法师所言,由其信愿真切,便能与佛感应。心中只要不起狂风巨浪,即能见佛影现其前,接引往生。
我说了这许多,主要是为了鼓励钝根后学。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以为我提倡散心念佛,为那些念佛懈怠的人打气撑腰。你们不要忽略了我说的散心念佛也能往生,要有一个大前提,即信愿必须具足。一个信愿具足的人,念佛还会懈怠吗?
只因其根钝障重,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仍未能得一心不乱。如同读书,有的学生很笨,虽然想学,也很勤奋,但考试总是不及格。在佛教中说,这就是下下根人。如序分里列为上首的十六位尊者中,周利盘陀伽可谓世尊众弟子中最笨的一个,出家一年了,连四句偈都未学会。释迦牟尼佛不嫌他笨,还是收留了他,就是因为他道心坚固,一心一意要出家修道。佛事门中,不舍一人啊!
阿弥陀佛亦是如此,特别悲悯众生,知具缚凡夫若靠自力,修通途法门,非得断尽见思,方能了生死出三界,此实令根钝障重之凡夫望而生畏。于是弥陀发大愿修大行,建立了一个极乐世界,创立了一个净土法门,俾下凡众生除自力外,还可仗佛力,不俟断惑,带业往生,也能了生死出三界,且能一生成佛。
西方极乐世界这所佛教大学,录取的分数线很低,只要你真心诚意想去那里跟阿弥陀佛学,即使念佛的功夫很差,考不到六十分,也照样收你。从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全面招生。考零分当然不行,零分即根本不念佛,没有行。此为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众生之大悲愿力,故净土法门能普被三根,利钝全收。那些念佛得一心不乱的利根人,往生方便、实报土,而同居土主要就是为念佛未得一心的钝根凡夫准备的,“凡夫优人而从容”啊!
我们提倡一心称名,一向专念。一心不乱是念佛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每个人不应自卑,亦不可贡高,理当向此目标努力,所谓取法乎上,得于其中,目标定高一点比较保险。命终前能达一心最好,则往生胜利在望。万一毕生精勤念佛,未能达一心,也千万不要灰心,但能信愿具足,亦得往生。
天台宗智者大师,往生时证圆五品位,即观行位,伏烦恼而未断,相当功夫成片,伏惑事一心。澫益大师往生时说自己只证名字位,即烦恼尚未伏住。澫益大师是开大悟的祖师,念佛尚未得一心,凭信真愿切,而往生西方。二位祖师之本地并不可测,但其所作示现,对我们无疑是最好的启示。
藩益大师讲散心念佛不定往生,之所以不定,就在信愿之有无,尤其是临终时有无信愿正念。而欲保临终有信愿,全赖平时行之得力,不为烦恼所乱,则临终关头方能不乱,而真有信愿。故仍须信愿行三具足,往生方有充分把握。
最后还是引印光老法师的一段开示,作为这个话题的结语。印光大师在《文钞续编》卷上《复朱德大居士书》中说:“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解 伏愿缁素智愚,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难而辄(音zh6)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认。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这一段文是诫劝。
“伏愿缁素智愚”,伏愿是澫益大师跪下来,伏在地上祈求!
大师苦口婆心劝诫我们。缁指出家人,印度出家人穿染色衣为缁。素指在家人,在家人穿白衣为素。聪明才智者为智,无知无识者为愚。缁素智愚四个字,便将不同身份、不同根性的人,全包括在其中。下面四个“勿”字,是大师告诫劝导我们后学的人,对于净土这个至简易至直捷之无上圆顿法门:
“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不可以为极乐路遥而难达,佛果位高而难证,此法圆顿而难修,总是生退却推诿之心,让别的能人去修吧,我舍弃不干了。
“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也不可认为这个法门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太简单太容易了,哪个不会念?因而掉以轻心,散漫懈怠,不肯策励精勤修学。
“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不可以为这个法门太浅近,没有什么玄妙深义,这句佛号不识字的老太婆也会念,是度愚夫愚妇的方便权小之行,不适宜我这等人,因而错将其看低了,藐视轻慢。
“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也不可把这个法门看得无上高深,实是佛之境界,即心即佛,非我根钝障深之凡夫力所能及,因而不敢承当担任。
修行须直心正念,所谓直心是道场,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若心不直,则念不正,思量分别之念生。以上四种错误,即是由思量分别而生的难易浅深之情见。若不消除,则障难丛生,道业欲成无期。故落益大师叮咛规诫“勿”也。下面讲了三个不可思议,即说明诫劝勿之所以然。
“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因为我们所念的这个名号,包括了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勤修六度万行,无量劫中所累积的功德,以及在极乐世界成佛以来十劫,接引了十方恒沙众生,生到极乐世界,修成了声闻、菩萨乃至补处菩萨,其成就者数量之多,非是算数之所能知。如是功德真实不可思议,即用一句万德洪名代表。因此,我们所念的这句由万德成就的名号,也就真实不可思议了。
