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三
卷第五之三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三
论
参究念佛论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现。劳我世尊,垂慈设教,随众生根性,示无量法门。或显了说,或隐覆谈,或曲接偏机,渐令入道,或直投圆种,顿使开明,或从一法中,分别说为无量,或以异方便,善巧助显一乘。虽复教纲万殊,无非醒九界长梦,令复还元觉,了三土幻翳,令冥契寂光耳。然了义中最了义,圆顿中极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无如净土一门。何以言之,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见思净超同居,尘沙净超方便,无明净超实报。故曰,唯佛一人居净土,尚何不了之义。众生心念佛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一念顿入佛海。故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果德愿力不可思议,因心信力亦不可思议。感应道交,文成印坏,以凡夫而阶不退,未断惑而得横超。又复三根普被,四土横该,五浊轻净在同居,礼空巧净在方便,三观圆净在实报,究竟觉净在寂光,尚无等者,矧或过之,是名不可思议功德。世间难信之法也。总其大要,须具信愿行三。信则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性外无佛,佛外无性,因必该果,果必彻因。愿则念念回向,心心趋往。行则无量法门,会归一致。而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顾念佛一行,乃有多涂,小经重持名,棱严但忆念,观经主於观境,大集观佛实相。後世智彻禅师,复开参究一路,云栖大师极力主张净土,亦不废其说。但法门虽异,同以净土为归。独参究之说,既与禅宗相滥,不无淆譌可商。尝试论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果能谛信,斯直知归,未了之人,不妨疑著。故谁字公案,曲被时机,有大利亦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缓,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必净土为主,参究助之,彻与未彻,始不障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已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不复愿往,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於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从禅,於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安冀往生彼国。
问,净土为主,参究可当念佛否。
答,参念皆属行摄,切则参亦往生,不切则念亦不生。又虽有切行,若信愿为导则往生,无信愿为导则不生也。
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否。
答,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云,悟後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萨位者也。
问,念佛兼参究,可为助行,参禅兼愿往,非偷心欤。
