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之二
卷第八之二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之二
寿序
寿延寿院新伊法师六袠序
予自壬戌出家,往来云栖双径间,即获与师识荆,至忝为忘年交。自庚午岁始,每一聚首,辄晓夜盘桓佛法弗置。予退休求寂,遁迹深山。二三学人,从予游者,皆令禀沙弥戒於师门。比丘果海,则师指示令其学於不肖者也。己卯孟冬,值师六十寿诞,诸戒子谋所以称师寿者。予惟出世法门,观色身与太虚等,观尘劫与弹指等。奚事颂冈陵称浩瀚,与世谛竞称延寿哉。夫胜义三宝,常住法身,无量无量,何所论延。若住持三宝,则诸佛慧命,从来藉人以传。故梵網云,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而大经扶律谈常,称为赎常住命至宝,岂非甘露戒法,实佛界延生妙药,令九界顿同佛位者乎。昔绍觉法师,遨游教海,遍探大苏慈恩宗旨,讲演之余,手辑毗尼珍敬录,以范後昆。师童真入道,为绍公长子,性相二宗,无不克受其传。服习毗尼,视绍公尤加焉。初受大戒於云栖时。便得登座演法之梦。二十余年,久默斯要。直至惺谷力请,方肯破格一禀羯磨。从此後学云仰景从,事不获已,乃开甘露法施,普令四众,皆得服尝。师为人天宣畅道化,数十年来,未尝暂废。而舌不味过午之肴,身不御珍奇之服,性遮俱净,解行并美。且复建立坛仪,则功深五悔,趺坐习静,则观成十乘。此其所以砥柱狂澜,续佛慧命者,为何如哉。每慨如来正法,一蚀於说食数宝之流,再蚀於阇证无闻之侣,乃至近世狂禅,惟以鼠唧鸟空相驰骤。而羺羊比丘,又往往无解作师,适为踰闲荡检者嗤笑。予是以避地避色,状如聋瞶。惟师密养既厚,声名自溢,其源远者其流长。吾知师光明寿量,直与无边庄严香水海同其深广,种种光明蘂香幢同其高大,岂世间冈陵浩瀚所能拟其埃滴也。
寿庄母道昭优婆夷苏硕人八袠序
夫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所以世尊入刹那际三昧,八相成道。既顿示,复互示,良由时劫之性,即是实性故也。然惟证时劫之实性者,自能遍现种种时劫。善夫天台之言曰,实无量而言无量,法身之寿命也。实无量而言量,报身之寿命也。实有量而言无量,应净土身之寿命也。实有量而言量,应秽土身之寿命也。至於即秽而净,即应化而法报,又随机各见不同,岂思量拟议所能及哉。宣尼氏谓仁者寿,是不仅以色身论寿,不妄从延促起见也明矣。醒一庄子,儒而禅者也。母苏氏,年登八旬,不问序於名公大人,独泥首启予曰,先大父,少塘公,筮仕於粤,囊无宦资。先君子监塘公,从事性命之学,耻为货殖,吾母继事先君子,从剧贫中,抚前母郭氏所生一男一女,无二心,既育予小子,不令以贫废学,教愈笃。後永觉禅师至开元说法,母曰,苦当思脱,率予小子而归依焉。今跻八袠。予小子为贫母儿,未知所以报母者。山衲笑之曰,子不闻佛世有须赖居士乎。贫於财,不贫於法,波斯匿王,不敢与较富也。子又不闻昌黎之问大颠寿乎,颠举数珠云,昼夜明珠一百八,昌罔措,举问首座,座叩齿,再问颠,颠亦叩齿。昌曰,原来佛法只是一个道理。颠即召首座,连棒赶出。嘻,若向此处穿得大颠首座鼻孔,不惟昌黎热鼻孔无处出气,并三世诸佛历代祖师赤骨历冷鼻孔,皆无出气处,便可向庄母称无量寿矣。
寿陈旻昭居士六袠序