“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能念佛的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性与诸佛无二无别,具足恒沙功德。所以,我们这能念的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
“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我们念一声阿弥陀佛,有一声不可思议的功德。
“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不管我们念多少声佛号,每一声佛号都具足了不可思议的功德,念念即佛故。但是别忘了一个条件,即你念佛时是一心称名,一心中圆具信愿行,那你念的声声佛号亦即圆具信愿行,其功德才不可思议。
所持之名号即境要,以佛号为所缘境;能持之心性即心要;持名即法门要,念念即佛,能所不二。要即妙,亦即不可思议。正因此三要三不思议,故大师诫劝我们,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不能有难易浅深之分别情见。
丙二 重劝
经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一段经文,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重劝众生,应当发愿求生西方。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我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见是佛眼亲见。是利即前面说的念佛人以信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临终时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行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便能一生成佛的大利益。因为佛亲眼见到这个利益,所以才说这些话。此言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一段经文,也可以说是正宗分的所有经文。倘若有众生,从善知识那里听到,或从经教上看到如是说法,应当发愿,求生彼国。下面是《要解》对这一段经文的解释。
解 我见者,佛眼所见,究尽明了也。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这一段文,以圆理解释是利。
“我见者,佛眼所见”。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此我非凡夫妄执身体之假我,是真我,即常乐我净四德中之我德。佛眼是前面提到过的五眼之一。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其后后胜于前前,后者必具前者。五眼功用颂说:“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我们人的眼睛叫肉眼,只能看到非常有限的范围,隔一张薄纸便看不见了。天人的眼睛叫天眼,比我们肉眼的功能高得多,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隔着厚厚的墙也能看见,不为任何东西所遮障。慧眼能了知一切法无我,当体皆空之理,这是二乘人的境界。法眼能观察分别世间一切法的种种差别相,如一切众生的因果,并知如何以种种法门度不同根机的众生,这是菩萨的境界,故法眼亦名菩萨眼。佛眼是最高的境界,如同一千个太阳,照一千个世界,虽然观照的世界不同,但都是同一个体,即心性之所变现。故佛眼见一切差别相,皆是同体平等一相。
六道众生具肉眼或天眼,但为见思惑所障,慧眼未开,故不见。二乘人具慧眼,但为尘沙惑所障,法眼未开,故不见。菩萨具法眼,但为无明惑所障,佛眼未开,故不见。唯佛具佛眼,五眼圆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究尽明了也”,佛眼能究尽诸法实相,明了不昧。
“是利者”,佛眼见到什么利益呢?这里简要地说了三大利益:
“横出五浊”,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前面已简单介绍过,这里就不讲了,到下面流通分再详细解释。五浊即指我们这个婆娑世界。念佛往生西方,能超出娑婆五浊。这是讲横出,不是竖出的。
“圆净四土”,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四土是按断惑证果之不同而分的。在其他佛刹,包括我们娑婆世界,四土互相隔别。唯极乐世界特别,四土圆融无碍,任何一土横具四土。凡夫生到极乐世界同居净土,便同时生到了上三种净土,极乐四土顿时清净,故一往生即圆净四土。
“直至不退位尽”。前面讲过,不退位有三个,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尽是到顶,圆满了。三不退达到圆满,即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圆证三不退。按通途教理,要证到这个位置,若从断见惑之圆初信开始,往上有五十一个位次,那不知道要修多少生多少劫才行。而凡夫一生到极乐世界,便能直至不退位尽,即圆证三不退,等于等觉菩萨,真是超绝了!
“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能得如上所说的三大利益。除佛之外,九界众生,甚至最高的等觉菩萨,对此均无法想象,更无法用言语论议。
解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慷锣(音luo)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这一段及下一段文是从事实解释是利。
