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是什么茶?桐城小花茶的特点与介绍
桐城小花属于直条形烘青绿茶,是皖西兰花茶的一个品种,创制于明代,产于安徽省桐城市龙眠山,曾在明清时期作为贡品,是中国历史名茶。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而得名,又因含有兰花的清香,又称桐城小兰花茶。成品茶外形条直微扁,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汤色绿亮清澈,香气鲜爽持久、带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完整成朵。冲泡后的芽叶亭亭玉立如朵朵兰花,兰花香气萦绕四周。
桐城小花是高山茶,生长在大约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大别山余脉上。桐城小花最早出自明朝,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于龙眠山之椒园,椒园茶在当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名声大噪。桐城小花茶的声名在历史上就较为响亮,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对桐城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六邑俱产茶,以桐之龙山、潜之闵山者为最。”这里说的“桐之龙山”指的就是桐城龙眠山产的小花茶。“为最”是说在众多的产地品种中,桐城小花茶的品质当然是最好了!桐城小花把茶之韵味做到了极致,获赞誉为“色澄秋水,味比兰花”、“精茗事者,皆珍异之”。
桐城市地处皖中,种茶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桐城就以种植茶树,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就记有“淮南以光州……舒州次”之说,指出属古舒州的桐城这片山区在唐代已经是茶产区了。桐城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的地形地势造就了桐城“西北产名茶,东南丰鱼米”的物产版图。境内的龙眠山是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海拔600米—1000米,此处峰高谷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兰草充盈山坡,是典型的皖中山区气候特征,为桐城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小气候”。
“为爱龙芽三月早,且尝雀舌一年新”中的“龙芽”指的就是桐城小花。桐城小花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叶初展,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长度必须在2—3厘米左右,经摊放、杀青、初烘、摊凉、复烘、拣剔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分特、一、二、三等四个等级。特级桐城小花每500克约有2万余个芽头组成。
采摘下来的鲜叶均匀地摊铺在竹篾编织的大簸箕里6个小时左右,让娇嫩的芽叶充分舒展,这6个小时的“休眠”,是让芽叶的水份适当的挥发和调配,各种微量元素互为作用,玄妙的兰香便神奇地生成了,这便是桐城小花茶的制作秘笈之一。小花茶在经历“休眠”之后需要火的炽热,火的焙烤与塑造,师傅们用干柴烈火,将铁锅烧热,将摊晾之后的小花茶均匀地投入锅中翻炒,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杀青”。
此时,灶堂的火候、铁锅的温度、翻炒的速度,炒制的时间与成色,全凭炒茶师付们敏锐的感觉,掌握得恰到好处。因此,炒茶成为一门技艺,茶农们代代传承。唐、宋元、明、清,传统的制茶技术一直在传承,人们在品茗小花茶时,一定会感受到初烘时的温度,二烘时低温慢焙,物质转化的奇妙,三烘的中温快干,发展而来的兰花香型。传统制茶技艺,孕涵着丰富的历史和茶文化信息,其形、其色、其香、其美感,其细节和非物质形态的感受,都具有鲜明的桐城地域特征和传承价值。
翻开桐城小花茶的历史,千百年来吸取了三藏文化,滋润了多少桐城文人士子,山野村夫。从宋代画家李公麟到明代“百科全书式”大科学家方以智、少司马孙晋,乃至清代的“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当代“美学大家”朱光潜。这些桐城名人,他们莫不与茶有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茶润泽了桐城文化,文化推动了“小花”茶的发展。
《桐旧集》载:“鲁山公宦游时得异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科学地论证了“种以多子,稍长即移,大即难移。”而在民歌中,更是有着数不胜数的与茶有关的桐城茶歌。《鲁供茶》中唱道:“鲁供茶叶黄又青,天上太阳育茶农。前山后山重披绿,这坡那坡展新容。而最为著名的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收集的《桐城时兴歌》中的《茶》淡朴归真,情系幽思,古往今来,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如今,桐城小花茶的栽培,已从山民们传统的小块经营茶园,向规模化、产业化、公司化发展,运用科学的手段,使小花茶的栽培制作和营销机制更趋完善了。桐城市农业委员会编写的《小花茶栽培制作技术培训教材》,从“新茶园建设技术要点”,到“有机茶园综合栽培技术”、“低老茶园改造”、“适制桐城小花茶无性系良种”、“桐城花茶青采摘技术”,到加工和“规范性引用文件”,为桐城小花茶鲜叶质量等制订出严格的标准,要求“外形匀直微扁、色翠绿润”,香气要“嫩香高长”,滋味要“鲜爽回甘”,汤色要“嫩绿明亮”,叶底要“嫩绿明亮匀直……桐城小花茶简直成了让人不忍啜饮的艺术品!2013年、2016年”桐城小花"茶相继成功申报为桐城市、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神聚天地,形采兰花,悠悠馨香,一杯茶就浓缩了桐城人灵智感人的神思,浓缩了一派翠绿秀美的春光!