博山老师曾谓予曰,吾每与讲主相见,必叩以事事无碍法界。尽力答来,止说得事理无碍而已,从未有说得事事无碍者。予应声曰,事事无碍,岂真在事理无碍之外哉。惟其全理成事,所以全事即理,唯其全事即理,所以全事即摄一切事耳。且如举一毛端,必具法界全理,非是法界少分之理,以事外别无理故,此事理无碍也。既此毛端已具法界全理,亦必遍摄法界全事,非仅法界少分之事,以理外别无事故,此即事事无碍也。师遂首肯。予复曰,佛为初机之人,必深谈理性,欲其以理融事,不滞於事也。若为深位菩萨,必广谈事相,欲其以事摄事。不滞於理也不滞於事,则一事通达一切理,名事理无碍。不滞於理,则一事通达一切事,名事事无碍。师大然之。居士博山大弘护也,今六旬华诞,予请以博山点首者,为居士寿。惟居士弘护大法三十余年矣,凡今事门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行,亦既积集广大矣。即向上一著,亦必点胸自肯矣。岂非已入事理无碍法界者耶,其去事事无碍几何。居士好奕,请以奕喻。夫黑白二子,胜负历然,了知胜负,皆无实性。不於胜负,起我法二执者,事理无碍也。能於一一著中,透尽三玄三要,五位九带,九十六种圆相,乃至百法明门,六相十玄,三千性相,无不究竟明了者,事事无碍也。居士依仁游艺,盖欲深入事事无碍法界,岂仅以一奕娱情。予故谓居士必欲究竟此一著子,须再向三玄三要,五位九带,九十六种圆相,百法明门,六相十玄,三千性相等,一一葛藤窠中,游戏出入,俾无纤毫不透尽处,然後得成无上妙奕三昧,然後执善财手,摩善财顶,而告之曰,我得菩萨解脱,名曰善奕。我於一一著中,见无量佛,闻无量法,亲近供养无量众僧。又於一一著中,圆满念处,正勤根力,觉道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又於一一著中,入空无相无作法门,普见诸佛刹土,不以二相。又於一一著中,具足六度四等,四摄万行,不可思议,福智资粮。又於一一著中,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又於一一著中,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流出身云,遍十方界。又於一一著中,降伏诸魔,制诸外道,破我法二执,显二空真如。又於一一著中,随诸众生,有种种欲,种种解,种种根性,种种烦恼习气稠林,悉顺其机。而为说法,以四无碍解,具足诸佛四种悉檀。令诸众生,各得欢喜,各得生善,各得灭恶,各得安住第一义谛。善男子,我惟得此善奕三昧,乃至微尘刹土,自他不隔於一著。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一著,释迦如来,於此一著上转大法轮,弥陀世尊。於此一著上净四种土。则宣圣之耳顺,便可与观音之耳根圆通,同入首棱严大定海中,庶不负居士自所期许,亦不负普天之下所期许於居士者矣。是为祝。
寿张幼仁五袠序
张子韶有省而说偈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予在家时,心窃疑之。後读大经满字半字之喻,恍然会心。夫格物者,吾佛半字教也。物格者,吾佛满字教也。为实施权,则半助於满。开权显实,则满融於半。半助於满,半外无满。满融於半,满外无半。一贯两五百,岂不信哉。幼仁,子韶後身也,已悟诸相非相,而为如来写出三十二相,几及万躯。夫悟诸相非相,此格物半字教耳。三十二相,庄严法身,岂非物格满字教乎。今年新秋朔日,半百初度。幼仁先已证入满字法门,则两个五十,便是一百,夫何疑耶。於此百年之中,流出佛身相好,更当无量。是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矣。
寿优婆夷马母宋太硕人七袠序