先明仗自力之难: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上面从理解释,有横出圆净圆证之利。这里再从事解释,有临终心不颠倒之利,故用复次起之。念佛人一生信愿持名,修往生西方之因,临命终即结果之时,仗自己圆具信愿行之心力与弥陀愿力,能心不颠倒,神志清楚。这是真正的大福报!中国世俗讲五福,最后一种福是善终,神志清楚,无疾而终。这样死法,即使不学佛,也不会堕三恶道,因他自己清楚明白,能作主宰。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自己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心不颠倒。你临命终时真能神志清楚,心不颠倒,则如前问答中所讲,十念一念即能往生,永远离苦得乐。这是大利益啊!下面再解释为什么临终心不颠倒是大利。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因为我们在娑婆秽土靠自力修行,到临命终时,未舍暖触,即四大分离,火大尚未全离之时,一生所作善恶,俱时顿现,如放电影似的全都现在眼前。死逆生顺,二习相交,叫生死关头,最难做主。永明大师的《宗镜录》中,称此为乱心位。这时第六意识不起作用,无分别能力,甚至家亲眷属也不认识了,俗话说不省人事,即心颠倒了。第八识中的习气乱发,无始劫来的习气无法控制,如同一国无主,乱臣贼子乘机捣乱。自力修行的功夫,在此关头,最难得力,自己作不了主宰。
下面举了几种靠自力修行的人,说明生死关头最难得力的事实。
“无论顽修狂慧”,顽修者但有事行,而无理观,即盲修瞎炼,只知用功,不谙修法,不明正理,有行无解之人。狂慧者但有狂解,而无实行,即天资聪敏,执理废事,有解无行之人。
“懡椤无功”,慷椤即惭,顽修与狂慧这两种人,到了生死关头,皆不能做主,唯惭愧无真实修持功夫而已。
接着又举出较上两种人为胜的另两种人。
“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悟门深远者,为参禅悟理之人,不独浅悟,而且圆解透彻,胜过顽修者。操履潜确者,是解行相应之人,操持履践,潜修确当,胜过狂慧者。
“倘分毫习气未除”,即使如是有修有学之人,临命终时,倘若尚有一分一毫习气没有除干净。
“未免随强偏坠”。依然难免随过去所造业力强者,而偏招坠落。若是五戒十善习气重,善的业力强,便生人天二道。若是贪嗔痴习气重,恶的业力强,则堕地狱,做饿鬼,变畜生。所谓随业酬报,强者先牵。如草堂青禅师转世为曾鲁公就是例证。
宋朝草堂青禅师有解有行,是参禅开大悟之人。因受曾家夫人四事供养,心里非常感激,无以回报,便告夫人:“老僧来世作夫人儿子以报恩。”一日,禅师见当朝宰相衣锦还乡,十分荣耀,遂生一念羡慕之心。不久便示寂。那一天曾家夫人正欲临产,老爷在外屋稍息以待,忽见草堂青匆匆走人内室,当即里面传来婴儿啼哭之声,婢女报曰:“夫人生子。”派人看望青禅师,已坐脱。于是知公子乃草堂青转世。
曾公子天性聪颖,少年及第,后来真人阁做了宰相,即曾鲁公。青禅师因当初一念之差,习气未尽,以前世所修禅功,换一生荣华富贵,真正可惜!草堂青禅师是宗门巨匠,即这里讲的悟门深远之人,尚于生死关头作不了主,随业力而转,何况其他人?这说明了但凭自力修行的危险。
“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永明祖师即宋朝永明延寿禅师,是净土宗的第六祖,据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永明祖师在世时,正值禅宗盛行。祖师深恐后世学者,不明宗要,特作四料简偈,有禅净料简偈四首,其第三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里的有禅是参禅开大悟之人,若不求生净土,因靠自力修行,悟理尚易,断见思便难了。到了生死关头,自己功夫最难得力,既不能仰仗佛力带业往生,自己烦恼又未断尽,则不能现生了生死,必定仍在六道中轮回,十个人中有九个蹉路。蹉即蹉跎,耽搁之义。如宋朝五祖戒禅师,即有禅无净土而蹉路之人。
五祖戒禅师乃参禅开大悟之人,因不求生净土,自己又无能力跳出轮回,死后转世为苏东坡。怎么知道的?苏东坡之弟苏子由,被贬官至广东高安县。一晚寄宿洞山云庵,与聪禅师同梦五祖戒禅师明日至。次日二人便出城迎接,结果苏东坡来了。三人谈起昨夜之梦事,苏东坡说:“八九岁时梦见自己是个僧人,常去陕右。又先母怀我时,梦一眇(音miao)目僧求寄宿。”眇即瞎了一只眼。聪禅师惊呼:“戒公陕右人,一目眇。”一算戒禅师辞世已五十年,而苏东坡正好四十九岁。于是知苏东坡是五祖戒禅师转世,故其文才之高,是为宿因所致。
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后又几经周折,直至明朝转世为袁宏道,方了生死。袁宏道根性猛利,少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他好禅宗,喜辩论,宿世文人习气未脱。所幸生死心切,后白悟空谈无济于事,遂归心净土,早晚礼佛诵经,兼持禁戒。并博采经教,作《西方合论》十卷(此论人选《净土十要》,列在第十)。以作《合论》及持戒念佛功德,无疾而终,往生西方,永脱生死轮回。
由此可见,纵然同修们能修得好,不会堕地狱,不会有邪知邪见,可是轮回未出,便还得转胎来世再修,枉受多生之苦,岂非耽搁时间?
“阴境若现前”,阴境即临命终时中阴身境,此境一现前,
“瞥尔随他去”。眨眼之间即被业力牵走,随强偏坠,又轮回去了。
“此诚可寒心者也。”看了永明祖师的这一段话,想到临终一着,真是不寒而栗。想想我们自己的根性,不够资格修禅宗。那些参禅开大悟的人,十人中尚有九人不能当生了生死,还要耽搁时间,何况其余的呢?所以我们念佛的人,一定要将净土法门当作至宝,一句阿弥陀佛死心念去,今生即可望了脱生死!