答,无禅之净土,非真净土,无净土之禅,非真禅。然净土之禅,本不须参究,但一心不乱即静,名号历然即虑。若夫禅之净土,必须证极净心,非可以理夺事。从上诸祖,凡情已尽,圣解未忘,不妨随机埽执。後世学人,虽有乾慧,染习未枯,自非发愿往生,依旧随业轮转。永明四料简,楚石十念不缺等,正所谓有禅有净,岂偷心也。
问,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为同为异。
答,理则互融,门实有异。止观以信入,参究以疑入。止观虽三根普被,而上根方真得明了,参究虽亦被三根,而上根始获大总持。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参究,虽未达止观深理,然理无不具。以置心一处即止,用心参念即观。故中根之人,或借解而起念行,或塞解而发参情,虽随机致用不同,亦皆不失止观大义。惟上根之士,直下相应,境智一如,观谛不二,斯时念与不念,皆得而究竟,更无可参。何以故,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明,沉埋佛祖。故知参究念佛之说,是权非实,是助非正,虽不可废,尤不可执。废则缺万行中一行,执则以一行而碍万行也。高明学道之士,试熟计而力行之。
慈悲缘苦众生论
自佛性之理不明,同体之谊斯晦。但知好善恶恶,罔知与乐拔苦,异类傍生,藐若草芥,囹圄罪苦,视作当然。谁知蠢蠢含生,知觉无别,贸贸恶党,人类是齐,迷性灵而有意招愆,已为可悯,因夙障而无端罹网,尤属堪哀。乃有目睹凄惶,耳聆哀叫,不惟漠不关怀,方且快称应尔。呜呼,悲名拔苦,舍此辈以何缘。慈名与乐,向善趣而奚益。戒本经云,菩萨於恶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良有以也。未探斯旨,藉口惩非,自恃暂居福报,邪慢盈怀。庆他剧受苦轮,罗刹无异。岂有稍悟常住慈心,而无同体切肤之痛者邪。或曰,慈悲与拔,乃果上之功能,惭愧劝惩,实因中之妙行。故尊崇贤善,名之为惭。轻拒暴恶,名之为愧。惭愧自严,方能断恶修善。慈悲利物,乃是接世度生。何得初心,藉口大圣。噫,误矣。夫慈悲惭愧,同称善心,因中乃可同修,果上方能同满。若如子论,则菩萨不修四无量心,佛果不名具足惭愧。失既非细,罪乃弥天,讵知慈悲惭愧,恰恰相成。有惭愧者,方有慈悲。无慈悲者,即无愧。盖由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佛即心,是生惭愧。观生即佛,是起慈悲。尊崇本有贤善之性,随愿与一切众生性德之乐,轻拒迷真暴恶之习,随愿拔一切众生性德之苦。有一分惭愧,方有一分慈悲,有十分慈悲,方为十分惭愧。汝今见此同禀血气,同抱灵觉之流,背自真心,枉受困苦,不思拯拔,反起傲心,不惟无慈悲,正属无惭愧耳。傥悟明心性,确知生佛体同,见此未来诸佛,枉堕三涂八难,便当惕目伤心,胼手胝足,如饥食渴饮,欲罢不能,何忍视作泛常,反以救援为迂务邪。只恐前生之善报有限,他世之苦果无穷,既永隔於圆悲,诸佛亦难授手。今日所以笑傲苦伦者,他日复为苦伦所笑傲也。悲夫。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迷,失智慧种,食众生肉,断大慈悲,是以如来制戒,七众同遵,固无惑焉。至於常食养身,有何过咎。而非时食戒,如此严邪,愿闻其旨。
杜多子曰,吾正欲申斋法之要,以轨行人。时哉,问也。夫斋法是十方三世诸佛弟子,通行大道,出生死法之要津也。愚夫逐逐口腹,甘为饮食之人,既畏此律检,岂辨其利益。今原如来立制本意,尽善美,何能殚述。略而举之,大益有十。一断生死缘。经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又云,三界众生,皆依饮食而得存活,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由此观之,淫欲固生死正因,饮食乃生死第一增上缘也。均为五欲所摄,特资此毒身,借之修道,不能全断,然设得食,尚作旷野食子肉想,何容恣意於非时邪。二表中道义。台宗云,午前进食,表方便道,犹似有法可得,过中不食,表除中道外,更无所需。