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10)
庚一 别明
文分二: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
辛一 化有情声
文分二: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
壬一 鸟音法利
经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己,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一段经文,说明鸟音法利。
极乐世界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种种即不止一种,而有很多种。如同前面所讲七宝,极乐世界之鸟实无数种,今就此间人所常见者,略举白鹤、孔雀等六种。此外尚有众多奇妙杂色之鸟,娑婆世界没有,说了我们也不知道。
这些鸟在做什么呢?它们白天夜里皆口出柔和清雅之音声。其音流畅,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种种诸法。极乐世界的众生听到这些鸟音,皆能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宝是众生闻鸟音所得之法利。众鸟圆演三宝功德,闻者即能圆会一体三宝,圆证三不退。
《大智度论》说:“三十七道品,无所不摄也。”一般都认为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持的工夫,实际它是无所不摄的,可算是三乘共通的修行法门。《大毗婆沙论》有个和《大智度论》相同的巧妙譬喻:四念处如种子,四正勤如栽植,四如意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叶,七觉支如开花,八圣道如结果。所以修学佛法,这七科三十七道品的项目,实在是包括了一切修学佛法,最根本用功的法门
解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鹜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觳(音que)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这一段文,解释经上所列之鸟及鸟音。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种种即鸟的品种很多。而且奇妙杂色,奇是珍奇,表明非同寻常;妙就妙在鸟能说法;杂色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娑婆世界的鸟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下略出六种。”种种鸟中,仅简略举出六种。白鹤羽毛纯白,常站水边,悠闲高雅。孔雀羽毛光彩夺目,尤其开屏时,非常美丽。鹦鹉红嘴绿羽,善学人语。此三种鸟为人们所常见,故《要解》未作介绍。
“舍利,旧云鹫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舍利是梵语,我国称为鹜鹭。这种鸟站在河边,纹丝不动,眼睛透明雪亮,专吃河里的鱼。琦禅师是元朝楚石梵琦禅师,其所作《西斋诗》云:“舍利即春莺,修眉漆点睛。”他用眉目修长,眼睛黑亮形容此鸟之美。所说春莺即黄莺。但大师对舍利即春莺,尚不能确定。或然,即也可能是。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即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方能超诸其上。”未出壳时,音超众鸟。这种鸟在壳里尚未出生,便能呜叫,其声音奇妙,超过其他所有的鸟。出壳后音声之美妙,更可想而知了。
“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共命亦名命命、生生,梵语是“耆婆耆婆迦”。此鸟有两个头,共一个身体,心识各别,但同一报命。
共命鸟有个故事,是讲因果的:释迦牟尼在往昔劫中与提婆达多很要好,生生世世皆为兄弟,后来反目了。什么原因呢?有一世他们一起投生为共命鸟。一天这共命鸟落在一棵香果树上,释迦牟尼的头醒着,提婆达多的头睡着了。释迦牟尼闻到果子的香味,他怕吵醒提婆达多,便轻轻地将香果采下吃了。提婆达多的头醒后,感觉胃里有东西,便问:“你吃了什么?”释迦牟尼告诉他:“刚才我吃了一个又香又甜的果子。”提婆达多即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一起吃?”释迦牟尼解释:“我怕吵醒你,反正我俩是一个身体,我吃跟你吃一样的嘛。”提婆达多说:“不一样,你有私心,存心不让我吃好的。”提婆达多为此怀恨在心,打算找机会报复。
又有一天,这鸟落在一棵毒果树上,释迦牟尼的头正好睡着了,提婆达多想:“上次你不让我吃好的,我现在与你分手了。”他即将毒果采下吃了。不久肚子疼得不得了,释迦牟尼醒来即问他:“你吃什么了?”提婆达多说:“上次你独吃香果,现在我吃了毒果,要与你分手了。”因为是同一个身体,他俩都死了。从此以后,释迦牟尼一直怀念他。而提婆达多则一直怨恨释迦牟尼,甚至到释迦牟尼成佛了,他还恨佛,设计要谋害他。可见,冤家宜解不宜结。
上面说的六种鸟中,迦陵频伽和共命这两种鸟,我国没有,印度雪山等地有。
“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阿弥陀佛大慈悲心无微不至,很小很小的事情,佛都想到了。他知道我们娑婆世界有一些人爱好养鸟玩鸟,喜欢听各种鸟鸣,所以阿弥陀佛即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鸟,迎合这些喜爱赏鸟人的心理。释迦世尊告诉他们极乐世界的鸟更多更美妙,吸引他们向往欣求西方极乐世界。经上举出的这六种鸟,名字虽和我们这边的鸟相似,体质却不同,后面会讲到,实际上皆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经》说:“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
“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极乐世界的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六时即昼三时加夜三时。我们娑婆世界的鸟皆是昼鸣夜栖,天亮即鸣,至晚便栖息。极乐世界的鸟白天夜晚皆鸣,无有间歇,故不能用鸟之栖息判别夜晚。
“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确实因为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莲华化生,清虚妙体,本来就没有昏沉睡眠,所以不需要睡觉休息。娑婆世界的人就苦了,在财色名食睡五欲中,睡眠也是人的一种好乐。在能盖覆真如本性之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五盖中,睡眠盖是我们娑婆众生修道的一大障碍。极乐世界的人身体好、精神好,莲华化生,无睡眠盖,不需睡觉,不会昏沉,可一天到晚用功修道,功夫不间断。鸟亦如此,不用休息,昼夜演畅法音不停。
解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由此往下,解释法利。先释五根等道品。
极乐世界的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鸟音宣扬的内容是佛法道品。鸟能说法,这也是极乐世界的奇妙殊胜之处。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经上说的五根五力等是修行人道的三十七道品,修此能通向涅槃名之为道,品类差别叫做品。本师释迦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归结起来不外这三十七道品。故三十七道品,可谓佛法的三十七个纲领,通大小乘一切佛法。三十七道品又分七科,有三科四,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二科五,即五根、五力;一科七,即七菩提分;一科八,即八正道分,一共有三十七个名相。
《阿弥陀经》上只讲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后面四科,前面还有三科“四”未讲。因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皆已修过,且都已经做到,故不必说了。而这三科对我们娑婆世界学佛的人来说,是修行的下手处,可谓基本功。许多学佛人修了很多年,无论是念佛、参禅,还是持咒、修止观,功夫皆不得力,如我们修净土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其原因就是疏忽了这前面三科的修学,基础没有打好,修的是空中楼阁。澫益大师为解释经上讲的后四科,顺便将前三科也补了出来。下面我们一一介绍这七科三十七道品,希望同修们认真修学。
解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这一段文,是第一科四念处。
“所谓四念处”,释迦牟尼佛临涅槃时,阿难代表众弟子请教佛四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世尊在世时,我们依佛而住。佛涅槃后,我们依何而住?”佛告诉他:“我涅槃后,你们应依四念处而住。”这不仅是佛对比丘的教诫,也是对所有四众弟子的教诫,非常重要。四念处之念不是念头,是能观之智慧,处为所观之境界,以智观境名念处。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众生不知此身为四大假合,虚妄不实,妄生执着。汝爱我心,我恋汝色。想念爱好,不离情欲。故轮回六道,无有出期。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犹如乘马先须解缰,开船先得起锚,念佛要想往生,必须先断爱欲,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仔细观察我们人的身体,有七种不净:
一种子不净,此身最初由一念爱欲心生,纳想为胎,流爱为种,故种子不净。
二受生不净,受生时揽父母赤白二滞,识投其中受生。
三住处不净,在母腹中,生脏(胃)之下,熟脏(肠)之上。如在尿坑,粪秽长养。
四食啖不净,胎中唯食母血。
五初生不净,十月满足,从产门出,血衣同下,臭秽狼藉。
六举体不净,经上讲人的身体,从头至脚,从里到外,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体内有八万四千虫。薄皮之内,脓血遍满,屎尿盈腹,蛆虫遍体。九孔常流不净,毛孔常冒臭汗,全身无一处干净。
七究竟不净,死后胖胀烂坏,臭秽不堪。
修行人常作如是观,则能断爱欲,不贪爱自己的身体,更不会去贪爱别人的身体,此实为厌离娑婆之第一妙行。世人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对自己的身体爱护备至,每天梳洗打扮,将它洗得很干净,涂脂抹粉洒香水,装扮得很美。其实这个臭皮囊你用水冲洗,哪怕将身体都洗成了微尘,还是臭的。