法身寿量,无始无终。报身寿量,无终有始。应身寿量,随机示现。如此理会得,犹是循行数墨见解。若知一体三身,不一不异,则知一切寿命,总唯心量,是故得心自在,得法自在,寿命自在,能以一日为永劫,能以永劫为一日。当念之性,即十世古今之性,一切含灵亦同此性,无量寿佛亦同此性。觉此性者谓之佛,诠此性者谓之法,顺此性者谓之僧。护此性者谓不杀,全此性者谓不盗,守此性者谓不婬,宣此性者谓不妄语,明此性者谓不饮酒。不忘此性谓之念佛,观察此性谓之念法,随顺此性谓之念僧。以此性示人谓之念施,以此性自范谓之念戒,以此性为毕竟所依,谓之念第一义天。若人深信此性,乃名具足三归五戒六念,若人能受归戒,能修六念,乃能随顺证入此性。今优婆夷宋太硕人,为马氏昆玉七人之母,年满七十,儿孙满堂。且令嗣光世居士,因信禅而兼信教,太昭居士,因学儒而兼学佛,余子若孙,亦各表表成立,能为出世色养。太硕人一无所慕,独以归戒为乐。刘姚诸君子,与光世太昭善,谋所以寿太硕人,问於山衲。衲曰,太硕人所乐者,正如布帛菽水,亘古亘今,淡而不厌。予别无山肴海错,诸君子亦何必别觅凤髓龙肝也哉。
寿车母牛硕人八袠暨次公居士六袠序
现前一念之心,亘古亘今,故名无量寿。灵明洞彻,故名无量光。阿弥陀佛,不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已。是故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法华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大圣金口,岂欺我哉。末世障重,别求玄妙。欲速返迟,惟蔤蕃车居士,笃修净业,心无异趋,昼夜弥陀五万声,以此功德,仰祝萱亲,发愿同证阿弥陀佛究竟果德。而牛硕人,亦已长斋三十五年有如一日。居士举三子三女,而三子又得兰孙九人。今称寿,不用世间歌舞,惟用佛号经声。使普天下人,尽若车氏眷属,岂不即娑婆是清泰,即分段亲因是菩提法侣乎。居士谓现前儿孙,虽已闻三宝名,欲更以此念佛祝寿法门,垂之奕世,化化无穷,特乞山衲一言。夫现前无量光寿之一念,人所同具也,而昧之亦人所同感叹也,同具则非异也,同感则非可已也。以同具之心,感於其所不可已之情,夫独非人子也欤哉。
乐如法侄四十寿语
予壬戌夏,出家行脚。首至云栖,即与雪航楫兄盟出世交。逮壬午夏,幻寓菰城,方识乐如法侄。侄盖雪兄所剃度也,自幼持斋,十二三岁即归依雪兄。直俟历试,堪持净戒,乃肯离俗。其视出家非等闲事,已胜常千万倍矣。迩来住静道峰之麓,和光同尘而不易其介。且笃信净土法门,渴慕圆顿宗旨,故於客冬,不惜劳苦,随予祖堂,入法华会。予每慨末世学人,止图入耳出口,欲如法侄之但求密默受用者,尤为不可多得。但净土法门,必以大菩提心为宗要。大菩提心固不可以意气承当,亦不可以姑待自诿。昔孔子於四子侍坐,必借曾点化三子之著有,借三子实曾点之忘情。雪兄昔日,炽然以法门为已任,有似子路。老侄今日,澹然以守静为家风,有似曾点。则老侄固可为吾雪兄之药,而我雪兄亦未必非老侄之当所学也。今冬值老侄四十初度,同门子若证真二弟,特乞余一言为祝。予惟老侄真为一大事因缘出家,从来非好谀者,故直书此,以作无量寿之左券。
祝沈母张硕人节寿序
吾闻寿者,受也,自造其因,自受其果,非天降,非地出,非人与者也。故宣圣谓仁者寿,又谓大德必得其寿。寿岂心外法哉。寿既非心外法,举凡父子夫妇亲友子孙,皆非心外法也。是故人能尽其心於仰事俯育忠孝节义之间,斯上寿自可必矣。又能推此心本寂本照之体,而克复之,斯无量寿,无量光,亦可证矣。沈东起之母张硕人,初适悦轩老居士也。举东起,仅三月,悦轩捐馆。硕人冰孽其操,抚育东起,以至成立。後婴笃疾,东起惧,割股为药,得以无恙。予是以知东起之心,即张硕人之心也。硕人之心,即千古圣贤之心也。千古圣贤之心,即十方三世诸佛之心也。诸佛之心,即人人固有之心也。勿丧此固有之心,则为贤者。扩充此固有之心,则为圣人。极尽此固有之心,则为诸佛。参禅者参此者也,止观者观此者也,念佛者念此者也,格物者格此者也,致知者致此者也,明明德者明此者也。硕人与东起,盖皆能弗丧之矣,知皆扩而充之,充类至乎其极。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度无量众,成无上觉,何莫非一心中事耶。昔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创闻如来发明不生灭性,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今硕人年六十二,余为说此不生灭法。硕人与东起之踊跃欢喜,必不在波斯匿王下矣。