此之理观,全托事境,傥粗戒尚不自持,非同俗人。夜犹饮食,放纵之不及,即同外道。日啖一麻一麦之太过,行不适中,妙理何由契会。三调身少病。脾主信,数数食,最能伤脾,故玄门以戒晚食为养生善术,岂名忍饿。四道业尊崇。赵州云,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二时已杂,况三四邪。儒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今恪守斋法,专精办道,道业自隆。五坚固戒品。晚食助火助气,增长淫心,今寂尔清净,戒体坚牢。六堪能修定。断其杂食乱想,身心轻利,取定不难。七出生智慧。晚餐助昏,盖今清净惺寂,不障观慧,又於四种食,如法作厌离想,即能断三界惑。八离鬼畜业。畜生午後食,鬼夜食,不持斋法,鬼畜无异,牵入其类,持此斋法,远离二趣生缘。九不恼檀信。谓长乞食者,设午後更复持钵,则终日但见沙门往还,必令施主生恼,今午後惟晏坐修道,能令僧俗皆安。十不扰行人。今时丛林晚餐,厨人惟事炊爨,终身碌碌,不异佣工,斋法若明,则无此烦扰,共修道业。是以诸佛出世,必立此制,乃至在家居士,犹令於月六斋日,受八关斋法,以种永出因缘,况沙弥比丘,可无惭无愧,无时受食邪。设有病苦因缘,佛自立非时浆,七日药以济之,断无以晚食为药石之理也。愿高明者,深信而力行之。
念佛即禅观论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邪异邪。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何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是定,虑即是慧,静即止,虑即观,静即寂,虑即照,是故定慧也,止观也,寂照也,皆一体而异名也。或谓寂照约性,余二约修,止观约因,定慧约果,不过一往语耳。夫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昏迷倒惑,灵知终不可灭,虽流转纷扰,本体终未尝动,此岂非寂照真源,止观血脉,定慧根据乎。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惟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盖念者始觉之智,佛者本觉之理也。就此念佛法门,有念自佛他佛自他佛之不同。若单念自佛,与参禅止观全同。若单念他佛,与参禅止观,亦异亦同。若双念自他佛,与参禅止观,非异非同。夫念自佛者,是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若一切法门,不为四念处所摄,即外道法。故知与禅观同也。夫念他佛者,或念相好,或法门,或实相,或不能作此三种念者,则但持名号。若念相好,一往似与禅观异,然必止息异缘,专观彼佛,则仍与止观同,亦仍与静虑同也。念法门者,例此可知。若念实相,虽托他果佛为异,然终无两种实相,究竟是同。若持名号,一往亦与禅观异,然无论解与不解,而所持之名,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无非一心三观。故曰,明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是则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亦究竟同也。夫双念自他佛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非异,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是谓胜异方便,无上法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皆明此圆顿了义,而妙宗钞申之为详。凡栖心净土之士,不可不熟究而力行之也。
辩