上面讲凡夫自力修行,于生死关头作不了主,且不用多说。下面看圣人又如何。
“初果昧于出胎”。初果指小乘须陀洹果,已破见惑,证位不退,人圣人之流。初果通常须经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方能证阿罗汉了生死。于其舍身受生之时,一出胎,前生之事便迷昧不知。看过《济公传》的人知道,济公是罗汉再来之人,因他发心来人间度众生,从空人假,游戏神通,故非小乘罗汉。来投胎时清清楚楚,可出胎后便迷了,浑浑噩噩,和凡夫一样,喝酒吃肉。父母谢世后,他发心到杭州灵隐寺出家。在禅堂坐禅,因昏沉跌落在地,头上肿起几个青疙瘩,又挨监寺香板,苦不堪言。出家后无酒肉可食,粗茶淡饭,生活清苦。熬了三个月,实在熬不过,便想还俗。他到方丈室找瞎堂远长老,远长老怎么开导他呢?先劝了几句,然后唤其近前。济公以为长老欲面授机宜,没料到远长老突然对他脸上猛击一掌,呵斥道:“自家来处尚不醒悟,倒向老僧寻去路。且打你个没记性。”济公被他打得跌在地上,眼睛睁了两睁,头点了两下,顿时醒悟,记起前世之事。这就说明,大阿罗汉投胎,出胎时也会迷。
“菩萨昏于隔阴”。这个菩萨指浅位菩萨,如藏通二教分位菩萨,别教三贤位菩萨,圆教信位菩萨。这些菩萨当然比初果高,有些甚至比四果阿罗汉还高,行菩萨道之故。但尚未破无明,故投胎有隔阴之昏。阴指五阴身,舍前生之五阴身,经中阴身投胎,转后五阴身出世,前后五阴身即隔阴。菩萨转世时,和初果一样,也要昏昧。
“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者里即这里,指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我们平时由第六识主宰,分别作意。临命终时,前六识不起作用了,虽有第七第八二识,但无记性,故不能强作主宰。既然自己作不了主宰,又怎能侥幸颟顸?颟顸即漫不经心,岂能不当过而漫不经心想碰运气强过去?圣人转世出胎皆要昏昧,我们凡夫于生死关头不能做主,则唯有随业,流转六道。
有些人修行怕苦懈怠,想这生修不成,来世接着再修,总有一世能修圆满。这里讲得很清楚,圣人都有出胎隔阴之昏昧,一转世便记不得前生所修。圣人如前面说的济公,会有善知识来点化,他们的根基好,一点即醒悟,可接着再修。我们凡夫烦恼未断,根基又差,又无大福德遇善知识。即使遇到了来点化,我们前世又没修得怎样,有什么用?
举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便知。一般小孩出世后都不会讲话,一岁多学着走路说话,到三岁上幼儿班,七岁读小学一年级。然后一级级读上去,直到大学毕业,甚至读到博士。到老了死了,就算能再投胎做人,又得从头学起。上世当过博士的人,照样得重新上幼儿班、小学。不是说你上一世读到中学毕业去工作了,这一世一出生即可直接上大学,因中学上一世已学过了。哪有这样的事呢?
修行亦是如此。我们从无始以来修了无量劫了,为什么到现在依然是凡夫一个?就是因为一转世便昏昧了,过去修的全忘了,每一世都得从头再来,所以总修不成功。说实话,无始以来我们连见惑都从未有一世断过,每一世都还没有修好,寿命就到了,又得死了去投胎。临命终时自己又不能做主,搞得不好,堕到三恶道去了,受苦都来不及,还能修行吗?只好前功尽弃!所以在娑婆世界,想靠自力修行了生死,真是太难了!
解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上一段文说明仗自力之难。这一段文反显仗他力之易。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只有信愿持名修净土法门,除自力之外,还可仗他力。所以这个法门称为二力法门,与单靠自力的通途法门不同,属特别法门。他力即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阿弥陀佛就是因为看到博地凡夫靠自力难了生死,轮回险恶,菩提路远,佛道难成,故由大慈悲心在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无量劫修六度万行,建成了一个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去那里修行,帮助众生现世出离生死,一生成就菩提道果。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十念必生愿”、第十九“临终接引愿”,前面皆引述过,还有第二十“欲生果遂愿”说:“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今弥陀已成佛十劫,所发之愿全部兑现,无一虚愿。
念佛人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誓愿摄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应于我。感应道交,故临命终时,定蒙弥陀佛光加被,心不颠倒,仰仗佛力,如愿往生,永脱轮回。不致如前述靠自力修行之人,到生死关头,不能自主,只得随业流转六道,加上出胎昏昧,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念佛人所发求生西方之愿真切,一生精勤念佛,到临终满愿时便知,所用之功没有虚弃,此是仗弥陀大悲愿力之故。
“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念佛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西方世界的诸声闻菩萨,现在面前,安慰我们,引导我们。因此得以心无颠倒,自由自在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经》上关于这一点讲得很详细,三辈九品往生的人,临终时有佛菩萨手持金银莲台或莲华,到行者面前赞叹安慰,接引往生。今引第十六观中描写下品上生的一段经文,证明此事真实不虚。“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佛看到众生临终之时,为宿世今生之诸罪业债追逼,神识昏昧,颠倒错乱,无法逃脱,唯有随业流转,苦不堪言,因此特地为我们说出信愿持名往生净土的法门,保任能仗他力,命终时心无倒乱,带业往生。然后不违安养,回人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则无债而不还也。
“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佛见念佛仗他力,有终时无倒之利,故殷勤恳切,再劝大众,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有人可能会想:“正宗分有三科:一启信,二劝愿,三立行。第三科专讲行持,在正示往生极乐之无上因果后,重劝应该再劝持名,怎么会再劝发愿呢?劝发愿应如第一次,放在第二科劝愿中才合理啊。”
当知信愿行三法本来平等,缺一不可。然平等不碍差别。前面讲过,信愿行三,以信愿为重。往生之关键,在有无信愿。而愿又是关键之关键。有信者未必有愿,而有愿者则必定有信,不信怎会发愿?由信愿为前导,即可引发持名之行。
“以愿能导行故也”。有愿者必定有行,你想去西方,不能仅停留在口说心想,得有实际行动才行。实际行动就是执持名号。一个愿力坚强的人,因有愿这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故他的念佛必定认真精勤。所以在立行这一科中重劝发愿,也就等于劝你好好念佛。这第二次劝愿说在第三科末,即正宗分三科讲完之后,这里总结信愿行三法,而特显发愿最为重要。信是为了启愿,行是为了满愿,中心就在一个“愿”字,往生极乐,只是随愿而成而已。
解 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
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
这一问答,破执自废他之情见。
“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有人问: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殊胜?这是什么道理呢?