极乐众生的身清净。相对上述娑婆人身七种不净,极乐人身是七种清净。一众生皆发菩提心而得生,为种子清净。二托质七宝莲胎,为受生清净。三端坐莲台之上,为住处清净。四禅悦法喜,为食啖清净。五华开见佛,为初生清净。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身,为举体清净。七一生成佛,为究竟清净。
身念处教大家要用智慧观察我们这个身,知道此身是有漏不净之物,因此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过分珍惜它,而要利用它来办道求生西方。这一生能出离生死往生西方,换取极乐无漏清净之身,那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即领纳感受,眼观色是受,耳闻声是受,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是受。我们在前面解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时,提到娑婆世界有三苦,亦名三受。于逆境生苦受,即苦苦,“逼身心故”。于顺境生乐受,即坏苦,“不久住故”。于不顺不逆境生不苦不乐受,亦名舍受,即行苦,“性迁流故”。总而言之,娑婆世界众生所受皆苦,前面已讲得很多,这里不再重复。
极乐世界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他们无娑婆之众苦逼迫,五根所对的是胜妙五尘,唯受绝待不思议乐。
我们能常常用智慧观察身心的感受,知道于此世界我们所受的唯苦无乐,便不会被片暂假乐所迷,而苦中作乐,种下新的苦因。知苦即应觉悟,寻求出苦之道。对于末法众生讲,念佛求生西方实为离苦得乐之最佳捷径。关于极乐世界的情况,前面已介绍过,纵然往生到最低的极乐同居土,即能永别众苦,而享受诸乐了。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此心是妄心,非真心。真心常住不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我们现在由妄心当家做主,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念念不住,刹那生灭,连晚上睡觉也不止息,还在做梦。妄心无常,此是众苦之本,一切烦恼之根源。妄念一动,生起贪嗔痴,便指挥身口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于是将一真法界演变成十法界。十法界就是按妄念之多少、轻重而分的,一切唯心造。
极乐众生皆是修念佛三昧而得生,加上彼国境净缘胜,故其心不起贪嗔痴,平等真常,远离生灭无常。
四念处中,这一条最重要。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虽然所用方法手段各各不同,但都是修定,对治心无常。念佛法门也不例外。佛知众生无始劫来妄想习气很难制伏,便设善巧方便,以一念代万念,这一念即阿弥陀佛。我们二六时中,不起心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马上转到阿弥陀佛上,用这一念对治一切妄念。久而久之,心就能定下来,妄念不再启动,JL,即安住在这句阿弥陀佛上。阿弥陀佛是无量觉,觉心即清净心,故此一念与清净心相应,也可称之为正念。我们带着这一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精进用功,将这一念也断除,真心便全部恢复(真心离念),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同修们要记住,在未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前,一定要保持阿弥陀佛这一念不失,一失掉,妄念就会现前。所以观心无常的修法,在念佛人来说,就是时时提起这句佛号。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法即宇宙间之万事万物,小自微尘,大至山河大地。我是主宰、自在之义。观法无我,即观一切法里没有主宰,得不到自在。例如我们自己这个身便作不了主宰,要想身体健康,它偏偏生病。想今天晚一点睡多看会儿书,困劲来了,眼皮就是抬不起。我们的心更是无法主宰,要想念佛不打妄想,它就是妄念纷飞,自己的身心都作不了主。
极乐世界一切法中皆有我,前面讲极乐众生人人皆具常乐我净四德,皆有八大自在我,在一切法里随心所欲,自在主宰。
前面第一条身念处,观身不净,是破除对身体的执着,即破我执。这一条法念处,观法无我,是破除对一切法的执着,即破法执。《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都是教我们观法无我,帮助我们破法执。破了我执,即超越六道轮回;破了法执,即超越十法界。所以四念处非常重要,这四种观慧是诸佛世尊教给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了我们的身心世界,绝对没有常乐我净,要彻底看破放下,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
解 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这一段文,是第二科,讲四正勤。
“四正勤”,正是正当不邪,勤是勤奋。正勤是正当的勤奋,亦即正精进。因这四条里勤的意思多,精的意思少,所以还是用正勤比较确切。前一科四念处是智慧的观察,这一科四正勤是真正的修行。四正勤的四条内容都很好懂,大分为二:一是断恶,一是修善。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的标准与世间法不同。大乘经中讲:凡与自性相应者为善,与自性不相应者为恶。这个标准很高,一般人不易做到。就我们目前凡夫的身份讲,利人者为善,利己者为恶。或者更具体一点,与十善业相应者为善,反之为恶。
“一已生恶法令断”,我们在学佛以前,造作十恶业,现在学佛明白了道理,应该忏悔,决不再造,所谓过去种种如昨日死。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带业往生只能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按照这里的说法,已生的恶法若不断,一面念佛一面还在造恶,那是不能往生的。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知道是恶的,即使自己没有去做,也要注意防范。不但身口不造恶业,连恶的念头都不生,即意业也不造恶。这两条即诸恶莫作。
“三未生善法令生”,佛在经上讲了很多善事、好事,如六度万行,我们尚未做的,要赶快发心去做。
“四已生善法令增长”,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善事、好事,要继续不断地做,尽形寿做下去,不能退心。而且更要令其增长,做得更多、更圆满。这两条即众善奉行。
极乐世界的众生,唯善无恶,个个净念相继,圆证三不退,他们不仅是正勤,而是已做到正精进了。
四正勤是学佛修行的根本法,无论大乘小乘、初学还是老修,断恶修善是必修课,学佛要想有所成就,就得认真修四正勤。对于我们修净土的人,持名是正行,六度万行是助行,正助兼修,往生西方则稳操胜券。一句佛号即善中之善,如能心心不舍,念念不忘,恶法无从生起,恶不断而断;善法自然增长,善不修而修。所以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心口相应,无有间断,就是修四正勤。
解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维如意足。
这一段文,是第三科,讲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如意即如我们的心愿,足是满足。修此四法,于一切法中,皆能心满意足,所愿皆遂,故名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这里的欲指的是愿。我们厌离娑婆苦,欣求西方乐,将来念佛成就,得生极乐,便满我的愿了,即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我们要求生西方,修行不能懈怠,要精进。有的人虽很用功,但他修得很杂,一会儿念佛,丁会儿持咒,一会儿诵经,念了《心经》,接念《地藏经》,再念《金刚经》,忙得团团转,一样都念不好。这是杂进,不是精进,是达不到如意的。一定要选定一个行门,我们念佛的人,就要一心念佛,只有一门精进,才能得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亦名念如意足。心念纯正专注,便能如意。我们念佛人,心念要定在一句佛号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别无他念,心才能定。例如我们做早晚课,先修十念法,然后诵《阿弥陀经》、往生咒,再念阿弥陀佛圣号一千或二千声,最后三皈依回向,这堂课便算做好了,这是正课。其余时间可安排念佛、拜佛或诵经。心是定的,即心如意足。
“四思维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思维就是思想,即观慧。无论做什么,要起观照,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念佛时只念一句佛号,不让其他妄想掺杂进来,也不昏沉,都摄六根,自念自照。观此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当体了不可得。虽了不可得,而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又历历分明,字字句句清清楚楚。虽历历分明,而仍了不可得。制心一处,使不外驰,即思维如意足。
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向欣慕愿生之极乐净土,今已满愿得生,故欲如意足。三种不退已圆证,故精进如意足。心清净烦恼不生,念佛皆得事一心或理一心了,故心如意足。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观慧任运增明,故思维如意足。所以生到西方的人,四如意足都已得到了。
前面四念处是修真实智慧,四正勤是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可增多,但定力还不够。今以此四种法,修四种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定能发通,修此四法能得神通,故又名四神足。
我们修净土的人,信愿持名即修四如意足。我们这一生于此世间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往生极乐世界,此外别无所求。只要信深愿切,念佛定能往生极乐。若得往生,随心所欲,件件如意。故具足信愿行,即是修欲如意足。二六时中,一句佛号不忘失,阿弥陀佛是无量觉,历境逢缘马上提起佛号观照,便能保持正觉不迷,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所以说持名念佛,能将精进、心、思维等如意足全修到了。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三科,实际上就是戒定慧三学。四念处以智观境,破颠倒邪见,即慧。四正勤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戒。四如意足用四法摄心,除昏沉散乱,即定。我们学佛就必须从这三科开始,将基础打好!