- 黄茶的产地有哪些?
- 花茶制作之“窨制”
- 肉桂茶属于什么茶?武夷肉桂茶是红茶吗?
- 桐城小花是什么茶?桐城小花茶的特点与介绍
- 桂花茶属于什么茶?桂花茶的品种
- 福鼎太姥山白茶的由来传说
- 赵州禅师“吃茶去”
- 茯茶里的金花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 什么是禅茶?
- 红茶的发酵程度是多少?
- 雅安藏茶是什么茶?雅安藏茶的功效与作用
- 漳平水仙属于什么茶?漳平水仙茶的特点与功效
- 白鸡冠是什么茶?白鸡冠的由来、特点、功效作用
- 八仙茶属于什么茶?是哪里的?有什么特点?
- 岭头单丛是什么茶?白叶单丛茶的特点与由来
- 白沙绿茶属于什么茶?海南白沙绿茶的功效
- 大方茶属于什么茶?哪里产的?与龙井有什么区别?
- 石崖茶属于什么茶?石崖茶的功效与特点
- 湖北老青茶是什么茶?羊楼洞川字茶的历史
- 恩施玉露是什么茶?恩施玉露茶的由来与制作工艺
- 普陀佛茶属于什么茶?普陀山佛茶的来历与特点
- 峨眉山的禅茶文化
- 紫笋茶属于什么茶?顾渚紫笋的产地及介绍
- 天柱剑毫是什么茶?天柱剑毫的功效与作用
- 寺院里的禅茶与“禅茶一味”的境界
- 铁罗汉是什么茶?铁罗汉的特点、功效与作用
- 海青茶叶怎么样?海青茶的历史
- 四大名丛属于什么茶?分别是哪四个?
- 伍家台贡茶是什么茶?皇恩宠锡茶的来源介绍
- 黄茶是凉性还是热性的?喝黄茶的好处
- 信阳毛尖产自哪里?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
- 九曲红梅是什么茶?九曲红梅茶的产地与特点
- 西山茶属于什么茶?桂平西山茶的特点与功效
- 下关沱茶属于什么茶?下关沱茶的功效与作用
- 茗粥是什么茶?茗粥的意思
- 感通茶是什么茶?云南大理感通茶介绍
- 太华茶属于什么茶?徐霞客与太华茶
- 黑茶的传说故事
- 新工艺白茶是什么?创始人是谁?历史有多久?
- 宝洪茶是什么茶?宜良宝洪茶的特点与功效
- 雁荡毛峰属于什么茶?雁荡毛峰茶的特点与由来
- 茶道为什么倡导“分享”?
- 铁观音的原产地是哪里?
- 与寺院有关的茶有哪些?佛茶的地理分布
- 安吉白茶是哪里产的茶?浙江安吉白茶简介
- 什么是禅茶公案?
- 台湾包种属于什么茶?台湾包种的发源地与名字由来
- 苍山雪绿是什么茶?云南苍山雪绿茶介绍
- 什么是佛茶,佛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 岭头单丛有什么特征?
- 乌龙茶适合用什么茶具冲泡?
- 碧螺春是什么茶?碧螺春茶的产地、采制、特点
- 喝花茶适合用什么茶具?
- 绿茶用多少度的水泡最好,适合用什么茶具?
- 喝茶益身,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怀素的《苦笋帖》是现存最早记述茶事的佛门手札
- 生茶叶可以直接吃吗?
- 绿茶含有维生素C吗?喝绿茶能补充维生素吗?
- 茶禅一味有什么意义?
- 茶仙卢仝是哪个朝代的?唐朝卢仝简介
- 太平猴魁属于烘青绿茶吗?有哪些品质特点?
- 中国茶道的创始人是谁?《茶经》作者陆羽
- 蒙顶茶是哪里的?四川蒙顶茶的介绍
- 唐代著名的茶道论述,《饮茶十德》
- 最早在诗中写茶道一词的是谁?唐代诗僧皎然和尚
- 三绿透三黄是什么茶?贵州名茶都匀毛尖
- 茶禅一味的思想源头在哪里?
- 黄旦茶属于哪种茶?黄旦名字的由来故事
- 茶禅一味中的“放”怎么理解?
- 茶禅一味中的“凡”怎么理解?
- 茶禅一味中的“静”怎么解释?
- 为什么说“茶禅一味”是习茶悟道的根本?
- 如何理解“茶禅一味”的最高境界?
- 品茶应该放下什么?
- 武夷岩茶是闽南还是闽北?武夷岩茶的介绍
- 九华毛峰是什么茶?九华毛峰的产地与特点
-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三个主要影响
- 中国最早的茶诗《娇女诗》
- 佛教与茶道的关系如何?
- 武夷山大红袍名字的由来传说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