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意地第二之三

  【译文

  接下来论述,如果人的感官没有损坏,境界能顺利地呈现在感官面前,有作意恰好发动,这时随从各根的识体才能产生。

  什么是感官不损坏呢?有二种原因:一是不被全部坏灭,二是不残损劣弱。

  什么是境界顺利呈现在感官面前呢?意指或者由于有情众生赖以生存的物类呈现出人世间的或自然界的差别,或者境界在自身性质上呈现出相状、作用、分位的差别,或者境界显现出东南西北等方位的差别,或者境界显现出过去、未来、现在的时间差别,或者境界的显现有著能让意识明了和难以让意识明了的差别,或人的感官对呈现在前的物类有著全部感知领受和部分感知领受的差别。如果对境界顺利呈现在感官面前起障碍作用的四种事因都没有发生,境界又不是处在感官达不到的极远状态,境界就能顺利地呈现在感官面前。四种障碍即由黑闇无明、混浊不清的事物覆蔽所形成的障碍、由药草力或咒术力使得境界隐没所形成的障碍、由少的小的事物被多的大的事物掩盖所形成的障碍、由外境变化幻相或内精神迷糊昏惑所形成的障碍。极远有二种,即境界的处所离感官极远;事物被分析到极微,感官作用不到,成为极远。

  什么是作意能够恰好发动?由四种原因导致:一由希求心念形成的势力导致,二由想念形成的势力导致,三由境界具有的势力导致,四由对一定境界反复接触作用所形成的心理势力导致。什么是由希求心念形成的势力可以导致?因为如果对境界处怀有执著的爱心,内心就有作意产生。什么是由想念形成的势力导致?因为如果对过去很好地摄取领受过的一定境界的相状,已作过极刻苦的思惟,内心就有作意产生。什么是由境界具有的势力导致?因为如果那境界或者极其广大,或者极合人意,并正呈现在感官面前,内心就有作意产生。什么是由对一定境界反复接触作用所形成的心理势力导致?因为如果对那境界反复接触观察次数非常多,已经极为熟悉,内心就有作意产生。如果与前面讲述的由四种原因引起内心多有作意产生的情况不同,那么就应该是对于一种境界,只有一种作意在一切时间里产生。

  而且,五识体不会有两次刹那间随所对的境界同时而生,也不会没有间隔地转去换来。而且,一剎那间五识体产生了,从此意识就一定没有间隔地产生。意识从此没有间隔地运行,有的当时心态散乱无著,或者在有声相呈现在面前时就产生耳识,或者在有其他境相呈现在面前时就随著产生其他的识;如果当时心态不是散乱无著,那么意识就一定会在第一种寻求心念后生发第二种决定识别的心念。

  经过这寻求心、决定心二种意识阶段后,意识就识别思量境界对象了。又由于有了二种原因,或者染污心生,或者善心生,这二种原因指的是对境界的识别思量,和前面决定心的导引。意识中所有的染污心、善心,是由二种原因带来的结果;在眼等五识中的染污心、善心,只是由意识中的决定心导引所产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由于染污性的和善性的意识势力的导引,才从此无间隔地在眼等五识中产生染污和善的感知现象。眼等五识其所以不能由思量性识别生出染污和善的感知现象,是因为它们本身没有思量性识别的功能。由于这个道理,就说眼等五识是跟随著意识流转变化的,如同佛经中说的:发一种心念,如同有众多的心念。

  这一心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世俗所说的剎那间产生一个心念的过程,不是剎那间造作产生果报的业报过程。什么是世俗所说的剎那间产生一个心念的过程呢?指的是识体以一种感官为依托,对于一种境界事物,有了这一种识体的感知识别的异体活动发生,就总括这一种识体感知识别的全过程,称作剎那间产生一个心念。又相似性的连续运行的心理活动也称作一心,这是因为一心念与后面接著的第二个心念极为相似。

  而且,意识漫不经心散乱无著地接触从未感知过的境界时,没有什么希求心念发生,这时的意识称作率尔堕心,它这时只能作用过去的境界对象。由五识体无间隔地带生出的意识,或者是寻求心,或者是决定心,都应只有一个结论,说意识接触作用现在的境界。如果是这样,意识接触作用境界进行认知的心理过程就产生。

  【原典

  复次,根①不坏,境界现前②,能生作意正起,尔时从彼识乃得生。

  云何根不坏?谓有二种因:一不灭坏故,二不赢劣故③。

  云何境界现前?谓或由所依处④故,或由自性⑤故,或由方⑥故,或由时⑦故,或由显了不显了⑧故,或由全分及一分⑨故。若四种障所不障碍,亦非极远⑩,谓覆蔽障、隐没障、映夺障、幻惑障;极远有二种,谓处所极远、损灭极远⑾。

  云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四由数习力。云何由欲力?谓若于是处心有爱著,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念力?谓若于彼已善取其相,已极作想,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境界力?谓若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⑿,正现在前,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数习力?若于彼境界已极串习,已极谙悉,心即于彼多作意生。若异此者⒀,应于一所缘境,唯一作意一切时生⒁。

  又非五识身有二剎那相随俱生⒂,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⒃。又一剎那五识身生已⒄,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⒅,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⒆;若不散乱,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⒇。