戒衣辩
出家有戒衣,犹居官有公服也。戒既七众不同,衣岂一概无别。佛为比丘,则制三衣,一僧伽黎本宜九条,或十二条。贫窭无措,事不获已,乃用二十五条,名後後品,非上上品也,二郁多罗僧,惟用七条。三安陀会,惟用五条。此三皆名袈裟,以是坏色,非彩色故,亦名田衣,以其形似水田,又僧为人世福田也。为比丘尼,则制五衣,三衣如上,加掩腋衣,浴衣也。为沙弥,则制二衣,一上衣,即无缝袈裟,亦名缦条衣,色与比丘同,制与比丘异,但直缝之,不许剌叶。故律部云,求寂之徒,缦条是服,辄披五条,深为罪滥。盖沙弥虽已出家,尚未入僧宝数,是故五条,犹不许披,况七条九条等乎。二内衣,即掩腋衣之类,梵称僧脚崎也。为菩萨优婆塞,则令畜无缝三衣,制与沙弥同,入坛行道,方许披之,平日不得披著,所以与沙弥别也。今时衣制,大违律法,其譌有十,请备陈之。受沙弥戒,便令具足三衣,一譌也。沙弥擅披七条,竟与比丘无别,二譌也。前人无知妄作,辄令优婆塞得披三衣,後人矫枉过正,并禁优婆塞不畜缦衣,三譌也。一切衣制,皆以竖三肘横五肘为度,纵稍稍增减,咸须随身随臂,今竖三横六,谬云摺时取方,四譌也。四衣但取形似畦畔,今谬云须通水路,五譌也。五条七条等,不过割截使异俗服,今谬云,表於须弥日月四天王等,六譌也。僧伽黎,本翻大衣,今谬称祖衣,七譌也。三衣之制,千佛所同,故即名千佛衣,正譌集中已辩,今尚有绣佛在衣者,八譌也。一切出家所用衣服卧具,以坏色故,总名袈裟,今返以五彩为之,九譌也。佛与大迦叶以衣贸衣,所以彰其头陀胜德,令持衣远待弥勒,所以助成龙华佛事,达磨传衣二祖,所以表信,令人不疑,今有不受戒律,但付衣者,进无正法眼藏心印可传,退无比丘沙弥名位可守,不惟仅成世谛流布,亦且大乱圣贤幢相,十譌也。呜呼。仅一戒衣,其譌若此,奈何正法不沦替邪。有志之士,请头头法法,咸遵佛制,期於自利利他,勿谓此是著相,躲身於无相坑中也。
法派称呼辩
客问蕅益子曰,出家法派,族姓宗谱也,子为不然,何邪。
答曰,世间至亲,莫如滴血,出世至亲,莫如法道。法道本离名相,岂以名字为派哉。佛虽曰,四河入海,皆失本名,四姓出家,同称释子。此但一其姓耳,岂必更一其名,是故憍陈如,大迦叶,目犍连等,皆俗氏也,阿难陀,莎伽陀,阿那律等,皆俗名也。出家证果,当时咸以此称之,後世亦以此传之。然则别命法名,已非律制矣,况法派乎。其在东土,五祖下出二人,南曰惠能,北曰神秀,马祖下出三人,西堂曰智藏,百丈曰怀海,南泉曰普愿。且南岳既名怀让,百丈为其嫡孙,未尝避之,宗门果有派乎。北齐师也,南岳徒也,师名慧文,徒名慧思,慈云四明,同师宝云,一名遵式,一名知礼,天台果有派乎。又宗门有大本小本,天台有大威小威,法名果足论乎。降而近世,虽法派之说已行,高尚者,犹然弗屑。如密藏名道开,介山名传如,对峰名真弘,澹居名法铠,寒灰名如奇,皆不失为紫柏弟子,善知识果有派乎。巢松名慧浸,一雨名通润,蕴璞名如愚,皆不失为雪浪弟子,法师果有派乎。惟其道无足传,法无足授,不知戒律之当尊,不知绍继之正务,为师者但贪眷属,为徒者专附势利,遂以虚名互相羁系,师资实义埽地矣。岂不痛哉。
客曰,法派之非,既闻命矣,法门兄弟,缁素无闲邪。
答曰,同门列为兄弟,岂惟不知出世法,亦不知世法者也。且如公卿也,百寮也,胥吏也,万民也,皆天子臣庶也,然百寮不得呼公卿为兄弟,乃至万民不得呼吏胥为兄弟,何也。分异故也。佛法亦尔,比丘之法,多己十夏者,为与和尚等,多已五夏者,为阿阇黎等。比丘尼之奉八敬法也,虽百夏礼初学比丘足。夫比丘尼已入僧宝数,特以比丘为上众,尼为下众,其礼数悬绝如此,况式叉摩那。但学法,未预众僧法事者乎。又况沙弥,沙弥尼,但同僧利养,未入僧数者乎。欲称比丘为兄弟,何异有司称宰辅为兄弟也。又况优婆塞等,并无僧相,不得同僧利养者乎。欲称沙弥为兄弟,何异民庶称有司为兄弟也。且佛之初出世也,提谓长者,先受五戒,称佛为师矣。五比丘後方师佛,提谓非兄,五比丘非弟乎。乃佛之授与三归也,则曰,归依未来僧,是不惟不敢以五比丘为弟,并不敢以五比丘为兄,以其归依僧,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乃至最後须跋陀罗,亦我师也。