解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这一段文,是第四科五根。
“五根者”,即五种根。大家知道草木皆有根,根很重要。没有根树木不能生长,不会发芽抽枝,更不会开花结果,所以根有能生之义。根还有能持之义,即保持不失。如草木有根,能保持其枝叶花果青鲜。那些插在花瓶或花篮里的花草,过不了几天便枯萎了,其原因就是没有根。修行亦是这样,没有根道业不能增长,当然也就不会有成就。极乐世界的众生,虽已生到净土,不论品位高下,皆须继续修行。前面三科十二条他们全已做到,故《阿弥陀经》从五根讲起。
“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五根的第一是信根。我们修念佛法门的,正道是念佛求生西方。持名一法是出生死至涅槃之要道,故为正道。助道即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法,因其能资助正道,帮助我们成就一心不乱。于此正道及助道法悉能谛信不疑,即信而有根,则不会被境界所动。
有人念佛很用功,但冒犯不得。如他正在念佛,碰到不懂事的小孙子来打扰,他也会发脾气。信正道法念佛是不错,但也不能没有助道法。助道法即持五戒、修十善,五戒十善的重点是慈悲。如果对小孙子发脾气,便不慈悲了。所以助道法也很重要,相信念佛法门,其他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一切慈悲的心念都得有,这样信才有根。
“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五根的第二是精进根。修行正道和助道法时,要无有疲厌,勇猛精进,勤求不息。我们正行念佛要精进,六字洪名,时时不忘,念念相续,助行断恶修善也要精进。
有一点须提醒同修们注意,就是自己精进修行,不能让人家生烦恼。有人勇猛精进,发心吃长素,但干净得不得了,在家里烧菜用的锅刀砧碗,什么东西都要与家人用的分开,不准别人挪用,一旦谁用了,就要发脾气,这太过分了。可将就则将就点,只要自己不吃荤腥,不起杀心就好了,不必搞得那么紧张。所以助道善法要注意,四面八方关系都要处理好,和大和小,不但让家里人喜欢,左邻右舍也喜欢,六亲眷属都喜欢的人,才是个好佛教徒。学佛的人要让众人欢喜,不能让大家生烦恼。在助道法里,精进用功也要防止这些毛病。我们要能做到我念我的佛,他干他的事,能劝就好好劝,否则也与我不相干,不必多加干预,这样心就清净了。这样精进用功才可使精进成为根。
“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五根的第三是念根。我们修净土的人,念佛的名号就是念正道,念佛的教诲是念诸助道善法。二六时中,念念念佛,念念想着我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闲杂妄念,这叫念根。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五根的第四是定根。要将心收摄在正道和助道善法之中,起心动念与正道助道法相应,定于其上不散乱,这叫定根。有人说:“把双腿盘起来,眼一闭就是修定。”那是身定,但不一定是在修定。虽把腿盘起来不做什么事,但心里还在打妄想,外表虽定,心仍没有定下来。修定不在于坐不坐,那只是形式。有时间坐当然好,没时间则一边念佛,一边做事,若能心里佛号不断,不打妄想,这也是修定。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既然选定了念佛求生西方的净土法门,心就要定在一句佛号上,不为其他法门所动。例如你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旁边有人说:“师兄啊,你不要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好,观世音菩萨能消灾增福。”他说得再好,你还是念你的阿弥陀佛。又有人说:“你不要念阿弥陀佛,还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能长命百岁。”你也不听他的话,还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寿,何止百岁?所以不管人家怎么说,你都能不动心,也不改修法,那就是定有根。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五根的第五是慧根。苦等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后面会介绍。观于苦等四谛,即慧照现前,观苦谛即生死苦果,是由惑业所感之果;观集谛即惑业,是招感生死苦果之因;观道谛即修出苦之道,为解脱生死之因;观灭谛即灭有还无,是修道解脱生死之果。你能于正道及助道善法,如是慧照分明,就叫慧根。我们修净土的人,观娑婆唯有苦集二谛,即生死苦果、结业烦恼;极乐但有道灭二谛,即执持圣号、解脱生死。能如是正慧观察,即慧根。
五根中慧根是根本,信、精进、念、定四种根,皆要以慧指导。有了智慧,方能看得清清楚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若无智慧,分辨不清,便是盲修瞎炼。所以慧根很重要!
解 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这一段文,是释第五科五力。
“五力者”,力即力量,起作用了。如小树初栽,虽有根而无力,因根尚未扎牢,大风一吹便倒。长了十年八年,根扎得深了,根系伸向四方,与泥土紧连在一起,大风便吹不倒了,因为有力了。我们修行亦是如此,五根渐渐增长,便产生力量,能破除一切障碍,不被扰乱。五力之名与五根完全相同。
“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五力的第一是信力。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众生不能成佛之疑惑。我们修念佛法门的,还要在事上消除对念佛法门的一切疑惑之心,相信西方绝对有个极乐世界,相信那里有阿弥陀佛,相信信愿持名,一定得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破诸邪信”,邪信即非正信,包括各种邪知邪见。信根增长能建立正信,不会被邪法诱惑而动摇。疑和邪见是六个根本烦恼之二,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即破根本烦恼。“及破烦恼”,以及破其余诸见思、尘沙、无明烦恼。信根有力量了,就变成了信力。
“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五力的第二是精进力。身懈怠是懒惰,心懈怠即昏沉和散乱。我们生生世世修不成功,重要的原因就在懈怠和退转。精进根增长了,修学一定会勤奋不息,勇往直前,身心皆不懈怠,该礼佛的时候礼佛,该念佛的时候念佛,一天的生活和修行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肯虚掷光阴。这样就能“成办出世大事”,出世大事即了生死出三界。这叫精进力。
“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五力的第三是念力。念根增长,心里无邪念生起,空有二边之念,皆属于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我们现在常有贪嗔痴慢的念头冒出来,这就是虽有念根,但还没有力量。当念根有力量了,二六时中便不会生起邪念,即没有一个自私自利的念头。不起念则已,起念必是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修念佛法门,正念就是一句佛号。一天到晚专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心专求往生极乐世界,不生其他一切妄念,这样念根就有力量了,便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出世正念即信愿持名,成就此功德,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这就叫念力。
“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五力的第四是定力。定根增长,能够破除心里散乱妄想,精神意志集中,心渐渐定下来了,便能“发诸事理禅定”,即得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得事一心不乱;功夫深的,得理一心不乱。修念佛法门的,随念佛功夫之浅深,可分别得事、理二种念佛三昧。这时定根有力了,就成了定力。
“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五力的第五是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息灭三乘同断的通惑,即见思惑;功夫深则能断除菩萨所断的别惑,即断尘沙、无明惑。惑是痴暗,慧光一照即破。惑障一除,便能“发真无漏”,真谛无漏智慧显发现前,慧根就成慧力了。
五根、五力是修行人的大根大本。修行人在前面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五根、五力,具足了根力,道业必然会日日增长,不但不会退转,而且绝不会被外境所动摇,也不会被任何邪法所障碍、所破坏。因为,此时的修行者,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
解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
由此往下,释第六科七觉分。这一段文,是释七觉分的第一择法觉分。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菩提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觉。所以七菩提分也叫七觉分。
从一开始以智观境的四念处,修到五力的慧力,这累积的功夫,才能引发无漏智慧。无漏智慧是与白性相应的真实智慧,它不是从分别思维想象中生的,而是从无分别心、清净心里流露出来的。有了真实智慧,方能进入七觉分的修学。七觉分着重一个“觉”字,于一切法善能觉悟了知,在一切境界中皆能正觉不迷。