  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21)。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22),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23)。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24),如经言:起一心,若众多心(25)。

  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谓世俗言说一心剎那,非生起剎那(26)。云何世俗言说一心剎那?谓一处(27)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了别生,总尔所时名一心剎那。又相似相续亦说名一(28),与第二念极相似故。

  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29),唯缘过去境(30)。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或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即缘彼境生(31)。

  【注释

  ①根:包括色根和意根。

  ②境界现前:感官对象能顺利地呈现在感官前让感官感受到。

  ③一不减坏故,二不羸劣故:一不毁灭无用,二不残损不健。如果有此二种前提,人的感官就不会损毁了。

  ④所依处:指有情众生赖以生存的一切物类差别,主要指有情众生自身的肉体与那物质的器世间。

  ⑤自性:指境界的性质各别,体现在相状、作用、分位差别。

  ⑥方:即方位,境界显现出东南西北等方位差别。

  ⑦时:境界显现出过去、未来、现在差别。

  ⑧显了不显了:境界显现眼前能让意识明了,或境界只在忆念中浮现,意识难以明了。显了不显了,指感知的取实与不实。本论<决择分>五十一卷、五十四卷中解释说,境界显现在五根中某一根或某几根前,意识与其他识同时对境起作用所获的结果明了,此即取实;如果只是忆念过去曾受的境,意识作用结果不甚明了,此即取不实。可见此处显了不显了只是心理学范畴。

  ⑨全分及一分:人的感官对呈现在前的聚集成的物,是全部感知领受或一部分感知领受。

  以上「所依处」至「全分及一分」,本论称为境界现前的「六种所行性」,即境界能否现前的六种前提条件,境界以六个方面的差别让心识发动行运。

  ⑩非极远:不是远到感官达不到的极端程度。意即极远,境界无法现前;非极远,境界才能现前。

  ⑾损灭极远:事物被分析到极微,极微无法被感官感知,所以相对于感官成为极远。

  ⑿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那境界或极广大,引人注意;或极可意,诱人倾衷。此处都是强调境界的特殊条件容易吸引感官缘接。

  ⒀异此者:与前面讲述的由四种原因引起的「多作意」的情况不同。

  ⒁应于一所缘境,唯一作意一切时生:意即并不是由四种缘由产生的多作意全都在一切所缘境一切时生。

  ⒂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当境界现前的时候,五识体如不坏,或某一识作用境,或某几识作用境,或全部识作用境,都是在刹那间与境界相随俱生。五识都是依作意随生,所以不会有二次甚次二次以上的刹那间随境俱生,以后再随意识转。

  ⒃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五识身依作意随一定境俱生,此识与彼识各有不同,它们不会剎那间无间隔地互相转换。

  ⒄一刹那五识身生已:此处仍指或一、或几、或全部识生。

  ⒅或时散乱:五识刹那生后,有的当时心态散乱无著,五识刹那生时,即率尔心阶段;接下来就是寻求心。在寻求阶段,人们的心态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散乱,一种是不散乱。

  ⒆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此两句是述散乱的现象,即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

  ⒇第二决定心生:继寻求心后决定心生。当注意力不散乱,寻求心已定,意识便能对境相起胜解了知或识别的作用。

  (21)分别境界:此处指意识对境界所起的识别认知作用,也即寻求心、决定心后的等流心现象。

  (22)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由于寻求心、决定心的导引,和对境界的分别,或者污染心识的烦恼生,或者善心生。或染或善,又称染净心,染净心即随决定心后生。二种因指分别和先所引。

  (23)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五识染净法其所以不由分别产生,是因为它们本身不具有识别认知的功能。意识的分别,具有思量认知的功能,而眼等五识的了别只具有一般感性识别的功能。

  (24)眼等识随意识转:按本论所述,六识与五心的关系是这样的,先由眼等五识缘境率尔心起,刹时无意识随之俱起;在意识中接著率尔心后起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然后眼等五识随意识转生染净法;最后眼等五识和意识或染或净相续流转,即所谓等流心。

  (25)起一心,若众多心:佛家从来不将内心具体活动视为孤立的,互不相关的。特别是对有性的心念,佛家认为发一善心,如同有多种善心作;发一恶心,如同有多种恶心作。

  (26)世俗言说一心刹那,非生起刹那:世俗间所说的刹那间产生一个心念,不是刹那间的造作产生果报。由于一心刹那指的是对外界境相的最初了别,即感知阶段,尚未起染净心即善恶念,所以也就无所谓造作果报,即生起刹那。生起刹那,刹那间有造作果报,造作为生,果报为起。

  (27)一处: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中的一处。

  (28)相似相续亦说名一:指前念后念相似,连续发生,统称作一心。

  (29)由率尔堕心:即率尔心,率尔心起时,是人初观境,即初落境中,或称作初堕。

  (30)唯缘过去境:意识在没有五识激发的前提下,在随意散乱的心理状态下,且没有什么希求心念,去接触从未感知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率尔间忆起过去曾感知思量过的境界现象。

  (31)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即缘彼境生:应只一个结论,说意识缘接的是现在的境界,如果是这样,意识就对作用那境界产生认知。

  以上论述了刹那间的一念或一心从萌发至形成的过程、机制及五识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的精细、科学,是可以与现代心理学相伯仲的。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