今世俗士,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然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归依於我者也。噫。果若此,则应曰,归依佛,归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归依僧也与哉。须达多之初闻佛名,夜趋见佛也,甫闻说法,即证三果,已入胜义僧宝数矣,既而造精舍於祗桓,供佛及僧。凡新出家未知佛法者,须达多日为教授,必礼出家人足已,然後说法,宁惟不敢以教授师自居,不敢以兄自居,并不敢以弟自居,而兄视新出家人也。罗睺罗之出家也,以舍利弗为和尚,均提之出家也,亦以舍利弗为和尚,罗睺为比丘,均提尚为沙弥,不闻其称罗睺为兄也。则住持三宝之体最严,亦犹朝廷之礼故也。朝廷无礼法,上下不辨,而天下乱。佛法无律仪,七众不辨,而化道绝,可弗辩乎。
议
儒释宗传窃议
大道之在人心,古今唯此一理,非佛祖圣贤所得私也。统乎至异,汇乎至同,非儒释老所能局也。克实论之,道非世间,非出世间,而以道入真,则名出世,以道入俗,则名世间。真与俗皆迹也,迹不离道,而执迹以言道,则道隐。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呜呼。今之求道於迹者,乌能下学而上达,直明心性,回超异同窠臼也。夫尝试言之,道无一,安得执一以为道。道无三,安得分三教以求道。特以真俗之迹,姑妄拟焉,则儒与老,皆乘真以御俗,令俗不逆真者也。释乃即俗以明真,真不混俗者也。故儒与老主治世,而密为出世阶,释主出世,而明为世间祐。至於内丹外丹,本非老氏宗旨,不足辩。然则,言儒,而老与孔皆在其中矣。言释而禅与教皆在其中矣。故但云儒释宗传窃议。
儒之於道学也久矣,上古无文字,无可徵,可徵始於尧舜。尧允执厥中,舜危微精一,皆心外无法,故天地赖以位,万物赖以育,贯彻古今万世,不能踰其道也。嗣禹,皋陶之见知,汤之闻知,不过还知此心此理而已。知之则近见亦可,远闻亦可,不以远近为亲疏也。乃韩愈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嗟嗟,是何物也,可互相传乎。譬诸射树,的而专注之,先有巧力者先中,後有巧力者後中,或在同时,或在异世,贵各中的而已矣。的非可传也,巧非可传也,力非可传也。谓之曰见知闻知则可,谓以是相传可乎哉。
见知不唯禹皋也,凡稷,契,伯益等皆见而知之者也。闻知不唯汤也,伊尹耕於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则於汤为见知,於尧舜禹等亦为闻而知之者也。
文王既没,武周又逝,柱下吏闻而知之。孔子问礼,叹为犹龙,则於老聃又为见而知之,门人推崇厥师,不复齿及老氏,孟子亦蹈其旧辙耳。
颜於孔,诚见知也,但继孔学,又先孔亡,不同太公之於文王,伊尹之於汤,禹之於舜也,故孟子不言之。
颜渊死,子哭之恸,再叹今也则亡。故古人云,颜子没,而圣学亡,非虚语也。孟子曰,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盖亦不敢虚妄承当者欤。
老氏之学,盖公等得其少分以治汉,汉则大治。孔孟之学,汉代绝响。
北宋周濂溪定性书云,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太极图说云,太极本无极也。细玩二语,真得孔颜心法者也。後儒纷纷解释,罕有知其语脉者。且云,定性书可以不作。噫,可哀矣。即及门之士,明道似曾子子思,伊川似子夏而已。
南宋陆象山,先立乎其大者,乃得孟氏心法者乎。然不信太极无极,展转拨之,紫阳又展转救之。吾观拨者救者,皆非实知周子也。
王阳明龙场大悟,提致良知三字,为作圣真诀,虽曰颜子复生,不亦可乎。
释之於道学也,十方三世无不彻也,此界此时,则始於释迦,继於迦叶难陀等也。其在震旦,则远公造法性论,罗什叹其未见佛经,能知佛理。北齐慧文大师,读龙树中论,悟圆顿心宗,二并可称闻而知之。菩提,达磨大师,受记东化,可称见而知之。