寿姚广若居士三袠序
佛法之要,在戒定慧。儒门之德,在智仁勇。净土之诀,在信愿行。此三非三,三祗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能知戒定慧之缺一不可者,智也。躬行戒定慧者,仁也。不被贪嗔痴所夺者,勇也。知三德之在物在我,本来平等者,信也。以我因中三德,仰企果上三德者,愿也。直将果上三德,成我因中三德者,行也。此所谓三法妙也。孔子三十而立,立乎此也。释迦三十成道,亦不过成乎此也。予忆壬午冬,初晤广若,广若甫二十一岁,今冬值居士三十初度。古人云,道旷无涯,逢人不尽。宣圣虽三十而立,犹不敢居圣仁,释迦虽三十成道,犹不舍穿鍼之福。唯其立乎此,成乎此,所以尽未来际不舍乎此也。於此究竟无舍,斯谓至诚无息。勉之。予将与居士共游安泰之邦,师无量寿,友观自在,及无边光矣。
寿新伊大法师七袠序
师寿六十,戒子之从旭游者,谬以旭言称寿。今师七十,高足复以寿序见托。旭犹忆辛未春,同师礼大悲忏於莲居,程季清甫议六年法社。旭於观堂中,梦十字街头一大凉亭,悬灯十有余盏,须臾风作,仅存一灯,孤明历历,维时妄意,厥祥在师。今果为莲居独存之一灯矣,然存此一灯非偶然也。师以童身给侍绍翁,备受恶辣钳锤,乃克为晚成大器。生平戒律精严,梵行超卓,忏摩禅观,靡不深习。而尤妙在虚怀好问,壬午旭从闽出,即以唯识合响,殷勤下问。逮客岁以柬寄旭,仍命校雠。师於唯识讲演二十余遍,尚不恤下询鄙夫。以视今之妄自满足空腹高心者,为何如哉。易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喻。无量光,无量寿,胥在此矣。尽未来际,常住世间,劫风起时,此灯愈炽,区区南山北海,可以喻师光寿也乎。
达源禅宿六袠寿序
昔无异禅师入石城,一日登座,万寿庵达源师出众问云,如何是无量寿。异云,乌龙潭里浪滔天。进云,若是则有量也。异云,天池一滴水,岂与众流同。师遂礼拜归位,予时获识荆。逮辛未春,师敝屣庵业,飘然一衲。游武林,复与予遇於莲居庵,则志泛教海,并近日禅者气象而忘之矣。亲近新伊老法主既久,乃拗折柱杖,独居华隖之定慧庵。庵久不蔽风雨,师就其地诵法华千部,施焰口千堂。数年有如一日,始感檀护鼎新之。师为人坦夷率直,无芥蒂,无涯岸。而勤修真实行门,盖不惟得力於天池滴水而已。师自述志学之年,即知奉佛,将弱冠,礼别传尊宿薙发。别公与紫柏老人同时,孤标独迈,罕有能承事者。师曾托钵奉养十年,朝夕亲炙,所以犹有古人风格。虽近世宗匠,咸申参请,而终不袭其家法也。泥多佛大,源远流长,唯师有焉。
白法老尊宿八袠寿序
尝闻出家,有三事业,曰坐禅也,读诵也,营福也。坐禅犹国有武备,名为定轮。读诵犹国有文事,名为慧轮。营福犹国须理财,名为福轮。此三并以戒为基本,犹国之若司马,若司吏,若司农等,并奉律宪。初未尝以禅教律列为三宗也。又有三种善知识,曰教授也,同行也,外护也。夫教授以先觉後,犹可教学相半。同行共所趋求,只期丽泽相资。惟外护善知识,必须谙悉通塞,委曲维持,故从古每以为难。且就法华五品观行言之,同行则初二品可为,教授则第三品可为也,外护则非第四第五两品,弗能任也。昔密藏大师,弃儒学佛,既从紫柏大师薙染。大师谓其初入法门,未有福业,命复长水棱严古刹,流通书本大藏,续佛慧命,创千古大事因缘。密师既隐,大师复寂,佛殿经坊,渐至冷落。至壬戌冬,禾城众护法,敦请白翁,主禅堂事。俾山门廊庑,焕然一新,流通大藏,永成规画。十年後,以余力建营泉古刹。又越六年,历武林之横山昭庆,及武水之幽澜为社主。逮癸未年,再涖棱严堂,凡三载。时遇鼎革,兵戈沸腾,而师之慈心忍力益著。至丙戌夏,寿七十一,退居紫柏院中,冬建漏泽古刹。