“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七觉分的第一个是择法觉分,这一条是智慧的选择,所以很重要。对一切法要用智慧观察,善于能够简择分别真假。判别真伪的标准是:与无漏智慧相应的名真,不相应的名伪,即与心性相应的是真,不相应的是伪。真伪是总说,细说则包括真妄、邪正、是非、善恶等等,对此都要了了分明,无丝毫差错,这叫善能简别。
“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有了真实智慧,能明辨诸法之真伪,便不会错选不实假法。例如五蕴是因缘所生法,其性本空,无我亦无法。我空和法空与心性相应;故为真理。而我相和法相皆与心性相违背,故虚伪,正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执着我相和法相,便是谬取虚伪法了。再如修行人若不求明心见性,了生死成佛道,而求今生来世人天福报,长寿富贵,修种种外道或世间善法,也是错选虚假不实之法。
上面讲判别诸法真伪的标准是与心性相应,亦即契理。此外,择法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要与众生的根性相应,亦即契机。虽然这个法与心性相应,是真法,但若与众生的根性不相应,那对这一部分众生讲,修此契理真法由于不契机便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例如前面提到净土有四种念佛法门,实相念佛虽然契理,但境界很高,不契末法凡夫之机,我们就不能选择实相念佛法门来修。
所以,我们不但要有智慧观察诸法,还须有智慧观察自己的根性,在无量法门中选择既契理又契机的法门,适合自己的根性和生活环境,修起来又很简单容易,肯定能成功。否则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哪一门呢?千经万论去选哪一部呢?所以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选错了法门,浪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虽然是很用功,但这一生还是不能成就,那就太可惜了。可见择法非常重要,故把择法觉分放在第一条。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早就预见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自己没有能力选择法门,便预先为我们作了选择。佛在《大集经》上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唯以念佛得度生死。佛教我们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只要信愿行具足,便能往生极乐,当生即可成就。因此,我们遵循佛的真实教诲,专修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就是善于择法。
解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
这一段文,是释觉分的第二个精进觉分。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法门选好后,即应一心精进修道。这时要慧照分明,善能觉了。
“不谬行于无益苦行”。佛陀对苦行是很赞叹的。通序中介绍的摩诃迦叶尊者,是头陀行第一。头陀行即苦行,世尊深赞:“有头陀行,我正法久住。”因此他没有将衣体传给别的弟子,而传给了摩诃迦叶。佛在世时,常常教诫弟子要以苦为师,因为苦行能减少我们的贪心,坚固我们的道心。但对于无利益的苦行,佛也呵斥。
什么是无益苦行?修了得不到真实利益的苦行,就是无益苦行。例如: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有事火外道、崇水外道,还有涂泥外道,持狗戒,持牛戒,持鸡戒等等。他们虽修种种苦行法,心劳身苦,又不能出离生死,这便是无益苦行。我们佛教徒要有智慧,不要错行无益的苦行,折磨自己的身心。
“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我们应该常常勤恳地将心置于真法中行持,这就是精进觉分。所谓真法,是按前面择法觉分所讲的标准判定的。我们修净土的人,执持名号就是勤心在真法中行。常勤心要着重在心精进,心不懈怠放逸,即行住坐卧,一句弥陀要记在心中不忘失。我们心中常有一句阿弥陀佛,便不会打其他妄想。若能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就是真精进。有些人念佛修苦行打饿七,七天七夜不吃不睡,认为这样苦修才是精进。你不吃饭不睡觉,念佛时心里打妄想,那也不是精进。再说如果不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而硬干,七天下来非但没有得到一心不乱,反而把身体拖垮了,岂不成了无益苦行?那完全违背了佛的教诫。所以精进觉分一定要有智慧作指导。
当然精进便不能夹杂,必须专修,一门深入。如果同时在修几个法门,虽也有进步但不精,不能称为精进。我们修净土法门也要精,解门专攻一部经论,如《阿弥陀经》或《无量寿经》,其余经论作为辅助;行门专修持名念佛,或专门拜佛。千万不要搞多了,把自己忙得晕头转向!
解 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这一段文,是释七觉分的第三个喜觉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这个喜不是一般的欢喜,而是法喜。当我们精进修道,功夫日进,达到一定的境界后,烦恼就减少,智慧随着增长,内心会生起一种喜悦,这叫心得法喜。修行者此时应该慧照分明,以便善能觉了此喜。
“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什么是颠倒之法?计断、计常、着空、着有,凡与前述四倒相应者皆是颠倒之法。
“住真法喜,名喜觉分。”真法喜是与无漏智慧相应之喜,亦即与心性相应之喜。对真法喜也不能执着,即使我们念佛念到身得轻安法乐,也不能沾沾自喜。如果此时感到高兴,就说:“我今天念佛念得清清净净,不打妄想,浑身上下舒服得不得了厂其实,这个念头一动,心就不清净了。本来法喜是好事,一执着便成了坏事,自满便不能前进了。我们修行有如爬山,要登峰造极,不断向上升进,要爬到最高处涅槃山顶成佛,不能中途停步不前。所以法喜现前虽是好事,但须有智慧来简别,不能随与四倒相应之法生喜,而住真法喜,且真法喜亦不可执,这叫喜觉分。
解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
这一段文,是释七觉分的第四个除觉分。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七觉分第四个是除觉分。除是去掉,即断烦恼。我们做念佛功夫,先伏烦恼,后断烦恼。无论是断除见惑还是断思惑,都要善能觉了。见即身、边、邪、见取、戒禁取等五利使为见惑,烦恼即贪、嗔、痴、慢、疑等五钝使为思惑。见思惑是六道轮回之根本,断尽方能出离三界。
“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善于能以真实智慧观照觉了,诸虚伪即指见思惑。见思惑无自体,贪嗔痴心皆虚假不实,故虚伪。要去掉这些虚伪之法,仍不损真正善根。真正善根就是戒、定、慧,即与心性相应之无漏智。智能断惑,其智不损。智慧如日光,见思惑如痴暗。日光能照破痴暗,而其光不受丝毫损害。这就是除觉分。
解 若舍所见念着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
这一段文,是释七觉分的第五个舍觉分。
“若舍所见念着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七觉分第五个是舍觉分。前面讲的除是断烦恼,这里的舍是舍境界。舍什么境界?舍所见念着境。我们在修学过程中,如念佛功夫得力了,会看到光华瑞相,见到佛菩萨的形象,西方世界种种庄严的景象。这好不好?当然好,但不能老念着。老是念着见到的这些境界,便将正念忘记了。忘失正念,即陷于虚妄境界,搞得不好就着魔了。这时要用智慧观照,觉了这些境界是虚妄的,即使好境界也是虚妄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境界相本来没有,因为念着它,似乎就现前了,实际上是意识所变现的影像。知道这些境界皆是虚伪不实,即应舍去。
“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论是光华瑞相,还是佛菩萨的形象,不要再想它。如同做梦,梦中会见到种种境界,妄生喜怒哀乐。梦醒之后,知道所见境界皆是虚假不实,便应舍掉,不再追忆怀念,这就是舍觉分。
其实我们不想境界,专心念佛,功夫相应,它自然会来。如果心里想它来,它反而不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分心,心就乱了。心不清净,佛境不现,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在修行用功的过程中,无论见到什么境界都要将它舍去,不生执着心,我们见到佛菩萨,见到西方境界,如如不动,不生欢喜心;见到妖魔鬼怪,不生恐惧心,总是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
前面除觉分是除内心的烦恼,把坏东西去掉。舍觉分是舍外面的境界,好境界也要舍,不为外境所动。好的坏的都舍得千千净净,心中一念不生,这样才能得定,得一心不乱。
解 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
这一段文,是释七觉分的第六个定觉分。
“若发诸禅定之时,”前面除觉分和舍觉分做到相当功夫时,禅定便自然现前。除舍的功夫越深,禅定的层次便越高。虽然我们是念佛人,不像修通途法门的人修诸禅定,我们念佛时心不外缘,专注一句佛号,心就定在这句佛号上,实际上就是修禅定。前面说过,念佛修的是无上深妙禅,是最高级的禅定。
