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意地第二之三
【译文】
再次,眼有的确立一种,指能看见色。
有的确立二种,即长养眼、异熟生眼。
有的确立三种,即肉眼、天眼、慧眼。
有的确立四种,即有瞚眼、无瞚眼、恒相续眼、不恒相续眼。恒相续,是只能见色界的眼。
有的确立五种,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趣众生不同的眼。
有的确立六种,即自相续眼、他相续眼、端严眼、丑陋眼、有垢眼、无垢眼。
有的确立七种,即有识眼、无识眼、疆眼、弱眼、善识所依眼、不善识所依眼、无记识所依眼。
有的确立八种,即依处眼、变化眼、善业异熟生眼、不善业异熟生眼、食所长养眼、睡眠长养眼、梵行长养眼、定所长养眼。
有的确立九种,即已得眼、未得眼、曾得眼、未曾得眼、得已失眼、应断眼、不应断眼、已断眼、非已断眼。
确立十种的,没有。
有的确立十一种,即过去眼、未来眼、现在眼、内眼、外眼、粗眼、细眼、劣眼、妙眼、远眼、近眼。
如同眼一样,耳等的划分差别确立种数也是这样。耳等的种数差别与眼不同的地方,在三种、四种分法中有部分增减:
三种耳,指的是凡人依托肉体的耳、能听受凡人无法听到的声境的天耳、能精核真理言声的耳;四种耳,指的是因果相续不住的耳、因果相续有住的耳、能听受佛道高义的耳、不能听受佛道高义的耳。
三种鼻舌,指的是光净的鼻舌、不光净的鼻舌和被损坏的鼻舌;四种鼻舌,指的是因果相续不住的鼻舌、因果相续有住的鼻舌、能生识的鼻舌、不能生识的鼻舌。
三种身,指作为容纳滓秽处所的不净身、不容纳滓秽的清净身、一切各种感官全面附随的身体;四种身,指的是因果相续不住的身、因果相续有住的身、自身放光的身、自身不放光的身。
【原典】
复次,眼有一种,谓能见色。
或立二种,谓长养眼①、异熟生眼②。
或立三种,谓肉眼③、天眼④、慧眼⑤。
或立四种,谓有瞚眼、无瞚眼⑥、恒相续眼⑦、不恒相续眼⑧,恒相续者谓色界眼⑨。
或立五种,谓五趣所摄眼。
或立六种,谓自相续眼⑩、他相续眼⑾、端严眼⑿、丑陋眼、有垢眼、无垢眼⒀。
或立七种,谓有识眼、无识眼⒁、疆眼、弱眼、善识所依眼、不善识所依眼、无记识所依眼⒂。
或立八种,谓依处眼⒃、变化眼⒄、善业异熟生眼⒅、不善业异熟生眼、食所长养眼⒆、睡眠长养眼、梵行长养眼、定所长养眼。
或立九种,谓已得眼、未得眼、曾得眼、未曾得眼、得已失眼⒇、应断眼、不应断眼、已断眼、非已断眼(21)。
或立十种者,无。
或立十一种,谓过去眼、未来眼、现在眼、内眼、外眼(22)、麤眼、细眼(23)、劣眼、妙眼、远眼、近眼(24)。
如眼如是,耳等亦尔。是中差别者,谓增三增四(25):
三种耳者,谓肉所缠耳、天耳、审谛耳(26);四种耳者,谓恒相续耳、不恒相续耳、高听耳、非高听耳(27)。
三种鼻舌者,谓光净、不光净及被损;四种鼻舌者,谓恒相续、不恒相续、有识、无识。
三种身者,谓滓秽处、非滓秽处(28)及一切徧诸根所随逐故;四种身者,谓恒相续、不恒相续、有自然光、无自然光(29)。
【注释】
①长养眼:受资养物长久资养的眼。
②异熟生眼:先世造作所得的果报生就的眼。
③肉眼:只能识见显露出来的没有障碍的物类。此处眼,不能简单释为视见。
④天眼:可以识见显露的不显露的、有障碍的无障碍的色境。
⑤慧眼:慧能观察,所以称为眼。照诸法皆空真理的空慧,称为慧眼。
⑥有瞚眼、无瞚眼:有开闭的、无开闭的眼。瞚,音顺,眼开闭。有开闭的眼指肉眼,无开闭的眼指法眼。
⑦恒相续眼:因果相续不住的眼。相续,因果相续。
⑧不恒相续眼:因果相续有住的眼,此也指法眼。
⑨色界眼:只能识见色界的眼。色界,指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中的色界即色境,非指三界中的色界。
⑩自相续眼:自己造作导致果报生的眼。
⑾他相续眼:别人造作(父母)导致果报生的眼。
⑿端严眼:美好的眼。端严:与庄严、严饰同义,在佛经中,都具有美饰或美好的含意。
⒀有垢眼、无垢眼:有垢眼,含有不善意的污垢眼。无垢眼,没有不善意污垢的眼,即清净眼。
⒁有识眼、无识眼:有识眼,能生识的眼。无识眼,不能生识的眼。
⒂善识所依眼、不善识所依眼、无记识所依眼:此处指依托眼根的识有善、不善、无记(非善非恶)等三性的不同。
⒃依处眼:依托根体的眼。实际上指的肉体身眼。处,内六处的处。
⒄变化眼:指菩萨为度众生随意变化的眼。
⒅善业异熟生眼:作善行导致的果报生的眼。
⒆贪所长养眼:食物助长的眼,此处食主要指段食,即一般生活食物。后文的梵行、定的长养,即佛家所谓法食、禅食,主要指精神的涵养或修养。
⒇已得眼、未得眼、曾得眼、未曾得眼、得已失眼:此五种眼是依得失之不同,所显露出的五种眼神。
(21)应断眼、不应断眼、已断眼、非已断眼:意识到应断烦恼的眼、不是意识到应断烦恼的眼、已断烦恼的眼、不是已断烦恼的眼。
(22)内眼、外眼:观内心现象的眼、观外物境界的眼。
(23)麤眼、细眼:观一般事物外形的眼、观构成事物的微细成分的眼(此眼佛家一般指佛家慧眼)。
(24)远眼、近眼:此处所谓远、近,非指生理上的远、近视力。远眼是法力眼,可观极远、极微物。
(25)增三增四:在三分法、四分法中有所增加,其实是部分名目不同。
(26)审谛耳:用耳精核真理言声。
(27)高听耳、非高听耳:能听受佛道高义的耳、不能听受佛道高义的耳。
(28)滓秽处、非滓秽处:身体为容纳滓秽的处所、非容纳滓秽的处所。容滓秽处所即容不净处所,佛家指世俗人身虚假污秽,难脱生死之苦。
(29)有自然光、无自然光:佛家认为诸佛菩萨及诸天自身能发光即自然光,凡人身体无光即无自然光。修习瑜伽术、禅定、密法达到自身发光境界并非子虚乌有。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胜鬘经》解说
- 胜鬘经 源流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