回答先从二见破。
“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大师回答说:念佛法门是无上圆顿大法,其圆顿就在念念即佛,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要能相应,全在明理,了知所念之他佛即自性佛,此他佛即阿弥陀佛。在玄义明宗讲信时提到过,我们的心性横遍竖穷,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包括西方依正主伴,皆我一念心中所现影。因此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心之净土,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心之佛。全他即自,全事即理。明了这一点,我们的信心、愿心自然就生起来了,这样念佛是理持。同样念一声佛号,理持的功力要比事持大得多。所以了他即自太重要了!
“若讳言他佛”,讳即忌讳,如果以为忌讳,不能言及他佛。
“则是他见未忘”。他见即《金刚经》上讲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见中的人见。他见未忘,是妄想分别,分自分他,不能了他即自。
“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如果忌讳说他佛,必定偏重自心之佛。这样就成为我见颠倒。我见即四见中第一个,属于我执。我见颠倒亦即我执坚固,以为自己很高明,自己是佛。要知道,这个自佛只是理即佛而已。
前面说过,天台宗判佛有六种,我们众生心内本具佛性,为理即佛。开始学佛,明了教理,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为名字即佛。用功念佛修行,伏见思烦恼,即功夫成片,证伏惑事一心不乱,为观行即佛。念佛念到断见思烦恼,证断惑事一心不乱,为相似即佛。念佛念到破无明,证理一心不乱,为分证即佛。最后无明破尽,二死永亡,登涅槃山顶,为究竟即佛,即成圆教佛了。故心作心是为佛教之根本所依,为净土法门之要旨。
如果偏重的是自佛,那是我们自心中理具而未证的自性佛,称为理即佛。而所讳言的他佛,是我们自心中已彻证心性,惑尽智圆,于极乐示现成佛的阿弥陀佛,已是究竟即佛。今念他佛,正是期望自心中已成之弥陀佛,来接引自心中未成之自佛,往生自心中之极乐净土,以成自心中之究竟佛。自他本来不二,怎能妄加分别,执自废他,执理废事,因这个凡夫颠倒之见,而错失当生成就之良机呢?
解 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倘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人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这一段文,又从四悉檀破执自废他之情见。
“又悉檀四益”,四悉檀四益,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好几次。第一是世界悉檀,得欢喜益。第二是为人悉檀,得生善益。第三是对治悉檀,得破恶益。第四是第一义悉檀,得人理益。释迦牟尼佛来娑婆示现成佛,教化众生,普劝修净土法门,不问自说《阿弥陀经》,正宗分所讲信愿行三,不出悉檀四益。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是世界悉檀,得欢喜益。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其中欣求极乐是为人悉檀,得生善益;厌离娑婆是对治悉檀,得破恶益。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即事持达理持,是第一义悉檀,得人理益。
“后三益事不孤起”,后三益即后面的生善、破恶、人理三益,不会单独生起,起必有缘由。下文解释此理:
“倘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即是假如不从世界悉檀得闻西方依正妙果,而深发庆幸信仰之心。世界指世界悉檀,我们现在闻到《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即世界悉檀。由此深深体会释迦牟尼佛之彻底悲心,庆幸自己遇此良缘得闻佛说,而生信不疑。
“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欣厌二益,即发愿中欣求极乐、欣修净业之生善益,厌离娑婆、厌弃五浊之破恶益。
“何况悟人理佛。”悟人理佛即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人理益。
倘若没有第一世界悉檀使生起信心,则愿尚不能发,二、三悉檀之益不能生,何况立行持名,而得第四悉檀之益?可见四悉四益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如玄义明宗中讲的:“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唯即事持达理持”,事持即事相上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若能进一步明理,了知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心之净土,即唯心净土,阿弥陀佛为我们自心之佛,即自性弥陀,也就是前面说的了他即自,这样念佛便是理持。唯有从事持之有能有所念他佛人手,这是有念。念到能所双亡,即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这是无念。然又不住无念,而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便达理持了。此时方名为念自佛,自他不二故。在此之前,纵念自佛亦是念他佛,有能念所念法执未忘故。
“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所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面前,就是自己本性之佛分明显现。本性即自己的佛性。本性明显即明心见性,证法身了,亦即自性本具之法身佛显现。现前的阿弥陀佛就是白性法身佛,即自性弥陀。问的人讲念自佛,不念他佛,是因为他不明了白他不二,自佛即他佛,自性佛即阿弥陀佛。