远公後,凡修净业得往生者,皆见知闻知之流类也。有人仅立莲宗七祖,但约行化最专者耳。然四明尊者,慈云忏主等,何尝不以净土行化。而智者大师十疑论,飞锡法师宝王论,天如禅师净土或问,楚石禅师怀净土诗,妙叶法师念佛直指,尤於净土法门有功。至若近世,则幽溪师生无生论,袁中郎西方合论,皆远公之的裔也。
达磨传至六祖,乃有南岳青原二甘露门。门似二,道无二也,二则毒药,非甘露也。又数传而为五宗,人有五,宗非五也,五则枝条,非宗本也。譬如阿耨达池,一水流为四河,归於大海,河有四,水无四也。今不知池之一,不知水之一,不知海之一,独从四河阔狭曲直远近起见,互相是非,可谓智乎。
继北齐者,有南岳思大师,出大乘止观法门四卷,真圆顿心要也。次有天台顗大师,出三种止观,法华玄义文句,及维摩,仁王,金光明,普门品,十六观等疏,於是教观大备。历五传至荆溪,其道中兴。又八传至四明,道乃重振。此後裂为三家,渐式微矣。
唐玄装法师,遍游天竺,学唯识宗於戒贤法师,尽其所知,旁搜其所未知,广大精微。真弥勒天亲之子,释迦文佛之远孙也。慈恩基师,虽实继之,然观所撰法华赞玄,则灵山法道恐未全知。无怪乎唯识一书,本是破二执神剑,反流为名相之学,亦可悲矣。
贤首法藏国师,得武后为其门徒,声名藉甚,疏晋译华严经,经既未备,疏亦草略,故不复传。所传起信论疏,浅陋支离,甚失马鸣大师宗旨,殊不足观。方山李长者有新华严经论,颇得大纲。清凉观国师,复出疏钞,纲目并举,可谓登杂华之堂矣。後世缁素,往往独喜方山,大抵是心粗气浮故耳。不知清凉,虽遥嗣贤首,实青出於蓝也。圭峰则是荷泽知见宗徒,支离矛盾,安能光显清凉之道。
禅宗自楚石琦大师後,未闻其人也,庶几紫柏老人乎。寿昌无明师,亦不愧古人风格。
台宗绝响已久,百松觉公称为鸣阳孤凤,仅出三千有门颂略解,及棱严百问耳。幽溪继之,一时称盛,然唯生无生论,足称完璧,而自所最得意圆通疏,殊为不满人意,何哉。但能趺坐书空,作妙法莲华经字,脱然西逝,则诚莲华国里人矣。
云栖宏大师,极力主张净土,赞戒赞教赞禅,痛斥口头三昧,真救世菩萨也。憨山清大师,扩复曹溪祖庭,晚年掩关念佛,昼夜课六万声,故坐逝後,二十余年,开龛视之,全身不散,遂与六祖同肉身,人天瞻仰,得非莲宗列祖乎。
或曰,佛祖之道,必师资授受,方有的据,否则法嗣未详,终难取信。无名子应之曰,譬诸世主,桀非传自大禹,纣非传自成汤者乎。身苟无道,天子而不若匹夫矣。今之虽有师承,颠覆如来教戒者,何以异此。汉之高祖,明之太祖,并起草莽,谁授以帝位乎。苟得其道,匹夫而竟开大统矣。今之虽乏师承,能自契合佛祖心印者,亦奚不然。必如子论,是但许有见而知之,不许有闻而知之者矣,可乎哉。且子又不闻,有师资具足,皆不足齿及者乎。譬如俳优及相搏者,岂无师资授受,然不过戏剧及斗诤法耳。吾故曰,执迹以言道,则道隐。譬诸射者,期各中的焉耳。十方三世,唯此一的,常住不变,何俟於传。巧之与力,存乎其人,父不能传之子,子不能得之父,有何所传。或见而知之,或闻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正知其不可传者也。谓有可传,则不至於戏剧斗诤不止,非佛祖圣贤之道也已。
记
介石居记
自寂光之性,翳於五住尘劳,一切含识,鲜有恒居,虽四禅四空,及方便土,亦属旅泊。然以正法眼观,则世间相即常住相,妙在不为物转,便能转物。故棱严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盖惟达无所有,方契菩提。傥逐境生情,流转从兹相续矣。予读豫之六二曰,介于石,不终日。未尝不掩卷太息也。夫六道豫有,二乘豫空,藏通菩萨,豫於度幻,别教大士,豫於但中。皆未了法界随无明流,岂若圆顿初心,悟因缘即空假中。法本无住,物亦不迁,是则几之微也,不容一瞬,况终日乎。无生刹那,名之为介,常自寂灭,喻之以石,融刹土於毫端,会古今於当念。以三无差别,而获二殊胜,不谄不渎,义极於此,谁谓宣尼心学仅在六合内,而牟尼法要不在日用间哉。权可居士,额其居曰介石,因记之。
游鸳湖宝寿堂记