禅定的境界无量无边,深浅不一。例如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便接近禅定了。念到事一心,即得禅定了。念到理一心,定功更深了。通常我们说的四禅八定是世间有漏禅。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则是色界的四禅定加五色界的四空定。所以八定包括四禅,不是四禅之外另有一个八定。严格讲世间禅是四禅定和四空定,最高的第八定是非想非非想定。再往上第九定就出三界了,那是阿罗汉证的,属于出世间禅。为什么一般修禅人达不到第九定呢?因烦恼难断,即这里讲的爱见妄想。他贪着禅定的境界,得少为足,止步不前。
“善能觉了诸禅虚假”,禅定的境界非常美妙,经上常讲禅悦为食,世间一切快乐皆比不上禅定之乐。当得禅定时,要慧照分明,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境界相,身心有什么样的感受,皆是虚假不实,正如佛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生爱见妄想”。爱是贪着,即思惑,见即见惑。爱是妄想,见也是妄想,故称爱见妄想,即见思烦恼。在禅定中我们也会生烦恼,那个烦恼比较微细,我们应及时觉照,用前面的除舍功夫弃之,保持自己的心不为爱见所动,这样做去功夫才能长进,境界才会不断提升。心不生烦恼,不为境转,这就是定觉分。
解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
这一段文,是释七觉分的最后一个念觉分。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出世道即七科道品,修此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一条告诉我们如何对治修行中出现的问题。修道时要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这里讲的定慧不是戒定慧的定慧,大家不要搞错,这里的定指昏沉,慧指散乱。
我们修行中有两个最大的毛病:一是昏沉,一是散乱。昏沉即心沉没,散乱即心浮动。我们在念佛堂里,尤其是打佛七时,常常看到这两种现象。念佛念了一段时间,坐下来止静时,有的人会打瞌睡,头垂下来睡着了,甚至打呼噜自己也不知道。这就是昏沉,用念觉分说,这是定多慧少的现象。还有一种人刚好相反,似乎平时没有什么妄想,一静下来,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妄想,连陈年烂账都翻出来了。这就是散乱,用念觉分说,他慧多定少,心定不下来。念觉分就是要觉悟了知,定和慧不能偏在一边,定多慧少不行,慧多定少也不行,常常要将二者调得相等,使定慧均平。下面便教我们对治这两大毛病的具体方法:
“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如果我们坐着念佛慧力小,定力大,其心沉没,即昏沉现前,精神提不起来,念字是智慧,要赶快觉悟,用择法、精进、喜这三觉分将心提起来。我们坐着昏沉,可起来拜佛或绕佛,因身体在动,便不至于打瞌睡了。这是用择法觉分对治。我们想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现在我们已得人身,已闻佛法,要珍惜大好机缘,打起精神,精进用功。或者想阿弥陀佛在因地当法藏比丘时如何精进修道,本师释迦以及祖师大德精进修道的榜样,策励自己。这是用精进觉分对治。精进用功提起来,得法喜充满,精神即饱满,不再昏沉。这是喜觉分对治。所以择法、精进、喜三觉分是对治昏沉的法药。
“当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如果我们念佛时慧力大,定力小,其心浮动,即打妄想,打妄想要觉悟得快,否则就跟着跑了。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有妄想起来,要马上觉察,用除、舍、定将此妄念收摄住。你若起贪嗔痴的念头,即用除断之。若见西方三圣,或光华瑞相在脑中像放电影似的,即用舍弃之。妄想是烦恼,要用定力将其伏住。一心念阿弥陀佛,将心收回来摄住,定在一句佛号上,不让妄想钻空子。所以除、舍、定三觉分是对治散乱的法药。
“调和适中,名念觉分。”其实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不论是昏沉还是散乱,均可用一句佛号对治。昏沉时高声念佛,经行念佛,用佛号察起,驱除昏沉。散乱时迫顶念佛,摄心念佛,用佛号摄持,驱除妄想。令心专住在佛号上,自念自听,使心既不沉没,又不浮动,这就是调和适中。调和是调伏其心,令心平和安静。适中是不偏不倚,心不沉不浮。调和适中即定慧均平,这就是念觉分。
七觉分着重在一个“觉”字,修道人要善能觉了,以免在修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这七分除了最后一个念觉分要时时提起,不能忘失外,其余六分随自己修行的情况选择使用,得益便止,不需全修。择法、精进、喜三觉分用于定多慧少的情况,对治昏沉。除、舍、定三觉分用于慧多定少的情况,对治散乱。总而言之,要将自己的心调得定慧均等,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一定要平衡,这样功夫才能上轨道。
解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
由此往下,释第七科八正道分。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一个正见。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八圣道,是圣人所行之正道。无漏圣法,不偏不邪,称之为正;能至涅槃,称之为道。故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这是修行人,不论大乘小乘,修哪一个法门,欲超凡人圣必行之妙道。
“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正知正见。要明白什么是无漏行观,先要明了四谛,故我们讲解这一段文要先讲四谛。
四谛即苦、集、灭、道。此四法自性审实不虚,故称为谛。此是圣人所悟之真理,我们依之而修可超凡人圣,故又名四圣谛。四谛包含了世出世间两种因果。苦是逼恼义,即三界六道之苦报,前面讲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是世间生死之苦果。集是招集义,即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以及善恶诸业。我们为什么有苦呢?因为有烦恼,在烦恼的驱使下,造作种种善恶业,招集起三界六道之苦报。集为世间生死之苦因。灭是灭无义,即涅槃,灭惑业而解脱生死之苦,真空寂灭。这是出世间解脱之乐果。道是以能通为义,即三十七道品,修此道品能从生死凡地通达涅槃圣地。这是出世间解脱之乐因。
这两种因果都是先说果后说因,因为果易见,因难知。佛用善巧方便先示苦果,令众生厌离,然后使断其因。又举涅槃妙果,令众生欣乐,然后使修其道。目的是使小机众生,能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这四谛的排列不是集苦道灭,而是苦集灭道。
现在再来讲无漏行观:行观即观四谛行相之观法,苦集灭道四谛,每谛有四行观,合之共十六行观。四行观者:谓于诸法中,简择行观、极简择行观、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这里不能细说,有兴趣的可查阅《三藏法数》。修此十六行观,能断除烦恼,不再漏落生死轮回,故称之为无漏行观。修无漏行观,慧照分明,见四谛两种因果清清楚楚,这叫正见。简单地说,世出世法皆不昧因果,即正知正见。
正见在八正道中最为重要,所以列在第一。我们修道的人,首先知见必须正确。就净土法门说,我们相信本师释迦介绍的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句句真实,在极苦的娑婆世界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确有一个极乐的西方世界,确有一尊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相信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度众生愿愿不虚,我们信愿持名,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前来接引往生,了生脱死,一生成佛。这就是正知正见。
解 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人大涅槃,名正思惟。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二个正思惟。
“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无漏心是无烦恼之心,最低是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即证得一切智,故非凡夫之第六识分别思惟,而是以一切智五分别正觉思惟。无漏心清净湛寂,一念不生,此为般若之体,不起作用时般若无知,故无漏心相应思惟,实际上是没有思惟。动发觉知筹量,动发即起作用,觉悟了知筹划计量,亦即种种思惟,则般若无所不知。
“为令增长人大涅槃,名正思惟。”为令观智增长,进一步断尘沙无明烦恼,而证大涅槃,这叫正思惟。由此可知,正思惟的要求很高,用的是无漏心直觉通达明了,而不是用意识心去分别执着,用智不用识。我们凡夫用意识心思惟,因有烦恼,即非正思惟。所以佛在经上告诫我们,在证得阿罗汉之前,不要相信自己。这就是说,阿罗汉证得正觉了,方可谓正知正见正思惟。
既然八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我们目前是凡夫,那该怎么做呢?我们念佛人就用一句阿弥陀佛将心摄住,不打妄想,清净意业,一天到晚只想阿弥陀佛,想西方世界之依正庄严,想佛在经论上的教诲,用序分最后的话说:“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虽然我们是用第六意识在念佛想佛,但这个思惟的境界与佛的境界相应,也可算是正思惟。纵然得不到一心不乱,只要信愿执持名号,便可带业往生。生到西方,即能断烦恼,长智慧,一生成佛人大涅槃。这是就持名念佛法门讲的正思惟。