因此,奉劝在座的各位同修要多念佛,养成念佛的习惯。习惯成了自然,到临命终时这句阿弥陀佛便记得住。阿弥陀佛念多了,业障消除掉,痛苦也就没有了,就能神志清楚,心不颠倒。所以说,想临终时神志清楚,自己平时一定先要清,就用念佛这个方法来清。念佛能念到心归一,便清了。临终时我们的正念才会现前,阿弥陀佛便会现前来接引。
“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说法,以及众鸟风树说法,就是成就智慧之身,即报身。成就慧身即自性中本具之报身显现,如同前面讲的本性明显,即白性中本具之法身显现。这都是通过事持念他佛达理持而成就的。
以上“唯即事持达理持……不由他悟。”这一段文,实际上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讲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解 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岂敢违抗,不善顺人也哉。二正宗分竟。
这一段是总结。
“法门深妙”,持名念佛法门,是无上圆顿大法。西方世界之事理,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众生自力之所能彻底了解,故深。此法门以信愿行为要旨,但能信愿具足,念一句佛号,便能带业往生,哪怕一品烦恼也没有断,生到西方即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故妙。
“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戏论指不合真理,玄虚无有实义之谈。意见是分别计度,偏断独裁胸臆之见。念佛法门直心直行,一心执持名号,不容分别,不落思量,就用阿弥陀佛这一念,将妄想分别扫荡干净,除一句佛号外,别无他念,故说破尽斩尽。此即法门之深妙。
“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这里举了四位古圣先贤为例,说明能承当此深妙法门之人。其中马鸣、龙树是印度的二位大菩萨,西天祖师;智者、永明是中国的二位祖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位圣贤。
马鸣菩萨在佛人灭后六百年,出生于东天竺婆罗门之家。因过去五百世曾为马王,出生时众马皆鸣,父母即命其名为马鸣。长大后于中天竺出家,学习外道,世智辩聪,善通言论,声震天下。当时长老胁尊者在北天竺人定,观其可化,即以神力抵中天竺,与马鸣论议折服之,收为弟子,授以佛法。师返本国,弟子留在中天竺弘法。
马鸣博通众经,才辩盖世,天竺王珍为国宝。后北天竺小月氏国王讨伐,索取二宝:一佛钵,二辩才比丘。天竺王舍不得马鸣,马鸣便进言劝王:“宜眼光远大,比丘弘宣佛道,义不容辞。”天竺王向来敬重其言,遂将国宝奉之。月氏王返回本国后,其国大臣议论纷纷,不识比丘之才。王便饿七匹马,至第六日晨,普集内外沙门异学,请马鸣比丘说法。闻者无不开悟。王系饿马于众会前,以草喂之。马垂泪听法,不思食草。于是天下都知此比丘非凡,悉皆服之。以马能解其音,遂号“马鸣菩萨”。马鸣菩萨于北天竺广宣佛法,化导群生。后得法于富那夜奢尊者,传佛心印,为西天第十二代祖师。
很多人知道,佛教中有一部著名的论著《大乘起信论》,即为马鸣菩萨所造。马鸣菩萨造此论,发起大乘正信,末后劝人求生净土:“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可见马鸣菩萨也极力提倡指归净土。
龙树菩萨在佛灭后七百年,出生于南天竺婆罗门之家。过去世曾为树神,树中常有五百龙听法。其母于阿周陀那树下生他,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龙树。龙树自幼天资聪明,记忆力惊人,听过一遍,即能永记不忘。乳哺中闻诸梵志诵《四韦陀典》,各四万偈,每偈三十二字,即能背诵其文,并领悟它的意义。
龙树于少年时即驰名各国,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密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与三契友共学隐身术,潜入王宫,纵情恣意,侵凌美女。国王知后,听从老臣之计,令数百力士人宫,闭门挥刀空斩。三友被杀,唯龙树躲在国王头侧,力士刀所不至,而得幸免。由此事龙树始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败德危身,皆由此起。”厌欲心生,即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通诸深义。又人雪山深处,从一老比丘授大乘经典,穷尽大乘义蕴。后蒙大龙菩萨接人海宫,开七宝藏,授以方等深经无量妙法。九十日中,通解甚多,深入无生,三忍具足,大龙菩萨即送其回还。
顺便提一下,龙树菩萨在海宫中见到有释迦牟尼佛说的《华严经》有三种本子。上本有微尘数世界品。中本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品。下本最少,仅八十一卷。鉴于娑婆众生根机,便选带了一部下本《华严经》出宫,流通于世。我们今天读到的八十一卷《华严经》,就是当年龙树菩萨从海宫中取出的。龙树菩萨返回南天竺后,力弘大乘佛法,摧伏外道。后得法于迦毗摩罗尊者,传佛心印,为西天第十四代祖师。后人推崇他为大乘显密八宗共祖。
龙树菩萨著作等身,素负干部论主之盛名。佛说的无量法门,总判有难行、易行二道,即出自龙树菩萨造的《毗婆沙论》,论中有《称赞弥陀偈》三十二首,其略云:“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我今身口意,合掌稽首礼……若人命终时,得生彼国者,即具无量德,是故我皈命……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是故我归命。彼佛本愿力,十方诸菩萨,来供养听法,是故我稽首……十方现在佛,以种种因缘,叹彼佛功德,我今归命礼……”又造《大智度论》,示修念佛法门,广明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所以龙树菩萨也是阐弘净土的。