甲申中秋前四日,广若姚居士,邀予游於别室。室在鸳湖滨,去五龙桥数武。其地幽胜,红蓼夹径,无阶砌排耦之繁,荷叶满池,莲香尚馥,池北屋宇,皆朴素古简。循廊而东,则宝寿堂在焉。广若语予曰,此堂昔本僧居,先君时沦为俗舍。後因重事覆苫,於梁间得金刚经一卷,工人异之,持以告予。予先夜曾得梦,梦至一破厅,有僧募予三百金,予未许。僧云,当以事证。遂指其地,忽有塔从地涌出。告予云,汝本欠此塔缘三百金,须填还也。次日忽闻梁中得经,遂往视之,蹑梯而上,觌面真如塔随身涌现,宛同梦中所见。故今复为僧舍,以奉吾母,并净侣数十人,咸此熏修焉。予尝谓梦之一法,至幻而至灵,一夕中普能现三世事。试观法华安乐行品,始初心终妙觉,总不出如梦三昧。故知三界诸法,诚无非梦也,成佛之梦,岂真梦幻也哉。广若居士,信梦醒无二,便能践梦中诺,而舍园为庵,且成出世大孝。今日游此堂闻此语者,皆印入於广若之一梦,而予复梦为之记如此。
端氏往生记
乙酉冬,全城章絜之,以二先人行实乞言,予拈念佛三昧印之。今居士追忆二先人之信佛,实由乃室端氏,更乞一言表彰,兼欲决其所疑。蕅益道人,生平不浪为人作传,独往生传,则不待请,然必见闻彰灼乃作。予与絜之交未久,此山去全城远,予又未履其处,似未可附见闻彰灼之料。但絜之笃信谦谨,非肯诳语者,且於大法有疑,可不为决,请即其言而导其意。其言曰,亡室端氏,年十七适某家,即与某同志茹素。好惠施,无私积,不喜珍饰绮服,不恚骂给侍人。孝事翁姑恐不逮,知不生育,遂买妾事某。专心持珠念佛,一载有余,病笃,请姑同声念佛。欲辞去,姑高唤令住。俟胞弟端尚卿相会,乃延至次日,与弟诀别,声如男子,剧谈礼义孝友大节,半日不倦。至暮复请姑助念佛,三日不沾饮食,不发余言,以崇祯癸未八月二十九日,吉祥而逝。某父因此感发,越七日坐逝,次年秋某母复秉归戒而终。适闻观经疏钞,谓临终十念成就,亦得往生,未审亡室,获往生邪。蕅益道人闻而叹曰,甚矣,心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夙世善根信根不可思议也。鹦鹉鸜鹆,犹得往生,谓念佛人不得往生,可乎。吾辈生於末世,既无天眼,又无宿命智通,佛语不信,更信何语。苟於佛语谛信无疑,则裟婆何啻旅邸,净土何啻家乡。独怪夫聪明伶俐衲子,曾女流之弗若,深可悲耳。予少年猛志参究,视佛祖果位,犹掇之,冀欲以此报父母不报之恩。中岁多障多病,今乃一意西驰,而散心弘法,计功定位,仅堪下品下生。每一念及法界父母,不禁血泪交流,反不如端氏女,先享莲宫之乐,且拔其舅姑同出苦轮,成出世大孝。居士但求之已,若不疑已心即是佛心,即更不疑佛语。若於佛语不疑,即於善女之生净土,亦不疑矣。嗟乎,此事絜之家事,此语絜之亲语,而得生不得生之疑,尚徵於予乃信。後之读斯记者,可不速谛信自心,如端氏女之操往生左券於不忒哉。
祖堂幽栖禅寺大悲坛记
如来显密二教,并具四种悉檀,而密教尤重坛仪。盖全理成事,全事摄理,直以事境为谛观,本非仅托事表法而已。观世音菩萨,慈遍刹海,於娑婆世界更有大因缘,其所说咒,藏中最多,唯大悲心咒,流通独盛。有宋四明尊者,法智大师,佛子罗睺再来,专修密行,依天台教观,创立大悲三昧行法,十科行道,十乘观心,并是佛祖秘要,万法总持,岂徒以音声色相为观美哉。近世武林流通特广,谬乱多端,予不得已,特为之辩譌矣。祖堂湛持如公为远痕禅师高足,雪浪大师法孙,曩在真寂,躬修此行,凡历四期。次住匡山豆叶坪,奉为日课。後因师兄如幻行公,偕护法二白蔡居士,登山邀请主幽栖事,遂发愿云,设欲某服役禅堂,必建大悲忏坛,以践闻熏闻修实益。於是拮据七年,始获就绪。坛在藏经阁右,佛像南向,大悲像东向,坛右为观堂,及斋堂浴室侍者寮等。大功既竣,请予为记,令後裔有闻。予惟湛公,久参耆宿,不主先入之言,毅然听予改正积譌,真大豪杰。而公且嘱予曰,某生平精力,竭在兹坛,恐後裔无知浸假,又譌而为逸老堂也,亦必藉一言预为之正。予惧,爰秉笔勒词曰,
大悲三昧,含灵本具。旷劫迷之,轮回诸趣。菩萨弘慈,方便巧度。文字性空,演妙章句。如法诵持,靡不感赴。
四明行仪,万古流布。久而失真,吾为此惧。辨譌初宣,
群小争怒。勇矣湛公,不迷岐路。筑此净坛,龙天呵护。
维此坛室,千秋一日。斋法肃恭,食时勿失。禅侣熏修,
勿令老逸。冬夏安居,春秋努力。行愿相资,同归净域。
虚空可尽,弘誓不息。若有违者,法门败德。持咒神王,