解 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三个正语。
八正道第三个是正语,即正当的言语。我们众生这张嘴,好是它,坏也是它。说善的言语成就有无量无边的福德,说恶的言语即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正因为言语关系重大,所以《无量寿经》上佛将善护口业放在清净三业的第一条。
“以无漏慧除四邪命”,因出家人是住持佛法的,故不能以四邪命来活命。这里讲的四邪命,说明出家人如果做以下四种事以活身命,就是不如法的。四邪命是:一方口食:谄(音chan)媚巴结有钱有势之人,游说四方,贪图供养,巧言多求衣食而自活命。二维口食:以咒术请神驱鬼治病,卜卦算命,看相看风水,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三仰口食:以仰观星宿风雨雷电之术,预言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四下口食:事农种植田园,从医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以上四种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应以无漏智慧断除之。
“摄诸口业”。佛在《十善业道经》中指出,众生之口有四种过失,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即说谎,见说未见,未见说见。修道人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那是大妄语。两舌即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恶口即说话刺耳难听,粗鲁骂人。绮语即花言巧语,不说正经事。
除上述四种口过外,还有一种我们常犯的就是说四众过。过菩萨戒的同修都知道,说四众之过罪属于重戒。四众即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即受了五戒、菩萨戒的男居士和女居士。尤其是说出家二众之过恶,造的罪业最重。佛告诫我们,即使是破戒之恶行比丘,亦不可诃举其罪。戒经《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中讲:说比丘过恶之人,其罪业超过毁破佛塔和佛像之重罪。
同修们都知道,毁破佛塔和佛像之罪极重,但尚不及说比丘过恶之无间重罪。何以故?因为即使是破戒比丘,但他穿了出家人的衣,示现出世相,懂得佛法的人一看,便会想到僧宝,于是回光返照修自己的自性净。所以破戒是一回事,他要受恶报,而他能引发修道人的清净心又是一回事,这是他的一分功德。从这一点看,我们对破戒比丘也要恭敬供养。你说比丘过恶,令人对佛法失去信敬心,是毁谤三宝,坏断众生法身慧命,故犯极重罪。
佛教里讲,修心不能看别人过失,否则我们的心里便落下脏影了。如同照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黑斑,有黑斑赶紧擦掉。可是擦黑斑不能到镜子上去擦,能把自己脸上的黑斑擦掉,那镜子上自然就没有黑斑了。这就叫修心,佛教里叫回光返照,看自己不要看别人。我们看这个出家人是菩萨,那我们的心就是菩萨心;看出家人都是佛,那我们的心就是佛的心!如果把他看成坏人,那我们的心也就坏了。所以大家修心不要看坏处,不仅对出家人,对在家人亦应如此,六祖慧能大师告诫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道业。我们修行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断除这些口业,这叫摄诸口业。
“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何为正语?以最低的十善业为标准,与上面四种口过相反的就是正语,即诚实语、劝和语、柔顺语、正善语。世间的闲谈杂话当然不是正语。研讨佛法,讲解经论,赞扬三宝,劝人学佛,这个言语是正语。就念佛法门说,自己念并劝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第一正语。向人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往生西方不退成佛的好处,劝人念佛求生净土等都是正语。
解 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四个正业。
“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前一条正语是口业,这一条讲身业。我们得此人身,活在世间,要从事正当的事业。出家人荷担如来家业,以自己修行和弘法利生为正业。在家人做三百六十行,养活自己和家庭,为社会大众服务,皆应努力做好。不过其中须分清正业和邪业。
正业与邪业最低的标准,是以十善业来分:杀盗淫是邪身业,吃素放生、布施济贫、修梵行是正身业。广义讲,这个事业对社会大众有利益,那就是正当的事业,即正业。虽然这个事业很赚钱,但对社会大众有害而无利,那就是不正当的事业,即邪业。如伤害众生生命之事,非法牟利之事,有伤社会风化之事。总而言之,与杀盗淫有关之事,皆非正业,我们不应该做,已在做的要想法改行。
佛教徒要有智慧选择,存利益一切众生之心,摄诸身业,远离一切恶行邪业。
“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身常住于清净行中,这就是正业。我们念佛人身勤礼佛,举止不失威仪,不作诸恶,常行众善,就是清净正身业,即是正业。
解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五个正命。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正语专指口业,正业专指身业,正命则通指身口意三业。佛说的五种邪命,主要对出家人而说。出家人不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日常生活靠信众供养护持。他们自己修道,弘法利生,推展佛陀教育,是社会教育工作者,这是出家人的正命。可是有些人虽穿出家人的衣,现的出家相,但心不在道上,贪图名闻利养,想出种种方法,多得信徒供养,这就不是正命,而是邪命了。灵岩山道安老法师对五种邪命是这样解释的:
一诈现异相奇特:有的人心存奸诈,在俗人面前故意表现与众不同的怪相,头发胡子留得很长,衣服破破烂烂的,不食五谷,行诸奇特事。使不懂佛法的人以为是个苦行僧,实际上他并未真正修行,装模作样,让人对他生恭敬心,以取得居士的供养。
二自说功德:装出上面的各种形象还不够,还要在一些居士面前说:“我日中一食,我夜不倒单。我每天要念几万声佛,晚上要拜几千拜佛。一天打坐多少小时,我修行境界怎么怎么高,定功怎么怎么深……”言下之意,我这么用功,功德多大!你们应好好供养我。
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有些出家人看到信徒,即为之看相算命,说吉凶祸福。如说“大居士,你福气很好啊,将来富贵昌盛,子孙孝顺。你寿命很长,要活到一百二十岁。”如果说好话打不动你,便转过来说话:“你虽然命很好,但你要当心,恐怕某年某月有一个关口,很难过去。”对方一听害怕了:“师父,哪怎么办呢?”就说:“有办法,我替你念《法华经》消消灾。”这居士就拿出钱来供养了。
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有一种人他想要别人供养,见人老远就大摇大摆地走八字步,把架子搭起来,说话故意高声粗气,显得威风凛凛。有的盛气凌人,常以长者的姿态训斥人。这些都是为了让人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大善知识、老法师,对他畏惧,对他恭敬,得好好供养他。
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他在张居士面前说“李居士这次供养我一仟元,还买了许多衣服和营养品。我不要,他一定要供养我,我也没有办法。”张居士一听心动了,那我也要供养,就赶快拿钱去供养了。
上面讲的是五种邪命,我们在家居士更不能这样做。
“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以上五种涉及到身口意三业,目的都是叫信徒恭敬他,供养他,无非是贪图名闻利养,所以在佛门中称为邪命。真正修道的人,要以无漏智慧,通除身口意三业中这五种邪命。古德说:“宁守正道而死,不以非道得活。”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三衣一钵,靠乞食维持生命,所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着非常清苦简朴的生活,一心求道。佛法传至中国,因国情不同,出家人不乞食,而靠信徒供养。十方供养的要节俭使用,生活越简单越好。要远离五种邪命,以清净心维持正常的生活。除了自己生活所需之外,不能多求蓄积,以免增长贪心,障道堕落。有多余的怎么办呢?辗转布施,供养众生,如救济穷人,帮助新出家的人,因初学的人无人供养,使他生活不缺,安心修道。这就叫正命。
这里顺便提醒居士同修,佛告在家信众,对出家人的供养只限于四种物品: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称为四事供养,目的是让出家人能安心办道,无后顾之忧,因为身安方能道隆。但是现在有些居士为了求福,大种福田,不是四事供养,而是送红包,供养金银财宝、手机、房子。前面序分中解释比丘的含义时讲,比丘是乞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供养金银财宝,不是叫他有所蓄藏吗?出家要清净修道,供养手机,不是扰乱其清净心吗?既然出了家,寺院就是家,供养房子给他住,不是让他还俗回家吗?你自以为恭敬供养师父,岂不知这样做是把师父往地狱里推啊!这样做的人,是把僧宝往下拖,罪业很大,将来连堕到地狱还认为自己一向行善,不知道是怎么去的,冤枉不冤枉啊?