释迦牟尼佛曾在《大乘人楞伽经》中悬记龙树出世:“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马鸣和龙树皆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据《金刚正智经》所述,此二菩萨均为古佛再来,马鸣过去成佛,号大光明佛,龙树名妙云相佛。
智者大家都知道,就是创立天台宗的那位大师。大师俗姓陈,名智颉,字德安,生于陈朝,殁于隋朝。父母皆虔信佛教。其母怀孕时,曾梦五彩祥云萦怀。大师诞生之夜,室内光明洞然。次日晨有二僧人叩门告其父:“公子宿植德本,日后将出家为佛门龙象。”大师眼有重瞳,自幼卧必合掌,坐必面西。少长见佛像即礼,见僧必敬。七岁时喜往佛寺,僧人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能背诵。十五岁时发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
十八岁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和尚出家,诵《法华经》兼通律藏。二十三岁至河南大苏山诣慧思禅师,禅师一见叹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教其修习法华三昧。经十四天用功,当读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大师寂然人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禅师印证,所悟之境为法华三昧前方便。大师亲承慧思禅师之教七年,并得禅师付法。
三十岁时奉意思禅师严命,往金陵弘化,宣讲《大智度论》等大乘经论,僧俗求法者络绎不绝。日久大师有感于从学者日众,而得法者渐少,为免自身道业退堕,即遣散门人,于三十八岁时独自前往浙江天台山。大师在天台山前后十年,不但自身禅观功夫更趋究竟,且创建了天台宗之理论体系,著有天台宗三大部、五小部。如“五时八教”、“五重玄义”、“一念三千”、“六即佛”等佛教义理名相,皆出自智者大师所创之天台宗。大师六十岁时于石城示寂,面西端坐,称念弥陀观音圣号而化,往生西方。
大师一生创弘台宗,宣讲《法华经》,也弘扬净土,求生西方。五小部中的《观经疏》,即《观经》之注解。《净土十要》第四要《净土十疑论》,也是智者大师所作。《净土十要》之文,由澫益大师亲自选定,其排列顺序是以教经居初,行经居次,后为论部。阐扬净土之论著中,智者大师所作《净土十疑论》列于论部之首。澫益大师说了三个理由:“一智者乃释迦后身,人是大圣故。二陈隋之世,接踵远祖,时亦在先故。三此十问答,统净宗一切疑问,振菩提大道之纲。断疑生信,厥功最巨故。”文中列有十大疑问,智者大师一一释之,引人破疑生信,足见大师度生之悲心。净土行人应认真学习《净土十疑论》,许多疑难问题都可得到圆满的解释。
永明即永明延寿大师,前面提到过,宋朝杭州人。未出家时当税务官,掌管钱财。他好放生,便将国库银子也用于放生。上级长官知后,判其死罪斩首。当时钱文穆王很怜悯他,觉得太可惜了,但犯了国法亦没有办法,便私下吩咐监斩官:“你观其,临死前神色如何,若不畏死,即带回见我。”监斩官在行刑前对他说:“你何苦如此?私用国库银子放生,犯了死罪,现在你自己也要死了。”他听了哈哈大笑:“我只一条命,却救了百千万条命,我讨的便宜实在太大了。”监斩官听后,即带他去见钱文穆王,向王报告:“此人临死面不改色,高兴得很,说一条命换了百千万条命,值得!”钱文穆王便将他放了,问他日后欲作何事,他说想出家。王即成全他,并作他的护法。
出家后他精进修学。先参禅开了大悟,于定中蒙观世音菩萨甘露灌口,得辩才无碍。延寿禅师欲并弘净土,在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是一心禅定,一是万善庄严净土。冥心精祷,七拈得净土阄。于是一意兼修净业。后由忠懿王请住慧日永明寺,赐号智觉禅师。每天日课一百八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旁人时闻螺贝天乐之音。延寿禅师著有《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二卷,处处指归净土。
延寿禅师七十二岁时,一日吴越王打千僧斋供僧,由于禅师的推荐,请定光古佛化身的大耳朵和尚应供。和尚跟随侍者回宫,得知此为延寿禅师之荐,在席上只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便坐化了。王苦于无缘供圣僧而叹息,但一想和尚之言,不禁喜出望外,连忙亲去找弥陀化身的延寿禅师。没想到这时手下人慌慌张张前来报信:“延寿禅师圆寂。”可见诸佛菩萨在世度化众生,决不露其真实身份。一旦暴露,立即得走。
延寿禅师往生后,被推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后有一僧经年绕延寿禅师灵塔。有人问其故,答曰:“我因病曾去阴间,见阎王礼拜殿左一僧像,便问阎王拜的是哪一位。阎王告之,是杭州的永明延寿禅师,已往生西方上上品。因重其德,故礼敬。我因阳寿未尽,阎王即放我回来。故特来礼拜永明大师之塔。”
净土法门深妙,唯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一类具大智慧之人,彻底担荷得去。他们于此法门彻源穷底,直下承当,无丝毫疑义,以此自行化他。
“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世智辩聪即世间聪明才智之士。这些人世间学问高,很聪明,博古通今,辩才也好,说得天花乱坠,但就是不相信阿弥陀佛,不相信释迦牟尼佛的话,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为实。佛说见佛闻法有八种障难,世智辩聪为八难之一。通儒禅客是通达儒学,如对四书五经、五明六典这类儒家学说悉能通达,兼研禅旨,也学点禅宗,讲起祖师语录、禅宗公案皆熟透,而修行实无深造确到之功。这种人是禅宗的客人,不是主人。客人来这里访问,浏览一下禅宗的典籍,记了几则祖师的语录、公案,讲起来头头是道,其实没有真功夫。这样的人就叫通儒禅客。