必相排殛。仰乞威灵,证兹真实。百亿其年,永垂芳式。
祖堂幽栖禅寺藏经阁记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宗教不容两分彰矣。摩诃迦叶,西土初祖也,佛示寂,不供养舍利,惟事结集法藏。菩提达磨,东土初祖也,力埽依文解义之习,仍以棱伽印心。岂似後世僭窃位号,争去王室典籍,恣其吞并暴虐哉。祖堂幽栖寺,本融祖习坐观心地,後得四祖点悟,遂传大法,其道远播双径。芙蓉峰下,寥寥久矣。正德年间,有临济子孙,号海天者,来居此地,嗣有雪浪大师,乃慈恩再来,於时受法者,为瑞麟诸公。而紫柏大师亦会杖笠相访,盖自有唐以来,未有盛於斯际者也。雪师寂,高足远痕法主继守丛席,远公逝,高足如幻法主又继守之,以授乃弟湛持如公。湛公久参真寂闻谷老人,隐居匡岳,既应讲,遂放下身心,专营佛事,七八年来,未有间。今诸愿已毕,惟藏阁功仅将半,适予应请弘演法华,湛公谓宜一言以纪其事。予於大悲忏坛,先有记铭,今藏阁虽未告成,实予心所最急者。盖佛祖慧命,全赖三藏始传,缅惟宋朝藏板有十余部,今仅存南北二藏,颇模糊。嘉兴书本藏经,犹未全足,真九鼎一丝之惧。且鼠即鸟空辈,视经典如怨家,傥不力为护持,将有不忍言者。湛公之急急以此为务,其如来所使,行如来事者邪。请即以此语,告我同仁,必当共发胜心,请即留此语,勒之坚石,必当俟百世不惑也。
明庆寺重建殿阁碑记
像教之设,肇自佛世,来自汉时,大盛於南北六朝,唐宋来,未尝稍替。故琳宫梵刹,星布九州,凡名山胜地,无不有住持三宝为世福田者。由觉法和合之义,民之秉彝,非可泯也。然住持三宝,本从一体三宝建立,而一体三宝,必藉住持三宝显明,明则成已成物,自庆庆他,所以暂废还兴,无非全性起修之妙应耳。松陵西南隅,七十余里,有麻溪焉。溪南为明庆寺,宛在水中,形如菡萏,背缥渺,面旷野,左右两漾,群流合襟。开山者,为晚唐智诜禅师。宋乾符间,有秘谧师,建益友堂。其言曰,凡三藏之士,敛迹於斯,皆我益友也。则尊贤取善之风可想矣。宣德年,衲子广善,扩其址,规模弘敝。万历甲戌,殿阁禅堂,一夕灰烬,历四十余年,仅睹瓦砾。逮戊午年,本寺顺苍郁公,矢志恢复,身董其役,不辞劳苦。於是莲宇松涧等,竭诚助之,一时缁素响应,财施力施,劝赞随喜。未几,大殿鼎新,山门廊庑,香积僧寮,渐次毕举。其间输粟布金者,未易悉数,而仲继峰居士为最。书本大藏,则寓中念公独成之。自是安居者,有尊像瞻礼,有法宝展玩,云水者夜可息,昼可啜,俨复唐宋旧观,永甲松陵众刹矣。窃思创业难於勇进,守成利於坚贞,非勇进莫能为先,非坚贞无以善後。今之片瓦一椽,茎薪粒米,无非前人捍劳忍苦所致,檀信减割身口所成,是宜记厥始末,以告未闻,庶几善继善述,久久勿替者也。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三
- 上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四之一
- 下一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七)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五)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一(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四)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三)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二)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二(一)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九)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