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四)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四)
答,三性元非定三,亦非定一。言遍计依他入圆成实者,只达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即是圆成实性,非别有也。若存圆成实见,还是遍计,亦须破尽。若知三性即三无性,则遍计依他本无可破。无可破,所以具明净分三性,须破尽,所以复明三无性也。更以喻明。达绳即麻,则依他非实,遍计安有。谓绳是蛇,则麻性不改,恐怖妄生。迷时全麻是蛇,蛇绳麻皆迷情。悟时全蛇是麻,麻绳蛇皆悟境。傥谓麻即绳,麻非绳,麻亦绳亦非绳,麻非绳非非绳,又谓绳即蛇,绳非蛇,绳亦蛇亦非蛇,绳非蛇非非蛇,乃至展转互作四句,皆成遍计。若不起性计,深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理,以四悉檀因缘,巧说种种四句,则三性三无性二义并成。故知非破非立,而论破立,破立同时,破立不二。
问,三因圆具,方称圆修。请示现前一念,何为正缘了,及一一位中因相差别,令不生上慢退屈也。
答,性具三因,止现前惑业苦三而已。惑即了因种子,业即缘因种子,苦即正因佛性也。若就行人点三因者,能观观即了因佛性,所观境即缘因佛性。若能若所,若心若法,唯一实谛,即正因佛性。了知此三,依此修习,是名字位相。此观力深,圆伏五住,是观行位相。六根清净,是相似位相。八相成道,三身圆显,是分证位相。尽无明源,穷觉海边底,是究竟位相。知一念圆具三因,安生退屈。知道力非可浪阶,安生上慢。思之修之。
问,正观心时,竖穷横遍,微尘刹土,一念圆具,如是观察,契具字法门否。设起异见,以四运四性推之。设不遍起异见,止如上念念现前邪,或有他法邪。
答,只是虚解,未实现前,还将二种观道,善巧进修,别无他术。的於一尘中见法界性相始终,方成妙观。
问,正观心时,眼见色如镜照像,耳闻声如空中风,乃至意识觅能缘者了无踪迹。正恁麽时,如何又有时如无事人,有时如知事人,有时如有事人,有时如疑事人,盘结在心,如何併除。
答,见色如镜像,闻声若空风,能缘无踪迹,皆色阴未破境界。须推此觅能缘者,阿谁能觅。不暂时忘却四运工夫,即了义正修。如无事时,四运推破,不可坐在无事甲里,如知事有事疑事时,推此知者有者疑者,如此则盘结自除。不必畏其盘结,立意并除也。
问,推拣时,心不可得,何有三观。境不可得,何有三谛。心境总不可得,何有能所。如是契了义否。
答,心境不可得,为竟断灭邪。若竟断灭,只今谁问此法。若不断灭,心不可得,真是一心三观。境不可得,真是一境三谛。若总不可得,能所融绝,真是心境不二。虎溪尊者颂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後,一心圆绝了无踪。唯忘故照,唯照故忘。果然一名不落,则万别千差名义俱彰矣。
问,根身器界,达之唯一心建立。此心有邪,无邪,亦有亦无邪,非有无邪。若在当人密悟,就悟处有浅深邪,正否邪。
答,根身器界,无论达与不达,从来只是唯心。非心建立法,非法从心立。若有能建所建,不名唯心,以心外无法,故名唯心。唯心则唯色唯香等义,一切俱成。此妙心法,离四句,绝百非,唯以妙悟领之,悉檀说之,的的可於四门入道。但不落四句,而圆照四句,即为正为深。傥离四句,又第五不可说句中,即为邪为浅。
问,集要释一体三宝云,现在一念,本具三谛。在迷不觉,是为法宝,能觉三谛之智,是为佛宝,谛智和合,是为僧宝。夫众生念念趣境,不了自心,触处相违,无能觉智及和合义,岂唯具法宝邪。
答,众生趣境,果有心外之境可趣邪,果离觉体外有能趣之妄念邪。即彼能趣妄觉,所趣妄法,果可分别令各在一处邪。若念念趣外,终无外法可趣,亦无离觉体之念,亦无二处可分,则理即三宝焕然。
问,介尔之心,本无边畔去来,亦非断灭。今念念间策善不敢违,思恶不敢匿,每向三尊前,求哀悔过。如是用心,契正修否。
答,能策能思之心,与所策所思之善恶,有边畔去来可得否。若达善恶之性,即是实性,无形像边畔动静去来始终生灭,则必修善日增,修恶日损。而增损了不可得,即是正修行路。若见有善可增,有恶可损,成於偏小。若不见有,任其善恶,成於魔外。审之。
问,持经时,如何即字字句句,当体不思议境。
答,字句法性,本不可思议,更问如何成思议矣。若平日观心得力,正持经念佛,不与观心违,此真如实观之门。未达者,须用唯心识观,四运四性推此字句之性。若知其当体即空,举体即假,亦复即中,则思议心息矣。
- 上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五)
- 下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七)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九)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