己丑仲秋,主东塔,鼎新廊庑,曾不辞劳。盖生平孜孜营福,真所谓三十年不改家风者矣。予每谓紫柏大师,重继永明芳轨,宗说俱通,解行具足,撤性相之藩篱,指归一辙,惩禅讲之流弊,导使寻源。观其半偈功成,去来自在,可谓彻法源底矣,未尝拈槌竖拂,踞曲盝床也。於天台贤首方山慈恩,可谓会通差别矣,未尝升座云集,称人天师也。口无杂味,胁不著席,可谓头陀胜行矣,未尝授戒传锡,称大和尚也。由其不敢裂禅教律为三,故能深知正法之难,故慎重若此也。或议白翁,三十余年为丛席主,未尝请一师匠宏宗演教说戒,以为缺典。岂知此正白翁具大手眼,非聊尔也。彼三学一源者,益无望已。今天下宗主,能如紫柏之彻法源底乎。今天下法主,能如紫柏之会通差别乎。今天下律主,能如紫柏之头陀胜行乎。观於海者难为水,白翁之不请转法轮,乃其所以护正法轮也,不忍莠乱苗,郑乱雅也。且紫柏之以流通大藏为急务,诚不异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修春秋之苦心也。密师契之,犹孔门有颜。翁继其任而扩充永远之,犹孟子也,其功伟矣。今年已七十有七。长予念三岁,而精神比予倍强,岂非续佛慧命所感之现果也。从兹大藏法灯,永永无尽,翁住世亦永永无尽。何异十六大阿罗汉,承佛敕命,拥护流通三藏法宝者哉。
预祝乾明公六十寿序
佛法之盛,不存乎能宏通,而存乎能固守。盖宏通则近於名闻,由名闻致利养,由利养致匪人,易生有漏因缘。佛世十二年後尚尔,况末运乎。唯固守,则遯世无闷,确不可拔,可以回既倒狂澜,留正法一线,继往开来,续佛慧命。如六祖隐於猎群者十六年,荆溪一生不登法座,而曹溪天台之道,并垂千古,岂非存佛法之明验欤。予生也晚,弗及受先辈钳锤,忝为憨翁法属。顾所私淑,则云栖之戒,紫柏六祖之禅,荆溪智者之慧也。奈障重习强,未阶法忍,仅开名字佛眼,窃述法华台宗会义,庶几不被法华转耳。辛卯夏,结制长干。当解期日,已有决不应请之誓。而乾公所请,乙未年冬法华道场,犹在未誓之前。予初意入山四年,或得功夫稍进,法运亦可稍回,故不敢决意固辞。讵料两载有余,阿蒙如故,加以法门斗诤方始,其余斗筲之士,又皆各就一方,托言演教宏宗,网取微利,大有不忍闻者。此时设非急流勇退,不几於水益深,火益热乎。乾公长干之耆宿也,秉戒於博山禅师,则亦私淑云栖者也,出家於大报恩寺,则亦私淑憨翁者也,敦律行,勤持诵,则法门翘楚也,重然诺,乐福业,则人天标榜也。其厪法门远忧,实与予同,决不以言必信行必果责予。予亦安敢执硁硁小节,务践一诺,而贻法门羞哉。公以丙申二月十五日,为六十初度。予今季春始归灵峰,至公寿日,未满二载,何能走贺。兹为谋梓棱伽起信选佛三种著述,遣坚密苍晖二子,往董厥役,请即以流通法宝功德,预为公祝。公其令获奏绩,则诸佛慧命,俟百世而不惑,皆公无量光明之所被也。视百日敷扬,仅供千人耳目,功德大小,为何如哉。况公与予,谊在世外。菩提宏愿,尘劫弗谖。犹忆向年修报恩塔,公主其政,不烦广募,不事攀缘,唯以真心实行,弹指告成。较雪浪法师当日修塔因缘,事半功倍。此其谙练世出世法,深知无住生心之旨,有不俟予言者。予之祝无量寿若此,公必以为然矣。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之二
- 上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之三
- 下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之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七)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九)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