当然,在出家人在修建寺院、印造经书、赈灾助学、救难护生等等需要钱时,作为护法的居士,还应大力资助的。
此外,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些居士将《阿弥陀经》、《金刚经》、《地藏经》、《法华经》等等念熟,还学会唱赞念咒语,学会敲打唱念,跟着出家人去赶经忏。要知道出家师父都不允许赶经忏,更何况在家居士呢?要知道以佛法敛钱,这钱可不是好用的,因果不得了!佛教徒千万不能以佛法做交易,学佛学歪了,那是邪命!我们学佛一定要明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如理如法,觉而不迷,
说到这里还要顺便提一提,就是居士绝不能以做经忏赚钱,就是居士团体也不可以。但亲朋好友家有什么要·事,或有人要往生了,我们去帮帮忙,去助念送往生,或以同修们的共修,回向他们业障消除万事如意,回向行人往生极乐,这是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不能收取钱财。
我们修念佛法门,一心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故乡,这个世界仅是游子暂居的他乡旅馆。我们能吃饱穿暖,生活过得去就行了。与世无争,随缘度日,老实念佛,以道自活。这就是我们念佛人的正命。
解 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六个正精进。
“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正精进要以无漏智慧摄诸懈怠,精进修行,勤求道果。有人一听要精进,便不要命了,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拼命念经,拼命念佛,拼命拜佛,甚至想我今天念佛,明天就生西方才好。那是错会了意思。正精进着重在“正”字,标准很高,要与无漏慧相应。无漏即无烦恼,最低程度无见思烦恼,即无我执。刚才所说的人看起来是精进,但是脑子里“我念佛,我拜佛,我用功,我要生西方……”心里头全是“我”,我相分明,我执坚固,这哪里能与无漏慧相应?那是以烦恼心修行。虽然念佛拜佛是好事,但因心不清净,我字当头,修的是有漏善业,不是净业,只能在三界中得人天福报,不能了生死,不能出轮回。
所以正精进最重要的是心清净,精而不杂。当念佛时,心里不打妄想,不昏沉,除了一句佛号,什么都没有,无论遇到什么境缘,皆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叫精。一时如此,时时如此,天天如此,就会有进步。虽精进修道,而不执着一个我字,不注重形象,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日常生活,穿衣吃饭皆在修心。心恒住于清净中,行与智相应,勇猛精进,不疲不厌,修菩提涅槃道,这就叫正精进。
我们修念佛法门,能做到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一心念佛,净念相继,就是以无漏慧相应勤行精进。目标明确,求生净土,就是修涅槃道。这就是念佛人的正精进。
解 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第七个正念。
“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正念即以无漏智慧摄诸妄想杂念,一心专念趋向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之正道法,以及万行庄严之助道法。我们修净土的正道法即念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昼夜不断,忆佛念佛,念兹在兹。助道法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凡是能够帮助我们往生,帮助我们得一心不乱的,皆属助道法。经常念着这些正道与助道法,不想余诸杂念,这叫正念。
解 以无漏慧相应人定,名正定。
这一段文,是释八正道分的最后一个正定。
“以无漏慧相应人定,名正定。”以无漏智慧摄诸散乱,远离一切不定、邪定及世间有漏禅定,安住寂静,这叫正定。
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用的方法不同,都是修定。念佛法门也不例外,念佛就是修定。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是我们念佛人的正定。
我们念佛的人,二六时中,能将心安住在一句阿弥陀佛上,不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用一句阿弥陀佛去对付,骂我,我也是阿弥陀佛;赞叹我,我也是阿弥陀佛。好坏顺逆皆不动心,这叫正定。我们有智慧,就能将人与事观察得清清楚楚。世间法全是虚妄的,说我好话是虚妄的,说我坏话也是虚妄的。因此用一句佛号,保持自己的心清净,不生烦恼,便与无漏慧相应。这样人的定是无漏定,即正定。
解 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这一段文,依四教简别极乐众生所修道品。
“此等道品”,即上述三十七道品,属苦集灭道四谛之道谛。因藏通别圆四教四谛内容不同,故道品修法也不同。这是如来的妙智,对机所施的教法。有如医师之因病设药,修行道品,即是服药除病。因十方世界往生极乐的众生,根机千差万别,虽往生前绝大多数是修念佛法门的,但念佛的方法与境界不一。我们在第四部分讲解序文的最后,解释持名一法“统宗教而无外”这一句时,介绍了藏通别圆四教根性的人是如何念佛的。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依然会按照自己过去熟悉的路子修。故了解此四教道品之修法,可知自己是何种根性,应怎样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有好处。所以藩益大师在此提出四教,下面就藏通别圆四教,分别作简单介绍。
“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这是佛为见思病,即我执重的人说的小乘教。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小乘人依此三藏教义而修,故名藏教。这是从事立的名,后面的通别圆三教皆属大乘教,是从理立的名。藏教认为一切法皆有生有灭,诠生灭四谛。
苦则生异灭三相迁流。以人为例,出生即生,死亡即灭,中间不断变化的过程即是异。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迁流不息,为无常逼恼,所谓三苦、八苦,没有人可以避免。
集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贪、嗔、痴是单一的烦恼,等分是贪嗔痴三种烦恼不定杂生,一齐而起。四心即贪分、嗔分、痴分、等分这四分烦恼。每分各有二万一千烦恼,合之共八万四千烦恼。此四种烦恼心必定是生异灭三相迁移,故曰流动。由此四分烦恼扰浊内心,起善恶诸业,招集三界生死苦报。集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
道则对治易夺。以三十七道品对治苦集,修道能断除贪嗔痴等分烦恼及其苦果,叫做易夺。烦恼是病,三十七道品是药,以药治病,药到病除。
灭则灭有还无。病除之后,灭尽三界因果,灭有为惑业苦,还至无为涅槃,即了脱生死,超越三界。此即小乘阿罗汉所证之有余涅槃。因仅灭见思,尚有尘沙无明未破;只去掉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烦恼生死皆有余,尚未究竟,故称为小乘有余涅槃。道为灭之因,灭是道之果。
总而言之,藏教生灭四谛告诉我们,三界统苦,烦恼为众苦之因,修道可灭烦恼业苦,证得涅槃,方为真正安乐。净土众生若是往生前修三藏教的,到极乐世界之后,小乘种先熟,定依生灭四谛而修,则所修道品是藏教道品。
以上所述,对学过天台教仪的人,不难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可能就听不大懂了。我现在再讲得浅一点,藏教是对刚进佛门的初学人说的。初学佛法的人生死放不下,虽知道佛法好,也要求生西方,但对这个色身舍不得、放不下,哪怎么办呢?藏教就告诉他有生有灭的法门,只要将一句阿弥陀佛念熟,到生西方之时,便将娑婆世界的业报身丢掉了。西方莲华化生是生,娑婆报谢是灭。一个生一个灭,这个生灭法门就是藏教道品。
“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这是佛为见思病即我执轻的人说的大乘始教。前通小乘,钝根人通前藏教,后通大乘,利根人通后别教圆教,故名通教。通教人比藏教人智慧高,序分中提到过,他们修体空观,观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如幻如化,当体即空,无生无灭。通教诠无生四谛,四谛虽异,无生理同,故名无生四谛。
苦无逼迫相。苦有逼迫身心之义。了知苦如幻如化,身心亦如幻如化,二者皆当体即空,哪里还会以空逼空呢?这便是生死即涅槃,故苦无逼迫相。
集无和合相。集以招集为义,烦恼与业和合,能招苦果。了知烦恼与业皆是缘生无性,全体即空,空与空也就无所谓和合了。这便是烦恼即菩提,故集无和合相。
道不二相。道是能治之药,生死烦恼是所治之病,二者皆是如幻如化。如同梦中药治梦中病,药与病皆当体即空。空与空岂有二?故道无二相。