前面提到过的大文豪苏东坡,可谓一例。苏东坡是五祖戒禅师转世,说话行文颇有禅味,自以为已对禅宗透彻。他在苏北瓜州做官时,与镇江金山寺佛印禅师是方外之交,往来密切。瓜州与金山寺仅一江之隔,坐船很快就可到达。一日苏东坡灵机一动,作了一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即顶礼,天中天指佛。这首诗表面上赞佛,实际上是苏东坡借此显示自己的修持功夫。他自我欣赏,越看越得意,即派书童送到金山寺去,请佛印禅师品尝,欲博得禅师称赞。
佛印禅师是开大悟之人,有真功夫。他看后一句话没说,在信的背面批了“放屁”二字,让书童带回给老爷。苏东坡一看批语,气得暴跳如雷,本以为禅师会夸奖他一番,未料到居然如此侮辱他,即火烧火燎地跑去找佛印禅师评理。到了金山寺一看,禅师正站在山门口笑着等他。苏东坡刚要发作,一眼看到山门两边新贴出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东坡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知道自己错了,当即惭愧得向禅师顶礼谢罪。苏东坡儒学禅宗皆懂,但并无真正的禅定功夫,即属这里说的通儒禅客。
世智辩聪和通儒禅客,所知障很重,欲将净土法门与世间学识、儒道禅学等量齐观,纵然使尽其全部智力,思维计度衡量,只能是越推测离真理越远。因法门深妙,非其智慧之所能及。必须像马鸣、龙树、智者、永明这等上根利智之人,方能真正理解。
“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那些世智辩聪、通儒禅客,比上不如,比不上马鸣、龙树、智者、永明这一流大智慧的人;比下也不如,不如那些愚夫愚妇老实念佛的人。老实人听到净土法门,即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他死心塌地念佛,禅宗教下他都不懂,什么也不想,心里只想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以名召德故,念此万德洪名,则一念心中便具足全体佛德。虽未悟中道实相妙理,却能暗中与之契合。即以此一念,将自己的妄想分别全都念掉,念到心地清净,一心不乱,智慧便开了。那个智慧是真智慧,与佛的智慧相应,远非世智辩聪、通儒禅客之所能比。
如前面讲的黄铁匠,就是个愚夫。他一面打铁,一面念佛,最后能预知时至,从容说偈,站着往生。他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能老实念佛。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印光大师的四句名言:“轮回路险。无常迅速。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印光大师就叫我们老老实实地念阿弥陀佛,不要换题目。如果真能将一句弥陀念好,则万事大吉,甚至佛都可以成。那些世智辩聪、通儒禅客,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实念佛的人,才真正有大智慧,得大利益。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这两句是引的经文,在本科重劝初已解释过。
“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显然是以佛眼亲见,佛音亲宣,印证肯定念佛往生极乐的大事。
“岂敢违抗,不善顺人也哉。”我们怎敢违背佛意,反抗圣言,而不善顺佛的教导,信受奉行,老实念佛,以期证人佛知佛见呢?
到此正宗分全部讲完了。我们学了正宗分的三科,一定要善顺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建立坚固的信心,发起求生西方的恳切大愿,一心称名。我们的根性虽没有马鸣、龙树、智者、永明那么利,不能做上智,那就学下愚吧。老实念佛,死心塌地抱住一句佛号念到底,临终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永脱生死轮回,一生圆成佛道。
-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14)
-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16)
- 《阿弥陀经》是一切圣凡共修之道
-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的善根、福德、因缘有何含义?
- 《阿弥陀经》中“十门开启”所被根机和往生品位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真实含义
- 净土三经中只诵《阿弥陀经》可以吗?
- 《阿弥陀经》是净土三部经结归的经典
- 依《阿弥陀经》谈净土三资粮“信愿行”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六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七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八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三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四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五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十九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一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二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十五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十六课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