灭无生相。灭即生死烦恼皆灭尽,而证涅槃。既知生死烦恼本空,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空本无生,便也无灭,故灭无生相可得。
总而言之,通教的无生四谛,说的是缘起性空之真理,可以帮助我们破我执,随缘看破放下。我们初学佛的人为什么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身心,皆是幻化的,如梦幻泡影,而执着这一切皆是实有的,有生有灭。通教人聪明,他们修无生四谛,往生西方世界是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他方即此土,此土即他方。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娑婆世界。请同修们注意,这些话不是对我们凡夫讲的,而是对已了生死的圣者说的。在通教人看,娑婆世界当下即极乐世界,故无所谓生不生了。净土众生若是往生前修空观的,到极乐世界后,通教机熟,定依无生四谛而修,则所修道品是通教道品。
“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这是佛为无明病即法执重的菩萨说的大乘法。与前藏教、通教不同,与后圆教也不同,故名别教。别教诠无量四谛。菩萨了知四谛有无量相,声闻缘觉则不知此事。
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就人道一界而言,每个人的苦干差万别,这是大家亲身体会到也看得到的。再如《地藏经》讲的地狱一界,在大铁围山内,有十八所大地狱,小地狱五百、千百,铁鹰啖目,铁蛇缴颈,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等等,一一狱中,受苦无量。仅地狱一界便有无量苦,更何况十法界不同诸苦?真是无量无边,故苦有无量相。
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五住烦恼即见思惑和无明惑。单论见惑,便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十六知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一一见各有八十八使。见惑已是无量,更何况还有思惑和无明惑?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人有每人的烦恼,每家有每家的烦恼,十方世界无量,众生无量,烦恼亦无量。《普贤行愿品》讲的烦恼无有尽,四弘誓愿中讲烦恼无尽誓愿断,皆说明烦恼即集有无量相。
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如大乘小乘、偏圆权实,各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一尊佛的法门已如恒沙之多,何况十方恒沙诸佛之法门?因烦恼无量,故对治之法门亦无量。四弘誓愿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可见道有无量相。
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波罗蜜是到彼岸之义,因烦恼无量,法门无量,则由不同法门所灭烦恼不同,所达目的地也就不同,对法门以论指归,亦复无量,故灭有无量相。
别教的菩萨要到十方无边的世界,教化无量的众生,帮助他们断无尽的烦恼,就得学习无量的法门,所以别教人修无量四谛。净土众生若是往生前行菩萨道,喜欢遍涉大乘经论的,到极乐世界后,别教机熟,定依无量四谛而修,则所修道品是别教道品。
“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这是佛为无明病即法执轻的最上利根人说的一乘法,是诸佛的境界,不共三乘。《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藏、通、别三教皆是方便逗机的权说,唯此圆教方是如来称性真实之说。圆教诠无作四谛,四谛皆真如实相,实相之理,非造作而后有,它是天然之性德,无作无为,故名无作四谛。
苦则五蕴本如来藏,无苦可舍。如来藏即真如本性,亦即实相,为十法界依正之理体。玄义辨体中讲,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心性即实相!,即如来藏,即真如本性,能具造百界千如。如来藏为能造,五蕴、百界千如,一切法皆为所造。迷了才分能分所,觉了则能所不二,故五蕴本如来藏,一切法皆是实相,舍实相而别求实相,怎么可得?故无苦可舍。
集则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烦恼本无自性,以法性为性。法性即真如本性,亦即菩提觉性。迷了菩提是烦恼,觉了烦恼即菩提。如同水与波,外面境界风一吹,水面起了波浪,波浪是虚妄相,比喻烦恼。风平浪静时波浪消失,水平如镜比喻菩提。全波即水,水波不二,烦恼当体即菩提,无劳离菩提而别求菩提,故无集可断。
道则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着空着有是边见,心外求法是邪见。或边或邪皆无自性,无性之性,即中道实相正体,故边邪皆中正。不可离中道实相正体而别修于道,所以说无道可修。《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人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里说的是心散乱之人,或是着有之凡夫,或是着空之二乘,或是邪见外道,随口念一句佛,皆得作佛,此即不需离边邪而别修正道之证明。
灭则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乃因缘所生法,缘生无性,当下即空,就是寂灭性。离却生死哪有涅槃可得?故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
《法华玄义》说:“无作者,迷中(中道)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烦恼,名集谛;涅槃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所以圆教修无作四谛,无作即本来如此,无需故意造作。
何为佛?何为众生?觉者即佛,迷者为众生。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伸臂屈指问阿难:“这是什么?”阿难答:“光明拳。”释迦牟尼佛又伸开手指问阿难:“这是什么?”阿难答:“百宝轮掌。”释迦牟尼佛呵斥他:“你阿难颠倒,一会儿说拳,一会儿说掌。”阿难说:“五指屈拢为拳,五指伸开为掌。”释迦牟尼佛说:“你不要被外相所迷,实际上都是手嘛!”事实真相既非拳,亦非掌,而是手。若能觉悟,便知拳不离手,掌不离手,拳即是手,掌即是手。若有所造作,执着拳、掌之形象,便迷失手之本来面目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自己本来是佛,处处觉悟,那就是佛;若处处不觉悟,便是老凡夫。
圆教所诠之无作四谛确实究竟圆满,是一真法界之境界。一真法界在哪里?觉了,十法界当下即一真法界;迷了,则一真法界便变成十法界、百法界了。迷悟就在一念之间,不假造作。净土众生若是往生前喜欢圆修圆证的,到极乐世界后,圆教机熟,定依无作四谛而修,则所修道品是圆教道品。
-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9)
-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11)
- 《阿弥陀经》是一切圣凡共修之道
-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的善根、福德、因缘有何含义?
- 《阿弥陀经》中“十门开启”所被根机和往生品位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真实含义
- 净土三经中只诵《阿弥陀经》可以吗?
- 《阿弥陀经》是净土三部经结归的经典
- 依《阿弥陀经》谈净土三资粮“信愿行”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六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七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八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三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四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五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十九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一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六十二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十五课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五十六课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